第七十二章:薑靈的憂慮

字數:4284   加入書籤

A+A-




    大魏寶鈔,前前後後二十年的心血努力,對於這件事情,薑靈可以說有絕對自信,隻是在許守雲麵前,不知道為什麽,她莫名感到心虛。
    眼下,她急迫想要了解大魏寶鈔到底可行還是不可行。
    然而,對於許守雲而言,解釋這東西不算什麽,主要是太過於複雜了,這裏麵牽扯到了‘銀本位’和‘金本位’,如果講深一點的話。
    還有布雷頓森林係統,到時候幾天幾夜都說不完啊。
    隻不過上頭有令,許守雲也不能敷衍了事,沉思了一會後,許守雲緩緩開口。
    “大人,寶鈔製度,想要正常推行,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的。”
    “不過不管如何,大魏王朝想要推行寶鈔製度,以目前的情況而言,屬下可以斷定,必然會以失敗告終。”
    許守雲格外的篤定。
    不為別的,古今往來,前世五千年的曆史教訓擺在這裏,貨幣體係,絕對不可能是信用發行那麽簡單。
    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其恐怖的工程,尤其是在古代,你根本無法掌控貨幣浮動啊,還有各種造假。
    到時候寶鈔發行,前兩天還蠻好的,過段時間,就開始瘋狂貶值,一貶值引起的後果是什麽?
    不就是恐慌性拋售嗎,到時候貶值越來越恐怖,朝廷的信用瘋狂下降,這是公信力。
    公信力下降了可不是一件開玩笑的事情,朝廷都沒有信用了,以後下達任何公告,百信不買賬。
    這種國家必亡。
    然後貨幣貶值,百姓辛辛苦苦賺的一點積蓄,全他娘的被騙走了,你不造反我造。
    隻不過許守雲不清楚大魏王朝打算怎麽發行寶鈔,所以不能對症下藥。
    怕說不到點子上,但這種事情絕對不可能成功,至少現在不可能。
    本來就內憂外患,你還整這種幺蛾子。
    “為何如此篤定,你都沒有看過相應的策論,這樣下定論,是否有些草率?”
    講道理,薑靈很不開心了,雖然知道許守雲這番話裏麵帶著有點拍馬屁的性質,可這話就是不好聽。
    不過,雖然心裏難受,薑靈也隻能忍住,沒辦法誰讓自己這麽弱勢呢。
    “大人所言極是。”
    許守雲不爭,既然你說對,那就是對的,誰讓你是我領導呢。
    這個回答一說,後者瞬間沉默了。
    她感覺得出來,許守雲不是在諷刺自己,隻是在討好自己,可實際上內心還是堅定他自己的想法。
    “這樣,我過些日子將策論交給你看。”
    “這件事情畢竟牽扯到了我們楚王朝,倘若當真有問題,你也不想看到咱們楚王朝出事吧?”
    後者開口,以大義壓製許守雲。
    然而,許守雲並不在乎什麽楚王朝不楚王朝,他隻希望大魏王朝被滅隻後,自己天下無敵。
    那個時候楚王朝算得了什麽?逍遙自在,快樂無邊,才是自己的人生目標啊。
    隻不過,現在還沒有天下無敵,所以明麵上得老老實實順著對方的意思。
    “大人說的對,如若能拿到大魏寶鈔的策論,我倒是可以講清楚。”
    許守雲點了點頭,有策論最好,這樣自己能完全看明白,也能說的更清楚一點。
    “行,有事的話,再來找你。”
    “這件事情你也好好想想,畢竟我們楚王朝也要發行寶鈔,大魏死活不管,我們國家不能受損。”
    薑靈特意解釋清楚,免得許守雲多想。
    不過她也打算回去好好研究,準備幾日,要反駁許守雲。
    但是非要說的話,許守雲方才這麽一說,也算是意外之喜,沒想到許守雲連貨幣這種東西都懂。
    這很不錯,退一萬步來說,當真出了大問題,許守雲隻怕也有對應之策。
    隻是,並非是薑靈不相信許守雲,她隻是認為,戶部二十年的傑作,外加上其餘五部都參與進來。
    整個朝堂,文武百官,這麽多人才難不成都比不過許守雲一人?
    “大人慢走。”
    目送對方離開,許守雲不囉嗦,幾個騰身,直接回到住處。
    明日還要去內書堂,要開始讀書了。
    內書堂一周去三天,說實話要不是為了熟悉這個世界,許守雲還真不願意讀書。
    隻不過讀書的目的,不一定是讀那些四書五經,最主要的還是政治形態。
    自己雖然有前世的意識,可若是不懂得大魏王朝的政治形態,有些事情也不好處理。
    就好比這個發行寶鈔的事情,百分百肯定是不成功的。
    其原因有很多,自己想要說出道理,就一定要了解情況,畢竟以後還得幹活。
    隨著許守雲回去之後。
    薑靈出現在養心殿內,第一時間就讓戶部送來大魏寶鈔的策論。
    半個時辰後,堆積如山的策論擺在麵前,薑靈翻開第一本,隨後認認真真的去研究。
    如此,整整一天一夜,薑靈沒有休息一下,連飯都沒吃一口,就是為了研究大魏寶鈔的推行性。
    “信用金,回收方式,百姓生產,印刷監管,防偽技術,更換款式。”
    薑靈不斷的琢磨許守雲之前所說。
    這些策論當中,大致就是講解了大魏寶鈔能給國庫帶來多大的好處,其他沒有多說。
    防偽講了,印刷監管也提到了,隻是信用金以及回收方式,還有百姓生產統計,更換款式確確實實沒有。
    說實話,雖然很想認為許守雲不懂寶鈔,可事實讓她感覺,許守雲有些東西說的很對。
    甚至說極其之對。
    “傳戶部尚書,戶部左侍郎,戶部右侍郎入宮。”
    薑靈開口,她要當麵詢問,大魏寶鈔的事情遠比改稻為桑重要百倍。
    改稻為桑為何敢撥款兩千萬兩白銀?就是因為有大魏寶鈔當做後盾,雖然還沒有發行,可據她所知,如若大魏寶鈔一旦發行。
    國庫至少能充盈二十萬萬兩白銀,這筆財富,足可以讓國家維持一段時間,甚至可以緩解巨大的壓力。
    二十萬萬兩白銀啊,這是何等概念,大魏王朝六百年來,最高稅收一年也僅僅隻是十二萬萬兩白銀。
    這是巔峰時期,現在每年的稅收也不過四萬萬兩白銀,這四萬萬兩白銀,拋開各項支出,真正餘下的銀兩也就一千五百萬兩左右。
    一個碩大的大魏王朝,三十六省,能支配的是一千五百萬兩白銀,聽起來可笑嗎?
    現在整個朝廷上下,到處都需要銀子,所以大魏寶鈔的推行無法阻擋。
    就算真的有問題,也要推行,這是薑靈的想法。
    可不管如何自圓其說,內心的憂慮,還是擺脫不了。
    然而許守雲早就入睡了,因為明天要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