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老領導出手, 烽火調度中心也加入進來了,芯片基地

字數:12988   加入書籤

A+A-


    成果?
    成果??
    在場的所有人都抬起頭,眼神在主席台上張望。
    “成果在哪呢?我咋沒看到。”
    “可能是文件材料吧?”
    “唉,又是書麵規定,咱這幾個月搗鼓出多少規章製度了,管用嗎?”
    “誒,你看他們抱了台電視機,這是要幹啥。”
    眾人正議論著,隻見李愛國指揮著幾個研究員先是抱了一台電視機放在桌子上,隨後又抬過來一個鐵皮箱子,箱子上還聯接了電線。
    “麻煩插上電源。”李愛國衝著工作人員招招手。
    電源插上,李愛國先是啪嗒一下,打開電視,然後又推動機箱上的一個棍子。
    倒不是咱李愛國不喜歡按下式的電源開關,而是這年月接觸式開關所需要的簧片質量不過關,很容易出問題。
    在機械開關麵前一切花裏花哨的開關都是弟弟,李愛國幹脆模範火車上汽門,造了一個把手開關。
    開關打開,機箱內發出嗡鳴聲,電視機屏幕上先是蒙蒙亮,一個個古怪的字符浮現出來,隨後出現了鐵道網運行圖。
    眾人看到運行圖都忍不住皺起眉頭:這是什麽啊?
    曹副主任雖不清楚這玩意是什麽,心中卻湧出一股不妙的感覺。
    他扭頭看向老領導,一向老神在在的老領導此時也皺起了眉頭。
    “連老領導都不知道這是什麽嗎?”
    滕部長似乎是有意為之,見會議室內的議論聲越來越大,才清了清嗓子說道:“下麵就由李愛國同誌來介紹一下這個新設備。”
    會議室內頓時安靜下來。
    “這張圖名為鐵路運行網,可以事實確定列車的位置。”
    李愛國先是簡單解釋了鐵路網,隨後指了指屏幕上的一個小亮點:“這是由京城發往津城的131次客運列車,目前它正位於軍糧站和黃村站之間的第十二號閉塞區間,下一個閉塞區間是第十三區間。”
    此話一出,會議室內頓時響起了一陣倒吸氣聲。
    能參與到會議中的都是鐵道方麵的領導,即使是政工幹部,對鐵道業務也有所了解。
    李愛國這句話雖然很簡單,但是蘊含的信息量卻很大。
    能夠實時確定列車的位置,就意味著能夠在最快的時間裏調度列車,從根本上解決了調度困難的問題。
    李愛國沒等他們提出疑問,指著另外一個小亮點說道:“這是由津城發往沈城的一輛運輸物資的貨運列車,1272號,按照鐵路運行圖的顯示,它們將在二十分鍾後相遇。
    按照常規的操作辦法,1272號將在抵達第十三閉塞區間的劉家橋扳道站接到鐵道信號,然後停下來。
    等待五十分鍾,直到131次列車穿過第十三閉塞區間,1272才能通過。
    現在我們可以調整他們的速度,如果131次列車將速度降低十公裏,而1272速度提升二十公裏,那麽1272就能趕在131次列車進入第十三閉塞區間,提前穿行第十三閉塞區間。”
    此話一出,會議室內的領導們個個臉色都變了。
    他們很清楚一旦提前穿行能夠成功,1272將會節省五十分鍾。
    131次列車在進入第十三閉塞區間後,提升二十的速度,也能把剛才因為降速而損失的時間找回來。
    隻是這可行嗎?
    這可是火車,不是前門機務段在火車上兜售的積木。
    李愛國看了一眼夏中肅教授:“老夏,現在下達臨時調度指令!”
    “是!”夏中肅教授看向兩個早就等待就緒的研究員:“下達臨時調度指令。”
    一個研究員拿起電話接通了第十二閉塞區間上的扳道站:“通知131次列車以三十公裏每小時的速度運行。”
    另一個研究員拿起電話通知了第十四閉塞區間上的扳道站:“通知1272以五十公裏每小時的速度運行。”
    命令下達後,大會議內一片寂靜,眾人發現光點的速度發生了變化。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數百公裏外傳回消息。
    二十分鍾後,電話響起:“這裏是劉家橋扳道站,1272列車剛剛以五十公裏每小時的速度穿越了第十三閉塞區間,時間上午九點十五分零三秒。”
    這邊電話還沒掛掉,另外一邊電話鈴聲響起了:“這裏是黃店扳道站,131次列車以每小時三十公裏的速度進入第十三閉塞區間。
    火車司機曹文直預計區間行車速度為五十公裏每小時,將在十點零一分左右脫離閉塞區間。”
    兩個負責輸入的研究員在鍵盤上啪嗒啪嗒一陣敲擊,鐵路網上的火車運行情況再次更新。
    李愛國趁熱打鐵,繼續說道:“由於目前鐵路網尚未在全國範圍內全麵鋪開,所以現階段隻能通過電話來實現調度。
    一旦各個站點都配備了小型機,並使用電話線將這些小型機相互連接起來,那麽全國鐵路將會真正構成一張龐大無比的網絡,一張能夠實時精準調度的超級大網。”
    此話一出,原本寂靜一片的會場內,再次響起了一陣倒吸氣的聲音。
    “原來鐵路網是這個意思。”
    “這玩意兒簡直是個寶貝啊,有了鐵路網,咱們就能及時高效地調度列車,火車提速工作那可就指日可待了。”
    “我覺得這鐵路網的意義遠不止於調度,它既然能如此快速地傳遞信息,是不是也能在其他行業大顯身手呢?”
    此時的李愛國也沒有預料到,在不久的將來,他一手搞出來的鐵路網竟然取代了小美家的阿帕網,成為了後世互聯網的鼻祖。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了。
    看完了鐵路網的演示,會場內的情緒分為兩種。
    一種是熱情高漲,恨不得馬上在各地安裝鐵路網專用小型機,完成鐵路網的布局。
    另外一種則是感到深深的無奈。
    曹副主任在徹底弄明白鐵路網的巨大作用後,眼珠子滴溜一轉,心中迅速盤算起來。
    他“噌”地一下站起身,高高舉起手:“滕部長,我堅決全力支持鐵路網項目。
    我堅信,在您的卓越領導下,鐵路網必將成為咱們鐵道部門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放出的一顆璀璨耀眼的大衛星。”
    此刻,他心裏暗自慶幸,多虧剛才聽從了老領導的建議,隻是針對紅星計算所的資金投入產出問題發難,而沒有直接把矛頭指向滕部長或者李愛國個人。
    這樣一來,還能給自己留有餘地,畢竟這還算是就事論事。
    滕部長似乎早就看穿了曹副主任的那點小心思,對此隻是輕輕一笑,並未理會他。
    而是緩緩轉過頭,看向老領導:“您覺得這個鐵路網如何呢?”
    “後生可畏啊!”老領導被點到名,不慌不忙地坐直身體,臉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李愛國同誌竟能發明出如此神奇的鐵路網,真可謂天縱奇才。
    依我看,應該把他調到部裏工作。正好,總務辦公室還缺個主任,我瞧李愛國同誌就挺合適嘛。”
    總務辦公室是鐵道部沿襲民國時期鐵道部的一個機構,最開始的時候負責文書、人事、財務等綜合事務。
    這兩年因為鐵道部們缺乏專門的思想教育機構,總務辦公室的大部分工作是配合鐵道部幹部學校,承擔幹部培訓和思想教育職責。
    總務辦公室主任雖然級別不高,隻是副司長級別,卻因為凡事都能插一手,在部裏麵的權力很大。
    總務辦公室一直是老領導的自留地。
    前任主任調到一機部門後,老領導本來打算推舉曹副主任擔任主任,部門卻有意從建設管理司抽調劉副司長擔任主任。
    兩者僵持不下,主任的位置就此空了下來。
    即使在老領導度假期間,部裏麵也沒能說服他同意部裏麵的人選。
    現在竟然主動拿出來了。
    他到底是何盤算?
    滕部長心中猛地一震,臉色卻沒發生變化,看向李愛國問道:“愛國,你看呢?”
    李愛國隻感覺現在是遇到神仙打架了。
    他雖不清楚總務處到底是什麽部門,卻了解老領導這個人。
    “部長,我是個工人,最多是靠著自己的雙手搞點技術工作。動腦瓜子的事兒,我是外行。”
    滕部長心中有些欣慰。
    而老領導的臉色則瞬間變得有些難看,他原本以為拋出一個副司長的職位,足以拉攏這個年輕的火車司機,沒想到對方竟如此堅決地拒絕了。
    不過,老領導畢竟久經戰場,深諳其中的門道,此刻也深知大勢已去,不可逆轉。
    他麵上依舊保持著鎮定,沒有再多說什麽。
    這次,他先是拿小曹試探了一番,即便小曹在這件事上名聲受損,對他而言也無傷大雅。
    在他看來,鬥爭本就如同一場宏大的戰爭,不能僅僅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要有高瞻遠矚的大局觀。
    鐵路網的演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就算是那些對紅星計算所有意見的人,此時也清楚由鐵路網取代傳統調度方式將會成為必然。
    滕部長當場拍板:“集中力量發展鐵路網!”
    “鐵路網!”
    “鐵路網!”
    “鐵路網!”
    現場響起一陣激烈的掌聲。
    ****
    人多,力量大。
    人超多,力量超大。
    鐵道部門宛如一個能量巨大的小王國,一旦全力開動投入生產,那產生的效果簡直超乎想象。
    短短半個月,紅星計算所的規模就迅速擴張至原來的五倍之多,成功生產出上千台鐵路網小型機。
    與此同時,李愛國帶領著夏中肅教授以及一眾研究員,一舉攻克分組交換技術、分布式網絡架構、調製解調與物理層傳輸等幾項關鍵技術難題。
    接下來要想繼續發展網絡,需要電話局的配合。
    接下來若要讓網絡持續發展,就離不開電話局的配合。而鐵道作為一個猶如獨立小王國般的存在,此刻其優勢盡顯——鐵道係統擁有專屬的電話局,
    鐵道兵還配備有通訊連。
    鐵道部一聲令下,電話局即刻全力響應。數千名電話局職工以及七八個通訊連,奔赴全國各地,為原本老舊的交換機進行升級改造。
    一台台鐵路網小型機陸續安裝在全國各地的火車站、扳道站。
    一根根電話線如同紐帶,將這些小型機與京城鐵道調度中心的小型機緊密相連。
    竇武等調度員如今搖身一變,成為調度中心的核心成員,專門借助鐵路網對全國的火車運行實施調度。
    就這樣,一張龐大的網絡在全國範圍內悄無聲息地鋪展開來。
    李愛國站在調度中心的小型機屏幕前,看著那張大網。
    在這張網裏,那些冒著黑煙的火車就如同可隨意操控的玩具,速度和方向隨時都能調整。
    “276次列車的速度太慢了,將會影響到後續兩輛列車,通知他們加快速度。”
    伴隨著調度員按下鍵盤上的按鍵,遠在千裏之外的扳道站內,扳道員看到顯示器上的信息,立刻站起身衝外麵打了個手勢。
    信號員接到手勢,拿起小紅旗,衝著迎麵駛來的276次列車打出旗語。
    276列車接到信號,火車司機周師傅猛地推動汽門,火車的速度陡然提升。
    一次眼看即將發生的“擁堵”事故,在悄無聲息中被解決了。
    鐵路網的威力很快就展露出來。
    鐵路網接通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就提升了將近百分之三十的運輸效率,趕鷹超鎂指日可待。
    此時,“烽火”的集裝箱調度中心也留意到了鐵路網的神奇功效。
    李愛國剛回到家,還沒來得及喝口茶,調度中心的周齊工就拎著禮物登門拜訪。
    “愛國啊,聽說你又搗鼓出個厲害玩意兒。”周齊工一邊說著,一邊把手中的網兜遞過去。
    網兜裏裝著兩罐奶粉、一罐菊花晶,還有七八個紅彤彤的大蘋果,這份禮物堪稱重禮。
    李愛國清楚他的來意,笑著說道:“你是不是想著把鐵路網用在你們的集裝箱調度上?”
    “誒,咱們果然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周齊工從陳雪茹的手裏接過來搪瓷缸子,謝過陳雪茹後,收斂了笑容,說道:“愛國,集裝箱調度跟你們火車調度差不多。現在國內的集裝箱數量越來越多了,我們靠人力已經很難處理,急需要計算機的幫助。”
    李愛國之所以花費巨大的精力來研製小型機和鐵路網,就是為了利用計算機技術提升這年月的生產效率。
    他早有把鐵路網推向集裝箱調度的想法,一口答應了下來。
    因為技術是現成,隻要把鐵路網小型機進行改裝,鐵路網進行部分重新編譯就行了。
    第二天,李愛國來到紅星計算所內,宣布了新的任務。
    “下一步,咱們把鐵路網小型機改裝成集裝箱調度小型機,具體的技術細節,由烽火調度中心提供。”
    那些研究員們沒有任何猶豫便答應了下來。
    他們為自己能夠為國家做貢獻而感到驕傲,誰也不會嫌棄工作量大。
    不過,李愛國很快就遇到了一個問題。
    彭雲悠在計算出烽火集裝箱調度中心至少需要兩千台小型機的時候,急匆匆的推開了李愛國辦公室的門。
    “李顧問,目前咱們紅星計算所內的4004處理器數量隻有不到五百枚了。
    這些處理器還要留出一部分給辦公專用小型機,所以可以調撥給烽火集裝箱調度中心的隻有一百多枚。”
    自打4004處理研製成功後,李愛國便把跟處理器相關的工作分為了兩個部分。
    紅星計算所負責處理器的更新迭代工作。
    而生產處理器由另外的一個部門負責。
    紅星計算所內除了李愛國外,沒有人清楚這個部門的底細。
    “處理器這事兒交給我了。”李愛國這陣子一直忙著紅星計算所的事情,也確實忽略了芯片廠那邊的工作。
    小型機隻是擴展,處理器的生產才是根基。
    除了專用小型機需要處理器,李愛國還打算製造一批辦公用小型機,裝上點貪吃蛇之類的小遊戲,輕鬆一把。
    ****
    在京城地區,有個著名的水庫叫做官廳水庫。
    這是解放後,國內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庫。
    南北平行的兩道山脈,夾出了V字形的懷來盆地,水庫就位於盆地的中央處,仿佛兩條巨臂捧著一盆淨水。
    它在發揮防洪、發電、供水等功能的同時,也滋養著周邊廣袤的土地。
    當年為了建造水庫,縣內39個整村和9個村的零星戶,共計48個村、5594戶、20983人被遷移,占當時全縣總人口的25%。
    就連縣城也被搬了遷。
    現在人們知道的懷來在沙城鎮,也常常以沙城代稱懷來,實際上原有的懷來城已經留在了官廳水庫之中。
    沙鎮旁邊有個名叫馬池口的公社,是距離官廳水庫最近的公社,社員們也受官廳水庫管理局的委托,負責水庫外圍的修繕工作。
    社員們農忙的時候伺候莊稼,農閑的時候修繕水庫,既能拿工分,又能拿工資,日子倒是比其他公社更富裕一些。
    陳家茂是馬池口公社第二生產隊的隊長,負責東邊水庫岸邊的雜草清理工作。
    一大早,天剛蒙蒙亮,他就帶著一群社員上工了。
    這活兒輕省,每天還能拿到四毛錢,千萬不能被其他生產隊搶走。
    “大家夥都抖擻點精神,咱們要對的起國家給的錢。”陳家茂到了岸邊,將鋤頭杵在地上,分配工作:“你們幾個,負責前麵裏把地的區域,記住了,千萬不要進到臥牛山裏。”
    聽到臥牛山,有個社員擦了擦鼻涕,疑惑的問道:“隊長,前兩年臥牛山那邊的活兒也歸咱們幹,現在是怎麽搞的了?”
    所謂的臥牛山是官廳水庫旁邊兩座大山之一,山裏麵有溫泉,在解放前就是有名的風景區了。
    解放後,周圍的社員們經常到臥牛山上打獵、采摘野菜,還把溫泉水弄回來治病。
    但是從去年開始,臥牛山突然封山了,官廳水庫管理局下發通知,表示這是要保護水庫生態環境。
    任誰都知道這是扯淡,京城周邊山坡上的樹都被砍光了,也沒見保護啊。
    “少扯淡,上麵不讓進,就不讓進。你們誰敢進去,別怪我把你們送到縣裏去,你們跟陳家山一樣啊?”陳家茂生氣了。
    當初臥牛山封山的時候,有幾個年輕人不服氣,硬往裏麵闖,結果被一群手持步槍的大兵給押送了出來。
    其中就有陳家山。
    社員們齊齊扭頭看到正耷拉著腦袋幹活兒的陳家山,問道:“家山,山裏到底是咋回事兒?”
    陳家山抬起頭擦擦汗水,苦笑道:“這事兒說來還真是丟人,我跟大海他們本來想搞點溫泉水治凍瘡的,結果剛進山,還沒走到溫泉那邊,就被人被捉住了。”
    “你也太膽小了,有人追,你沒長腿?不會跑啊。”
    “跑?我告訴你啊,告訴你,當時那子彈是啪啪的打,要不是當時我機靈跪在地上喊自己是社員,估計得吃槍子了。”
    社員們的臉色有些難看了。
    幾個本來還懷著進山心思的小年輕互相對視一眼,都打消了這個念頭。
    陳家茂之所以任由陳家山把那些事講出來,就是為了給社員們一個提醒,現在見目的達到了,便揮了揮手:“好了,開始幹活兒了,說要是敢偷懶,今兒中午就等著餓肚子吧。”
    聽到這個,社員們連忙拿起鋤頭。
    這時候,遠處傳來一陣發動機的轟鳴聲,社員們抬起頭齊齊望去。
    隻見一個車隊從遠處開來,車隊由一輛嘎斯吉普車打頭,後麵跟了兩輛卡車,卡車上站了幾十個全副武裝的大兵。
    卡車呼嘯著從社員們跟前經過,徑直衝著臥牛山奔去。
    “我看啊,這裏麵應該是個軍事基地。”一個小年輕豔羨的看了一眼車隊。
    他猜對了,也猜錯了。
    臥牛山裏麵確實有個基地,不過不是軍事基地,而是芯片生產基地。
    農夫當成在選址的時候也做詳細的考慮。
    一方麵芯片生產基地必須要保密,另外基地還要靠近發電站。
    兩者綜合下來,臥牛山是最好的選擇了。
    吉普車上,負責芯片基地保密工作的劉處長主動介紹起芯片基地的防衛體係。
    “首長,咱們這芯片基地的安保,那可是下了大功夫。
    您瞧,從基地周邊五公裏開始,就設置了多重警戒線。
    最外圍是咱們的暗哨,都是從特種部隊精挑細選出來的好手,他們隱藏在山林之中,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巡邏。
    敵人即使順利通過暗哨,裏麵還有兩道鐵絲網警戒線等著他們。”
    李愛國點點頭,劉處長指了指不遠處:“目前基地內駐紮了一個連的隊伍,這裏距離最近的駐軍隻有不到十五裏地,一旦這邊發生意外,駐軍的坦克趕到隻需要二十分鍾。”
    聽到這個,李愛國讚歎道:“劉處,你果然是老保衛了。”
    說話間,車隊抵達了臥牛山山腳下,道路的中央設有一個哨卡。
    門口站崗的士兵身姿筆挺,見到車隊,立刻敬禮。
    劉處長搖下車窗,出示了證件。
    哨兵在查驗過證件後,又對車隊進行了全麵檢查,這才打開了哨卡。
    車隊魚貫而入,沿著蜿蜒的山路繼續前行。
    經過了三道同樣的哨卡,車隊才算是抵達了芯片基地。
    此時,在芯片基地內部,工人們正忙碌地穿梭於各個車間。
    芯片生產車間內,一片燈火通明。
    負責基地生產運營的王主任得到消息也趕來了。
    他進門後先是敬了個標準的軍禮,然後說道:“首長,歡迎您來視察我們芯片基地。我代表全體員工,向您匯報一下近期的生產情況。”
    “目前,我們101芯片基地的產量已經達到了每個月兩千片,良品率穩定在百分之八十三以上。目前,我們正在籌備第二期擴建工程,預計到了年底,產量能達到每個月五千片。”
    “目前戈壁灘芯片基地、大興安嶺芯片基地、新南芯片基地正在籌建中,一旦建成,月產量能夠達到三萬片。”
    李愛國點了點頭,看向車間內。
    身著白色無塵服的技術人員,在先進的光刻機等設備間來回走動,小心翼翼地操作著。
    他們用自己辛苦勞動澆灌著未來。
    而在山外,陳家茂帶著社員們依舊在忙碌地清理著雜草。
    鋤頭抬起,鋤頭落下,他們用辛苦的勞動守護了當下的安穩生活。
    夕陽西落。
    火紅的餘暉灑在官廳水庫的水麵上,波光粼粼,那絢麗的色彩是信仰的光輝。
    信仰的色彩倒映在了神秘的臥牛山上,同樣也倒映在了岸邊勞動的社員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