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張燈結彩多喜氣

字數:2424   加入書籤

A+A-




    第二十七章張燈結彩多喜氣
    一
    時間飛逝,難耐的夏署被陣陣秋風驅散,這陣陣秋風給人們帶來無比愜意。同時也帶來秋實景色。穀穗在秋風中連連垂頭搖曳,高粱綻放染紅的笑臉,飽滿的玉米棒子張揚它那向主人的饋贈。而在這秋高氣爽的宜人時節,王茂林府邸張燈結彩在為兒子婚事百般忙碌。而兒子在婚禮的繁忙中卻不聞不問,自己一直忙於與婚禮無關的事情。他在忙什麽?為什麽婚姻大事都如此懈怠?父母不解地自問。
    兒子王首道回國後一直遵循上級要求積極開展地下黨組織活動、忙於民團組織建設,絲毫沒有考慮自己的個人事情,更沒把個人事情掛記心上。他心裏沒有小家,沒有自我,有的隻是國家命運,國家安危,人民疾苦。他把國家命運,國家安危,人民疾苦深置於心,更視高於一切。自己為這,為自己的遠大目標和立下的誓言傾注心血。
    而與他一樣繁忙傾注心血的是貴府置辦婚事的理事人、他們每天忙得不可開交。首先是請帖一封封像雪片一樣從他們手中飛出府邸,飛向四麵八方。接到請帖的親朋好友喜看請帖,為王茂林及兒子王首道和全家而高興而慶賀。並立即付諸行動,準備前往參加賀喜的花紅、禮金及貴重禮品。和王茂林交好的沈華業收到請帖正在考慮禮品禮金。他想:“隨禮是禮尚往來的事情,另外也不失交友身份。還有,我們是合作夥伴,做事情一事不利,後患無窮。我不能做那種後患無窮的蠢事。”於是,他出手闊綽,花重金買了一對上好的脂潤無暇的玉鐲,可謂禮金厚重,自己靜等婚禮那一天的到來。姑姑姨母更是翹首以待,大顯風範,大顯財氣。雪片所至之處,處處驚喜,大做文章。而王茂林也坐鎮指揮。兒子是長子,如何把婚宴辦得隆重、體麵,他早已胸有成竹。因為財大,所請之人皆是高官厚祿之人,商海名流之輩。這些人的到來無疑給喜慶的婚宴增光增彩,而東家也借此大顯實力。更是要讓這些高官巨富、豪門貴胄、財大氣粗的比肩人物看看自己的雄厚實力,看看自己的氣場,要給他們以驚豔,更要一石激起千層浪。自己在這大顯實力場合不能輸給他們任何一人,更不能栽倒在他們眼裏。因為所請這些上層名流,他們個個牛氣衝天,在他們心目中:“小我者非男人。”他們是比官場、比財氣、比闊綽。於是,兒子的婚宴他選擇了超霸氣的“華隆”飯店。這個飯店隻有高官富甲,隻有財大氣粗的豪門才能盡顯本色,才能承辦得起,才能有膽量置辦宴席與同僚攀比共享。他包攬了整個“華隆”飯店,也定下了高檔席麵。席麵豐富多彩讓人眼花繚亂。什麽飛禽走獸、山珍海味,上,中,下八珍具現席宴。那迷人競相爭豔的狸唇駝峰、猴頭熊掌、燕窩鴨脯、鹿筋黃唇膠、海參幹貝、豹胎竹蓀、鮑魚猴頭,燕窩魚翅,海參龍蝦……如此豐盛宴席也定會讓親朋貴胄大飽口福。這一切定妥就緒,靜等鞭炮齊鳴。
    王茂林想著席麵,想著欠缺,想著不足,他腦海翻騰,自己想,一定力爭席麵超人,力爭蓋所有人置辦婚宴的席麵。他靜思,再想遺漏和不盡人意的地方。他想著,席麵如此豐盈闊綽,府邸的一切也不能有絲毫遺漏。理事人按照東家的安排把府邸也煥然一新,陳舊東西大部分丟棄,新置辦的器物擺放有序。裏外擦洗一新,除了婚房布置華美外,太太和各房姨太太住處也又重新布置,就連客房也布置一新、府邸處處給人全新感覺。這麽大的婚禮親戚朋友遠道而來多是提前抵府。近親不管路程遠近更是提前幾日到來。因而府邸對客人的吃喝住行都極盡準備。時日已近,姑姑姨母陸續到來,這些久違的親朋好友相聚,她們話語綿綿,通宵達旦,充分利用這有利時機溝通思想,互說家常,互道安康,好不熱鬧。
    二。
    而晉府也一樣忙碌,一樣張燈結彩,一樣置辦酒宴,一樣請帖飛鴻,一樣得到親朋好友的賀喜聲。
    晉老爺也是商界有影響的精英,他的影響力並不輸親家王茂林,所以,他不能讓親家比下去。他在“華隆”飯店也一樣定下親家酒宴亮眼的席麵,二位親家可謂席麵爭奇鬥豔互不遜色。雖都沒有口頭商議,但卻是暗中比翼齊飛,可謂實力相侻比肩競對。如此這樣,晉宏遠想:“雖然我是嫁聘女兒,我是輸家,但我有實力,不能遜色於你,不能讓你小瞧,更不能讓你以此小看我的女兒。我處處與你媲美,再多陪女兒聘禮,你必高看我的所為、所做及所有一切。”想著,他在女兒身上可謂下了一番苦心。不但重金陪嫁女兒,還古玩字畫,首飾擺件,櫃子服飾樣樣俱全,應有盡有。他看著陪嫁女兒的物品,自言自語說:“這哪裏是陪嫁女兒?這豈不是再給王茂林送家當,送財產嗎?真是娶了媳婦滿屋紅,聘出女兒滿屋空呀!”而後算計著子女說:“我陪了,我是女多兒少,自己是在給他人掙家資呀?唉,又有什麽轍呢?不陪不行,陪少了自己不中意。家產也不能都留給兒子,女兒也畢竟是自己的血脈。”想到這,一切釋然。而後低語說:“現在講新思想,新文化,男女都一樣。更是強調男女平等。如此這樣,人的思想在變,社會在變,一切都在變,自己的舊思想更要跟著潮流變,跟著潮流走。”這些新東西在腦海的出現,自己也就不覺得陪嫁女兒冤枉,也就不覺得多養女兒是在為他人做貢獻。特別是自己腦海影像一群女兒的容貌,個個如花,長相嬌好,聰穎靈秀,女兒們在自己眼前跳來跳去,繞膝嬉戲,自己真是幸福無比。想到這,自己由衷地感歎說:“女兒好呀,女兒如花,女兒疼爸爸,我也疼女兒呀!自己麵對如花的女兒,還不是比賞花更美嗎?這是何等樂趣?何等欣慰?何等賞心悅目?何等心靈甘源?”想到這,自己為自己高興,自己為自己自豪,自己為自家有一群女兒而深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