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茅草學社

字數:4044   加入書籤

A+A-




    人都有兩麵性,既想成功又怕失敗,瞻前顧後,沒有局外人看的清楚。

    農人何嚐不是這樣呢?

    成周郊外,若地。

    茅草屋已經建成,大致也就是以四根圓木為柱,隨著四方搭建一些竹子的屋簷,在上麵覆蓋茅草,牆麵用一些木板和竹片簡單捆紮,很有鄉間學社的樣子。

    茅草學社離學宮和附近的村落有隻有幾裏的距離,在若地倒是好走,畢竟這裏的農人每日勞作,對於這樣的小路程來說不算什麽。

    透過中空的窗戶能夠看到,學社裏有十五張木案台,沒有木幾,在入門的中央處有個三尺木台。

    用王孫昱的話來說就是“講台”。

    裏麵隻有三個小孩,兩男一女,分別跪坐在案桌前,認真的聽課。

    大一些的男孩名叫任季子,已經有十四歲。

    小一些的男孩名溪,是樗的兒子,那個經常跟從王孫昱的侍衛樗的兒子。

    另外的女孩叫閔,和任季子一樣是農人家庭的孩子。

    三個小孩的父母交了學禮給辛離,任季子的大父給的是家裏的存糧一把和一塊幹肉,溪的父親給的是一塊賞賜的銅器,閔的母親給的是她的嫁妝,一個略微精致的木盒子。

    這個時代講究男尊女卑,男人要學會自尊自強,女子要學會才德謙卑。

    這個時代的女子要學婦德,擁有自己的才學,能夠明辨是非來輔佐男室,並不是後世那斷章取義的“女子無才便是德”。

    女子可以學習,甚至《詩》中有些詩都是女子所著,所以說東周的女子不通禮儀和文字這是不對的,不過一般庶民家庭的女子確實如此。

    庶民的女子力氣勞作不如男子,所以在庶民的眼裏地位低下,早早嫁人也是這個原因。

    至於孔夫子那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到底講的是什麽意思,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待總是有幾分曲解,估計這得等他自己來解答了。

    “夫子,您今天要教我們什麽呢?”

    任季子問道。

    “昨日教了二三子日常用禮,今天夫子要教二三子字。”

    辛離手裏拿紙,將紙分發給三人。

    “夫子,那我們今天能學會多少字啊?能看懂“書”嗎?”

    “字不是一天學成的,學識也不是一天就能明白的,不過隻要肯學,就會很快。今日教的第一個字就是“仁”字。”

    溪忍不住搶答:“我知道,我知道,仁就是仁義和仁德,就是好的意思!”

    辛離笑而不語,想看看這些小朋友還有什麽見解。

    “仁,這個字我以前學過...”

    任季子的心思飄到了以前,那是他母親還在世的時候。

    年幼的任季子問任母,為什麽他們要從城裏出去,去郊外當野人呢?

    任母說他父親在城裏得罪了一個大家族,隻能跑去當兵士才得以活命,同樣的為了躲避,他們一家人都要去郊外當庶民。

    國人有姓氏,享有參加政治和祭祀活動的權利;而庶民大多沒有姓氏,也沒有什麽權力,甚至連當兵的資格都沒有,隻能靠著勞作和一些技藝謀生。

    任季子不解,問為什麽大家族能夠隨意的把他們趕出去。

    任母說,因為他們都是能認字會寫字的上等人,是有權利趕走不認識幾個字的下等人的。

    他問母親,他要是學會了字能不能趕走那些上等人。

    任母說他要想趕走那些上等人的話需要認識很多很多字。

    他信了,問任母,她認識幾個字?

    任母說:“我隻認識一個字,那就是“仁”,兒啊,做人一定要講“仁”,““仁”字由亻和二組成,二以前的意思是上,仁字的含義就是上等人,你要成為上等人,就一定要講仁義。”

    他一直記得“仁”字,他一直希望能成為上等人。

    “仁字,就是上等人的意思。”

    辛離偏過頭看著任季子,略微有些驚訝,還真有郊野的小孩懂這個?

    “溪和季子你們都說對了,仁是仁義,也是指上等人。不過要先記住,仁是一種道德,最開始是人和人之間相互關愛的象征,後來大家把那個關愛大家的人叫做“仁”,也就是因為這樣,仁也是上等人的意思。”

    辛離拿出紙,讓他們用心的看著,然後開始了慢慢的書寫。

    他寫的很認真,筆墨的筆鋒勾畫的都恰到好處。

    辛離知道他並沒有通天測地的學識,沒有貴族的爵位,能夠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的話,就是用一顆認真的心。

    用盡自己的真誠來教育,這就是他能做的。

    閔學的很快,沒教幾遍就已經學會了;而溪學得最慢,手不穩沾上墨水之後還喜歡亂晃,把不少的墨汁都甩在了辛離的臉上。

    溪委屈吧唧的在那裏叫喊。

    “夫子,寫字也太難了吧,有沒有什麽不用寫就能學會的字?”

    辛離說:“你要是覺得寫字難,世間可能沒有什麽比這個更加容易的了。

    我聽你的父親說,他曾經是個木匠,你覺得做木匠辛苦一些還是寫字辛苦一些?”

    溪連忙端正態度,小心翼翼的拿起毛筆開始慢慢的一筆一劃的勾畫出一個“仁”字。

    他有些怕夫子了,不是因為他溫和的聲音,而是他提及的他的父親。

    任季子說:“我聽聞,在沒有毛筆和紙之前都是用刻刀和竹片來書的,要不是王孫用他的德行做出了紙筆,我們估計還像以前一樣用刀來刻,你就少些心思認真寫字吧。

    你的父親和母親費盡心思才能夠讓你在這裏學知識,明道理,如果你對夫子不敬的話,我第一個對你不客氣。”

    溪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收斂起調鬧的性子。

    閔也是在旁邊附和季子,她的母親也是為了她能懂得更多的道理才送她過來的,希望能夠在夫子這裏學到一些好的東西,之後相夫教子的時候能夠讓孩子明白更多的道理。

    辛離看著這些孩子,臉上洋溢出滿足的笑容。

    【我誌不在天下,能得一隅之地讓更多不明白道理的人能夠懂得周禮,認識文字就已經足矣】

    【王孫的數道就從這裏開始吧,既為門客,當效死力,我沒有才能,隻願王孫的數道能流傳於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