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郭偃三子

字數:4568   加入書籤

A+A-




    絳城城東,絳城府邸。

    傳來了年老者生氣的叫喊聲。

    “爾等腐草之熒光,怎能比得上天空之皓月!”

    郭偃對他的子嗣們恨鐵不成鋼,明明都教導過那麽多次,可還不能夠精深卜算的道理。

    這讓他很生氣,他最近在去給王孫授業之時,都能感到王孫的聰慧和機靈,可是為何他的這些子孫後代們就是不明白卜算的技巧。

    他的三個兒子跪坐在廳堂之中,任由叫罵。

    這也不怪這位年老的太卜,他的三個兒子實在是學藝不精,郭偃怕的是被王孫學明白之後反過來超過了他這個太卜一脈。

    他的大兒子學的是周易中的觀天之法,天象繁雜,可星象不變;他竟然用觀星來預測之後有無雨水和幹旱都不能保證,在外麵隻會用易中的卦言來欺騙和蒙蔽他人。

    二兒子學的是吉凶卜算之道,可是此子隻會依據已有的實例來說明,要是碰上稍微不敢卜算的門道,就一問三不知。

    三兒子學的是他用畢生所學製成了六壬,可到了現在還沒有入門。

    一想到這樣,他就不由得生氣。

    “爾等看看,新來的師弟有多麽聰慧,我教予他卜筮者的記錄都能在不久後背熟。

    可你們呢?用盡了我多少的心血!”

    令郭偃真正寒心的是,他們學藝的態度還比不上外來者,身在卜氏不思考著怎麽將卜道發揚光大,成天思索一些私營苟利,在外可謂是丟盡了他的顏麵。

    他漲紅著臉,白須髯上也沾上了不少的唾沫。

    對誠精此道的他來說,卜道的傳承看得比他的生命還要重要,可是他的三個兒子都沒有繼承到他的天賦和能力,平日裏也是遊手好閑,也不拿出祖傳的卜書好好看看,一想到這裏他就忍不住頭疼。

    “難道真的要我把卜道傳授給外人嗎?爾等要是還有良知的話,就拿出上進心,給我好好的學!別讓王孫搶了我晉國卜氏的名號!”

    晉國卜氏,自他而起,以卜為氏。

    晉文公在時都為了親近他而叫他為卜偃。

    可這樣的殊榮貌似自他開始,也由他結束。郭偃實在不想看到卜道的衰弱,更不想讓外來的王孫學到這樣的技巧,可惜為了這國家的大義,他還是放下了那不傳外係的想法。

    作為發泄,他時常召集他的三個兒子訓斥,這才讓他好受一些。

    郭偃在他們幼小時就寄予厚望,時常用柳條鞭打他們看卜書,學道理。

    一味地辱罵孩子隻會使得讓其有逆反心理,三兄弟從小被打罵,心思自然都不在卜道上,近年來又因為屠岸賈在城北開設了遊樂屋,時常在那些鶯鶯燕燕身上花銷。

    都已經是有妻兒的人了,可是有著爵位和俸祿,總像一個長不大的少年,還時常忤逆他們的父親。

    “你們知不知道,這都是為了你們好啊!”

    郭偃眼中含淚,已經沒有了鞭打的力氣,他就那樣倚靠在案桌旁的木幾上,對著這幾個兒子開始有氣無力的訓斥。

    “要我說你們什麽好,成天就知道吃喝玩樂,看看人家王孫,每日讀得都是周禮,行得都是禮儀之道。

    哪像你們這樣的蟲豸!”

    就算郭偃再怎麽精於卜道和算計,可他還是教不會自己的子孫。

    這不是他不願意教,而是對於教育的疏忽和自身教育方式的錯誤。

    沒有能力教育的太卜不是一個好的老師,也不是一個好的父親。

    他有著對卜道的天賦和對局勢的把控,所以在占卜時總能夠得到正確的結果。

    可是這樣的天賦是沒辦法言傳身教的,隻能靠著自己理會,可教育能力的落後讓他在教導上出了差漏,也就造成了這幾個兒子都沒有學到他的真本事。

    累了,毀滅吧。

    郭偃輕輕的罷手,讓三個兒子離去,而他也在鞭打勞累之後喘著氣看著天上的月亮。

    人之不如意有十之**。

    他的一生在仕途上和朝堂的局勢都有所得以,可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卻有著相當的不如意。

    妻子早逝,兒孫不從,子女不孝。

    在月光的籠罩下,他在想這一切是不是昊天對他的懲罰呢?是不是這些年來他利用占卜得到的利益不是正道,從而遭受到了神明的唾棄呢?

    郭偃很想為自己而占卜,可是卜人一開始就立下了規矩,卜算不能用作於自己。

    “我一心為了他們,可是為何他們不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呢?”

    一聲長歎,是那老父親的愁怨。

    那愁緒跟隨上他的三個兒子。

    老大說道:“父親大人近來身體不好了啊,打我們都有氣無力,真是可惜。”

    老二接著說:“是啊,看著父親一天到晚都煩這煩那的,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要是氣壞了身子,那可不得了。”

    隻有老三皺著眉。

    “說到底還不是我們三不能繼承父親的卜道,讓他一直生氣。”

    “這也沒辦法啊,小時候沒學好,現在更不想學了,我還記得季弟你學得最差,怎麽好意思說我?”

    老三伸展身姿,感受到了後背的疼痛。

    因為他學得最不好,所以也打得最重。

    “身子骨有些受不了,如此疼痛,我看還是要去城北的遊樂屋修養一番。

    此時月色剛近,想來夜場已經開始安排,二位兄長認為怎樣?”

    “此法甚好,甚好。”

    三人結伴並肩而行。

    此時夜色降臨,馬廄中的兩匹馬剛想休息,就被這三人強行拉去做苦力。

    “夜晚行車,當真快活,隻是要是驚擾到了國人,少不了責罰,我等還是走小路吧。”

    “還是大哥英明。”

    三兄弟將馬車放好,馬匹放在城北飼馬的馬廄中,幾人就這樣又進了晉國為數不多的娛樂場所。

    “真是有違背道德啊,我下次就不來了。”

    剛進去的時候他們就看到有剛從其中出來的士子悔恨的自責。

    幾人都不放在心上,來這裏的人哪裏還會舍棄這樣的誘惑,說是不來,可沒等幾天準定又會來此。

    看到熟悉的遊室管理人,老三忍不住上前詢問他的老相好今日還在不在。

    不一會的時間,管事就帶著一個麵容姣好的可人來此。

    老三看著她,肥厚的臉麵上露出了笑容。

    “不知魚母今宵可與我共枕同席否?”

    來此的貴族非太卜家中三兄弟,還有公室庶親,卿大夫之流。

    他們不事農桑,疏於朝政。向來就不管底層人的死活,隻顧著自己的快樂。

    可這樣不也是因為這天下本就該是如此的嗎?

    生而有階級,不就是用了享樂的嗎?難道還像一個苦行者一樣遵從仁義道德,別開玩笑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