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王孫論賢(上)
字數:4042 加入書籤
姬昱還是搖頭笑道:“這並不是我的功勞,而是仁義的所向。
天下事在天子,在眾多諸侯,我隻不過是一個無名之輩,又怎敢貪圖這樣的虛名。”
“久聞王孫從仁義,今日得見,隻恨不能親身侍奉。
您就是那樣的君子,卻總能夠謙讓自己的功勞,這樣的行為可當賢人啊。”
“您過譽了,我隻不過是崇尚仁義,不敢妄稱“賢”。”
仲行看上去極為真誠,隻是在姬昱眼裏,越是這樣的真誠卻就越能夠說明背後主使的城府。
使用老實人是沒有成本和代價的,正如子車仲行也不會想到他們拜訪王孫的目的隻是背後之人向王權的試探。
背後之人用這樣看起來就不會說謊的人,是要看他是騙子還是傻子。
這是一個由騙子和傻子組成的世道,有利用仁義的外衣作為行騙的騙子,也有一直堅守德行的傻君子,而騙子能騙多久,是由傻子決定的。
而現在,姬昱他就在裝作守仁義的傻子。
“我在幾年前曾經見過百裏大夫,之前見他的時候還很精神,請問他現在身體還好嗎?”
針虎說道:“我們在來此之前就看望過這位老大夫,他近來因為受涼得了風寒,正在家中修養。”
姬昱站起身,歎息一聲。
“您之前說我是賢人,可我覺得百裏大夫那樣的人才是“賢”。
百裏大夫於我有教導的恩情,是秦國少有的賢人,隻有像他那樣恩惠百姓而又能夠用著樸素的衣著和住行的人才能夠稱之為“賢”啊。
您看我用的是高貴的禮器和香薰,連房屋都都這樣的寬敞,像我這樣的肉食者又不能恩惠百姓,這樣的人又怎麽能稱為“賢”呢?”
子車三子剛懸下的心還沒有穩定就再次提起,額頭上紛紛留下冷汗。
初夏的燥熱沒有讓三人感到心煩,反倒是王孫這樣用道德綁架自己讓他們不知所措。
這三人不是能言善辯者,加上這次拜訪由餘跟他們說過不是為了政事,而是為了維護王孫和秦國的友誼他們才來此的。
可王孫用道德批判自己這樣的行為著實讓他們有些難堪,他們見過賢明如百裏奚那樣恩惠百姓又勞苦自己的人,也見過公孫止用政策興複經濟的人,可是第一次見到用別人的道德標準來批判自己的君子。
仲行冷靜些許後回答道:“王孫您的身份高貴,身上流著天子的血液,將來是要成為周室的大臣的,等您有能力之後再恩惠他人也不晚。
現在您沒有錢財也沒有權柄,有著利民的想法也不能夠實現,您又何必在意那些外向的東西呢?我聽聞您所製的紙和筆那些東西不也利於民生嗎?您這樣也能夠稱之為“賢”。”
姬昱再次歎息,神色轉變之下就做好了演戲的準備。
他們這些人論道德自我綁架是不及有著後世廣闊見聞的他的。
“我之前與晉國之賢人趙衰交談時說到過,君子的德行不能用器具來衡量,如果用器來衡量人的德行的話,人就隻能知物而不能知德。
器具之道,就算沒有我,還會有其他的百工發現這樣的道理,隻是那些東西是我讓匠人打造,所以德行就來到了我的身上。
準確來說,那並不是我的德行啊,而是工匠的技藝和智慧。”
聽著姬昱的話,三人難受的低下了頭,麵對這般的詭辯沒有找到任何反駁的道理。
可如果王孫沒有德行,那他們在這裏的目的又是為了做什麽呢?
奄息低頭痛哭,仲行也在長歎。
他們為自己不能夠知道真正的賢而哭泣,聽了王孫的話,他們發現自己根本不懂賢是什麽。
針虎在此時忍著淚水,提出了質問。
“在上古時期,人們不會造木也不知禮義,時常受到野獸的侵害。有巢氏以構木為巢教會人避雨躲在巢穴裏不被野獸侵害,而燧人氏造火而驅散野獸、食用熟肉。如果造物的人沒有德行,那又怎麽會有人呢?”
姬昱也不禁愣了一下,沒想到破局者竟然是三人之中看似最沒有智慧的人。
他這套詭辯主要是在偷換人的概念,說出發明的無用,比不上人的美德,沒想到他竟然這麽快就反應過來,看來大智若愚說的果然不假。
“造物的人,是有智慧的,不能和賢混談。賢明的人,是有仁義的,卻能夠包含很多的事物。
有賢則有不肖,有德則有缺。如果將小的恩惠當做賢,那世上的賢人就會有很多,而不像賢人的有才能者也可能得不到賢名。反過來如果把對天下的仁義當做賢,那麽天下也就沒有多少賢人了。”
三人神態各異。
奄息認真聽著道理,針虎有些茫然,而仲行則是偷偷拿出隨身的書簡在案桌下就抄起刀筆開始努力的刻錄。
(室內沒有準備毛筆,可有些官吏隨身會帶著備用的刀筆用作筆記)
仲行還記得由餘拜托他的事情,就是記錄和王孫的談話,而王孫說出此言,讀過幾年書的仲行就知道了這不是一般的言論,為了以防有錯過或者聽漏的話,他偷摸的拿出了竹簡刻錄。
姬昱拿起案桌上的觚喝了一口水,才接著繼續說。
“所以賢不是一個標準,對於不同的人,賢就要有所不同。
對於德行低下的人,從事所屬的工作能夠按時完成並且能力出眾就能稱之為賢。如各國有才能者,他們自然可稱賢。
對於德行尚中的人,能夠禮遇上層、恩厚下人,以自身作為標準去對待他人、胸懷大度能引薦人才不懼失去地位、於國有利能讓人學習到他的精神,這樣就能夠稱之為賢。有如鮑叔牙,可稱其為賢人也。
對於德行高尚的人,不僅要做到之前說的那些人要做的事情,還要有天地般廣闊的胸懷,見到有著比他能力出眾的人要向他學習,遇見不好的事物要學會反思,每日都要做到三次反省自己的準備。
今日學到了什麽,有沒有什麽東西做得不夠好,有沒有給天下帶來什麽利益。
我生來有著王孫的身份,所以不敢用小的賢能標準來對待自己,用的就是這樣大賢的標準來每日勸勉自己有沒有做到,現在的我還做不到這樣,所以我才一直說我沒有賢能啊。”
三人聽罷,紛紛起身向王孫參拜。
“您所說的道理何嚐不能用於天下呢?您能否允許我們將這樣的道理帶回秦國?”
“自無不可。”
秦使三人喜極而泣,他們不光是為了自己能聽到這樣的道理而哭,也為了那些秦人、天下之人而哭。
“有此道理,天下之賢都能夠確立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