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送別

字數:4210   加入書籤

A+A-


    隨後,魏湛讓舅舅派人去鎮上買來好些禮物,全是孩子玩的小叫雞,陶響球,木陀螺,竹蜻蜓等,分送給村裏的小夥伴。
    又另買了筆墨紙硯等,送與虎子元寶二妮櫻寶幾個。
    王獻又備了二十匹布,當作照顧魏湛的謝禮送給薑家。
    薑老漢推辭不過,隻好接了。
    第二天一早,薑家人將魏湛送上馬車,櫻寶瞧見溫三夫人帶著兩女兒坐在一輛騾車上,騾車後頭還綁了好幾筐幹金耳,似乎要跟王獻他們一起離開。
    走了好!
    櫻寶不想跟這疑似書中女主的人糾纏一起,免得自家成為她們的踏腳石。
    這次村裏的金耳產量極低,而周管事不知為何沒來,所以村裏人的金耳都賣給了溫三夫人。
    也不多,加起來不過四十多斤的樣子,溫三夫人竟以十兩一斤的價格收購,可把村裏人高興壞了。
    但因溫三夫人沒有現銀,她便以溫家的名義打了四百多兩的欠條,還請陳族長做了見證。
    村民雖疑惑,可溫四夫人還在這裏教書育人,便也沒怎麽猶豫欣然接受。
    薑家的金耳沒賣,一是數量不多,二也是想等等周管事再說。
    這做生意就要講究個誠信,萬一周管事來了收不到金耳,豈不讓人覺得陳村人不講信用。
    薑三郎家的金耳則都在櫻寶的洞府裏,她更不會拿出來賣給溫三夫人林氏。
    王獻帶來的馬車終於駛離。
    魏湛趴在車窗口嚎哭不已,讓薑家女人都忍不住抹起眼淚。
    “我會很快回來……嗚嗚嗚嗚……虎子元寶,你們不要忘了我啊。”
    虎子哇哇大哭,跟在馬車後頭一路攆出去好遠。
    他跟魏湛最親密,因為一直與他同吃同睡,已經將其當成親兄弟一般看待。
    魏湛見虎子攆來,哭的更凶,要不是王獻死死抱住他,他都要跳下馬車再也不回去。
    村裏女人們見狀,紛紛唏噓不已,目送幾輛車子漸漸遠離。
    …
    過幾日便是臘月,薑劉氏與三個兒媳幾個孫女坐在廊下曬太陽,邊縫衣裳邊嘀咕:
    “快臘祭了,哎,今年祖宗可要餓肚子咯。往年還能有個豬頭羊頭,再不濟供奉兩隻雞兩條魚,可現在,家畜都被流匪霍霍的不剩幾個,連村裏老牛也被該死的賊人殺了吃肉,哪裏還有東西供奉祖先神靈哦。”
    周氏:“實在不行,還有幾隻雞,到時候殺一兩隻做祭品。”
    “那怎麽行。總共就剩幾隻雞了,開春還指著它們多下幾隻蛋孵小雞呢,哪裏能殺。”
    薑劉氏立馬搖頭否定。
    這陣子家裏花了不少錢,特別是薑大郎與二郎兩家,既蓋房又買日用品,還要打製一些必備的家具,幾乎將家裏銀錢花光。
    大妮與二妮主動將手裏銀錢貢獻出來,給家中添置物件。
    好在薑三郎家找回不少糧食,完全夠一大家子吃到明年夏收,讓他們不至於像其他村民那樣去外縣購糧。
    可眼看快到臘祭,祭奠祖先的牲畜必不可少。
    如今別說牲口了,連雞鴨鵝都找不出幾隻,即便花錢也買不到。
    “要不去撈魚吧,去年不就撈了好多魚嘛,吃不完還可以做熏魚臘魚呢。”大妮給阿奶出主意。
    薑劉氏眼睛一亮,“對哦,你二叔三叔最會捕魚,等他們回來就問問,看他們有沒有空。”
    用大魚做祭品也不算辱沒神靈祖先,祭完還能拿回來煙熏,可以吃到明年開春。
    下晌,薑三郎與大哥二哥回來,就聽老娘說了這麽一嘴。“三郎,馬上臘祭了,你們還去不去捕魚?”
    薑三郎:“到時候看。”
    捕魚要魚餌,每回都是小閨女準備,他不知道閨女還有沒有那種魚餌。
    “什麽叫到時候看?後日就臘月了,咱們得早點兒預備起來。”
    薑劉氏道:“你爹一早就跟我嘮叨,你大伯那邊情況不好,他家屋子都被燒了,手裏也沒銀錢,要不是前陣子送點兒糧食過去,他一家都得去討飯。
    所以這祭品的事,你爹就攬了下來。”
    薑三郎撓撓頭,無奈點頭:“好吧,我抽空看看。”
    回到家,脫下沾滿汙泥的外裳,換上幹淨棉衣。
    “寶兒與小傑小武呢?”薑三郎沒瞧見兒女,隨口詢問。
    春娘將髒衣裳放在一旁,給丈夫盛來一碗粥。
    “在屋裏寫字呢。”春娘在桌子對麵坐下,“娘說讓你們再去捕點魚回來,回頭臘祭要用,你咋說呢?”
    “那就捕唄。”還能怎麽辦。
    薑三郎一邊喝粥一邊思量。
    記得上回閨女用金耳碎屑拌在麥麩裏做的魚餌,要不自己也這樣做點兒?
    正好家裏還有一些精品金耳,就弄點品相不好的試下看看。
    第二天一早,薑三郎端著一盆拌好的魚餌來到大哥家。
    “大哥,今兒叫幾個人一起去捕魚,你去不去?”
    薑大郎哪能不去,連忙點頭:“去!”
    “那好,我叫聲二哥。”
    薑三郎直接在院子裏大叫:“二哥!去不去捕魚?”
    薑二郎立刻應答:“當然去!你準備啥時候?”
    “現在吧,我回家拿抄網跟繩子,你們帶兩把鐵叉就行。”薑三郎喊完就回了家。
    東村人見薑三郎又去捕魚,呼啦啦跟了好多人過去。
    就連很多女人孩子也跟去湊熱鬧。
    薑三郎自己拌的魚餌很管用,隻要撒下去兩把,過不了多久就有魚兒遊過來覓食。
    村民尖叫著,用籮筐竹簍籃子撈魚,倒也撈上來不少。
    薑三郎兄弟三人更是撈捕不少,大大小小的魚幾個背簍都裝不下。
    東村人在河邊的動靜吸引來西村以及周邊村子的人。
    西村人趁著大家都沒注意,也悄悄拿籮筐在邊上撈,還別說,竟也撈了好幾條。
    這下子像是捅了馬蜂窩,很多人都回家拿了工具過來。
    一時間川河邊人頭攢動,隨著薑三郎的步伐慢慢往前。
    等東村人反應過來,已經阻止不了其他人的摻入。
    “你們可真不要臉!偷咱們的魚!”東村人忍不住罵道。
    西村人反唇相譏:“哪個是你們的?這條川河是大家的,裏頭的魚人人有份,你能撈咱們就不能撈了?”
    “那你自己去別地兒撈去唄,幹啥跟著咱們走?”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我愛走哪走哪。關你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