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總算開了張,這個病人不能接

字數:11455   加入書籤

A+A-




    “唉,沒辦法呀!手下有著幾十個員工,他們跟著我一起打拚,一年不能賺幾千個,也沒什麽意思。”
    李敬生差點把眼珠子瞪出來。
    “你,你說一年賺多少?”
    “少的時候兩三千個,多的一年賺到過四千多,接近五千的樣子。”
    男青年很坦然的說道。
    “我不想當醫生了,我想跟著你去賣貨!”
    李敬生是真的羨慕這個青年。
    看著也就二十七八歲,非常年輕,可是人家一年的年收入相當於普通人十幾輩子的收入。
    “哈哈,那可不行。要是醫生改行了,以後我們找誰看病啊?再說了,做電商也好,做自媒體帶貨人也罷,都需要運氣。撞到了風口上,是頭牛都能飛起來。幹我們這行,看著很賺錢,但是虧起來也是非常嚇人。可能辛苦十年,隻要半年就能虧個精光,還要欠一屁股債。”
    “那我還是老老實實當我的醫生吧!至少有口飯吃。”
    李敬生本來也隻是開個玩笑。
    與患者拉近關係,方便後續問診,甚至治療。
    “痛嗎?”
    李敬生摸到了腫大的部位,肱骨中下段的位置,有明顯的包塊。
    憑手感,這種包塊絕不是普通血腫,更像是腫瘤。
    “有點痛!”
    患者顯得很淡然。
    年收入這麽高,真不知道為什麽還要跑到他的小診所來看病。
    “感覺有點像瘤子,我的診所條件有限,建議你去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李敬生勸患者。
    骨頭摸上去還算可以,並沒有明顯受累。
    但是包塊質地較硬,邊界不明顯,腫大部位的表麵呈淡紅色。
    看上去與蚊子叮咬後的腫包顏色差不多。
    感覺不像是惡性腫瘤。
    隻是沒做病理,誰也不敢下定論。
    “你們這裏能治嗎?大醫院各種排隊、住院,我是真沒那個時間。我多次聽說過你們診所,包括我手下的兩個員工都在你們這裏治過病,都誇你們這裏的藥品正,醫術高明,對患者也非常負責。所以我非常信任你們,隻要這裏能治,就給我治。”
    男子很真誠的說道。
    “我估計要做手術,你要是想在我們診所治,那就先帶你做個b超看看情況吧!”
    李敬生把手術室弄好了,還沒開張呢。
    這個手術感覺有點大,但是他現在的外科手術能力不弱,職稱也升到了主治,完全有這個行醫資質。
    隻要患者同意,他完全可以試試。
    “可以啊!現在能照b超嗎?我沒別的要求,就隻要快點給我治,多給點錢都沒關係。”
    年收入幾千個,還真不在乎這點錢。
    “倒是不用多給,我們診所要是亂收費,招牌也就砸了。跟我來吧!”
    李敬生起身帶著男子去做檢查。
    現在招了個‘內科大總管’,他有事的時候隨時可以抽身。
    這非常不錯。
    帶著患者查了一個b超。
    腫物呈低回聲,內部不均勻,邊界不是很清晰。
    這個腫物的體積較大,呈梭形。
    長度超過75毫米,寬度超過17毫米。
    如此大一個腫物,肯定不是一兩天形成的。
    這是被患者生生拖出來的啊!
    李敬生暗自搖頭,疾病本來不可怕,但是遇到這種不把它當一回事的人,它的樂子就來了。
    它最喜歡苟著發展,慢慢變強。
    到最後,強大到連醫生都奈何不了它。
    “怎麽樣?就是個小問題吧?”
    患者查完後,很淡定的問道。
    要是換成一般人,聽到是個瘤子,早就無比緊張了。
    這個小夥子是真的不拿身體當回事。
    “應該是個腫瘤,性質不太好說,大是真的大。這是拍出來的片子,你可以自己看一下。”
    李敬生把超聲檢查的截圖打印出來。
    出示的報告與大醫院其實並沒有什麽區別。
    對病灶的表述也是非常專業。
    不過術業有專功,他畢竟隻是個兼職的醫技科醫生,閱片能力有可能比不過大院專業的超聲室醫生。
    人家每天幹的都是一件事。
    他一天也照不了幾個b超。
    現在診所的業務好起來了,一天才有機會照幾個。
    “這東西是怎麽長的?我平時吃東西挺注意的,從不吃那些垃圾食品,蔬菜水果都是叫做飯的阿姨專門找種菜的農民買。我偶爾會與朋友一起出去喝酒,但是幾乎從不熬夜,不抽煙,不嚼檳榔。沒道理長個腫瘤啊!難道與我平時過度鍛煉有關係?”
    患者看著檢查結果,想要尋找得這個病的原因。
    “跟鍛煉應該沒什麽關係。我建議把瘤子切下來,然後送醫院做個病理檢查,明確病因。”
    “你們這裏能切啊?”
    “可以!”
    “風險大不大?不會把我的手搞廢掉吧?”
    “手術肯定是有風險的,在哪家醫院做都一樣。不過我敢接這個活,那肯定有很大把握才有這個膽量。我們這種小診所的抗風險能力可沒法與醫院比。”
    李敬生給他查過超聲後,覺得有把握做這個手術。
    於是開始努力勸說患者。
    “說得有那麽點道理,那就給我做吧!”
    男子當場就同意了。
    “能找個家屬過來簽字嗎?”
    “我很小就沒有父母,先是在福利院呆了兩年,然後被一對好心的老年人夫婦收留了。可惜他們在我讀大二那年出了車禍。唉,要是他們現在還在世的話,我可以給他們一個富足的晚年生活。”
    說到這裏時,患者的眼圈微微有點泛紅。
    每個人都有內心最脆弱的點。
    “那行吧!等會你自己簽個字就行了,身份證帶了吧?”
    “過來看病能不帶它嘛!”
    李敬生給患者把價格談好,收費兩千五,包括所有費用。
    做病理檢查的事情也由李敬生來做。
    對於手術價格,患者非常爽快的就答應了。
    按規矩讓患者簽了手術風險同意書,交了費,這才安排手術。
    “蒙洛、思瑩,進手術室準備做一台手術。患者需要切除左上臂的腫瘤。”
    她們立刻去做準備工作。
    蒙洛是大院手術護士,經驗豐富。
    打器械包,鋪單,消毒這些事情都是由她來做。韓思瑩在旁邊幫幫忙,跟著學習。
    給患者做術前準備工作,則由李敬生親自來做。
    包括手術部位的淨皮、清毒。
    這個患者的手臂上長有很長的汗毛,術前必須淨皮,不然肯定會影響手術效果。
    好在淨皮工作還算輕鬆。
    李敬生最怕的就是給患者的頭部、會陰這些部位淨皮,有時候刮痛了,罵者者罵人。
    ……
    手術室內,按程序先給患者做麻藥皮試。
    沒有出現過敏,這才給患者做臂叢神經麻醉注射。
    這個操作由蒙洛來執行的。
    能看出來,她對用藥劑量、注射點位、深度,都有著很豐富的經驗。
    臂叢神經麻醉的目的是要阻斷臂叢神經的傳導。
    讓患者的左臂失去痛覺,肌肉鬆馳。
    李敬生戴好手套,穿著手術服站在主刀位上,蒙洛坐在他的對麵。
    器械護士的位置一般是靈活調整,很多時候是站在主刀的同側,也有大部分手術是坐在主刀對麵。這個沒有硬性規定。
    一位好的器械護士,不但觀察力敏銳,而且術前準備充分,術後與巡回護士清點器械數量,針線、紗布等,必須確保無誤。
    因為一根小小的手術針,要是落在患者的體內,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嚴重後果。
    李敬生與蒙洛搭台過一次,就是那次給摔傷的患者縫合創口。
    算是一個很小很小的手術。
    甚至都不需要在手術室完成。
    這次切除這麽大個腫物,雖然屬於手臂上的淺表腫物,但是也能勉強算得上二級手術了。
    技術難度比想像的要高很多。
    包括重要血管,以及手臂上的重要神經,都需要小心翼翼。
    李敬生在術前已經在腦子裏回憶了多遍關於左手上臂的解剖結構。
    這個腫物與肱二頭肌應該是緊密貼合在一起的。
    甚至有可以覆蓋到肱三頭肌位置。
    它的末端很可能抵達了患者的肘部橈動脈與橈側返動脈位置,因為患者的左臂彎曲已經受到明顯影響。
    這裏的神經也還算豐富。
    前臂後皮神經就在腫物位置,分離的時候必須小心。
    還有腫物下麵應該與尺神經嚴密貼合。
    這根神經要是切斷,那就是重要的醫療事故了。
    好在他的皮膚切開法已經達到了大成境界,切個淺表瘤子隻要小心點,還不至於出什麽事。
    以他現在的能力,主刀三級手術都已經沒什麽大問題了。
    李敬生一切劃開患者的表皮,然後一層一層解剖。
    速度相當迅速。
    切口平滑、齊整,而且出血量非常少。
    蒙洛已經見識過老板的縫合水平與清創能力,此刻看到老板切開患者的左上臂,如此絲滑,而且出血量少得驚人。她的心裏感到極度震驚。
    此時此刻才明白,自己跟的這個老板原來是個變態。
    診斷水平那麽牛b也就算了,現在展露出來的手術能力還這麽強大。這種妖孽級的存在,便是在人民醫院、僑邦醫院都很難找出第二個吧!
    誰能想到實力這麽強的醫生,居然窩在診所內。
    切開後,已經可以看到腫物了。
    它的顏色還算正常,腫物表麵也還算光滑,沒有一些很明顯的不規則突變。
    說明良性腫瘤的可能很高。
    李敬生先是查探了一遍,然後開始做分離。
    “思瑩,給患者分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軟組織,還有韌帶。切忌粗糙或粗暴行事。你要記住,手術就是個技術活,要用蠻力的隻有一種,那就是鋸骨。”
    他現在的水平,完全有能力教韓思瑩。
    隻見李敬生靈活的運用銳性分離與鈍性分離的複合打法,一點點把腫物分離著。
    他發現腫物的邊界並不清晰。
    這是一個很不好的事情。
    盡管看上去像是良性腫瘤,但是邊界不清晰,就很難切除幹淨。
    這很容易複發。
    約四十多分鍾後,整個腫物被李敬生成功切除。
    手術過程算是有驚無險,很順利。
    現在有著手術室專門使用的空調,溫度和濕度恒定,這對術者和患者都非常有利。
    出汗基本上就避免了。
    如果是寒冷的冬天,那就更加需要有它。
    不然,零下幾度,醫生凍得瑟瑟發抖,這一刀子抖下去,還指不定割哪呢!
    患者估計看到醫生抖成那樣,當場就給嚇跑了。
    除了空調帶來的舒適溫度和濕度,還有生命監測儀帶來的體征實時監測也讓李敬生與蒙洛能夠在術中隨時掌握患者的體征變化。
    電凝刀止血就更不必說了。
    小血管的止血,簡直就是神器。
    還有這些手術工具也非常好用,再就是那副很特殊的眼鏡。配合頭燈戴上後,可以清晰的發現很多細節方麵的東西。
    不僅僅隻是血管與神經。
    在解剖圖紙上,一般用紅色標注血管,靜脈有時候會用藍色。
    神經則使用黃色標注。
    但是在實際手術中,這些不可能有標注,需要術者自行去研判和發現。
    特別是神經,喜歡混雜在血管旁邊或者是皮下組織內。
    一不小心就給切斷了。
    輕輕一殷,有可能患者的手部功能就給切沒了。
    正是有著這些裝備,李敬生這台手術才能完成得非常順利。
    必須誇一句,蒙洛的配合也是一流。
    根本不需要李敬生提醒,絕大多數時候都能知道李敬生下一步需要什麽工具。
    把腫物切幹淨後,他給患者二次清創後,開始縫合。
    十多分鍾後,縫合完成。
    創口檢查沒什麽問題,進行消毒。
    可以看到患者的右上臂已經瘦下去了。
    但是因為剛完成手術,存在一定局部血腫。這屬於正常現象,過個一兩天就恢複了。
    “李醫生,這麽大個瘤子,不會是不好的東西吧?”
    患者在手術結束後,被李敬生與韓四瑩一左一右扶著坐了起來。
    因為長期鍛煉的原因,患者的身體還是相當不錯的。
    術後的精神狀態,身體行動能力等各方麵的表現都很好。
    “我感覺應該是個良性腫瘤。但是它的邊界很模糊,手術並不好做。我為了保險起見,把一部分正常組織都給切下來了。你看這些組織,都是正常組織。”
    李敬生指著給患者看。
    “哈哈,幹得漂亮。找你做這台手術,看來找對人了。多切一點,比不切幹淨強千倍萬倍。”
    患者看過後,滿意大笑。
    “這些部位好處理,全部多切了一些正常組織。但是也有地方不好處理,比如尺神經,它與腫瘤幾乎就是密切貼合的,我要把它給切了,你的這條手臂基本上廢了。雖說我已經盡大的努力,幫你切幹淨了,但是仍然要小心複發。你手術後三個月檢查一次,最為穩妥。”
    李敬生這台手術的收獲非常豐厚。
    倒不是賺了那兩千五的治療費,而是生命值與手術技能的提升。
    現在唯一期望的就是患者不再複發。
    “行!”
    患者欣然同意。
    “傷口這些天不能碰水,左臂最好不要做一些力量較大的動作。然後過來輸液三天,今天可以輸完液再走,畢竟也做了一個這麽大的手術,防止感染發炎還是很有必要的。”
    李敬生的手術室沒辦法做到無菌環境。
    也沒那個必要。
    成本太高了。
    做的手術都是這些小手術。
    對手術環境要求太苛刻的,他也不敢接。
    “都已經給我切了,那肯定聽你的啊!現在你說怎麽弄,我就怎麽弄。”
    患者非常配合。
    “有你這個態度我就放心了。說實話,我很擔心你在網上自行科普,然後不聽我的,而是聽網上的。這個腫瘤我會送去醫院給你做病理,需要你把身份證複印一份給我。”
    “沒問題!”
    “思瑩,你帶他先去輸液室休息一會,我這邊給他開方。”
    “好的!”
    韓思瑩帶著患者出去了。
    李敬生看到蒙洛正在仔細核對器械的數量,耗材等,這是非常讚的工作態度。
    “蒙老師,這裏就交給你了,器械消毒知道在哪裏吧?”
    “就是您前兩天剛買回來的複合消毒櫃嘛!我以前用過咧!”
    帶超聲清洗與高溫消毒功能。
    非常方便。
    按照李敬生的想法,本來想要把手術室的門都給拆回來。
    不過光有門也沒用啊。
    還是先慢慢發展,等到外科業務起來了,再想著建造高級手術室的事情吧!
    開診所的目的是為了賺錢。
    這是肯定的。
    現在花了將近九萬塊錢,把手術室的硬件升了一波,暫時已經夠用了。
    要是一個月能夠做十台今天這種級別的手術,他就該笑了。
    給患者開了藥,讓唐萍給他輸液。
    李敬生忙完後,檢查了一下紹醫生接診的病例,都處理得中規中矩。
    “李醫生,這兩個病例不是我擅長的,需要你親自來診斷。”
    “沒問題,你們過來吧!”
    李敬生接手紹醫生的工作。
    “你是哪裏不舒服呀?”
    坐過來的是一個老頭,由兒女帶著,看年齡至少八十歲往上走。
    背駝得厲害。
    “咳咳咳……”
    患者還沒說話,就劇烈咳嗽。
    李敬生隱隱看到患者咳出的痰中帶血。
    他下意識的拉開了一點距離。
    臨床上必須小心傳染病。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