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兵出頓丘
字數:4618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調 !
他們越來越難以呼吸,甚至有了窒息的感覺,清晰感受到了死亡的迫近。
“殺光梁狗,生擒謝賊!”
勝利在望,穆烈興奮地咆哮聲,從不遠處清晰傳來。
謝宣懷聽到了,他卻不能降,也不能被俘,惟有一死。
緩緩抽出腰間佩劍,放於脖頸之前,雙眸緊閉,他欲橫劍自刎。
嗖!咣當!
左衛軍的防禦終於崩潰,誌在生擒謝宣懷泄憤的穆烈,一箭射中其握劍手腕,佩劍隨之落地。
“謝賊,此時才想死,晚了!”
箭發而後人至,穆烈一把拎起驚愕中的謝宣懷,把他當作戰利品橫於馬鞍鞽上,哇哇大叫著。
眼見謝宣懷被擒,殘餘的左衛軍將士心蒂不存,紛紛棄刃請降。
可是,以兩千餘眾力抗兩萬有餘魏軍的左衛軍餘部,對魏軍造成的殺傷,遠遠的超出了自身的兵力。
甚至達到了自身全部兵力的兩倍仍不止。
別說本性暴躁的穆烈,就是悍勇如楊彥超、睿智如元睿,也是不禁肉疼。
被一支南梁殘部足足耗去近五千兵馬,鏖戰多時,餘部也已是強弩之末。
三將根本不可能接受投降,他們要發泄心中的敵意和損兵折將的恨意。
屠刀無情地伸向了,卸去防備、且無力反抗的左衛軍將士。
“殺!”
魏軍陣裏,喊殺聲根本沒有片刻停頓。
醒悟過來的左衛軍將士,已至山窮水盡之境。
他們不甘地閉上雙目,等待死亡的降臨。
若是再給他們一次重來的機會,他們絕對會抱持著這樣的離世信念:
“殺一個夠本,殺一雙老子賺了,投降?開什麽玩笑!”
“殺!”
這是一股憋悶許久的呐喊,聲震霄漢!
它的主人卻並非欲行殘暴的魏軍,而是迂回繞至魏軍側翼的追雲騎將士。
蕭紹瑜親率王府中兵,也加入了其中。
擊敗了左衛軍餘部,生擒了謝宣懷,此時的魏軍處於最得意忘形的時候,也是最虛弱的時候。
如此破敵良機,範雍是不會錯過的。
他更清醒地意識到:
待此萬餘魏軍屠盡左衛軍將士,若來攻擊頓丘還好,他有著絕對的信心,令此疲兵無法越雷池一步。
然若其折兵夾擊梁帝呢?
須知梁帝所率梁軍主力,也是久戰之兵,已然經不起腹背受敵了。
這支魏軍有可能成為,壓垮梁帝的最後一根稻草。
取得蕭紹瑜的同意,範雍布置好頓丘防務,便親率追雲騎將士殺出頓丘。
這一次,蕭紹瑜出戰的決心不容置疑。
城下的這支左衛軍殘部是如何的頑強,他看得分明,他不忍此強軍勁旅就此消亡。
他要為南梁留下強軍的火種,救人於危難。
他也有將其納入麾下之意。
“收割忠誠的時候到了!”
蕭紹瑜心誌堅如磐石。
麵對這樣的他,範雍隻能從命,難道還要他抬出王命麽?
追雲騎恰如其名,以迅追流雲的速度,攔腰切入魏軍。
待殺聲再起時,它已橫穿魏軍,將其攔腰斬斷。
“楊彥超,往哪裏逃?!”
劍眉怒插雙鬢,星目炯然放光,雪月銀槍尺長槍刃寒光閃閃。
此戰先鋒葉清玄,霸氣迎戰楊彥超。
楊彥超回眸一看,來將竟是名冠北徐的葉清玄!
在雪月銀槍之下吃過虧的他,頓生心寒。
“怎麽是他!”
葉清玄馬疾槍快,已殺至近前,楊彥超不得不迎戰。
不遠處,因不能斬盡左衛軍殘部而更加暴躁的穆烈,揮動一對開山巨斧便欲前來助戰。
“穆烈匹夫,還記得薛某麽?”
手握一對擂鼓甕金錘的薛子都,率五百重騎,越過吊橋,從魏軍正麵殺來,正好迎上穆烈。
“薛子都!今日本將便與你做個了斷,殺!”
仇人見麵,分外眼紅,穆烈轉身便朝薛子都殺來,至於助戰楊彥超已被他拋之腦後。
“正有此意!”
薛子都毫不相讓,直接應戰,他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二將皆是膂力過人之輩,所習功法更是以力道見長,金錘對巨斧,旗鼓相當。
二人之間的恩怨,實則為河東薛氏與鮮卑八姓之穆氏的利益之爭。
北魏都城平城正是位於河東,地處草原通向中原的交通要道。
立國之初,為鞏固京畿重地,鮮卑貴族多分封於河東,穆氏也是如此。
胡漢混居,勢必在漢族門閥與鮮卑貴族之間產生摩擦。
數代之後,若不調和矛盾,衝突在所難免。
當今魏帝一麵倡導皇族、鮮卑貴族與漢族門閥結親,一麵欲南封思想頑固的鮮卑貴族。
此中也有調和胡漢的考量。
然而這些舉措都太晚了,薛子都已是梁將,他不用去等北魏朝廷調和矛盾了。
在潛意識中,他也不太相信當今的魏帝能扭轉數代的積弊。
“伯勳、仲勳,本將命你二人雙戰元睿!”
範雍以馬鞭遙指正在調度魏軍、組織防禦的元睿,沉聲發令。
魏軍三將,楊彥超、穆烈分別被葉清玄、薛子都牽製,僅剩元睿一人統領全軍。
若是能將其一並牽製,群龍無首且交戰多時的魏軍,便有迅速崩潰的可能。
範雍敏銳地把握到戰機,果斷命二子雙戰元睿,力求必勝。
至於他自己,則一邊統帥全軍擊敵薄弱,一邊親自護衛蕭紹瑜。
強行出戰的蕭紹瑜,亦非意氣用事。
他要的是迅速擊破當麵之敵,化解頓丘之危,好盡快增援主戰場。
見己方四將已將三員敵將纏住,他果斷抉擇:
“舅舅,你我各率人馬,分頭掃蕩魏軍,不能讓他們組織起來,請你相信本王!”
他明眸之中閃爍真摯,神情沉穩,並無爭強好勝的衝動,打消了範雍的顧慮。
而分兵穿插,不給魏軍以喘息之機,也正適合此時的戰場態勢。
“不戀戰一隅,時刻保持機動!”
範雍提醒蕭紹瑜的同時,追雲騎已經分作兩隊。
分別以蕭紹瑜和範雍為核心,化作兩支利箭,朝魏軍比較集中的局部衝擊而去。
失去統一指揮的魏軍,多數都在各自為戰,僅有少部分在向同袍靠攏。
他們剛要集結、抱團取暖,立刻就被來去如風的追雲騎瞬間打亂,根本無法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