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是進亦憂退亦憂求追讀
字數:4802 加入書籤
孫
後
一個二十來歲,留著短須的年輕男子,正捧著一卷麻紙,神情激動地看著孫
“先生,此為真乎?”
孫奭撫須道:“子明呐,你連老夫也信不過?”
“子明,不”
賈昌朝連連解釋:“隻是,這太難以置信了一”
望著神色複雜的後輩,孫奭微微一笑,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他也不會
“這些話,皆是昨日經筵之上,官家所”
“此,確鑿無疑!”
說到這裏,孫奭輕歎一
“論語正義,又要新編”
如今,國朝通行的論語注疏,乃是大儒邢昺等人校注的版本,鹹平年間,真宗下令,重新校注《禮記》、《論語》等書的注
彼時,孫奭也有參與校注工作,但主要工作還是由邢昺負
稍稍緬懷了一下過去,孫奭的注意力又回到了現
“子明,可有興趣參與其中?”
雖然賈昌朝今年之隻有二十餘歲,但對於他的學問,孫奭還是很滿意的,不然的話,他也不會推薦賈昌朝擔任國子監說書
國子監說書郎,雖是選人差遣,但非經業純熟者不
“先生,我怕是……”
賈昌朝苦笑一聲,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區區一介選人,哪有資格參與這種盛事?
即便有孫奭舉薦,也擋不住悠悠之
倘若他真的參與了校正《論語》的工作,天下千千萬萬的讀書人,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把他給淹
“誰說一定要參與編著,才是參與?”
孫奭緩緩道:“士林之間,亦是大有可為,以老夫觀之,官家已有興學之”
“要不了多久,前來國子監求學的士子,必會絡繹不”
“謹受教!”
賈昌朝起身一拜,原來是他自己想岔
……
……
……
崇徽
看到三司奏請內庫撥錢的奏疏,劉娥的臉上露出了幾分不滿之
年初,廣寧、豐國、永豐、永平四監上繳的鑄錢,一共105萬貫,這些錢都是現
依例,這些錢都是內庫的定額收
但這批剛剛鑄好的錢一入內藏庫,還沒焐熱,就給左藏庫三司)撥了九十餘萬
九十餘萬貫中,三十三萬是三年一次的南郊恩賞儲備金,另外六十餘萬,則是用於補貼三司財
起初,內庫每年補貼三司的金額是三十萬貫,天禧三年,依三司所請,調高至六十萬
當然,三司想要空手套白狼,那必是不可能
依照先帝和三司定下的章程,補貼金額提高後,三司不得再向禁中請派內庫錢
所以,劉娥看到這份奏疏,才會不高
在劉娥眼中,內藏庫的錢是天家之私錢,三司調請內藏錢,等於是從她的口袋中掏
這事擱誰身上,也不會樂
猶豫片刻,劉娥還是同意了三司所奏,畢竟,三司奏請內藏錢的理由很強
這錢是用來給先帝治喪用
劉娥克扣什麽,也不敢在這事上克
“”
簽下這份奏疏,劉娥忍不住歎了口
外朝的大臣們,盡想著薅內庫的羊
此前,劉娥大致盤算過一次,從大中祥符年間至今,三司從內庫至少奏請了兩千多萬貫
平均下來,每年至少要撥兩百餘萬
長此以往,縱使內藏庫裏有著金山銀山,遲早也有被掏空的一
就在劉娥煩惱之際,林尚宮步履匆匆的踏入了內殿通
“娘娘,官家來”
得知趙禎即將過來,劉娥不著痕跡地將一份奏疏插到了最底
那份奏疏,不是別人的,正是李賢妃奏請趕赴皇陵的奏
對於這件事,劉娥很猶
李賢妃的識趣,她很欣賞,但皇陵那邊清苦的緊,真讓李賢妃過去守陵,日後官家得知真相,她又該如何自處?
然而,留下李賢妃,也非劉娥所
契丹那邊,蕭菩薩哥和蕭耨斤鬥得不可開
北朝太子耶律宗真的際遇和六哥很相似,北朝皇後蕭菩薩哥同樣膝下無子,大中祥符年間,蕭菩薩哥收養了耶律宗
其後,耶律宗真先後曆封梁王、皇太
被封為太子後,耶律宗真的生母蕭耨斤,母憑子貴,此後,北朝後宮,再也沒有消停
有北朝的前車之鑒在,劉娥哪敢公開李氏的真實身份?
即使李氏不是那種弄權之人,但,人是會變
關於這一點,劉娥最有發言
此刻,劉娥當真是進亦憂,退亦
沒一會,趙禎就徐徐走進了內殿,待到近前,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一
“大娘娘萬”
在這個以孝治天下的年代,趙禎沒有挑戰禮教的意
“六哥,過來”
劉娥麵目慈祥地朝著趙禎揮了揮手,而今,劉娥座位旁邊,始終會放著一張花梨靠背
其實,單看椅子的形製也能知道那是天子專
金交靠背椅,唯有天子可用,其他人,即便是太後,也不能坐金交靠背
“六哥來得正”
劉娥慢聲細語道:“再過幾日,你就要第一次上朝了,依照禮儀院上呈的劄子,六哥到時要去崇德”
“這一次,大娘娘不能陪你一起,因為大娘娘要在承明”
“怎麽樣,六哥,緊不緊張?”
趙禎眼神清澈的看著劉娥,信心滿滿
“我不緊”
“不”
劉娥‘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是天子該有的氣度,我兒承襲天命,當有統禦萬民的氣”
望著劉娥勉勉強強的樣子,趙禎心底生出了一絲疑
咋得?
劉娥今天的演技,有點不符合她的段位啊?
是遇到什麽事了?
莫非是因為攤丁入畝的事?
可仔細一想,也不對
就大宋的辦事效率,僅僅一天,怎麽可能有結果?
在做出決定之前,趙禎已經做好了扯皮一年半載的準
攤丁入畝,不是拍拍腦袋就能做到
雖然宋朝的士紳沒有免稅特權,但以田畝多寡分攤丁稅,那些田多的大地主們,必然會心生不
自秦開阡陌以來,田產方能被庶人擁有,但占地最多的是什麽人?
富者,有資可以買田,貴者,有力權)可以占
古今中外,這兩批人的稅,是最難收
想讓既得利益者多交錢,哪是一道詔令就能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