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作家的故事(6)

字數:5860   加入書籤

A+A-




    這個夢可真是長啊,感覺我就要在這個夢中過上一輩子,直到生命結束,否則,要怎樣才能離開這個夢境呢?
    唉,這可如何是好?在那些俗套的故事裏,會讓人們在美好的虛擬世界和殘酷的現實世界裏做出選擇,可這真的是什麽艱難的選項嗎?不如看看我現在的處境吧。現實殘酷,夢境更加殘酷,不管在哪兒,都不盡如人意!
    你要選擇這一顆藍色藥丸,還是那一顆藍色藥丸?
    這一顆藍色藥丸代表什麽?未知。
    那一顆藍色藥丸又代表什麽?更大的未知。
    難道就沒有別的顏色的藥丸嗎?
    讓我找找看……哎,找到了,這裏還有一顆黃色的藥丸。
    黃色?不應該是藍色的藥丸嗎?怎麽還會多出來了一個顏色?好吧,那麽黃色又代表什麽意思?不會是更大更大的未知吧。
    要不怎麽說你走運呢,遇上了這個世界上最大最大的確定。
    是嗎?那這顆黃色藥丸代表什麽?
    死亡,一切的終結。不論什麽現實,什麽夢境,最終的結局都是確定的。
    真是無聊!你根本沒有給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或選擇空間嘛!簡直就是在落井下石,幸災樂禍!這種行為,不就是在別人傷口上撒鹽嗎?
    可是,你有什麽好抱怨的呢?造成如今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麵的人是誰?
    是誰為了擺脫過去,在四年前的那個夜晚偷了鄰居姐姐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在被發現後,又用暴力脅迫她,不讓她說出去。後來,又為了毀屍滅跡,將整條街都付之一炬,將過往燒得幹幹淨淨,然後便清清白白地去外麵上學了。
    若非我生在那樣一個家庭!永遠沉默的母親,禽獸不如的父親!
    那你就去搶奪別人的身份?現在,你還知道你自己是誰嗎?這一重又一重地,你可還記得你內心到底是誰?
    我是小麗,我是一名大學生。
    小麗已經死了,剛剛才被你殺死。
    我是小美,是一個可憐的孤兒。
    那天晚上,你除了偷了她的通知書,燒了她家的房子,還對她做了什麽?讓她不僅無家可歸,最後還精神失常了!
    你可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麽事?在你拍拍屁股瀟灑走人之後,這個可憐的姑娘竟然懷孕了,等她自己意識到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小地方的風言風語傳得又快,可她已經沒有能力再逃出去了。
    你想問那個孩子怎麽樣了?你剛才不是已經見到了嗎?他被埋在了一個廢棄的遊樂園裏,剛從母親的肚子裏出生,便又重新進入了輪回。
    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你想起來你自己是誰了嗎?
    我……我是受害者。
    隻要你想起你自己是誰,便能從這個夢中解脫了。即使這樣,你也不願想起嗎?
    可我確實是受害者!
    唉,你難道不曾有一絲悔恨和歉疚嗎?
    我生來不幸,誰又為我而悔恨和歉疚?
    唉……
    ……
    ……
    一個穿著白色工作製服的青年男子正密切地關注著眼前大大小小的儀器和屏幕顯示屏,卻見他眉頭越皺越緊,一臉寒霜。
    這是一個被一分為二的房間,中間用一塊單麵玻璃隔開,從外麵的觀察室一側可以看到裏麵房間的情形。
    這時,裏麵的那個小房間裏正躺著一個男人,他周身被密密麻麻的導線連接著,而這些導線又連接著各種各樣的儀器,上麵顯示著他的血壓,心跳,呼吸等基本數據,還有一些看不懂的圖像波形。
    “小王,怎麽樣了?”一個聲音低沉的中年男人對坐在工位上的青年男子說道。
    小王的眼睛還盯在電腦屏幕上:“分析數據已經出來了。”
    說完,就聽見電腦旁邊的一個打印機開始哢哢作響,慢慢吐出了兩張a4紙。
    站著的男人直接走過去拿起了這兩張紙翻看起來,這是一份分析數據報告。
    行為暴力指數:664
    語言暴力指數:38
    抑鬱指數:61
    狂躁指數:644
    強迫指數:89
    心理穩定指數:33
    心理認知指數:378
    共情能力指數:47
    悔悟指數:18
    犯罪預測指數:69
    犯罪程度指數(10分製):7分
    分析結論:
    1、輕度感知覺障礙:對較為常見的心理刺激物敏感度較低,對疼痛的耐受力高於平均值,敏感度較低;
    、中度情感障礙:共情能力低下,衝動易怒,易受到他人言語或行為的影響,並因此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思想,較少事先考慮事件的後果及嚴重程度;
    3、輕度記憶障礙:選擇性遺忘某些不愉快或對自己不利的記憶,並且伴有明顯的記憶正向修正和主動扭曲;
    4、中度注意障礙:對事物的專注力和興趣度較低,無法長時間對同一事物投注較高的注意力和精力;
    、中度自我意識障礙:對自我身份不認同的程度較高,存在一定的躲避型人格障礙,行為退縮,但心理自大。尤其是在一時衝動,做出某種不良行為之後,會習慣性地否認或遺忘自己的錯誤。甚至有跡象表明,被試人有意識地創造了一個外部人格來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以便減輕主人格的心理負擔。
    後續建議:跟蹤觀察,定期監測。
    ……
    飛快地瀏覽完這份電腦自動生成的檢測報告後,男人也露出了小王剛才的同款表情。
    “69,這個數字卡的還真好。”
    “是呀,犯罪預測指數和犯罪程度指數必須要同時高於7,才有可能采取主動措施嘛。所以,陳博士,團隊為什麽要設置這樣一個嚴苛的指標呢?”
    被叫做陳博士的中年男人微微一驚:“你覺得這個指標嚴苛嗎?不瞞你說,我們最近正在討論,考慮要將犯罪預測指標再提高兩個點呢。”
    “什麽?為什麽?”工作人員一臉不解。
    “你沒看最近的跟蹤報告統計表嗎?符合我們犯罪科學跟蹤監測所評估標準的8人中,真正將犯罪行為付諸實踐的人,包括還在謀劃階段就被我們及時製止的有31人,這其中隻有一個人的指標是低於7的,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70~7區間的數據隻是噪聲數據。”
    “可是……標準放寬一些有什麽關係,多框定一個人,就能多減少一分犯罪可能,這有什麽不好?”
    “我們現在還隻不過是小規模的測試,如果範圍擴大到全國,將來甚至有可能運用到全世界,別說了,就算是01,都有可能是工作量的指數級增加。有的時候,做科學研究,不僅僅要追求數據上的高水準,因為科研的最終目的,還是要運用到實踐上來,所以,還要考慮全麵性和平衡性,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陳博士也有些無奈。
    小王也歎了口氣:“是啊,現實總是充滿了無奈和妥協。”
    這時他終於想到觀察室裏還躺著一個人,連忙問陳博士:“那今天的這位測試者就隻能讓他回去咯?”
    “看樣子隻能這樣了,畢竟他並沒有觸發警示指標。不過,這個人到底是怎麽回事?”
    聽到陳博士的這番問話,小王臉色變了變,有些支吾地說道:“這個人……不是您帶過來,說是要優先進行測試的嗎?這裏還有我收到的這人的檔案資料呢。”
    陳博士聽他這麽講,也麵露訝色:“怎麽會這樣?我從未安排過任何人進行優先測試,也根本沒見過這個人。”
    小王也慌了神,有些不知所措的問道:“那……那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陳博士仿佛想起了什麽,又問道:“今天原本安排了一個下周就要出獄的女犯人接受測試,她怎麽沒有來?”
    “對呀,本來我也覺得奇怪,我們的日程安排表上,需要對一位名叫趙英的女囚進行心理測試,隻有在犯罪預測指數低於8,悔悟程度高於7的條件下,才可以在出獄之後不必再接受定期心理監測。”小王拿起日程表翻看起來。
    陳博士見小王開始翻找資料,連忙說:“你剛才不是說收到了那人的檔案嗎,快拿來我看看。”
    小王也仿佛如夢初醒,一邊“哦哦”的應答著,一邊又打開電腦搜索起來。
    “我當時收到了這樣一份郵件。”
    陳博士湊上前來,果然看到了一份發件人名稱和自己十分相似的郵件,隻是其中的小寫英文字母l,實際上是大寫英文字母i。
    在看內容,裏麵果然附加了一份個人檔案。
    張小帥,歲,市月林鎮人,畢業於華清大學哲學係,目前在市財政局擔任科員。
    “這……看起來就是一位學有所成,前途大好的青年,他是怎麽到這裏來的?”陳博士扶了扶眼鏡,一臉困惑的說道。
    小王這回似乎沒什麽波動,他顯然已經是先看過這份文件了,於是便翻到了下一頁,給陳博士看接下來的內容。
    罪人張小帥,17歲誘jian少女,致其懷孕,成績一落千丈,身體受損極大,最終錯失高考良機,又因家貧,無力複讀,隻能早早步入社會,受盡苦痛,底層求生。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然而悲劇的一手締造者,隻是辯解當使年少懵懂,屬於有過無心之失,最後甚至直接否認與那位少女曾經有過關係,甚至認為她是胡攪蠻纏,憑空汙蔑,隻為敲詐勒索!!
    隻因為當年一個“無心”之失,一個少女辛苦十幾年打拚起來的地基就這麽轟然倒塌,往後的悲劇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作惡者卻走上了與之完全相反的道路,甚至為了能夠心安理得,可以毫無負擔地將這段記憶掩蓋,自欺欺人。更令人絕望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條法條有權力審判這樣的罪。
    遺忘,真是任何毒藥的解藥。不悔悟自己的罪行,不承認自己的罪過,不負擔自己的罪責,即使將人投入監獄,又有什麽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