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耶律洪基:朕隻要銀子!
字數:11026 加入書籤
二月初春,乍暖還寒,汴京的氣溫,依然可能五度以下。
今天天氣不錯,趙煦陪著向太後,漫步於保慈宮後的花園。
“母後,兒臣聽說太母有意詔河東呂經略入朝為官?”趙煦問道。
“嗯!”向太後對這個事情,是比較抗拒的。
在她心中,呂惠卿可恨多了。
畢竟,當年,拿著她父親向經立威來強推免行法的人,就是呂惠卿。
向經因此被迫出知青州,隨後病逝。
她竟未見到自己父親最後一麵!
而呂惠卿當年為什麽敢拿著她父親立威?
不就是因為她這個女兒,雖是皇後,卻並不為先帝所愛嗎?
不就是因為她生的孩子,全部夭折,無依無靠嗎?
故此,向太後是不可能原諒呂惠卿的。
而太皇太後卻忽然改變了態度。
覺得這個呂惠卿或許可用!
“慶壽宮娘娘以為,呂惠卿乃是孤臣,為群臣所排擠,受天下毀譽,若用之必為社稷臣。”向太後輕聲歎道。
這是年前的曾肇誣陷葉康直一案,所帶來的影響了。
慶壽宮在經過曾肇一事後,對於如今的朝政格局,是不太滿意的。
也不知道她是怎麽想的。
總之,根據梁從政那邊漏出來的消息是——太皇太後以為呂惠卿為朝野所孤立,受群臣毀譽。
這是個孤臣啊!
若重用了他,他是不是就要對老身感恩戴德了?
總之,就是很淦!
反正,如今慶壽宮方麵對呂惠卿是頗為期待的。
是一點也不在乎,呂惠卿的名聲和曾經的過往了。
這也能理解。
畢竟,當年呂惠卿隻是得罪了向家,還沒有去碰高家的逆鱗。
不像王安石,又是搞免役法,又是改革宗室,砍三統、六衛和環衛官的俸祿。
搞得天天有人入宮哭訴。
趙煦扶著向太後的手,道:“可兒臣聽說,那河東的呂經略,當年曾開罪外祖,使外祖不得已出知青州,竟不得返……”
向太後聽著,輕聲道:“都是過去的事情了……”
“不提也罷!”
趙煦自然知道,向太後對呂惠卿的恨意從未消減,便道:“雖說母後慈聖,寬宥於彼,但兒臣卻還是很難接受,一位曾逼迫外祖的大臣回朝……”
向太後聽著,心中舒服了許多。
雖然她知道,趙煦其實多半隻是在哄她而已。
可至少,這個孩子願意哄她啊!
於是她柔聲道:“六哥能有這份孝心,我就很滿足了。”
“至於呂惠卿……”
“他終究是先帝信重的大臣,也是先帝所用的能臣。”
“何況……”向太後看著趙煦,道:“六哥是天子,天子履乾坤而為至尊,當有包容四海之胸懷。”
“對於大臣,應當給體麵,多與尊重,以此收天下人心!”
這些話,她說的很誠懇。
但其中究竟幾分真心?幾分假意?卻是隻有她自己知曉。
趙煦趁機順驢下坡,道:“母後教誨,兒臣記住了。”
“隻是……兒臣還是不忿……還是想給那呂經略一些教訓,讓他長長記性……”
向太後看著趙煦一副孩子氣的模樣,伸出手來,摸了摸這孩子的頭,不知為何,原本心中對呂惠卿的恨意,竟消減了幾分。
於是,她主動錯開話題,道:“六哥,前些時日,熙河經略與向宗回、高公紀的聯名上奏可看了?”
趙煦點頭:“兒臣已看過了。”
“趙相公上書乞骸骨,欲致仕歸老……而向宗回和高公紀,則言熙河寒苦,乞歸汴京……”
“六哥怎麽想的?”向太後問道
趙卨乞骸骨想要致仕,這純粹是得了便宜就賣乖。
意在提醒朝廷——看看老夫哇!
典型的以退為進,意在朝廷對各路將帥功勞封賞的時候,先挖走最大的那塊蛋糕。
至於向宗回、高公紀嘴裏說什麽熙河寒苦,還嚷嚷著什麽當地連個喝酒的地方都沒有。
看似是挑三揀四,實則是在配合著演戲,給趙煦和朝廷一個拿下他們的理由。
看吧……
真不是朝廷卸磨殺驢,也不是天子容不下外戚立功。
實在是他們自己意誌力不行,就想著回汴京當寓公。
趙煦隻沉吟了片刻,就道:“趙相公,經略熙河,且教且戰,使熙河麵貌煥然一新,去年更是率軍擊退西賊國相傾國之兵,還生得皇考懸賞擒拿之鬼章……”
“可謂是功在社稷,宜當嘉獎,拔用入朝……用為六部之一……”
本來,趙卨的戰功,是足夠拜任執政。
甚至,就算是拜相也有資格的。
畢竟,去年的大戰,熙河的戰果是最多的。
根據熙河自己上報,並經過樞密院核實後的熙河戰果,就已經達到了熙河開邊以來,大宋對外作戰,單次斬俘的巔峰。
斬首九千四百五十餘級,生俘三萬八千七百餘。
雖說其中大半斬首、俘虜都是從吐蕃人身上刷出來的——僅僅是溪哥城一戰,斬首就已超過三千,收降、俘虜吐蕃諸部一萬七千餘人。
可軍功就是軍功!
不會因為趙卨的戰果,大半來自吐蕃就不承認。
不然的話,文太師就要尷尬了——他天天掛在嘴邊的貝州平叛,可是鎮壓的彌勒教徒。
但趙卨的問題,就在於他和向宗回、高公紀往來密切。
他不拜宰執還好。
一旦他要拜任宰執,他和向宗回、高公紀的交往,就要被拿來攻擊。
到那個時候,他的軍功就將成為他的罪名。
你想做什麽?
說!
是不是想要與外戚勾結,危害大宋社稷?
這種事情是無法解釋的。
因為它需要自證清白,而自古以來,就沒有人能在這種事上自證清白。
畢竟,大臣們隻需要懷疑你有二心就可以了。
但你自己要自證的東西就太多了。
向太後聽到這裏,也是皺起眉頭,道:“六部之一嗎?”
“六哥……”
“不是我多疑,我以為,為了趙相公著想,最好還是替他換武資……”
“拜節度使,用為殿前司或者侍衛親軍的管軍乃至於副指揮使、都指揮使都是可以的。”
趙煦遲疑了一下,點了點頭:“兒臣試試看……”
在大宋,文臣換武資,很少有人會選的。
想當年,陝西告急,仁廟有意讓當時在陝西的範仲淹、韓琦換武資。
然後,範仲淹、韓琦就跳了起來,那架勢,好像是世界末日了,大宋要滅亡了一樣。
連範、韓兩位都是這個樣子。
其他人就不要想了。
越是地位高的文臣,越不願意換武資。
反而是武臣們,隻要有機會,都想換文資。
哪怕連降三級也有人願幹!
向太後頷首:“若趙相公願意,那就盡量恩遇……實在不願再說吧。”
這樣說著,她就道:“至於向宗回、高公紀這兩個夯貨……”
“好好的美官不肯做,非嚷嚷著要回京……”
“爛泥扶不上牆啊!”
“六哥且看著處置吧!”
趙煦笑了:“母後,熙河一路許多事情,恐怕還離不開兩位國親。”
“待他們回京,兒臣好好勸勸……請兩位國親再在熙河,為國操勞一兩年……”
“兒臣絕不虧待!”
向太後點頭道:“六哥自己拿主意吧。”
“那兩個夯貨,我與慶壽宮娘娘,也自會教訓的!”
……
初春的混同江,依然結著厚厚的冰蓋。
遼主耶律洪基的禦前侍從們,已在冰麵上鑿開了冰洞。
一杆杆釣竿,垂入冰洞之中,釣著冰下的大魚。
耶律洪基遠遠看著,也是心癢難耐——他和他爹遼興宗耶律宗真都是資深釣魚佬。
耶律宗真是在前往垂釣的路上,忽發重病去世的。
而耶律洪基即位後,也一直是沉迷於釣魚、遊獵。
但是……
這次來到混同江的行宮,他帶上了耶律延禧。
為了以身作則,耶律洪基這次來混同江,不止沒有帶漁具,連他最愛的海東青也沒有帶。
可是……
當他看到眾人在冰麵上釣魚的時候,釣魚癮還是被勾了起來。
他開始後悔,沒有帶他最愛的那幾套漁具了。
不然的話,他保證,今天一定可以釣上最大的一條魚!
勉強壓下,衝上冰麵,搶過一把漁具,開始垂釣的衝動,耶律洪基對跟在自己身邊的耶律延禧道:“延禧啊……”
“你要記住,釣魚、遊獵,非人主所當為。”
“先帝臨終前,曾握朕的手,教誨於朕,言欲要勵精圖治,非戒絕此等玩物喪誌之事不可!”
是的,這確實是他爹臨終的教誨!
當時,為了讓耶律洪基知道釣魚的危害,遊獵的壞處。
遼興宗命人將他的愛鷹,當著耶律洪基的麵全部放飛,那些珍貴的鷹籠全部砸掉,又將那些精美珍貴的漁具也全部砸毀,並放火焚燒。
不過,耶律洪基即位後的第一年,就打著捺缽的旗號,開始了遊獵、釣魚。
同時,他開始豢養起比他爹更好的海東青,用上了更加精美的漁具。
但也正是因此,耶律洪基才對耶律延禧的教育,格外的嚴格。
有耶律延禧在的地方,他堅決不釣魚,不放鷹。
就是怕耶律延禧,和他一樣,因為目睹父親天天垂釣、放鷹,也愛上了釣魚、遊獵。
以至於一度連國事都不怎麽關心,先後鬧出了耶律重元、耶律乙辛逆案。
耶律延禧點頭:“諾!”
“孫臣謹遵皇祖父教誨!”
“嗯!”耶律洪基滿意的點點頭。
這個孫子,雖然不太聰明,但,在聽話和守規矩方麵,卻讓他很滿意。
至少目前為止,耶律延禧是既不釣魚,也不愛鷹。
“陛下……陛下……”
耶律洪基正要繼續教導,他身邊的親近大臣趙孝嚴,急匆匆的來到了他麵前,拜道:“南朝密報。”
耶律洪基聽著,立刻轉身看向趙孝嚴,伸手就接過了趙孝嚴呈遞來的密奏。
將密奏上的火漆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被破壞後,才將之拆開。
然後就低頭審閱了一遍,耶律洪基頓時搖頭:“這南朝也太小氣了。”
“居然要朕用黃金、白銀去換交子!”
說著,耶律洪基就撇撇嘴。
不過,奏疏上耶律琚與耶律永昌提到的南朝有著新出的棉布、糖霜等物,甚是不錯的事情,讓他頗為上心。
另外,南朝的絹布、綢緞、麻布價錢,也非常劃算。
耶律琚和耶律永昌報出來的價錢,讓耶律洪基非常心動!
尤其是這兩人報告已采買了一千斤糖霜,五千匹棉布,一萬匹麻布,一萬匹絹。
這些東西都已經在送回國的路上。
他們兩個更從其中挑了最好的,命人快馬送回,估摸著很快就能送到禦前。
這就讓耶律洪基頗為期待了。
畢竟,去年,遼國通過采買自南朝的茶葉,大賺特賺了一筆。
數十萬斤茶葉,不僅僅讓耶律洪基的軍費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紓解。
他還拿著茶葉,作為賞賜,賜給渤海、女直、阻卜等部首領以及高麗降順的文武貴族。
此外,從南朝進口的玉液酒、天仙醉等美酒,更是成為了他手中的王牌。
阻卜各部的首領,為了能喝到美酒。
甚至有人願意出兵,聽從大遼天子的吩咐,征討高麗。
現在,南朝又出了新東西。
喚作棉布、糖霜?
前者應該是某種布料,後者……
像霜一樣的糖嗎?
耶律洪基頓時期待起來!
數天後,來自南朝的珍物,送到了耶律洪基麵前。
為了能快速送抵君前,所以,東西不多。
不過是兩匹繡花棉布以及一個用木匣子裝著的糖霜罷了。
耶律洪基自是第一時間,迫不及待的將這些東西拿在了自己手中。
這位大遼天子,撫摸著細膩厚實的棉布,感受著布料的質感。
“不錯!”
“是好布!”
“十五貫一匹的價錢,確實合理!”
是的,耶律琚與耶律永昌,毫不猶豫的將南朝的優惠,吃進了自己的嘴裏。
但耶律洪基卻也隻是覺得棉布不錯而已。
畢竟,他有貂衣穿,並不需要這種棉布。
於是,他扭頭看向了那個精致的漆盒。
他拿起鑰匙,打開漆盒,裏麵用綢布包裹著一些東西。
耶律洪基伸手拿起來,將綢布解開。
於是,一塊塊晶瑩剔透,好似冰塊一般的物事,出現在了耶律洪基的麵前。
他拿起其中一塊,放在眼前端詳了片刻,然後又聞了聞。
思慮片刻後,耶律洪基看向了自己身邊的一個內臣。
“汝且近前來。”
他拿著那塊所謂的糖霜:“吃下去!”
那內臣躬身爬到耶律洪基麵前,小心翼翼的接過東西,然後鼓起勇氣,吞入嘴中。
下一秒,這內臣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
“怎樣?”耶律洪基問道。
那內臣流著眼淚,伏地奏道:“奏知大家……甜!”
“奴婢從未吃過如此甜的美味!”
“實在是太甜了!”
耶律洪基聽著,拿起另一塊糖霜。
他舔了舔嘴唇,壓抑住想要立刻品嚐的衝動,等待了片刻,確認那內臣沒有任何異樣後,他才張嘴將手中的糖霜放入最終。
下一秒。
耶律洪基的瞳孔猛然放大。
“甜!”
“好甜!”
大遼天子連連稱讚,對於這南朝的糖霜無比滿意。
唯一的問題是……
此物好貴啊!
一斤就要兩千五百文!
而且,南朝還隻願賣一千斤!
太少了!
“銀子……銀子……”放下手中的匣子,耶律洪基呢喃起來。
然後,他似乎想起了什麽。
“趙學士!”他呼喚著自己的翰林學士趙孝嚴。
“臣在!”趙孝嚴立刻出現在他麵前。
“朕要降詔與平壤招討使蕭不噠野……”
趙孝嚴當即跪下來,拜道:“臣恭聞德音……”
帳中的內臣們,則立刻給趙孝嚴搬來了書案,獻上筆墨紙硯。
耶律洪基站起身來,走到帳中。
等趙孝嚴準備好了,他才慢慢的說道:“平壤招討使蕭不噠野,經營大安島,為朝廷融煉銀礦有功,朕甚嘉之……”
“其加蕭不噠野為東海諸島尋銀使,必要時可節製水師舟船,為國尋銀!”
這就是放開了對蕭不噠野的限製,允許他按照自己的想法,便宜行事!
現在,耶律洪基隻想要銀子。
越多越好!
他已不在乎,蕭不噠野通過什麽手段搞銀子了。
隻要他蕭不噠野能送來白銀,那麽,他就是耶律洪基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