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女直聚義大安島

字數:6315   加入書籤

A+A-


    大宋元祐二年,遼大安三年,二月辛卯(初八)。
    高麗國王王運,身著冠冕,登上攆車。
    他回過頭去,最後看了一眼,王氏的龍興之地——開京。
    隨後,他就下達了命令:“自即日起,孤遷都漢陽,誓與契丹韃子不兩立!”
    別笑——在高麗王氏的國族建構中,王氏之先,源於大唐李氏天子。
    在王家自己的表述裏,他們的祖先,乃是某位微服東遊渤海的大唐天子,臨幸了一位高麗民女所生。
    所以,在王家的國族構建中,他們一直自稱大唐後裔。
    四舍五入,在大唐已經滅亡的今天,他們屬於大唐繼業者,甚至可以說,大唐正統在高麗!
    這是高麗人驕傲的地方。
    也是遼人,看高麗怎麽看都不順眼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則是高麗人,同時還宣稱,自己乃是高句麗的合法繼承者。
    其國族構建,主打的就是一個縫合怪。
    同時,一直以來,高麗人的小動作不斷。
    又是收容渤海亡國後逃亡的貴族,又是勾搭渤海豪族,又是引誘女直諸部。
    對遼國來說,這就實在是太惡心了!
    故此,隻要有機會,遼人就會試圖滅亡高麗,永絕後患。
    這一次的耶律洪基征討高麗,已是遼、高麗之間的第四次戰爭了。
    也是高麗王國所麵臨的最危險考驗!
    因為,這一次的遼人,是真的有可能滅亡他們!
    耶律洪基所任用的主帥,那位遼國太師耶律迪烈,充分吸收了前三次失敗的教訓。
    一邊收買人心,安撫地主、士紳、官員、貴族。
    一邊謀定而定,大軍左右相連,如同車轍一般,前後相替,絕不冒進。
    本來,高麗人還想等著半島下雪的時候,讓冬將軍教訓一番契丹人。
    結果高麗一下雪,遼軍就全麵停止了進攻,收縮到城市之中。
    根本不給高麗人任何機會!
    想到這裏,王運就歎了口氣。
    “邵卿啊……”他喃喃自語著,問著自己的輔政大臣,門下侍郎邵台輔:“孤還能回到開京嗎?”
    邵台輔嘴角抽動了一下,在心中歎息一聲,隻好勸道:“大王豈能言此不吉之語?”
    “我國自有佛佑,又得上下臣民擁戴,必可驅逐契丹韃子,恢複山河!”
    “屆時,大王還都開京,祭司列祖列宗,足可威震天下!”
    “但願吧!”王運悠悠說著。
    然後,他坐到了攆車上。
    大軍簇擁著他,搶在遼軍還沒有進攻前,離開已經陷入遼軍鋒芒的開京,踏上前往的漢陽(漢城)的道路。
    ……
    開京城頭上。
    被王運任命為開京留守的雞林公王熙遠遠的看著哥哥的車駕,消失在道路盡頭。
    王熙回過頭去,看向在他身旁的弟弟,身穿著宋庭所賜的紫色袈裟的僧統官義天。
    “四弟啊……”他輕聲道:“此番,江山社稷恐怕隻能有賴於弟出使宋國,求來甲械了……”
    遼人很快就會進軍。
    其大軍,將在半島的天氣轉暖後,迅速行動起來。
    即使如今,開京外海,也已經出現了遼人的舟船。
    雖說被高麗水師打退了,但,他們依然徘徊在外海。
    其目的,自不用說,就是為了困死高麗人。
    阻止高麗使者向南方的宋庭求援。
    也阻止宋庭的舟船,運輸甲械來援。
    而如今,唯一能向高麗提供援助的,也就隻有南方的宋庭了!
    本來,高麗人還有一個指望——日本。
    也確實遣使去過日本求援。
    結果……
    日本的援軍沒有等到,反而等到了遼兵殺入日本的消息。
    根據使團的報告,遼人在日本國,所過之處,城邑皆為廢墟,百姓公卿,盡皆屠戮。
    殺的日本的天皇和公卿們心驚肉跳,好不容易,才送走了那些瘟神。
    哪裏還敢支援高麗?
    遼軍還在日本的時候,日本君臣就已經火急火燎的驅逐了高麗使團,生怕被遼人知道,給自己惹來禍事。
    這個事情,傳回開京的時候。
    高麗君臣,集體沉默。
    他們雖然知道日本的戰力很拉胯——數十年前的刀伊入寇,還是高麗水師幫忙解決的。
    但日本拉到這個地步,屬實是讓高麗人開眼了。
    日本指望不上,就隻能指望南方的宋庭。
    義天雙手合十,唱了個佛號:“阿彌陀佛!”
    “王兄放心!”
    “大宋天子,慧根深種,佛心自生,慈悲寬仁,必可應允我國所請……”
    說著,他抬起頭,看向王熙:“就是……大宋的要求……”
    “四弟放心!”王熙認真的道:“隻要宋國果然能助我國度過此劫,宋國君臣所請,我高麗一並應允!”
    “也可以稱臣,用其年號、曆法,奉為正朔!”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稱臣、使用對方的年號、曆法,在儒家文明圈是非常嚴肅的事情。
    意味著依附、歸順和臣服。
    所以,即使在遼兵已經入境,誓言要滅亡高麗的現在。
    高麗君臣,為了留一線,也為了保留最後轉圜的餘地。
    依舊是在用著遼國的年號、曆法,也依然是尊遼為正統。
    這是很屈辱。
    但,高麗人別無選擇。
    義天合十禮讚:“阿彌陀佛,願佛祖庇佑高麗!”
    ……
    兩天後,義天在開京城外,乘上了船舶,再次踏上了前往南方中原的路。
    為了保護他,安全前往中原。
    高麗留守開京的水師,傾巢出動。
    但是,艦隊一直開到開闊的海麵,也沒有看到遼人的水師艦船。
    甚至,連平素很討厭的,那些劃著小船,充作探子和斥候的女直人也沒有見到。
    高麗人無比高興。
    義天更是不斷稽首,念著:“阿彌陀佛,我佛慈悲!”
    在他們看來,這就是佛祖保佑的緣故。
    卻根本不知,此時此刻,遼國的水師艦隊,幾乎全部被蕭不噠野,召集到了大安島一帶。
    數百艘大大小小的艦船,聚集在海麵上,風帆遮天蔽日。
    蕭不噠野已經決定,要前往日本國,尋找銀礦。
    至於日本人願不願意?
    蕭不噠野不在乎!
    他們要是老實,大遼就隻要他們的銀礦。
    他們若是不老實,甚至膽敢頑抗大遼天兵……
    那麽,蕭不噠野就會讓他們知道,什麽叫天兵!
    說起來,也是有些荒誕。
    蕭不噠野召集的這支艦隊,隻有不到一半的艦船是遼國水師。
    剩下的……
    統統是女直各部的船隻。
    不管是生女直,還是熟女直。
    他們一聽說大遼平壤招討使蕭不噠野要再征日本。
    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劃著舟船,從四麵八方,源源不斷的趕來。
    甚至還有人,是劃著舢板,跑來匯合的。
    沒辦法!
    打高麗,女直諸部,可能還會有所顧忌。
    但打日本?
    女直各部就非常開心了。
    因為,女直各部都有著祖輩們甚至父輩們去日本發財的記憶和傳說。
    那是女直的天堂!
    飄滿了大米的芬芳!
    關鍵好打!
    傳說,幾十個人就能所向睥睨,快快活活的搶上一輩子都吃不完的財富。
    奈何高麗人一直攔著,不肯讓大夥去發財。
    女直的小舢板,根本打不過高麗人的大船。
    現在,遼國帶頭,大家夥總算可以快快活活去發一筆東瀛財了。
    於是,幾乎所有聽到消息的女直人,都是聞風而動。
    甚至還有來自胡兀吉(薩哈林)的生女直,劃著他們的舢板,不遠千裏來參與盛會。
    對這些自帶幹糧來投的女直,蕭不噠野照單全收,全部授給一個空頭名義,算成義從。
    於是,短短數日,竟聚集了兩千多的各部女直勇士。
    蕭不噠野看著那些興奮難耐,士氣高昂的女直戰士。
    他非常滿意!
    有了這些人,加上他調集來的水師部隊和騎兵,已經達到了六千人。
    按照上次的經驗,足可橫掃大半個日本,逼迫日本人低頭臣服,獻上豐厚的貢物,並同意大遼在其諸島土地上勘探銀礦了。
    不過,蕭不噠野沒有馬上出發。
    他還需要等一等,等天氣更好一些。
    也等更多的女直勇士來他這裏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