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郵政老大哥
字數:4987 加入書籤
同樣,捧著算盤的老編輯,也正在心裏盤算著。
眼前這位小同誌,怎麽瞧著比自家總編還要老練。
之後,這位老練的小同誌和總編江海,一塊護送今晚的大夜編,
將這份頗具時代氣息、又夾帶私貨的《浦江日報》定稿,送到了印刷工人的手中。
江海沉著臉,目光沒有片刻的轉移,死盯著那份定稿。
製版師傅被總編盯的有些發毛,第一時間意識到,以後不能在車間打牌了。
看著師傅走進車間的背影,江海終於長籲了一口氣。
喃喃道“浦江日報的冰,裂了。”
撲哧一聲,一旁的江山笑出了聲“忒酸!”
明顯比江山壯一圈的老大,一胳膊搭在了老三的肩上“這酸話,是他娘誰教給我的?”
江山一本正經提醒道“注意素質,注意場合。”
江海壓著聲笑道“在這,你哥我說了算!”
“你再大點聲。”
江山的聲音追著大哥離開的身影,忽然感覺有個關係戶的身份也挺好。
……
第二天清晨,出貨車間終於將最後一批《浦江日報》,交接完畢。
馬師傅拿起桌上的大算盤晃了晃,看都不用看,伸手就掛在了牆上的釘子上。
轉過身,他在找江山的身影,卻發現他正和外麵的幾位郵遞員聊著什麽。
幾分鍾後,江山目送著一輛輛滿載《浦江日報》的綠色自行車。
剛剛了解的情況,果然就和上一世一模一樣。
當下這年月,任何報刊雜誌的派送和繳費,都是由郵政老大哥說了算。
宿舍樓訂報隻限一樓,二樓以上不送。
訂閱少的地方不送,出了城的當日不送,出了郊區的三五日一塊送……
訂報費用必須一年一繳,沒有其它選項。
但一年一收的訂閱費,卻又按月轉給報社,同樣沒有其他選項。
日發行量三萬份左右的《浦江日報》,每份售價2分,郵局直接扣下每份06分的發行費。
“霸氣啊,”
江山搖了搖頭,不得不服。
他心裏清楚,如此霸氣的條約,無益於報社的擴展。
但現實中,這一情況將一直持續到80年代後期。
印刷廠通向大門的小徑上,江山的腳步飛快,這一會他是真的餓了。
剛踏出大門,就看見一輛嶄新的鳳凰牌自行車,從他身邊駛過。
看見江山時,還“叮鈴鈴”按響一串車鈴。
江山立刻對著“鳳凰”喊道“同誌,一會記著買《浦江日報》。”
幾分鍾後,站在國營小吃店裏的江山,滿麵春風。
早就熟絡的女服務員一見是他,立刻麵帶微笑、熱情詢問“還是白漿、油條?”
“今兒是個好日子,”
江山同誌把兩隻大飯盒,向前一推“再給加碗小餛燉。”
“好嘞!”
“一會記著買浦江日報。”
離開時,江山仍不忘提醒了一句。
與好心情的江山相比,浦江服裝二廠的四車間裏,卻又是另一派氣氛。
包括江向南在內的24位職工,早沒了前幾日的笑臉。
這一會,麵對本職工作的積極性,也跟著消失了。
江向南此刻一臉警惕。
一邊戴著袖套,一邊大聲提醒“上班時間集中思想,注意安全生產。”
即使四車間再小,大小也是位主任。
在他的提醒下,多數女工也開始打起了精神。
找關係調到其它車間的念頭,又不知不覺冒了出來。
與其他三班倒,任務集中時,夜不停機的服裝車間相比。
四車間算的上是服裝二廠,訂單派量最少的一個車間。
通常隻接些單位工作服,學生校服之內的小訂單。
和動輒日產量上千的大車間,本就不是一個級別。
所以,別說是獎金,光聽聽其他車間的加班費,就夠她們羨慕的了。
江向南這樣的車間老油條,能不知道她們在想什麽?
他此刻在過道上走的不緊不慢。
即巡視機器,又察看民情。
“各位婦女同誌們,踏踏實實的留在四車間。”
“偉大時代既然能哺育她們,就不會忘了你們……”
江向南邊走邊勸,巡視了一圈,踏實了不少。
剛準備離開,就聽見哎呦一聲。
他暗叫一聲不好,再回頭時隻看見血淋淋的一片。
“紮著了吧,紮著了吧,”
江向南一路小跑過去一看
“肖慧慧,怎麽又是你?”
自打這姑娘來了四車間後,江向南都快忘了“安全生產流動紅旗”長啥樣了。
看著眼前捂著手指,哭哭啼啼的姑娘,他歎了口氣問道“這次紮了幾下?”
“最多兩下,”
和肖慧慧一組機器的大姐,趕緊說道
“放心吧主任,她剛一叫喚,我就踩下了刹車。看著嚇人,其實也沒留多少血。”
“這還叫沒流多少,啊~”
聽了這話後,肖慧慧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你說說你是不是傻啊,這手上都紮了多少個窟窿眼了,每次還是不知道趕緊撒開。”
“我這不是嚇傻了嘛,啊~”
江向南摸了把一腦門的汗“行了行了,趕緊領她上醫務室吧。”
“啊~”
肖慧慧這一會一步都不肯挪,越哭越傷心
“前兩天,為了先買手表,還是先買自行車,和愛人商量了一宿,現在……什麽都沒了……”
江主任好不容易調動起來的積極性,被她一嗓子全嚎沒了!
唉,歎了口氣的江主任,默默看向窗外。
這一刻,老三給他焊死的位子,好像又鬆了。
……
十月過半,浦江市的秋風,依然帶著暖意。
全市近五百家的報亭,一如既往的把《浦江日報》擱在了靠後的位置。
對比其他幾家如雷貫耳的《文會報》、《解方日報》……
小家小業的《浦江日報》,確實有點上不了台麵。
守報亭的師傅,照舊邊看報邊賣報。
距離買報的高峰期,還早著呢。
“同誌,給我一份浦江日報。”
“小姑娘蠻特別的嘛,”師傅從底下抽出一份早報“歡喜看浦江日報。”
“兩分是吧?”年輕的姑娘急的很,話都不肯多說一句。
“對。”
師傅這邊剛把錢丟進錢箱,外麵緊接著又傳來一聲
“師傅,給來兩份浦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