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過期膠卷成就的新聞

字數:6617   加入書籤

A+A-




                      城市的另一邊,浦江服裝二廠。
    《浦江日報》的火熱銷售,似乎沒給江向南的處境,帶來任何改變。
    午飯後,他滿臉愁容的坐在廠長辦公室裏。
    吳廠長的臉色很不好看“老江,說起來你也算是老同誌了,怎麽能瞎胡鬧呢?”
    江向南“我這不也是著急嘛,褲子褲子賣不掉,獎金獎金發不了。”
    “那也不能把咱們廠的褲子,套在曰本女人的身上啊。”
    江向南一臉冤情“你這是打哪聽來的,我可沒那本事。”
    “怎麽沒有?”
    吳廠長直了直身子,學著江爸的聲音喊道
    “浦江服裝二廠傾情為您打造,真有美和栗原小卷的最愛。大姐姐、小姐姐,走過路過不能錯過。”
    “嗬,”
    江向南忍不住聳肩笑了一聲,但死不承認“我可沒說過這些話。”
    “我都親眼看見了,”
    吳廠長早就偷偷在電影院外瞧了一眼“還大姐姐、小姐姐,真有你的。”
    “還不是為了我手底下那幫工人,”
    江向南一副愛咋咋地的表情
    “別說小姐姐,誰要能把倉庫的喇叭褲給包圓了,讓我喊她姑奶奶都成。”
    吳廠長一時語噎,但仍忍不住勸了一句
    “老江啊,當年你我同為車間主任,要不是你總站在工人的那一頭,不早就……”
    江向南明白,以吳廠長現在的位置,說這樣上不了台麵的話,絕對算得上掏心窩了。
    “是不是有人給我穿小鞋了?”
    “有我在,你穿不了小鞋,”
    事實上,早就有人向廠長打江向南的小報告了。
    “那些喇叭褲暫時就不要再賣了,”
    最近的風聲,吳廠長也聽到了一些
    “你那裏還有多少褲子,都送回庫房吧。”
    江向南覺得,想賣也沒人敢買了“那我們四車間以後的獎金怎麽說?”
    “前兩天不是都給你們了嘛,每人也分不少了。”
    “之前我們少拿了半年,你怎麽不說,”
    江向南就不愛聽這話“現在看見我們拿點錢,就開始犯紅眼了。”
    吳廠長被說急了,一下就躥了起來,指著對方大聲道“江向南……”
    話沒說完,桌上的電話響了。
    吳廠長一把接起電話,喝道“喂~”
    聽筒的那一頭靜了一下,然後傳來甜美的聲音
    “吳廠長您好,我是浦江日報的記者,您現在有時間接受我的采訪嗎……”
    吳廠長臉一愣“浦江日報?采訪?”
    下一秒,他緩緩坐了回去,擺出了領導該有的姿態“記者同誌,我現在就有時間。”
    掛上電話後,吳廠長讓江向南先回車間。
    臨了,還不忘對江向南喊道“老江,聽我的,褲子別賣了。”
    中午休息時間,四車間門口的空地上,江向南抱著胳膊愣神。
    一旁織毛衣的女工,時不時就拿起還串著竹針的毛衣,在他身上比劃一下。
    “還有完沒完了,”江向南煩了“又不是給我織的。”
    女工繼續戳著針“看著都差不多,比比有個數。”
    “……”
    江向南無聲的罵了一句,繼續愣神。
    上班鈴響了起來,下午的工作又開始了。
    正在大家轉身進車間的時候。
    吳廠長挺著胸膛走了過來。
    剛剛那位年輕的女記者,對吳廠長的一頓猛誇非常受用。
    他此刻才知道,原來他們服裝二廠已經在與國際接軌,走出國門就是個時間問題。
    吳廠長當場表態“今後一定要為廣大婦女同誌,生產出更多更時髦的服飾。”
    說這話前,女記者給他看了許多,關於喇叭褲的良性報道。
    “老江,江主任。”
    江向南頭一回,發現是吳廠長“又怎麽了?”
    吳廠長湊近後低聲道“褲子別送回庫房了,你們接著賣。”
    說完後,他發現剛剛還走在前麵的幾個女工,全都悄悄圍在了自己身邊。
    卻,沒一個人露出欣喜的表情。
    “賣給誰?誰敢買?”
    吳廠長正色道“工人同誌們,隻要大家擰成一股繩……”
    就一定能找出幾個冤大頭,江向南同誌默默在心裏接話。
    但嘴上還是問了一句“怎麽?喇叭褲又能賣了?”
    “你沒看今天的《浦江日報》?我記著你家老大在裏麵上班啊?”
    “浦江日報怎麽了?”
    江爸沒告訴過廠長,老大已經坐上了副總編的位置。
    “你真該好好看看。”
    江家常年訂報紙,但都是下班回去後再看。
    這一會,江向南感覺不對,一路小跑出去買報紙,誰知道一份都沒剩。
    他又趕緊去給老大打電話,才知道《浦江日報》上幫著“喇叭褲”說了不少好話。
    扣上話筒後,江向南還有些恍惚。
    回車間的一路,仍有些飄。
    說實話,他是怕又給了工人希望後,再無情的擊碎。
    等走進四車間後,江向南的軸勁又上來了
    “今天晚飯後,照舊在我家集合,多的咱們也不想了,努努力把現在的700條褲子賣了。”
    女工們想了想也紛紛點頭。
    “主任說的沒錯,好歹是700塊錢呢!”
    “對,眼看就要過年了,我早想給自己添件大衣了。”
    “行,”江向南振臂一揮
    “就這麽定了,隻要能賣掉剩下的700條褲子,就是勝利。”
    ……
    南京西路651號,坐落著一棟浦江電視台彩電大樓。
    這座1974年落成的大樓,在當時的浦江算是排的上號的了。
    無論是外麵衝天的信號發射塔,還是裏麵的控製中心、演播大廳……
    在全國都是頭一份。
    硬件好的沒話說,但播出內容也……沒什麽話說。
    自今早踏入電視台後,江山同誌就一直沒挪過窩。
    傍晚時分,他和浦江裝潢公司的黃華,在古台長的帶領下,向單位的食堂走去。
    浦江電視台食堂的夥食,也好的沒話說。
    但黃華悄悄告訴江山,浦江廣播電台的夥食才叫絕。
    土豆炒肉片、西紅柿炒蛋、家常豆腐……
    古台長給他們二位,備下了四菜一湯,招待外賓的標準。
    這一會,江山同誌真的餓了,每道菜都吃的很香。
    “後天就要去燕京送片了,”
    古台長看著江山的吃相“小江同誌就一點不緊張?”
    “我該緊張嗎?”江山茫然道“是有什麽我不知道的規矩?”
    對於當下這個年代,江山表示一定要尊重當下。
    “倒也沒什麽規矩,隻是讓我想起了20年前,第一次進京送片的情景。”
    此時,古台長已經陷入了回憶。
    對麵的黃華,拿出一方手帕,慢慢的擦了擦手。
    相處的時日雖然不多,但江山就沒見他快過。
    總是慢慢悠悠、不急不忙。
    但一旦上手工作,再棘手的問題,他都能給處理的妥妥貼貼。
    如果說,黃華一直想挖江山去浦江裝潢的話,那古台長就一直想把黃華留在電視台。
    這樣的人用著多順手,脾氣好,技術高,關鍵從不會多問一句。
    “1958年4月,浦江電視台建組籌建時,隻因為學過些錄製器材,就把我從廣播電台抽調了過來。”
    古台長的話如悠悠歲月,江山和黃華邊吃邊聽。
    “10月1日是電視台決定試播的日子。”
    江山“當年的10月1日?”
    古台長“對,58年的國慶節。”
    黃華“太倉促了,”
    畢竟是個從零開始的行業。
    “這算什麽倉促的,”
    古台長笑道“不過就是準備兩首歌,再向八/一廠要一部電影。”
    黃華點點頭“現在的電視內容,也沒比當年多多少。”
    “但國慶節的前一天,上麵忽然通知我們播放一些國慶節當天的盛況。”
    江山同誌覺得可以理解,正好趕上了好日子,電視台采訪一下也合情合理。
    “要知道這是一家剛剛起步的電視台,一沒攝影機,二沒膠片。”
    黃華驚道“什麽?”
    江山“什麽都沒有還辦什麽……電視台?”
    “我當時和你一個想法,”古廠長苦笑道
    “但是,這可是正攵治任務,全組人當時都急壞了。”
    “到處打聽,終於在八/一廠找到了一卷過期8年的16毫米膠片,稍稍試了一下,竟勉強可用。”
    “可從八/一廠借來的攝影機,卻怎麽也不能投入工作。”
    “沒辦法,我帶著當時電視台的記者李濤,連夜找遍了浦江大大小小的舊貨商店。”
    “終於給我們淘到了一部八成新的攝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