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這些電影為什麽火了

字數:8539   加入書籤

A+A-




    第232章 這些電影為什麽火了
    說來也巧,這一會貨架展台上十多台尺寸不一的電視機,正同時播放著冬京銀行的全新廣告。
    畫麵裏,一個自動櫃員機模樣的機器人,正在陪著小女孩蕩秋千、騎自行車、講睡前故事……
    “父女倆”無憂無慮的笑聲,讓展台前的顧客們看得即新奇、又有趣。
    雖然日-本並不缺想象力豐富的廣告,但這種煙火氣濃濃的科幻廣告,還真是第一次出現。
    一共60秒鍾的廣告已過半,展台前卻沒有一個顧客離開。
    就像當初冬京銀行的高層,選中這支廣告的理由一樣。
    具有劇情敘述的廣告,才會讓觀眾有繼續看下去的欲望。
    好比現在,所有顧客都在等著劇情的進一步發展……
    隨著背景音樂的逐漸激揚,廣告裏的小姑娘終於走到了自動櫃員機的麵前。
    而另一邊的爸爸,也將厚厚一迭鈔票,放進了自動櫃員機。
    當小女孩含淚說出:“爸爸,新年快樂!”的時候。
    另一邊櫃員機的屏幕上,也同時跳出了“新年快祝福。
    【無論您身在何方,冬京銀行都是您最信賴的夥伴】
    廣告最後的溫馨結局,讓觀眾們也跟著露出了笑臉。
    其中有幾位女同誌,還落下了幾滴眼淚。
    這一會,無論是電視展櫃前的顧客,還是展櫃的營業員,都感覺到了一絲絲溫暖。
    同一座城市裏,坐在“住友銀行”辦公室裏的高層,也不知不覺對著電視笑了起來。
    但下一刻,他們才意識到,該笑的另有他行:“各位,感覺不太妙呀!”
    “是呀,之前冬京銀行為了對付我們的廣告,就搞出了不小的動靜。”
    “你們感覺他家的自動櫃員機廣告怎麽樣?”
    “想聽實話嗎?”
    “當然!”
    “實話就是,冬京銀行……贏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冬京銀行的atm機廣告,成了每家廣告公司分析研究的對象。
    幾天後,當一組組廣告數據從電話裏傳出後,餘思歸笑的嘴都合不上了:
    “嗯、嗯嗯,”她越聽越開心:“聽到您這麽說,我也很高興。”
    “哈哈哈……”
    “好的,希望以後的合作也能愉快。”
    掛上電話後,餘思歸趕緊給浦江打了個長途。
    如今的她,早就把這串電話號碼倒背如流了:“江山?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怎麽樣,沒想到吧?”
    抓著電話的江山,也被電話那頭笑聲傳染了:“你這下開心了?”
    “開心極了,”餘思歸的笑聲不斷:“這兩天我們大地廣告的谘詢電話,明顯多了。”
    “要發財了,”江山笑道:“餘總,可別忘了家鄉的人民還在等著伱呢!”
    “忘不了忘不了,”餘思歸問道:“說吧,想要什麽獎勵?”
    這是江山最愛聽的一句話:“都已經有兩萬塊的設計提成了,還要什麽獎勵。”
    “不一樣的,”餘思歸做事一向規矩:
    “你不知道,冬京銀行的廣告成功後,我們大地廣告的名氣一下就起來了,這才是最重要的。”
    果然是個聰明的姑娘,江山笑了:“那我就不客氣了,主要這玩意國內根本買不到。”
    “哦?是什麽?”
    “還記得黃永鈺老師嗎?”
    “咱倆去送貓頭鷹的那位?”
    “對了,”江山沒想到餘思歸的記性這麽好:“我答應送他一煙鬥,一直沒遇上合適的。”
    “日-本有?”
    “你幫我找找看,”江山覺得國外的可能性大一些:“去年或今年的希爾頓。”
    “希爾頓還出煙鬥?”
    “出了幾十年了,估計價格不便宜。”
    “價格你不用操心,隻要有貨就行,”餘思歸已經開始琢磨上了:“過幾天給你回話。”
    “行!”
    這事江山一直記在心上,總想著在下一次見麵時,能給黃老師送上一個小玩意。
    ……
    燕京城的氣候,眼瞧著就沒了秋日的氣息。
    街麵上來來往往的行人裏,縮脖子,揣兜的比比皆是。
    相比國慶節那陣子的熱鬧,明顯冷清多了。
    但唯獨一個地方沒受影響,就是電影院。
    麵對電影《小花》和《瞧著一家子》的火熱,燕影廠的諸位領導都表示沒看懂。
    這兩部戲早在拍攝的時候,就沒被他們看好過。
    以至於兩邊攝製組連電影膠片都是七拚八湊的。
    沒曾想,觀眾們的接納度居然如此高。
    在觀眾眼裏,《小花》那種一會黑白,一會彩色的切換鏡頭,竟成了一種高級的藝術手法。
    麵對其他想不明白的廠領導,廠長汪洋倒明白了幾分:
    “你們沒發現嗎,《小花》上映後沒幾天,關於它的采訪介紹就登上報了,你們去找找那篇文章,裏麵分析的很清楚,彩色和黑白的鏡頭,分別代表了現實和回憶……”
    “沒錯,我也看見了,也許觀眾就是受了那篇新聞的影響。”
    “這個記者厲害呀,電影還在拍攝他就跑去采訪了。”
    “何止是《小花》,《瞧這一家子》也一樣。”
    “你們注意到沒,所有關於電影的采訪報導,其實都轉載自同一家報紙。”
    “哪家?”
    汪廠長笑道:“浦江的《東方都市報》。”
    “我記起來了,”一位導演回憶道:“《保密局的槍聲》好像也接受過這家報紙的采訪,那篇文章寫得真夠意思,整篇都在誇常彥導演。”
    “嘶……”汪洋就奇怪了:“我記得《保密局的槍聲》在上映之前,就沒被長影說過一個好字,這記者是怎麽挑上這幾部電影的?”
    “可不是嘛,”其他領導也發現了:“但隻要是被他報導過的電影,都特受歡迎。”
    原本總結《小花》、《瞧這一家子》的會議,漸漸偏離了軌道。
    這一會,已經有導演給下了定義,這幾部原本並不看好的電影之所以能火,一定和那位叫江山的記者有關。
    不僅是他們,此時的陳強也有同樣的想法。
    看著被一群同事圍著誇的陳佩絲,陳強忍不住喊了一句:“二子,你得和那位浦江的朋友保持聯係呀!”
    陳佩絲被老爸沒頭沒腦的一句說愣住了,隨後趕緊笑道:“我們昨天剛通的電話,他還催我過去給小說配音呢。”
    “那可是正事,”陳強特意叮囑道:“你千萬不要耽誤了。”
    ……
    一連好幾天,江山哪裏都沒跑,一下班就貓在家裏學畫圖。
    江向南把老鮑請回家好幾天了,為的就是教兒子畫設計圖。
    之前在學校裏,江山並沒有學過服裝設計,沒想到現在倒學上手了。
    不過今天,他們沒再研究這事。
    江山的屋裏,除了一張寫字台,還有一張方桌。
    這一會,江山、江爸和老鮑分邊落坐,都在打量著桌上的一本麵料。
    “我和你鮑叔一連跑了好幾天,”江爸指著這本厚厚的麵料冊子:“感覺合適的都在這了,你挑挑看。”
    江山翻動著麵料冊,發現每一片布料都被裁成了兩個巴掌的大小,然後裝訂成冊。
    “這是誰做得?”他邊翻邊問:“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吧?”
    “都是你鮑叔做的,”江爸散著煙笑道:“他對你的事很上心呀。”
    “謝謝了,鮑叔。”江山最近跟老鮑學了不少。
    這位剛從設計組組長位子上退下來的老同誌,講起經來相當有耐心。
    很多事情,都比江爸說得仔細多了。
    對老江拜托自己的事,也格外上心。
    “小江呀,你先別著急謝我,”鮑叔指著布料說道:“這些麵料看著是挺多,但和你那些照片上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這我早想到了,”要能配齊反倒奇怪了,江山道:“之前我就和您說過,能找到差不多就行。”
    說完後,他發現對麵的江爸和鮑叔都笑了起來。
    江爸把布料冊和照片,向江山麵前推了推:“說是這麽說,但……我和你鮑叔可沒那麽容易放棄。”
    “什麽意思?”
    “你先看看再說吧。”
    江山一看對麵那架勢,趕緊重新翻看起了布料。
    漸漸地,他發現有不少眼熟的花色。
    隨即,又趕緊拿起照片對了起來。
    “咦,”江山越看越喜:“你們都已經標上號了?”
    直到這時,他才發現,幾片編上號碼的布料花色,居然和手裏的照片對上了。
    “凡事已經找到布料的照片背後,都寫上對應的號碼。”
    江山翻過來一看:“還真是呀!”
    “周邊幾家印染廠、布料店,都給我倆跑遍了,”江爸滿臉的能耐:“一共給你找齊了8款。”
    鮑叔有點擔心的說道:“不過布料的薄厚可能有點區別,但做出來的效果應該沒什麽影響!”
    “你們真是神了,”江山沒想到能找到一模一樣的花色:“能找出8個來,已經很了不起了。”
    江向南和老鮑相互看了一眼,都覺得自己這幾天的辛苦沒白廢。
    “噢對了,老三,”江爸忽然想起了什麽:
    “工商局的那位戴局長,還真是個能指望的人,就他幫你聯係的進出口紡織公司,對咱倆的招待可熱情了。”
    “嗯,”老鮑也笑著點點頭:“對我們提出的要求也辦得很認真,但考慮到費用,我們隻在那邊選了兩款麵料。”
    江爸一臉了不得的表情:“這兩種都給了成本價,連你鮑叔都說劃算呢!”
    “哦?”江山立刻樂了:“真不錯。”
    “布料我們雖然沒看到,但他們能保證和照片上的一模一樣。”
    “光看照片也行?”
    “那當然,”老鮑相信這點:“他們可是幹這行的,接觸布料的機會估計比我和你爸都多。”
    江山點點頭,再看向手裏的照片時:“這麽算下來,15款服裝已經能找到10款相似的麵料了。”
    這樣的結果,已經超過了自己的預期。
    “算上紡織公司那邊的,正好有10個。”
    “很好,”江山當即決定:“接下來,就該是出樣了。”
    “樣衣我親自做,”老鮑一臉認真:“你這15款衣服,不可能同時生產,得分批完成。”
    “對,”江爸也同意:“這不是急的事。”
    這一次,江山隻想當個學生:“我聽你們的。”
    “等布料一到,”老鮑說道:“我就把樣衣做出來,然後……”
    三個人在屋裏聊得很晚。
    其間,還為沒配到麵料的服裝,選出了替代布料。
    就在江爸開始摸肚皮的時候,江河端著三塊奶油蛋糕進來了。
    “嗯?”江山聞著熟悉味道,問道:“不都吃光了嘛,你又去買了?”
    “你嫂子愛吃,”江河一向不藏著掖著:“我就又去買了一個。”
    “唉,”江爸狠狠咬了一口:“瞧我這當爹的混的,隻是沾沾小孫子和兒媳婦的光了。”
    “那……”老鮑看著誘人的奶油蛋糕,笑道:“我就沾你的光了。”
    “鮑叔叔,”江山知道老鮑家裏也有兩個小孫子:“這蛋糕可好吃了,過兩天我給您挑個大的。”
    “不用不用,”老鮑趕緊搖著手說道:“這東西太貴了,我今天吃這一塊就已經不少錢了。”
    “別光說不練啊,”江爸看著老三說道:“一定得給你鮑叔挑個大號的。”
    自從這批服裝訂單落在了四車間後,整個設計組的人隻有老鮑願意幫他們製版出樣。
    在其他設計師看來,幫著新上任的組長賈孝天幹活,才是正事。
    賈組長這次設計的服裝數量可不少,最近幾日也都在緊張的製板出樣期。
    這一會江向南再想想,還真得好好感謝老鮑同誌。
    老鮑的手藝,他是知道的。
    有他給服裝打樣,再有自己給生產把關。
    老三的這趟買賣,倒是可以安心了。
    夜深人散,江山回到了寫字台前。
    翻開筆記本,裏麵記得是黃永鈺剛給自己的新聞。
    準備落筆寫稿時,一團胖乎乎的身影猛的落在了窗台上。
    江山笑了,伸手摸了摸狸花貓油亮的背毛:“嘖嘖嘖,瞧你現在胖的,得忌嘴呀!”
    忽然,他怔住了。
    糟了,怎麽把“白貓洗衣粉”給忘了。
    這可是隻大肥貓,該跟它要點什麽好呢?
    嗯,還是先幫人家把銷量拉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