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服裝廠的選美活動

字數:8744   加入書籤

A+A-




    第233章 服裝廠的選美活動
    浦江服裝一廠的一座成衣車間裏,兩位女同誌正陪著許文媛來回走著。
    對於許文媛的到來,部分女職工的臉上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誰都不清楚,一位廠宣傳隊的隊長怎麽會忽然上她們車間來了。
    最關鍵的是,最近這幾天,許文媛好像對生產車間著了魔。
    挨著個的在每一間車間裏來回繞,也不知道在繞什麽。
    就像這一會,許文媛又上她們車間來了。
    順著一排排縫紉機走的時候,她還時不時對坐在機器邊的女職工打量幾眼。
    很多次,她甚至會停下腳步問幾句。
    “她究竟在幹什麽?”其中一位青年女職工小聲問道。
    坐在她身旁的中年女同誌,伸頭看了遠處一眼:“她不是宣傳隊的嘛,估計又在找人排練節目了。”
    還沒等她倆聊完,許文媛就走到她們這一列來了。
    許隊長的雙眼在女職工之間來會掃著,感覺就像在找著什麽。
    忽然,她的目光落在了其中一位青年女職工的手上。
    鎖定的目光,令麵前的女職工一陣緊張:“許隊長。”
    “那什麽……”剛滿三十的許文媛,看了眼對方纖細修長的手指:“你的身高有多少?”
    “身高?”青年女職工沒想到對方會這樣問:“應該有一米六八吧!”
    “有一米六八呢,很好,”許文媛仔細打量著女青年:“你叫什麽名字?”
    “徐萍萍。”
    “好的,你繼續幹活吧,注意安全!”
    許文媛笑著說完後,和身後的一位女同誌小聲嘀咕了幾句。
    女同誌點點頭,在手裏的記事簿上寫上了徐萍萍的名字。
    之後,另一位女青年也被許文媛尋問了同樣的問題。
    一時間,沒被問到名字的女職工,都覺得一陣慶幸。
    她們可不想在踩了一天的縫紉機後,再跑去宣傳隊排練什麽勞什子的小合唱。
    可,另她們沒想到的是,這兩位被問話的女青年,卻從此再沒在車間出現過了。
    今年三月份,皮爾卡丹領著12位法-國模特,在燕京民族文化宮舉辦了一場服裝觀摩會。
    之後,又來浦江舉辦了兩場。
    雖然都隻限於內部人員觀看,但還是引起了不小的振動。
    麵對簡易t台上扭臀送胯的金發大美妞,素來以時尚之都自豪的浦江服裝總公司,一時間被衝擊的夠嗆。
    經過長達幾個月的考察研究,他們決定也組建一支屬於自己的模特隊。
    在如今,模特這個詞還沒被人民群眾接受,所以隻能取了個“時裝表演隊”的稱號。
    不僅如此,總公司連挑選表演隊員,都不敢明目張膽的張羅。
    最後經商量,浦江服裝總公司決定從下屬的服裝一廠女職工裏,挑選出幾位身材高挑的來進行練習培訓。
    但,此時此刻的領導並沒有日後馮導的膽量,打死他們也不敢命女職工排成隊任其挑選。
    實在為難的時候,也不知是誰想到一個法子,手指手臂的長度也就代表著一個人的身高。
    於是,就出現了領導班子上各車間看手的一幕。
    據說這招還真靈,很快就在一廠的女職工裏找出了20多名身高超過1米65的潛力隊員。
    隻可惜在得知真相後,有幾位女隊員退出了模特隊伍。
    幾番折騰後,隻有12位女同誌留到了最後。
    自此,魔都的服裝業開始全麵由實用性,轉向了時尚性的發展。
    自打服裝一廠成立時裝表演隊的消息傳出後,浦江服裝二廠領導們的臉色都不大好看。
    既然要服裝企業進行全麵改革,怎麽能隻傾斜一廠,不重視二廠。
    於是,暗自較勁的二廠領導班子,對設計師賈孝天推出的這批時裝,傾注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他們如今就一個念頭,隻要這批時裝能向之前的喇叭褲一樣受歡迎,就一定會得到總公司的另眼相看!
    輕工局的局長辦公室裏,許局長正在和馬副廠長聊著下一年的生產計劃。
    結束了上一個話題後,馬副廠長稍稍頓了頓。
    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許局,廣告公司的黃經理向我建議,要恢複白貓廣告的播放次數……你怎麽看?”
    “他應該是聽了小江的建議吧,”許局記得很清楚:“要不你就按他說得試試。”
    “這個小江同誌,我瞧著很年輕啊,”馬副廠長疑惑道:“他的建議有必要聽嘛?”
    “我跟你說老馬,”許局笑道:“你雖然沒和小江同誌打過交道,但你總見過彩色肥皂的廣告吧?”
    “怎麽,那事和他有關係?”
    “那廣告就是人小江策劃的。”
    “哦?那廣告的效果很不錯呀。”
    “之前,我們市有大量的陳年老貨積壓,當時把我和老戴愁的夠嗆。”許局回憶道:
    “還是這個江山,一場展銷會全都解決了。”
    馬副廠長聽得一驚:“這麽說起來的話,小江同誌還真有兩把刷子了。”
    “何止兩把刷子,他的法子簡直太好用了,最近《工商報》舉辦的有獎問答,也是他給出的主意。”
    “那也是小江的點子,”馬副廠長睜大了雙眼:“《工商報》的事我再清楚不過了,我們廠還特意讚助了獎品呢!”
    “哦,是什麽?”
    “中華牙膏唄!”
    “你等著吧,”許局長一副早已看穿的表情:“讚助獎品這步絕對走對了,比那什麽廣告強多了。”
    “你一點沒說錯,”馬副廠長也不傻:“工商局找來的時候,我們就意識到這是個好機會。”
    “哎呀,可惜白貓的主戰場不在浦江,不然也可以去湊湊有獎問答的熱鬧了。”
    “按說這也不少天了,”聽了許局的介紹後,老馬對江山的策劃倒有點迫不及待了:“小江同誌那邊還沒消息嗎?”
    他不問還好,一問許局也開始急了。
    直到這時許局才發覺,自己根本就沒有江山的聯係方式。
    沒辦法,隻能給工商局去電話了。
    沒一會的功夫,戴局長就接到了老友的電話。
    “老戴,”許局開門見山直接問:“小江究竟是怎麽回事?到現在還沒給我回話呢。”
    “是嘛,”戴局長愣了一下,隨即安慰道:“估計還沒騰出手來呢,我知道他最近正在為一批布料的事發愁!”
    “他一報社職工怎麽又操上布料的心了?”
    “這你就不知道了,”戴局笑道:“小江有個外商朋友,在咱們浦江訂了一批服裝,可惜布料不大好找,他爸都在幫他到處跑呢。”
    “哦?”許局反問道:“這事他怎麽沒來找我,不就幾個布料嘛?還能難倒我們輕工局?”
    ……
    要不說專業的事,就得交給專業人去辦呢!
    原本打算找替代麵料的江山,被老爸的一句話給打回了原型。
    既然是照搬電影裏的服裝款式,如果不是一模一樣的話,會不會影響銷量呢?
    就這一句話,令江山一時還真就拿不定主意了。
    要說影響肯定是有的。
    但凡能做到最好,誰都不會去選擇將就。
    兒子眼中的猶豫,全被江向南看在了眼裏。
    於是到了第二天,江向南又和老鮑跑去了進出口紡織公司。
    還沒踏進辦公室,他倆就聽見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楊科長,我們廠對這批服裝很重視,”辦公室裏傳出了賈孝天的聲音:“這幾個花色太單調了,您能不能再多調一些麵料給我挑挑。”
    “單調?”楊科長說道:“這可都是進口麵料,你連這都看不上的話……就去市印染廠看看吧。”
    門外的江向南和老鮑,一時臉色更難看了。
    他倆都明白,相比這裏的布料,市印染廠那邊無論是質地還是花色都要差的多。
    這一會,江向南的心裏已經在打鼓。
    隻因他今天來這的目的,和小賈是一個樣。
    “楊科長,”賈孝天繼續陪笑道:“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花色,我設計的幾件服裝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的呀。”
    “這事你跟我說沒用,”楊科長兩手一攤,他知道對方是二廠的設計師:
    “年輕人以後要記住,設計服裝前該認真了解下市場,千萬別冒出異想天開的念頭。”
    “……”賈孝天的臉,瞬間就沉了下去:“那……我過兩天再來看看吧。”
    說完,他轉身就走。
    由於速度太快,都沒給門外二位的抽身機會。
    當看見立在門外的二位老同誌時,賈孝天先是愣了一下,很快就皺著眉道:“怎麽是你們?”
    原本還有些尷尬的江向南,立刻收了笑臉。
    理都沒理,就直接走了進去。
    正琢磨該說些什麽的老鮑,隻好也跟著走進了辦公室。
    剛進門,江向南就後悔了。
    明擺著會被拒絕的事,還來張口做什麽。
    更何況,門外還站著一位等著看熱鬧的人呢!
    “這不是江同誌嘛,”楊科長一見江向南,直接就站了起來:“剛剛我們還在說你那事呢。”
    旁邊一位年輕人,利索的準備泡茶了:“您快請坐!”
    “這……?”
    江向南和老鮑互相看了看,一臉疑惑的坐了下來。
    剛準備離開的賈孝天,也向屋裏打量了起來。
    端著兩杯茶的年輕職工,一個頂胯把門帶上了。
    就這,賈孝天依然沒舍得離開。
    雖然門已經合上了,但裏麵的聲音還是能聽得清楚。
    “楊科長,”江向南不好意思的端著水杯:“我今天又來麻煩你了。”
    “不麻煩,”楊科長笑道:“一點都不麻煩,我早就在等你們了。”
    江向南一驚:“你……知道我們今天要過來?”
    “今兒一早,我們科就接到通知了,”
    楊科長這一會重新打量起了江向南,也不知道這位老同誌是什麽來頭。
    先是工商局的戴局長,之後又是輕工局的許局長。
    反正按他們自己領導的說法就是:盡全力配合這位江向南同誌。
    “江同誌,”楊科長主動開口道:“能把那天的照片給我留下嗎?”
    “照片?”
    “對呀,”楊科長笑道:“你不給我照片,我們沒辦法幫你去找布料呀。”
    剛開始時,他們隻是幫對方在公司裏匹配現有的布料花色。
    而這一會,楊科長決定發動所有關係,幫對方找齊照片上的布料。
    “哎呀,”這下輪到江向南緊張了:“這……這不會太麻煩組織了吧?”
    “麻煩什麽,”楊科長客客氣氣的說道:“有困難找組織,組織本來就是為群眾服務的嘛。”
    “可……”這些話,江爸說起來比他還遛:“我主要是在擔心布料成本。”
    身旁的老鮑,聽的頭直點。
    在他倆看來,服裝的成本也是很重要的。
    “這個你們盡管放心,”楊科長早想到了:“我親自幫你們盯著。”
    這也是公司總經理反複強調的事,務必讓這位姓江的同誌滿意而歸。
    一句句對話聽下來,門外的賈孝天仿佛被釘在了地上。
    內心的震驚,久久不能平複。
    此時的江向南,和他也差不多了多少。
    直到和送他出大門的楊科長揮手告別後,江向南依然有點恍惚。
    “老鮑呀,你說這是怎麽回事?”他慢慢挪著腳步:“不會是人外資又來打招呼了吧!”
    “……”老鮑上哪知道去:“我也不清楚,但肯定是有人幫咱們說話了。”
    “嗯,”江向南重重點了點頭:“而且還不是一般人。”
    “絕對不是一般人!”
    如果說之前的老鮑,是為了工人階級的友誼再幫老江的話。
    此刻的他已經下了一個決定,一定得和老江繼續保持好關係。
    關於江家老三的那批服裝,他也將盡可能的幫襯到底。
    各懷心事的二位老同誌,直接略過了路邊的賈孝天同誌。
    這一會的小賈同誌,懷著和他們同樣疑惑的表情。
    明明自己代表的是服裝二廠,居然還比不上一個四車間。
    此時此刻,賈孝天也開始對四車間的訂單款式感興趣了。
    浦江市工商局的宣傳科裏,直到晚上八點仍是一派燈火通明的景象。
    一遍遍核對版麵信息後,戴局長才安心的點了點頭。
    “行了,接下來的事就交給你們了!”
    “戴局您就放心吧,明天的報紙保證不會出錯的。”
    和以往不同,戴局長最近沒少往宣傳科跑。
    明天是“有獎問答”答題卷麵市的日子,也是不少人眼巴巴盼著的日子。
    三分錢一份的《工商報》,從沒被如此多的市民群眾期盼過。
    然而這一次……連江山都估計不出將是個什麽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