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何止是百兩黃金
字數:9180 加入書籤
第324章何止是百兩黃金
1980年,正
浦江城的人民群眾,天天忙活著大街小巷放鞭炮、見麵說聲新年好!
江海同誌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與幾位業界專家站在一幅古跡前聊
更沒想到的是,他不但聊了,還聊得有模有
依照“話多必有失”的古訓,江海決定見好就
巧的是,他這邊剛起意,那邊章局長已經付諸行動
在博物館門口雙雙惜別後,章局與江海順著台階一路向
相比來時,章局長這會的步調要輕快了許
“江海你可以啊,”
直到這會,章局依然意猶未盡:“以前還真沒看出來,我們的隊伍中還有你這樣知識全麵的領導幹”
江海笑了,他自己都沒想到:“不瞞您說,我也是受家庭的影”
“原來如此,”章局明白了:“我早就說過,耳濡目染是最好的教”
隔閡比想象中解除的還要順利,章局笑著拍了拍江海:
“可口可樂打廣告那事,你不用犯愁,到事我幫你頂說起來,作外商的生意,也是引進外資的一種”
“感謝領導對我們工作的支持,”江海和章局肩並肩走著:
“不過為了不讓您為難,我已經找江山談過話了,他會和公司商量一下,把可口可樂的廣告牌數量往下降”
“哦?”章局深知其中的不易:“如此自然是再好不過了,不過這樣一來,小江不會挨批吧?”
“江山說了,為了不讓您難做,他受點委屈就受”
江海在心中暗驚,怎麽如今的瞎話是越說越順了?
看來自我批評的工作,還是要繼續開
“小江同誌有心了,”章局忽然念起了往日的點點滴滴:“你替我帶話給他,局裏沒有忘了”
江山的“春風度”廣告公司,打開業以來一直順風順水,即便在報社的辦公室聯合辦公都無人能
究其原因,一是能創收,二是頂不
試問這種既能替領導解憂,又不招惹是非的公司,哪個上級會不待見?
就拿今天這事來說,如果不是上峰有人替謝稚柳問話,章局是絕不會親自走此一招
江海明白對方的意思:“您放心,江山也念著您的好呢!”
走下台階的最後一級,章局與江海笑著道別後,雙雙朝兩個方向走
走著走著,章局又想起了剛剛在博物館的那
別說,江海同誌還真是給宣傳部長臉
想到這,他停下腳步回頭看了一
沒曾想,這一眼竟瞧見了一個熟悉的身
不遠處,一前一後停著兩輛小汽
當江海走過去的時候,其中一扇車門被推開
“哥,”江山的大長腿一邁,走下了車:“怎麽樣?”
“還用問嘛,”江海一根報喜煙已經燃了起來:“就憑你哥這好記性,幾句話還是忘不了”
遠處,一臉姨母笑的章局瞧著這對兄
剛準備轉身,卻又驚得立在了原地:“嘶……不會吧?難道是我眼花了?”
就在江山下車後不久,一前一後的兩輛小汽車也跟著落下了車
接著,李穀壹和朱逢博扒在車窗笑道
“問題解決了吧,江總”
“你瞧江海笑得那樣,肯定是解決”
……
謝客打烊後的浦江博物館,館長謝稚柳立於門口、久久不
江海與章局的身影,雖然早已消失在視線中,但謝館長的思緒卻依然停留在之前的展廳
“老謝,想什麽呢?”
“時候不早了,咱們也準備撤”
兩位老下屬的話,絲毫沒影響謝館
【當真是一點款識也沒留下啊,
如果您也能在這幅畫上發現點什麽……
對岸的博物館能一藏三幅,
我們這要是也能出一幅奇跡……】
此時此刻,江海的話一刻不停的在謝稚柳耳邊回
嗒、嗒、嗒……
嗒、嗒、嗒的叩擊聲一刻沒消停
忽然,謝館長的雙腳動
“你們都跟我過來!”
謝老的話音剛落,一旁的二位專家隻覺得一個身影從眼前快步走
“老謝,怎麽了這是?”
“咱們不下班”
他倆轉身一看,老謝已經衝著字畫展廳徑直走
於是,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跟了過
三人一路,直到……《雪竹圖》再次出現在視野
“老李,”謝館長平視前方:“開鎖,取畫!”
“什麽?”
“開鎖,取”
“怎麽,伱又想看它了?”
“今天太晚了,要不我們明天再……”
“現在就看,”
目光堅定的謝館長,語氣不容置疑:“趕緊準備吧!”
不多會,燈光雪亮的辦公室裏,一方碩大的畫案立於中
其上,平鋪著一幅縱為一米五,寬約一米的古
依照慣例,三位老專家洗淨雙手、戴上手
對著古畫俯下身體的同時,也不約而同的捂住了口
三隻放大鏡,同時在《雪竹圖》上一點一點推
竹、葉、石、深灰、淡墨……
和多年前一樣,昏黃的絹本、熟悉的紋理……一切依然如同往
也不知過了多久,謝稚柳最後一個扶著腰直起了
“唉!”
輕輕一聲歎息後,露出了滿眼的失望:“看來,是我想多”
和他站在一塊的兩位專家,當然明白他在想什
“都這麽多年了過去了,你也不要多想了,有些事情是勉強不來”
“這幅畫咱們都瞧了多久了,要真有什麽的話,早發現”
聽了共事老友的話,謝稚柳苦笑著搖了搖頭:“是啊,我早該死心”
含著苦笑再次低頭的時候,不經意的目光落在了其中一小塊畫麵
“嘶,”
謝稚柳眉頭一擰,抬手捂起了嘴:“你們有沒有覺得那兒很奇怪啊?”
一位專家遮掩口鼻:“哪啊?”
另一位也是一樣:“哪裏瞧著奇怪了?”
謝稚柳一句話也沒回,貼著畫看了一會後,猛的起身快步走向桌子的另一
二位專家一見這動靜,趕緊也跟了過
換邊後,三位老先生整齊劃一的彎下了
生平第一次,他們倒著看起了這幅《雪竹圖
不同的是,相比另二位漫無目的的四處撒網,
謝稚柳手裏的放大鏡,卻始終停留在畫麵右側的一根竹節之
嗒、嗒、嗒……
當這個熟悉的聲音,再次在腦海裏響起時……
謝稚柳忽然雙瞳一顫,眼前嘭、嘭、嘭的綻開了朵朵禮
“嗚嗚嗚,”
按在嘴上的手雖已顫抖,但老先生依然沒撒
身旁二位見他如此激動,趕緊捂著嘴問道:
“嗯?”
“伍嗚晤?”
謝稚柳:“嗯嗯,”
一見他拚命點頭、雙眼放光,
懸在古畫上方的兩隻放大鏡,迅速向右側的一根竹節靠
一再聚焦後,畫中竹節上的紋路,竟在放大鏡的加持下產生了物理反
漸漸地,原本狀似紋路的畫麵,開始重新組合排
六目睽睽之下,灰黃色的竹節上,隱約顯出了八個深藏千年的黑墨篆
嗒嗒嗒……
三隻放大鏡,碰在一塊顫抖了起
接著,實在抑製不住的三位老先生同時直起了腰
謝稚柳顫著聲:“都瞧見了?”
一位專家不比他平靜多少:“此竹價重……”
另一位激動的朗誦了起來:“黃……金……百……兩!”
此時,已經老淚縱橫的謝稚柳,仰天發問:“我不是在做夢吧?”
一位轉身掩麵:“不是!”
&nzx保證,我們都不是在做”
片刻後,當三位老先生,再次確認過畫麵後,紛紛感慨的搖了搖
“真是活得越久怪事越多,之前咱們看了那麽久,怎麽就沒發現呢?”
“這還不明白,咱們沒倒著瞧”
“也是,”一位老先生就奇怪了:“老謝啊,今天你是怎麽了?怎麽就忽然想到變個方向看了?”
“嗬嗬,”
謝稚柳自己還奇怪呢:“還不是因為不死心嘛,再聽剛剛那位年輕人一說,便更不甘心”
也不知怎的?
那位報社總編不經意點過的地方,他是越瞧越覺得別
總覺得那一段竹節的深淺,比其它地方看著要複
像謝稚柳這級別的眼力,天生就自帶網
之前沒重點關注還好,一旦被劃入重
畫麵自然就進入了格式
“這麽說的話,咱們還真要感謝《東方都市報》的總編”
“可不是嘛,”另一位越想越覺得應該:“他不但幫咱們館提高了參觀人數,還鼓勵我們重新瞧畫?”
“確實是應該好好謝謝他,”謝稚柳好久沒笑得如此愜意了,但很快:“此竹價重百兩黃金?你們說,它究竟是什麽意思?”
“是呀,如果這畫確實是徐熙所作,那他費盡心機寫這幾個字的意義又是何為?”
“此竹價重百兩黃金,”謝稚柳慢慢踱著腳步:“難道……這竹子裏藏了百兩黃金?”
“藏寶圖?”
一位專家驚了:“很有可能呀,在那樣兵荒馬亂的世道,要想藏點黃金真一點都不奇”
“哎呀,這就不是你我能想通的事了,”
另一位老先生看著謝稚柳笑道:“老謝啊,今日你這個發現,明日定是要轟動整個畫壇”
“絕對的,不僅如此,我們浦江博物館終於也有一件可以媲美對岸的古畫”
“此話不假,恭喜了老”
“這的確是件值得慶賀的事,”雙手背後的謝稚柳,飽含笑意的看著《雪竹圖》:“沒想到啊沒想到,你還真對我說話了!”
下一秒,春風得意的謝館長,左叉腰右撥號:“對了,你倆誰知道東方都市報的電話?”
……
東方都市報的江總編,一路在和車上的幕後推手聊著
“老三,改天你真該去好好瞧瞧,”江海依然難忘那道古韻:“真是半個字也沒留啊,也不知這畫家圖什麽?”
“古人的生活比較單調,”江山一向善解人意:“我估摸著吧,還是閑的太無聊了,他就不想順順當當的告訴你他是”
江海:“也是,畢竟連個電都沒”
“其實這也不是壞事,”江山道:“他要不整點行業漏洞,怎麽能顯出後世專家的水平呢?”
“那你覺得,”江海早就想問了:“《雪竹圖》究竟是誰畫得?”
“我上哪知道去,”江山枕著胳膊靠在座椅上:“年代都沒搞清的事,就更別提作者”
別說作者,連是否雙絹相拚都眾說紛紜的畫,注定是個永遠的謎!
“就像我之前說得那樣,”江山道:“曆史這門課永遠沒有盡頭,說不準哪天幾鍬土一挖,又掘出個改變曆史的文物來”
胡嘯點點頭:“江山這話說的在理,除了史冊、出土文物也是一種很好的參”
“這麽說,”同車的王潔實問道:“鑒畫大師還必須要學好曆史”
“精通曆史不僅能幫自己鑒畫,還能從古畫中受益,”坐在前排的江山,回頭說道:
“二百多年前,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畫家高鳳翰出城去郊
途中見一老農手裏的罐子造型奇怪,便好奇的湊了過
高鳳翰越看越喜歡,就掏錢把罐子買了回
也許是太喜歡的緣故,回去後的高鳳翰便將這隻造型奇特的罐子給畫了下
就這樣,一幅款識齊全的博古圖誕生
時間來到了1960年,山東大學曆史係的一位教授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見到了這幅博古
不過隻是偶爾的一眼,畫中那隻造型奇特的罐子便引起了他的注
經教授仔細辨認,他斷定畫中的罐子不簡
之後經他建議,有關部門依據畫中落款裏提到的:‘介子城邊老瓦窯,田夫掘出說前’
開挖出了一片新時器時代的遺址,它就是位於膠州的三裏河遺
特別有意思的是,山大的這位教授也在發掘過程中,挖出了一隻與畫中一模一樣的罐”
“這什麽新石器時代?”王潔實一點概念也沒有:“很早嗎?”
江山點頭:“它屬於史前文明,距今有4300多年之”
胡嘯:“史前文明,那的確是不新”
江海:“4000多年過來都沒碎?這罐子還真是結實!”
夜幕下,兩輛小汽車在浦江城一路走
等車上的客人陸續下車後,東方都市報的大門也近在咫尺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