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殺了本宮
字數:4818 加入書籤
感覺掌心發熱,冷汗直冒,手中的兵刃都變得滑不溜秋,就像是不自覺想要放下一般。
“今日,你們若殺了當朝太子,可有想過後果?”
“不僅是你們,就連你們的妻兒老小都將背上叛國之罪,通通受淩遲處死之苦。”
“最後你們都要入我的陪葬坑,做我的殉葬品,永世受煎熬折磨!”
“本宮一人,換上萬人的性命,這買賣本宮賺得很!”
李雲興這番恐嚇,立刻使得眾人麵露驚慌,顯然被嚇得夠嗆。
畢竟他們可不像李雲興,擁有鐵血錚錚之誌。
現在的李雲興在他們看來,才是真正的瘋子。
他不怕死、不怕罪孽深重,不惜犧牲掉整座西北軍營,要拉上上萬人陪葬。
李雲興就是名目張膽的告訴你,他是一個來自地獄的惡鬼。
若順他的意,還有苟活的機會。
若逆了他的意,他就算死了也會從墳墓裏爬起來,拉你一起永墜地獄。
趙明遠也被李雲興嚇壞了,他趕忙喊道“諸位莫聽信這個瘋子胡言亂語,咱們一起上,殺了他,為將軍報仇!”
但此時此刻,眾人早已經被李雲興鎮住,哪裏還顧得上聽趙明遠的。
“要麽放下武器,要麽殺了本宮!”
雙眼冒出血光的李雲興,此時已化身修羅,他盯著在場的所有人。
“三!”
“二!”
“一!”
李雲興倒數了三聲,瞬間“嘡啷”作響,兵刃紛紛落地。
最終,數百將士丟盔卸甲,跪拜在李雲興腳底。
“參見太子殿下!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
所有將士齊聲向李雲興行禮。
六千人渾厚的聲音,如同雷鳴滾滾而來,直震耳欲聾。
李雲興站得筆直,身軀挺拔似槍,眼睛中卻沒有絲毫情緒波動,冷冽如冰。
傲慢一撇,李雲興居高臨下的俯瞰眾人。
猶如真正的天子,統帥八方,掌控眾生命運。
他抬頭挺胸,邁步踏上主帥之位。
軍營之外的廉湛等人,也終於被放行入內。
李雲興今日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整個西北大營,讓廉家軍內部所有對他有所異議的人都徹底啞口無言,心悅誠服。
展伯長看了李雲興,忍不住地點頭,眼神中滿是驚豔之色。
“看到了嗎?這就是武朝未來的君主。”
展伯長在展駿身邊低聲說道。
“嗯。”展駿被李雲興震驚得無以複加。
他在昨日還看不起這個太子,不過是滿心權謀的紈絝。
就連他單人入營之時,他還不自覺地在心中暗嘲這個太子自尋死路。
可李雲興卻大大出乎他的的意料,那股強勢霸道,讓他不由自主想要臣服膜拜。
“江常!”李雲興沉穩喊到。
立刻有人走出列隊“屬下在!”
“帶人去清理人數,如有逃兵格殺勿論!”
“遵令!”
……
西北大營易手。
廉家軍很快接管了軍營防務,並且迅速清理戰場。
而西北大營六部的將領也未曾逃過,均被廉湛派人押到了李雲興眼前,包括方才對李雲興出言不遜的趙明遠。
“太子殿下,西北營六部都尉都在此,聽候太子發落。”
六名大漢被雙手反綁著扔在地上,臉色鐵青難堪至極。
趙明遠怒視著李雲興“說了繳械投降便不殺,沒想到太子也是個言而無信的!”
“哦?本宮當你是一心求死的硬骨頭。沒想到,還是舍不得你這條狗命啊。”
李雲興嘲諷一笑,語氣森冷。
趙明遠臉色一陣青白,恨不能撲過去把李雲興撕碎。
李雲興掃了六人一眼,目光陰翳“說!你們受了誰人的指使,之後又要做什麽?”
沒想到李雲興問的是這個,眾人眼神都有些不解。
“我們從未受過任何人的指使。”
“那你們僅是憑吳叔邈一句話便要造反?”
一個兵營,不管如何軍令如山,若大將軍要造反,士兵們也不會乖乖聽命。
幾人相互望了一眼,最終搖頭。
李雲興眉梢微挑,看來是有人在背後搗鬼。
“既然你們不願意招供。那好吧。本宮就隻能用點非常手段了。”
眼看著便要上老虎凳,其中一人慌忙說道。
“我們確實沒有收到任何指使,軍中一年未收到糧草軍餉,士兵們已經餓得將軍營附近的野草野食都吃光了!”
“如果不反,我們就要活活餓死在涼州。”
聽到這話,李雲興才稍微有了興趣。
“江常,西北大營已經一年沒有發過糧草了嗎?”
“回稟太子殿下,每年武皇撥給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糧草從未有過克扣。”
“怎麽可能!我們派去都城拉糧的馬車,每次都是空車而歸!”
李雲興擺手,示意江常退下。
“你們知道原因嗎?”
眾人搖頭。
“吳叔邈早就與司農卿勾結在一起,為了貪汙,暗中截留糧草!”
聞言,眾人臉色慘變。
“你,可有證據?”
李雲興冷笑一聲,“你們其中有個人便是最好的證據。”
“誰?!”
李雲興笑而不語,若他已經提示到這個份上,還沒有想明白,那的確是一群有勇無謀的匹夫,留著也是徒增累贅。
“是你!秦晟!”趙明遠率先反應了過來。
按理說糧草一事,雖由吳叔邈督辦,但每次進都城取糧卻是安排的秦晟。
如果有任何異常,秦晟應該是第一個發現的人才對。
可是他從來都隻是說,武皇不給西北大營批糧。
秦晟一直低著頭,試圖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沒想到,矛頭竟然直指他的頭上。
“這是離間計!憑太子幾句話就引得你們內訌,當真是蠢到家了!”
廉湛將軍開口說道,“你在國庫是否取到糧草這事,司農寺都有賬簿記錄,需要你簽字按手印。你還想如何狡辯?”
原來,自從秦晟任上都尉一職後,沒少給吳叔邈獻計。
這貪汙軍餉一事,便是出自他的手筆。
為的就是做空西北大營,激起士兵與朝廷的敵對之意。
讓吳叔邈自立門戶,脫離武朝便是他最終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