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飛控芯片(求收藏求追讀)

字數:5226   加入書籤

A+A-




    現在已經晚上九點了,芯片車間裏居然還是燈火通明,一副大幹一百天的氣勢。
    小坡是車間主任很信任的人,所以把鑰匙交給了他,讓他和其他人輪流開門鎖門。
    保安見是小坡,也不阻攔,隻是問了一句。
    小坡道:“這是李三彪,新調來咱車間的,先來熟悉一下環境。”
    保安哦了一聲,並不在意,把名字記載了本上,還標注了身份。
    進入車間,先被噴上消毒水,
    然後迎麵竟是一道人防工程才有的防護密閉門。
    穿越一道十幾米長的負壓通道,鼓風機呼呼地吹掉他身體的塵土。
    然後是一道結實的密閉門,
    在下一個房間換上防塵服,戴上口罩。
    然後,又是另一道一模一樣的負壓通道。
    小坡解釋說,70年代廠子花了300萬,買了東洋人的潔淨空調,
    但芯片總不達標,總結下來是灰塵太多。
    東洋人說四九城塵土太多,要額外做一個清潔入口,還要再收兩百萬。
    我們當然不會同意,找到防化部隊,把部隊的人防掩蔽設備給用上了。
    來做配套的東洋工程師嘲笑,這些落後的防化設備,和二戰時自家那些豬鼻子麵具差不多,根本不可能用在高大上的芯片廠房。
    邢老師一籌莫展之際,突然想起了《矛盾論》的一句話:
    “量變決定質變,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我們的清潔設備的確不行,
    那就用愚公移山的笨辦法,別人消毒一遍,我們消毒兩遍、三遍還不行嗎?
    東洋工程師震驚了,聽邢老師講了一遍《矛盾論》《實踐論》後,恍然大悟,帶回國研讀去了。
    李三彪慨歎,果然是華夏兒女多奇誌,克服困難也能上。
    打開最後一道密閉門,踏入廠房,李三彪眼睛就僵直了。
    這個車間足有六千平米,也就是寬六十米,長一百米,極為宏大。
    運進沙子,出來芯片,是世界不多的具有全套加工設備的的廠房!
    大多數都是分別加工的,而龍國要的就是全套。
    屋裏擺滿了一部部精密機巧,外觀極具美感的光刻設備,
    設備上黑白相間的顯微鏡無處不在,且一個顯微鏡上有三四個目鏡,還在人工操作下回不住切換轉動。
    一部機器放出的深紫色射線,將一塊白色的芯片籠罩在一片紫光當中。
    那就是這時代的光刻機!
    一個個大白,正在顯微鏡下用鑷子小心地夾起芯片,焊接針腳。
    如果把這裏拍下來,放給別人看,觀眾多半會以為自己身處2022年!
    難以想象的是,這竟然是40年前!
    小坡介紹,芯片生產,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晶圓的製造,二是掩膜製造,
    三是光刻和測試封裝。
    晶圓最簡單,幾個大白把普通砂子,放進石英坩堝裏,熔煉提純,
    然後機器筆直地向上,拔出一個圓柱形的矽柱,
    好像從鍋裏拉起一塊拔絲白薯一般,下麵還帶著絲。
    接著,圓柱就硬生生被幾條細細的鋼絲來回切割。
    切割出的圓形薄片,就是晶圓!
    李三彪想了半天,好想哪裏接見過…
    嗯,這晶圓,其實就和超市裏切好的鱈魚片長得一模一樣。
    李三彪剛想拿走,晶圓就被幾個大白撿起來,放到另一條足有七八道工序的打磨生產線上,
    再經過一些女工在顯微鏡下的檢查,合格的晶圓就算是成品。
    李三彪甚至覺得,晶圓製造有手就行。
    “老板,檢測到晶圓生產設備,是否解析?”
    “是的,正在解析…”
    “解析成功…”
    “生成解析文件!”
    李三彪走向另一邊的光刻區,這裏的機器都是工業皇冠,是他最想要解析的。
    要是能製造出一台就好了。
    “發現掩膜生產設備!”
    幾個大白在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在真空環境下把玻璃提純,製造光刻用的掩膜。
    另外一群工人,正在一個中年男人的指揮下,
    把做好的掩膜,放進一隻立式激光雕刻機刻版。
    “快點,這可是馬上要用的!”
    “付工,你都實驗幾次了…”
    付工怒斥:“別跟我廢話!這次肯定能成功!”
    工人連忙開動機器,一束激光開始在掩膜上掃射,刻出那人設計好的線路圖。
    “是否解析掩膜生產裝置!”
    “是否解析光雕機?”
    “解析成功!”
    跟著剛才那幾個工人,來到光刻區,
    工人們把剛剛雕出來的掩膜,當做底片放在上層,
    把晶圓當做相紙放在下層,一起放進光刻機。
    那個中年工程師也跟來了,親自按下了按鈕。
    “小樣的,再特麽不成我就砸了你!”
    光刻機的激光頭猛然亮起,紫光大盛,發出一片光霧。
    光刻原理像曝光照片一樣,激光束透過掩膜,掃在晶圓上,
    晶圓上立刻升起一股股青煙,
    幾秒鍾之後,掩膜上畫著的電路,就被複刻到了晶圓上。
    這時候晶圓已經可以叫做芯片了。
    這還沒完,芯片又被放進刻蝕機,
    無數機械注射器小雞啄米一般,按照預定設計,
    快速往芯片上不停注射硼和磷兩種雜質,
    讓芯片形成無數晶體管。
    接著有人開始往芯片身上焊接線腳。
    李三彪參觀了一遍芯片製造過程,
    係統就一路把芯片生產線全部解析了一遍,連最小的部件也不放過。
    “是否解析光刻機”
    “是否解析光刻膠?”
    “是否解析芯片刻蝕材料及刻蝕機?”
    “是否解析芯片封測機?”
    “解析成功!…”
    與此同時,芯片也已經封裝完畢。
    測試的工人打開激光散射器,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芯片內部構造。
    “芯片本身沒有問題!符合您設計的線路圖!付工,可以上機測試了!”
    剛才姓付的那個芯片設計師,早就等不及了,
    搶過剛做成的芯片,安在一塊電路板上。
    李三彪好奇問道:“你們測試的是什麽東西?”
    小坡說,他們正在研製的,是一種出口戰鬥機設計的飛控芯片,以及顯示控製裝置。
    李三彪立刻想起來了,前幾天收到的那份文件。
    順口問道:“是不是就是給約國殲7?”
    小坡有點驚訝,點了點頭。
    小坡沒有隱瞞,大家都是同行,也不存在嚴重的向外泄密可能,
    電子城這些廠子前身都是部隊編製,生產方向就是飛機和雷達設備。
    那天789廠接到的隻是談判準備通知,
    而878廠接到的卻是研製芯片的緊急任務,限期一周完成,
    目前已經失敗十多次了……
    喜歡重生1981從廠辦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81從廠辦開始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