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發酵

字數:7122   加入書籤

A+A-




    臨安城,和寧門,皇城南大門。
    清晨時分,金甲衛士持戈值守,肅穆莊重,行人遠遠避開。
    忽然,和寧門外正對的禦街方向,人潮洶湧,一大群學子洶湧而來,讓警戒的衛士一陣騷動,他們個個麵色凝重,如臨大敵。
    “好像是太學生!”
    一個衛士驚恐地喊了起來。
    “他們來幹什麽?趕緊通知夏帥!”
    這麽多的太學生前來皇宮,氣勢洶洶,衛士們都是傻了眼。
    很快,太學生們到了和寧門前,他們一起跪倒在地,手裏舉著奏章,異口同聲。
    “為國除賊!伏見聖駕!”
    太學生們慷慨激昂,嘴裏大喊,聲勢浩大,衛士們不敢驅趕,隻是守住了緊緊關閉的宮門。
    太學生們的舉動,早已驚動了整個禦街,無數的百姓跑來圍觀,和寧門前立刻成了人群的海洋。
    太學是朝廷在科舉考試之外,第二個選拔官員的基地。太學上千人,現在來的雖然隻是一兩百人,但誰也不敢等閑視之。
    太學學生人數眾多,不論是太學求學期間,還是入仕之後,對大宋朝政,影響巨大。
    在南宋時期,太學生時常上書,參政頻繁,影響巨大。
    南宋之初,太學生陳東上書主張啟用李綱,斥退黃潛善、汪伯彥,積極主戰以恢複中原,最終被宋高宗趙構害。陳東死後,識與不識皆為流涕,可見陳東及其主張深得人心,贏得了時人的同情。
    宋孝宗朝,權相湯思退執政,繼續對金求和,引發太學生不滿。太學生張觀等七十二人上書,論湯思退、王之望、尹穡等奸邪誤國,招致敵人,請斬之。湯思退憂悸死。
    宋光宗執政,紹熙二年十一月,宋光宗以身體有疾,不去看望老父親宋孝宗,群臣上書苦諫,太學生也踴躍參與。
    宋寧宗朝,金軍南侵敗績,權相史彌遠卻沒有趁勝進擊,收複中原失地,而是采取了消極的退讓政策,授意其黨羽胡榘與金人和議,直接激怒了主戰派與激進的愛國學生。太學生何處恬欲請誅胡榘以謝天下。相率上書的太學生竟有二百七十三人之多,可見眾人怨憤之深。
    可以說,太學生參議朝事,由來已久,也是經久不衰。
    今天,毫不例外,太學生們又一次,激憤而起了。
    眾目睽睽之下,太學生江萬裏和餘玠走了出來,站在了隊伍前麵。
    “各位學子,大家都坐吧,聽我說幾句!”
    江萬裏大聲呐喊。圍觀的百姓和所有坐好的太學生,一起安靜了下來。
    “沂王嗣子趙貴誠,本會稽一鄉間閑人,無才無德,卻由一無賴搖身一變,成為親王貴胄,甚至還有奸臣想捧其上位,敬為太子。而濟國公趙竑,文韜武略,才華橫溢,卻被居心叵測之人處處針對,就連他的麟兒,大宋皇帝的皇孫,也差點遭人暗算,死於非命。你們說,這世間還有天理嗎?堂堂大宋朝廷,竟被這些奸臣宵小玩弄於股掌之上。大宋天子的顏麵何在?大宋朝廷的威嚴何在?”
    江萬裏說完,餘玠又接了上來。
    這位曆史上的抗蒙名將,現在還隻是太學的一個上舍生而已。
    “奸臣橫行,朝政昏聵,我們這些太學生該怎麽辦?”
    餘玠麵色凝重,揮拳大聲呐喊道:
    “我們要求,大宋天子速立濟國公為太子,以絕奸臣之望!”
    “速立太子!速立太子!”
    太學生們跟著餘玠,一起高聲怒喊了起來。
    警戒的衛士們麵麵相覷,這才知道,原來這些太學生到這裏來請願,是要舉濟國公趙竑為太子。
    也難怪,作為大宋皇帝唯一的皇子,濟國公趙竑如今聲名鵲起,其中卻陰風陣陣,說他荒淫無度,又加上他的兒子差點被毒殺。
    太學生們義憤填膺,顯然是為趙竑抱打不平,要求皇帝早立太子。
    “速立太子!速立太子!”
    太學生們一起呐喊,旁邊的百姓也紛紛跟著喊了起來。眾人聲嘶力竭,喊聲遠遠地傳了出去,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皇宮外山呼海嘯般的吵鬧聲,早已驚動了坐在蒲團上修道的趙擴。對於這位醉心於修煉成仙的大宋皇帝來說,什麽事情都可以發生,就是不能打擾他修心養性。
    “外麵為何如此吵鬧?”
    趙擴皺起了眉頭,向一旁的李顧問道。
    “聽回稟的衛士說,好幾百太學生聚集在和寧門外,向官家請願。”
    李顧小心翼翼地回道。
    “請願什麽?到底是為何事?”
    腦子裏除了修道,趙擴記住的事情實在太少。
    “回稟官家,太學生和百姓們請願,要求官家速立太子,否則他們就不離去。”
    “朝廷立嗣,關他們什麽事?”
    趙擴臉色一沉,思索片刻,這才問道。
    “濟國公現在那裏?”
    “回官家,濟國公好像還在會稽鑄造火器,還沒有回來。”
    “作壁上觀,好深的心計呀。”
    趙擴鼻子裏冷哼了一聲,繼續問道。
    “李顧,依你說,該如何處置?”
    趙竑穩坐釣魚台,這讓他驚訝,也讓他有些不快。
    原以為趙竑是個至誠君子,現在看來,小瞧了世人。
    “官家,宦官不得涉政。奴才不敢。”
    李顧趕緊說了出來。
    “但說無妨。”
    外麵的嘈雜聲不斷傳來,趙擴有些心煩意亂。
    “陛下,奴才以為,太學生們之所以這麽做,乃是和最近下毒謀殺皇孫一事有關。坊間流言四起,說沂王嗣子趙貴誠天生異象,有帝王之儀。那些個請願的太學生基於義憤,這才上書。”
    李顧低聲說道,還小心地看了看周圍。
    “李顧,看來你和趙竑處的不錯,你也知道為他說話了。”
    趙擴輕聲冷笑了起來。
    “奴才對官家忠心耿耿,從無二心,還請官家明察!”
    李顧“噗通”一聲跪下,頻頻磕起頭來。
    “起來吧,朕就是問一下,你慌什麽。”
    李顧顫顫巍巍起來,趙擴看著眼前的太極圖,似乎是自言自語。
    “這個趙竑,能讓太學生和金人為他說話,他還有這樣的手段?”
    趙擴也是心頭狐疑。太學生有可能是受趙竑蠱惑。但金國使者為趙竑說話,難道是因為趙竑在《韃靼策》裏的抗蒙主張?
    思來想去,也隻有這麽一個原因。
    李顧汗流浹背,不敢吭氣。
    皇帝看似溫文爾雅,平和靜氣,實際上卻是心思縝密,什麽都知道。
    “李顧,你去傳旨,收了太學生們的上書。告訴他們,立太子一事,朕會詳加考慮的。”
    終於,趙擴輕聲說了出來。
    “官家,隻怕這樣說,他們不肯離去。萬一要是鬧大了……”
    李顧支支吾吾,眼神閃爍。
    “那你就告訴他們,一個月,不,兩個月。兩個月朕一定立太子。快把他們趕走吧,讓朕清靜一下。吵死了!”
    趙擴恨恨說道,頭暈眼花,心煩氣躁。
    這些人再不走,他還怎麽打坐?怎麽修道?
    “奴才遵旨。”
    李顧趕緊輕輕退了出去。
    誰也不能打擾了這位大宋官家的清靜。
    不過,他不明白,官家既然要修身養性,為何不做太上皇,那樣絕對沒有人打擾。
    還是舍不得放開手中哪一點點的權力呀!
    “看來,不得不用點計謀啊!”
    李顧出去,趙擴苦笑一聲。
    皇後那裏,又豈是可以隨隨便便蒙混過關。
    目光掃到了酒壺,趙擴心頭一動,轉動輪椅到了桌前。
    “江萬裏、餘玠,你們都是上舍生,表現良好,可能就要外派任職。你們在這裏裹脅民意,蠱惑眾生,難道不要自己的仕途了嗎?”
    參知政事薛極出來,黑起臉來,訓斥起江萬裏和餘玠二人。
    “江萬裏,濟國公當不當太子,朝廷自有規製。我朝曆代君王,均是在大行之前才立太子。你們這樣做,豈不是詛咒官家,還是快快退去吧!”
    另一位參知政事胡榘,也在一旁苦勸。
    “薛相公、胡相公,此言差矣。紹興三十二年,高宗皇帝立孝宗皇帝為太子,本朝景獻太子開禧三年就被立為儲君,何來大行前立太子之俗成?況且,我等隻是在這裏請願,何來蠱惑人心一說?濟國公殿下作為官家唯一的皇子,蟄伏四年之久,為何不能立為太子?他有什麽大惡嗎?朝廷要廢了他嗎?”
    江萬裏一張利口,問的胡薛二人瞠目結舌,說不出話來。
    “胡相公,你不要危言聳聽。我朝早立太子,不乏先例。我倒是想問一下,你們這些參知政事,對毒害皇孫一事熟視無睹,又任由坊間對皇子趙竑中傷汙蔑。如此不作為,恐怕愧對官家的信任!如今的態勢,濟國公不要說被立為太子,恐怕他這個皇子之位,也要被廢了吧。”
    餘玠冷冷一笑,拱手一揖。
    “這……”
    薛極和胡榘麵麵相覷,一時語塞。
    皇子被下毒,此事已經鬧的滿城風雨。如果任由其發酵,隻怕會引起學潮,局勢越來越糟。
    “薛相公,胡相公,我等就想知道,濟國公殿下作為我大宋皇帝唯一的皇子,為什麽不能被立為太子?那個沂王嗣子趙貴誠,身上有龍鱗,出生時滿屋生香,這些事情是不是應該好好查查,究竟是什麽人在後麵為他造勢?他們想幹什麽,要篡立太子嗎?”
    江萬裏說完,對著洶湧的學生和百姓,又揮拳怒吼了起來。
    “早立太子,早立太子!”
    “早立太子,早立太子!”
    百姓和太學生一起附和,聲震雲霄。
    皇帝近侍李顧跑了出來,在薛極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薛極點點頭,朝著太學生們大聲喊了起來。
    “皇帝有旨,將所有太學生的上書收集,皇帝要親自禦覽!”
    薛極指示著官員,將太學生們的上書全部收集,讓官員送進宮去。
    “江萬裏,餘玠,各位太學生,大家趕緊回去,不要再胡鬧了!”
    薛極揮揮手,就要拂袖離去。
    “薛相公,我們就在這裏等候。官家什麽時候答應我等,我等什麽時候離開。”
    江萬裏不屈不撓,和餘玠坐了下來,人群頓時靜默。
    “真是冥頑不靈,愚蠢透頂!”
    薛極看了看李顧,這才大聲說道:
    “官家已經說了,兩個月內,朝廷必立濟國公為太子。這下,你們該滿意了吧?”
    “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江萬裏和餘玠對望了一眼,一起跪下,伏地山呼萬歲。
    皇帝金口玉言,要是到時候食言,在來伏闕上書就是。
    “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所有的太學生和百姓們一起呐喊,這才心滿意足,紛紛離去。
    看著眾人離去的背影,李顧苦下一張黑臉。
    皇帝說的話,真的能兌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