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進取

字數:7912   加入書籤

A+A-




    六月,盛夏之初,金國境內,臨洮府路,臨洮府城。

    大堂上,大宋天子趙竑端坐,眾將臣肅然立於堂中。

    皇帝親臨西北邊陲,進入金境,和蒙古大軍大戰,遙遙相望,光是這一份膽識和魄力,就足以驚世駭俗了。

    曆史上的“丁亥之變”,蒙古大軍不宣而戰,在宋境攻城略地、踐踏南宋關外五州,宋人生靈塗炭,天下震驚。

    如今,屈辱的曆史蕩然無存。如果非要稱“丁亥之變”,則是宋軍痛擊入侵的蒙古大軍,雖然付出了數萬軍民的死傷,卻捍衛了宋土,真正做到了“亮劍”,犯大宋者,雖強必誅。

    而此時大堂上的諸軍將領,也都是心情振奮,一掃大宋祖製下“以文治武”的悶氣。

    “王堅所部,已經占了定西嗎?”

    趙竑看著眼前躍躍欲試的眾將,朗聲問道。

    軍人的信心,來自於一場場血戰中的攻城略地。隻有不斷的勝利,才能軍心可用。

    蒙古大軍之所以戰無不勝,那是一場場的軍事勝利下積累出來的。而金人、夏人之所以節節敗退,就是被打怕了,沒有了士氣。

    “回陛下,王堅帶兩萬將士,繼占了蘭州後,又擊潰了定西韃靼大營。楊大淵帶兵三千,占了洮州。整個臨洮府,幾乎都在我大宋的治下了!”

    曹友聞趕緊上前稟報。

    蒙古人不善守城,也不守城,隻知道劫掠,宋軍當然不客氣,照單全收。

    沔州城自有軍中將領固守,鳳州成州都留有邊軍,以備蒙古大軍再度入侵。皇帝坐鎮臨洮府,他這個邊軍主帥,不得不親自前來,調兵遣將。

    “河州、湟州、西寧州,還有積石軍,這些地方,如今情形如何?”

    趙竑看著桌上的輿圖,繼續問道。

    河州、湟州、西寧州,這幾處草原縱橫,廣袤無垠,雖然沒有河西的馬場規模,但也是養馬的天然聖地。

    “回陛下,韃靼大軍所過殘破,速不台的大軍都已經撤去。河州、湟州、西寧州都是一些西夏的殘兵敗將,不足為患。臣願率兵五千,將這些地方盡數歸於我大宋治下。”

    江萬載興致勃勃,上前領命。

    “不要急,等韃靼大軍退去,再慢慢收拾殘局。”

    蒙古大軍聚集六盤山和秦州以北,和臨洮府遙遙相望,不知道會不會還有大戰,還是小心行事。

    “陛下,既然占了臨洮路,為什麽不攻下鞏州和新會州?這些地方,可都是我大宋舊地。”

    軍中悍將麻仲,不解地問道。

    他和蒙軍苦戰,損兵折將,趙竑卻沒有責罰於他,還讓他統兵作戰,戴罪立功,他是銘感於心。

    呂文德率兵過了黃河,他退回了臨洮府,聽候皇帝的調遣。

    “韃靼大軍還在六盤山,鞏州和新會州的金人都在死守,現在去攻,不太明智。”

    趙竑微微一笑。整個陝西都是大宋故地,你一時半會收得回來嗎?

    不過,眾將進取心十足,倒是讓他振奮。而宋軍能抗得起野戰,更是令他欣慰。

    沒有實戰過的軍隊,又算什麽強軍?

    “陛下,我軍占了蘭州和臨洮府,韃靼來攻怎麽辦?金人來攻怎麽辦?”

    曹友聞忍不住,還是大著膽子問了出來。

    “金人自顧不暇,不值一提。至於韃靼大軍,如今成吉思汗病死,軍心渙散。朕率大軍七萬,利州兩路一萬大軍,共八萬大軍。再加上西北邊塞數萬銳士,十餘萬之眾,還怕他韃靼大軍來攻不成?”

    趙竑冷冷一句,曹友聞老臉一紅,趕緊退到一旁。

    他自以為自己膽已經夠大,和皇帝一比,簡直是弱爆了。

    “占領臨洮府和蘭州,可以順路西進,占了河西走廊,奪了河西養馬之地。此其一。”

    “占了河西?”

    堂中眾將臣,都是大吃一驚。

    沔州的戰事還未平息,誰也沒有想到,皇帝這就要對河西用兵了。請下載小說愛閱閱讀最新內容

    眾將驚詫之中,趙竑突然一句。

    “各位兄弟,缺少騎兵的痛苦,你們該受夠了吧?”

    既然已經和蒙古大軍為敵,那就沒有理由退縮,反而要更進一步。

    眾將麵麵相覷,都是尬笑了起來。

    沒有戰馬,機動能力不足,勝了不能追,敗了不能逃,這已經是宋軍的痛腳,誰都知道。

    奪了河西養馬之地,看來皇帝已經早有預謀。

    眾將的心,也給趙竑撩撥的野了起來。

    “其二,奪了臨洮府和蘭州,也好接我大宋的一萬勇士回家。中間隔著金人,朕不放心!”

    眾將喜笑顏開,情不自禁連連點頭。

    皇帝對麾下將士愛護有加,讓將士們都是心熱。

    “陛下,這樣一來,恐怕要和金人開戰了。”

    臨洮府新任知府程元鳳,心事重重說了出來。

    占了金境臨洮府,隻要蒙古大軍撤兵,宋金之間,難免要發生戰事。

    “金人占我大宋故地整整百年,難道還不讓我大宋奪回來嗎?況且,這些地方都是我大宋將士從韃靼大軍手裏奪的,關他金人甚事?”

    曹友聞不滿地反駁起了程元鳳這位菜鳥知府來。

    戰事一旦展開,就沒有回頭路。戰爭擴大,他是一點也不畏懼,而且很是期盼。

    臨洮府路西接河西走廊,北接西夏興靈之地,位置極其重要,怎麽可能歸還金人?

    “陛下,那夏人怎麽辦?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萬一韃靼大軍再來,我大宋邊軍又如何自處?”

    利州西路安撫使郭正孫,想的更遠。

    難道說,下一次蒙古大軍來攻,大宋還要救援西夏嗎?

    “郭相公,你考慮的太遠了。靜觀其變吧。相信到時候,西夏君臣會做出選擇。”

    趙竑笑了起來,隨即眉頭一皺,朗聲說道:

    “韃靼大軍撤去,我大宋有兩三年的時間休養生息。奪回河西之地,厲兵秣馬,就從韃靼大軍退兵開始。河西的玉門關,西域的天山,希望朕和在場的諸位卿家,都能早日看到。”

    河西走廊的那些西夏重鎮,已經被蒙古大軍糟蹋得差不多了。雖然有蒙軍把守,但人數應該不多,奪下的力度應該不大。

    “謹遵陛下聖旨!”

    眾臣將一起抱拳(拱手)行禮,人人麵色泛紅。

    皇帝的話裏,已經透露出了用兵的方向。他們這些將領和臣子,隻要照做就是了。

    “陛下,我軍奪了臨洮府,搶了近萬匹戰馬,其中有五千牝馬,卻該如何處置?”

    曹友聞稟報道。大宋軍民缺少,這些馬匹,可是極大的一個補充。

    “先在臨洮府和蘭州養著,等大軍進入河西,全部帶到祁連山的馬場。這些牝馬可是寶貝,千萬伺候好了!”

    趙竑一本正經叮囑了起來。

    “臣遵旨!”

    曹友聞並沒有退回去,而是繼續問道:

    “陛下,我軍何時挺進河西?”

    “曹友聞,你倒是心急。”

    趙竑微微一笑,沉吟片刻,這才開口。

    “等韃靼大軍退兵,我軍立刻挺進河西,占了河西之地!”

    蒙古大軍還沒有退去,曹友聞已經想著兵進河西了。看來,曹友聞是想趁著成吉思汗病死,蒙古大軍軍心厭戰,要大幹一場。

    這個曹友聞,果然是渾身是膽,怪不得曆史上殺的蒙軍屍橫遍野,毫不畏懼。

    可惜,時也命也,曹友聞生在了一個錯誤的年代,隻能是位悲情英雄。

    “陛下,韃靼攻破河西諸地,河西已經是韃靼治下。我軍要占領河西,可派斥候先去河西打探,而後用兵,免得到時候措手不及。”

    麻仲小心翼翼,向趙竑稟報。

    他損師敗績,現在還是戴罪之身。半路和呂文德截擊蒙軍,新會州大破蒙軍,呂文德是主帥,他隻是附從。他生怕趙竑一怒之下,秋後算賬。

    “麻仲,吃一塹長一智,希望這次過後,你要吸取教訓,決不能再犯錯誤。你們這些主將,身負成千上萬將士的安危,可要慎之又慎啊!”

    趙竑臉色凝重,叮囑起了麻仲,麵對的卻是眾將。

    “謹遵陛下教誨!”

    眾臣一起行禮,神色都是嚴肅。

    趙竑的話,讓麻仲終於放下心來。

    雖說君威難測,但現在看來,他是小人之心,皇帝的胸懷,可是吞納大江大河。

    “麻仲,你負責挑選軍中斥候,即刻入河西打探軍情。記住,千萬不要大意。”

    麻仲是邊塞人氏,黨項話熟悉,西北軍中會黨項話的不少,潛伏起來容易。

    “臣遵旨!”

    麻仲暗吐一口悶氣,趕緊領命。

    這下是真真正正放下心來,可以大幹一場了。

    “陛下,若是如此,可就是和西夏交惡了。”

    郭正孫輕聲說了出來。

    河西可是西夏國土,即便是從蒙軍手中奪回,難免也會遭人非議,宋夏不和。

    “郭卿,把河西交給西夏,他們有兵力可守嗎?再說了,河西現在韃靼大軍手裏,我軍進入河西之地,是要靠我大宋將士的流血犧牲,才能從韃靼大軍手裏奪回來的,不是西夏給的。”

    趙竑臉上的笑容玩味。

    叢林法則,物競天擇,他可以不殺戮,但不代表他不會趁機奪回中華之地,置於中華治下。

    西夏的河西走廊如此,腳下金人的臨洮府和蘭州也是如此。誰若是不服,盡管來戰就是。

    “派往靈州和中興府的遊騎,都出發了吧?”

    趙竑接著問道。

    靈州城和中興府圍困半年多,恐怕已經彈盡糧絕。早早派人解觸,也知道西夏那邊的究竟,同樣可以讓守城將士有信心繼續堅守。

    “陛下,王堅傳來消息,金境內的韃靼大軍,已經全部撤回了六盤山,他也已經派出了遊騎,想來十幾日就有消息。”

    曹友聞稟報完,狐疑地問道:

    “陛下,成吉思汗,真已經病逝了?”

    軍中沸沸揚揚,說是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病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大堂中的所有將領和臣子,目光一起看向了趙竑。

    “這還有假?如果朕猜得不錯,韃靼就要撤兵了。”

    來到這個時空,沒能和成吉思汗照上一麵,趙竑心裏還是有些遺憾。

    屠夫也罷,英雄也罷,此人用兵如神,他倒是很想試上一下,和成吉思汗掰一下手腕。

    可惜,大宋太過孱弱,還需鍛煉身體,韜光養晦,隻能趁著蒙軍內亂,見縫插針。

    “陛下,韃靼派了使者,就在城外等候!”

    軍士進來稟報,眾將臣都是一愣。

    蒙古使者前來,到底是幾個意思?

    “不用驚訝,韃靼大軍要退兵了。”

    趙竑輕聲一笑,說了出來。

    成吉思汗病死,消息傳得滿天下都是。窩闊台和托雷離心離德,汗位之爭不可避免。已經征戰了一年半多時間的蒙軍戰意消退,軍中疫病流行,蒙古大軍,這是不得不退軍了。

    “陛下,那些韃靼使者,個個都是凶神惡煞,還是讓臣去會會他們吧。”

    想起上次兩個蒙古使者咄咄逼人的情形,郭正孫小心說道。

    “無妨。朕倒是想見識一下,對方是何方神聖?”

    趙竑哈哈一笑,坐直了身子。

    也不知道,蒙古使者到底是何人?所為何事?

    如今才是六月初,難道說,成吉思汗,這位一代天驕,已經病死於金境六盤山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