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君心
字數:9105 加入書籤
烈日當空,光禿禿的天際間無處躲避。陽光炙烤大地,似乎要融化世界萬物。
金國使者張天綱、金國副使郭蝦蟆,以及一眾使節和隨從站在蘭州城門外不遠處,張天綱和郭蝦蟆雖然汗流浹背,但心裏卻是涼了半截。
城門口的宋軍巍然不動,雖然上麵有涼棚遮擋,但依然滿頭大汗,麵色肅然。城門旁涼棚下,十幾門火炮猶如蹲伏的野獸,讓人心寒。
一輛輛滿載屍體的大車絡繹不絕,從城中向城外轉運。拉車的顯然都是金人百姓,滿頭大汗,艱難前行。
“這些宋軍真是可惡,竟敢如此虐待我大金子民!”
金國副使郭蝦蟆麵色悻悻,狠狠罵了出來。
“各位兄弟,大熱天的幹這活,你們不熱嗎?”
有隨從忍不住,大聲問了起來。
“不拉出去埋了,害怕引起疫病!”
一個年輕的漢子回道,他看著張天綱一行人,狐疑地問道:
“你們是……金人?”
“不錯!我們是大金國的使節,是來給宋人要回蘭州城和臨洮府的!”
郭蝦蟆的話,讓車夫們一陣詫異,說話的年輕漢子立刻黑臉罵了起來。
“你們這些狗賊,韃靼攻打西夏你們不救,我們逃到蘭州,你們狗日的又來要城。你們還要臉嗎?”請下載小說愛閱閱讀最新內容
原來,年輕漢子是西夏流民,直接破口大罵。
“回去吧!自己的百姓都保護不了,還有臉要城?”
“別再禍害我們了!宋人手底下,我們還有飯吃,你們一來,非得都餓死!”
“趕緊滾吧!”
其他幾個車夫,紛紛鼓噪了起來。他們發泄完,推拉著大車,憤憤離開。
“這些個無知的愚夫!”
郭蝦蟆臉上紅白不定,發火也是心虛。
“進城吧。”
張天綱看了一眼對麵粥棚井然有序等待施粥的百姓,無精打采搖了搖頭。
宋軍雲聚臨洮府一線,想要奪回來,恐怕不太容易。
進了城,到了蘭州州衙前,恰好碰到西夏使節李仲諤和羅世昌過來,張天綱硬著頭皮,上前見禮。
“李相公、羅相公,幾年不見,二位相公一向可好?”
“張相公,勞煩掛念,久違了。”
羅世昌強顏歡笑,回了一禮。
蒙古大軍攻夏,金人不聞不問,兩國盟約,已經是名存實亡。
“張相公,金夏約為兄弟之國,我大夏生死存亡之際,貴國作壁上觀,不發一兵一卒,是不是也太不仁義了些?”
另一位西夏使者李仲諤卻毫不客氣,冷冷一聲,發作了出來。
生死邊緣被拋棄,李仲諤的憤怒可想而知。
“幾位尊使,你們先聊著,容我等進去稟報陛下。”
幾個宋國官員紛紛離開,進了衙門。
“李相公,形勢所然,國力匱乏,想要增援大夏,卻是捉襟見肘,諸般阻撓。讓李相公見笑了。”
張天綱苦笑著說道,滿臉的尷尬。
金主不發兵救夏,他一個小小的文臣,又有什麽辦法。
“李相公,難道你就沒有看到,我大金和韃靼大軍數次血戰,軍民死傷無數,鳳翔府都是失而複得。我大金已經盡力了!”
金國副使郭蝦蟆黑著臉,沒好氣地說道。
這個張天綱,堂堂朝廷使臣,代表的是大金的臉麵,憑什麽要對一個小小的西夏使節奴顏婢膝?
“盡力?”
李仲諤冷冷一笑,戲謔地說道:
“金夏邊境相鄰,唇亡齒寒的道理,難道你們不懂?兄弟之國,還不如宋人!宋皇派了救兵赴夏作戰,力挫韃靼大軍於興靈之地,而後又禦駕親征,統銳士十萬來救。事後又發糧數十萬石入夏。要不是這樣,我大夏已經亡了,士民早都餓死病死。你們大金,可以高枕無憂了!”
作壁上觀,不發一兵一卒,沒有一粒糧食救援,金人的做法,讓他是心寒到了極點。也讓他懶得再與金人客氣。
“什麽狗屁宋人,沒一個好東西!李相公、羅相公,你們知道嗎,宋皇駐軍的地方,是我大金的國土。宋軍占著不還,這是要作甚?這不跟強盜一樣嗎?宋皇要是不退兵,我就把他們趕出去!”
郭蝦蟆恨恨地罵了出來,黑臉泛紅。
“郭副使,慎言!大事要緊!”
張天綱急著阻止郭蝦蟆。這可是蘭州州衙,宋皇所在地。萬一被宋軍將士聽到,豈不是要擴大爭端,待會的會談又如何進行?
“大金的國土?”
李仲諤冷冷一笑,目光中不無譏諷。
“貴使不要忘了,你們金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從宋人手裏搶奪。老夫要是你們,就不會前來自取其辱。靖康之難忘了嗎?老夫再多說一句,就憑貴國目前的國力,想要對宋國動兵,有這個實力嗎?看看宋軍這些虎狼之士,你們能與之抗衡嗎?”
也許是生死關頭被對方拋棄,李仲諤平日的謙謙君子,此刻怒目相向,眼裏都要噴出火來。
“好了,李相公息怒。這些朝堂大事,豈是我等小小的臣子能決斷。宋皇就在裏麵,咱們還是稍安勿躁,等候宋皇召見吧。”
張天綱暗暗叫苦,心虛地勸了起來。
“張相公,和他們廢什麽話!直接進去見宋皇,要回蘭州就是!”
郭蝦蟆惱羞成怒,憤憤回擊。
“趕緊回去吧!免得自取其辱!”
李仲諤聲音變得高亢,衙門外的宋軍衛士都轉過頭來打量,張天綱心驚,趕緊勸了起來。
“李相公,聽說安國公主來了蘭州,咱們要不要準備些禮品,前去探望一下公主?”
羅世昌輕聲一句,李仲諤悻悻收回目光,輕輕點了點頭,沒有再和郭蝦蟆置氣。
事實上,和這些金國使臣爭吵,完全沒有必要。
“郭副使,別忘了咱們的使命!”
看到郭蝦蟆麵紅耳赤,似乎還要上前雄辯,張天綱趕緊勸道。
旁邊幾個金人使者也都小聲勸阻,郭蝦蟆黑著臉,終於沒有開口。
“夏國使者,我大宋天子在大堂等候。請隨我進去。”
宋國官員出來,和顏悅色,引著李仲諤和羅世昌等西夏使者進了衙門大堂。
“豈有此理?我大金國使者已經前來,為何不先行召見?”
金國副使郭蝦蟆黑臉通紅,扯開嗓子喊了起來。
衙門口的衛士們看了過來,冷冷一瞥,又收回了目光,絲毫不為郭蝦蟆的暴跳如雷所動。
“郭副使,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你就忍忍吧!”
張天綱歎了口氣,滿臉的無奈。
“張相公,宋皇如此無禮,蘭州等地,恐怕是要不回來了。還是回去稟報皇帝,準備開戰吧!”
郭蝦蟆恨恨發作了出來。
“開戰?”
張天綱驚愕地看著郭蝦蟆,輕輕搖了搖頭。
“郭副使,你看看宋軍這些虎狼之師,你有必勝的把握嗎?”
郭蝦蟆一愣,麵對眼前宋軍將士冷漠的目光,想要說的話,全都卡在了脖子裏麵。
羅世昌和李仲諤進來,一起向高座上的趙竑致謝。
“陛下,老臣謝過大宋救援大夏之恩!”
趙竑占了金國的蘭州等地,這不是開玩笑吧?
他就不擔心,要和金國刀兵相見嗎?
“二位相公不必客氣。大夏國中,一切都好吧?”
趙竑麵帶微笑,親切和善。
“回大宋皇帝,韃靼大軍退去,興靈之地盡被戰火塗炭,百姓十不存一,民生凋敝。多謝陛下援手,我大夏子民才逃過一劫。”
李仲諤再度躬身行禮。
“蒙軍燒殺搶掠,所過殘破,大夏百姓苦矣。”
趙竑眼皮一抬,一旁的餘玠心知肚明,輕聲問了出來。
“兩位尊使,此次大戰,大夏逃過一劫。但夏蒙國土接壤,若是韃靼大軍下一次來襲,不知大夏該如何應對?”
國與國之間,隻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友誼。
皇帝的這一句話,可謂至理名言。
大宋救了西夏,趁機取了河西走廊,這才是大國該有的決斷。
“羅相公,韃靼大軍在大夏攻城略地,大夏百姓白骨累累,屍積如山,剩下的軍民不過三四十萬。韃靼大軍若是再來,大夏又該如何應對?”
堂下的老熟人曹友萬,也是一本正經說道。
就西夏那一點戰兵,人心渙散,軍心難用,想要再守一次,恐怕是徒勞。
羅世昌和李仲諤又是相對一眼,都是麵色難看。
國勢衰敗如此,又如何可以解憂?
西夏的明天,何去何從?
“大宋天子,若是韃靼大軍再來,到時還望陛下揮兵相救,解民倒懸,以全大夏數十萬子民!”
李仲諤肅拜行禮,懇求起了趙竑。
“大宋天子,宋夏已是秦晉之好,大夏若是有難,還望陛下看在安國公主的麵子上,救救大夏!”
羅世昌心頭忐忑,跟著說道。
從古到今,所有幸存的王朝,無不是靠自救。一味地依靠外力,恐怕是徒勞。
“兩位尊使,你們這不是在為難我大宋天子嗎?”
範鍾搖搖頭,接過了話頭,侃侃而談。
“此次為救大夏,我大宋耗損國力,將士死傷眾多,朝中一片反對之聲,百姓人人抱怨。若是再一次發兵救夏,恐怕會朝野動蕩,士民不安,令我大宋天子為難!”
“確實如此。陛下禦駕親征,解救大夏於危難之際,以全大夏皇室,已經是仁至義盡。將來如何,恐怕大夏要自食其力了。”
餘玠毫不客氣,直言不諱。
為救西夏,趙竑親自率兵,將士死傷無數,逼退蒙古大軍。西夏皇帝李睍,也不知道前來蘭州和大宋皇帝會晤。
難道說,區區幾百裏路程,就讓西夏皇帝受苦受累了?
“大宋皇帝,還望你能乾坤獨斷,救大夏於水火不容。”
羅世昌皺眉歎息,苦苦哀求。
國與國之間,本就隻有利益可言。趙竑能救夏,的確已經是不易。
“兩位相公,恕我直言。三四十萬人口,兩座城池,大夏彈丸之地,已經名存實亡。如果我是大夏皇帝,如今能做的,就是為大夏所有的子民找一條退路,一條能活下去的路,而不是貪戀權威,置大夏數十萬子民於危險之中。”
範鍾的話,殺人誅心,羅世昌和李仲諤都是麵色凝重淒苦,良久無言。
話雖然難聽,但卻是大夏國真實的窘境。
“你們不要危言聳聽,驚了兩位相公。”
趙竑終於開口,他端起了茶杯,笑意盈盈。
“韃靼大軍退去,大夏士民苦盡甘來,這是好事,是喜事,應該高興才是。大家不要愁眉苦臉,都端起茶杯,以茶代酒,共同慶祝今天的來之不易。”
範鍾說的沒錯。現在的西夏,人口太少,彈丸之地,還不如大宋的一個大縣。蒙古鐵騎環伺,已經沒有了繼續存在的可能。
“謝陛下天恩。”
羅世昌和李仲諤一起舉杯,臉上難見笑容。
“兩位相公,聽朕一句。”
趙竑鄭重其事,徐徐說了出來。
“若是韃靼大軍再來侵夏,朕也一定會發兵相救。不過,韃靼和大夏邊境接壤,朝發夕至,縱然我大宋想要發兵救援,恐怕也來不及。況且,大夏的確是名存實亡,如何自處,如何自救,才是根本。”
西夏皇帝李睍來不來和他會晤,他一點也不在乎。而宋軍挺進河西,他也不會知會西夏君臣。
天與不取,必受其咎。河西走廊,漢家王朝的西大門,他是占定了,沒有任何愧疚。
李仲諤和羅世昌出了大堂,都是憂心忡忡。
“羅相公,難道說,我大夏真的已經亡了?”
李仲諤唉聲歎氣說了出來。
宋人說得沒錯。世上豈有三四十萬人的國家?一個兩座城池、十幾個堡寨的彈丸小國,是要考慮一下未來的道路了。
“我大夏皇帝倔強,不肯親自前來和宋皇相見,委曲求全。宋皇不聞不問,難猜心事。事到如今,別無他法,大夏隻有自求多福了。”
羅世昌幽幽的一句,話裏感慨萬千。
蒙古大軍若是卷土重來,大夏的前路又在何方?
“羅相公,你說的沒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至少,你我現在還活著,數十萬大夏百姓還活著。這已經是上天最大的恩賜了!”
李仲諤哈哈一笑,人也變得振奮。
死馬已經醫成了活馬。他們這些臣子,對得起良心,對得起大夏的君民了。
“羅相公,安國公主來了蘭州,咱們去拜見一下公主,討個主意?”
李仲諤稍稍沉吟,問了起來。
“當然要去。不過,恐怕安國公主也做不了什麽。大夏要存活,還是要靠自救。”
想起趙竑毫無人情味的話來,羅世昌心頭暗暗一凜。
忠厚仁義的大宋皇帝,並沒有看上去那麽古道熱腸。在他心裏,排在第一位的,永遠還是大宋的利益。
君心難測,這位事事洞破天機的大宋天子,殺伐果斷,冷酷無情,誰知道是不是另有謀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