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時間不等人

字數:3988   加入書籤

A+A-




    諸葛亮開門見山道:“恰逢歲首,難得大家都回成都來。南中叛亂已久,在座諸君大都曾在南中任職,或與南人打過交道,對於南中問題,想必都有自己的見解,我希望能多聽一聽諸位的看法。”

    又道:“我先說我的想法。吾欲南征久矣,無奈夷陵敗後,國中兵微將寡,無力為之。如今一年多過去,國家已稍稍恢複了元氣,又與東吳結為盟友。東吳也表示,已放棄通過交趾太守士燮遙控南中叛夷,因此,我軍南征已再無後顧之憂。”

    “春耕之後,便是南征之大好時機,吾欲親率大軍前往,不知諸君以為如何?”

    丞相府參軍馬謖道:“我支持丞相的意見。說來慚愧,我雖曾任越嶲太守,卻因蠻夷作亂,殺害漢官,阻斷道路,竟從未去過邛都上任,此太守當的實在是有名無實。”

    “以我之了解,南人不服漢人久矣,南土廣袤,山多林密,多有瘴氣,若想要武力征服,實在困難,除非大開殺戒,但此非仁者所為。我的建議是,應采取攻心之策。兵戰為下,心戰為上,力求收服其心,方為上策。”

    “哼,收服人心?談何容易。真乃書生之見。”王連聽完馬謖的話,發出了一聲冷笑,搖頭道:“依老夫看,這仗根本打不了。”

    馬謖問道:“如何打不了?”

    王連道:“吾任鹽鐵校尉多年,深知天下之事,無不在一利字。在我看來,要打仗,首先要算賬,有利可圖,方可為之。”

    “即便取勝,南中不毛之地,偏遠難行,何利之有?南人野蠻,不事農耕,稅賦安出?”

    “若今日平之,明日複叛,還需派職官,駐兵馬,耗費之巨,難以估量。若國中富裕,倒也無妨一試,如今我國如大病初愈,剛有起色,實在沒有本錢去做這蝕本的生意。”

    “更何況,丞相荷國之重,實不宜以一國之望,冒險而行。望丞相三思!”

    王連的話,觸及問題的根本,聽得諸葛亮頻頻點頭。他現在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如果南征勝利隻能得到大統一之虛名,卻又要加重國庫負擔,確實應該三思而後行。

    趙雲道:“文儀之見,洞若觀火,雲佩服之至。吾乃一介武夫,不通鹽鐵之利,隻從用兵之角度,說一說我的看法。”

    “南中土地廣袤,地形複雜,叛夷各成一派,兵勢分散,若想畢其功於一役,需數路人馬同時出擊,多線作戰。而我軍目前的兵力有限,防守有餘,進攻卻稍顯不足,因此,現在並不具備南征的條件,還需要時間養兵。”

    “但今日不討,不代表明日不伐。短期無利,不代表長期無益。否則將來大軍出征北伐,蜀中空虛,南人必蠢蠢欲動,劫掠我後方。屆時又不得不派精兵強將駐守於南方,於北伐徒增後顧之憂耳。此中之隱患,絕非一個利字就能算計清楚的。”

    說到這裏,趙雲向王連微微頷首,表示對言語冒犯的抱歉。王連亦以微笑回應。

    趙雲繼續道:“因此,依我之見,目下應當遷延時日,休養生息,一年之後,待大軍練成,再討伐之。”

    趙雲發言完畢,庲降都督李恢馬上道:“我就是南人,我同意趙將軍的意見。短期看,南征的確無利可圖,但若放眼長遠,南中亦富有礦產,南人亦驍勇善戰,若能妥善用之,於我北伐大業,實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參軍張裔、楊儀也表示,同意趙雲的意見。

    如果這個時空之中沒有周默,

    這個會議開到這裏,大概也就快要結束了。

    馬謖、王連、趙雲、李恢四人的發言,除了馬謖的有點水之外,其餘三人,各有見地,已經將問題分析的比較透徹了。

    諸葛亮最終也是聽從了他們的建議,務農植穀,閉關息民,整整一年,直到來年春天,才親率大軍南征。

    這個決定,以當時曆史中的情況來看,不可謂不正確。

    周默聽完眾人的討論,平心而論,也覺得很正確。

    但他卻沒有表示讚同。

    反而是心急如焚,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因為,他知道一件別人都不知道的事情。

    那便是,今日在場的諸位,不管是年邁的王連,還是年輕的馬謖,在未來十年時間裏,都將陸續去世。

    王連,病逝於一年後。

    趙雲,病逝於五年後。

    張裔,病逝於六年後。

    李恢,病逝於七年後。

    馬謖,四年後兵敗問斬。

    諸葛亮,病逝於十年後。

    楊儀,諸葛亮死後與魏延內訌,被劉禪流放,自殺。

    而隨著諸葛亮的去世,蜀漢將再無一絲一毫的翻盤機會,之後的時間,隻是苟延殘喘罷了。

    周默真想站起來說一句,諸君啊,時間不等人,你們的陽壽不多了,咱們必須趕緊啊!

    但這話要是直接說出來,別人不把你當瘋子才怪。

    周默摸著下巴,苦苦思索。

    諸葛亮見在場隻有周默沒有發言,心中頗為奇怪。往日都是他最積極,今日怎麽一言不發?

    便問道:“思潛,你今日為何沉默不語?若是有什麽其他想法,也不妨說出來給大夥兒聽一聽啊。”

    周默想了半天,才道:“我隻是想,方才趙將軍所說兵力不足的問題。可是,李正方有兵啊,為何不調李正方回來?吳蜀已經結盟,東邊也不需要那麽駐守多軍隊了啊?”

    聽到周默說起李嚴,諸葛亮不由得歎了口氣,無奈地搖了搖頭。

    王連見諸葛亮不願說起此事,便接過話來道:“在座諸君都知道,先帝遺詔,命李正方督永安,統內外軍事。當時荊州吳魏激戰,局麵紛亂,故先帝調蜀中剩餘的大部分兵力前往,共有大軍三萬餘,皆歸他所統領。”

    “不久前我國與吳國達成聯盟,約定共同裁撤邊境駐軍。丞相便給李正方寫信,欲將他調回成都來以備南征,隻留少部分軍隊鎮守永安即可。”

    “沒想到那李正方卻道,東吳兩麵三刀,不可不防,又以先帝遺詔作為擋箭牌,拒絕了丞相的提議,一兵一卒都不會調回成都。可既然吳蜀需要同時裁撤邊境駐軍,他在永安也沒有理由繼續待下去了,便提出,要帶大軍去江州駐防。”

    “可江州內陸之地,並無敵國接壤,也無蠻夷叛亂,哪裏需要這麽多軍隊駐守?”

    “丞相感念先帝之恩,不願與他發生衝突,以傷先帝之明。所以,他李正方的軍隊,便隻能是他李正方的軍隊了,我們也隻能另想辦法了。”

    本站網站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