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出閣?

字數:3966   加入書籤

A+A-


    翌日,裕王府。

    “如今朝廷也是缺銀子缺的緊了,我看陛下又得動搖了。”

    王府花廳,一個絡腮胡的中年男人剛坐下,就急咧咧的說道。

    “唉,朝廷也是沒法子,今秋陝甘和河南又是大旱,秋收已是無望,剛撥出的三百萬兩賑災銀子總得有個出處吧。”

    一旁的瘦高男子語氣則平和的多。

    兩人皆著緋袍,胸前補子一人為孔雀,一人則為雲雁。

    “沒法子就要放開煙禁?朝廷窮的都要靠賣大煙了嗎?”

    絡腮胡男子猶自氣憤。

    “高肅卿你說的這是什麽話!咋就賣大煙了,是要跟那諳厄利亞人貿易,彌補戶部虧空。”

    “咋就不是賣大煙,雖不是朝廷賣,那諳厄利亞人賣還不一樣,彌補虧空的錢可不就是賣大煙的錢。”

    瘦高男子聞言,一時也是語塞,想要反駁兩句,可實在是說不出話來。

    “嚴惟中這個王八羔子,八十了還不死,還有嚴世藩那個小王八羔子,把戶部當成了自家賬房,光他媽姨太太就娶了三十多個,太倉的一半虧空,就是這小子拉下的。”

    絡腮胡男子越說越來氣,見瘦高男子不言語,接著又道:“還有陛下,朝廷如今都難成什麽樣了?還不管不問,倒是青詞每日忘不下吩咐。”

    絡腮胡子話音剛落,瘦高男子立刻就坐不住了,伸手指著他罵道:“高肅卿,你他媽嘴上有個把門的沒有,你死了不要緊,可別連累王爺。”

    “我說的不對嗎?陛下這些年有好好管過朝政嗎?一味依仗嚴惟中父子,那嚴世藩是個什麽東西,竟然自稱小閣老,朝局敗壞如斯,死又有何懼,大不了我進詔獄去陪楊繼盛,這破官,不做也罷!”

    說著絡腮胡子一把將頭上烏紗取下,重重的拍在桌上。

    裕王府內廳,裕王朱載坖正在換衣服,聽到高肅卿的大嗓門,心裏直抽抽。

    “大伴,去跟高師傅說說,讓他小點聲,孤這裏不比他家,人雜的很。”

    大太監李芳聞言,忙小跑著去了外廳,片刻之後聲音小了許多。

    “唉,孤這個師傅啥都好,就是脾氣忒爆,罵嚴嵩父子也就算了,還非得扯上父皇,唉。”

    裕王說著,心累的搖搖頭。

    “王爺多慮了,高師傅耿直,父皇又不是不知道,當初就是看中他這一點,才讓他來咱裕王府的,這些年,高師傅憑這火爆脾氣,可著實替王爺擋了不少明槍暗箭。”

    裕王妃李氏一邊替朱載坖換衣服,一邊笑著說道。

    旁邊的朱翊鎰則側耳聽著。

    他前世是個工科狗,對正經科班曆史並不是很了解,得益於看了不少明朝電視劇和小說,高拱高肅卿的名號他還是聽過的,當然,還有嚴嵩、徐階、嚴世藩、張居正、海瑞等等。

    “高師傅對本王的好,孤記得的,行了,你去收拾飯菜吧,高師傅和李師傅中午就在王府裏吃了,下午孤與他們還得去戶部要祿銀。”

    說著,朱載坖自己整理了一下衣服,便去到正廳。

    裕王妃李氏一聽高拱要去幫著要賬,心裏便定了不少,有高肅卿這個火藥桶在,戶部總得給些麵子吧。

    朱翊鎰也想見見高拱其人,便也跟著去了正廳。

    眾人分別見禮,朱翊鎰也似小大人一般對高李二人行了晚輩禮,讓兩人頗為驚訝。

    “世子這是好了?”

    胸前雲雁補子的絡腮胡男子笑著問道,雖然他已經極力在笑了,但看著還是有些凶。

    朱翊鎰知道這便是高拱了,另一個含笑看著他的則是李春芳,兩人皆是裕王的老師。

    朱翊鎰對二人點了點頭,道:“勞高師傅、李師傅掛念,小子好多了。”

    李春芳看了看小大人般的朱翊鎰,側頭對裕王道:“世子病好以後,穩重了許多。”

    別人誇自己兒子,裕王自然是開心的,但心裏又有一絲絲憂慮,接著張嘴道。

    “穩重是穩重了,就是有些太穩重了,這小子最近也不知道哪裏犯邪了,哪兒也不去,整天把自己關在屋裏看邸報,以往這些東西他是連碰都不碰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看懂?”

    見他這便宜老爹當著外人挖苦他,朱翊鎰心裏頗為不屑,心道連祿銀都要不來的王爺,還好意思說人,不過他嘴上還是很穩重的。

    “父王,多虧你以前的教誨,這邸報,小子還是能看懂一些的。”

    高拱和李春芳聞言對視一眼,皆麵露喜色。

    隨後,二人齊齊起身,鄭重拱手道:“王爺,世子聰慧,該出閣讀書了。”

    不過裕王朱載坖聞言,卻麵露難色。

    在明朝,皇子出閣讀書並不是啟蒙讀書,而是有重要政治意義的,一套規製流程走下來就相當於承認了接班人的身份。

    就像他自己和弟弟朱載圳,當年為了出閣讀書的事,朝堂上也是經過了一番激烈的鬥爭。

    嘉靖皇帝一開始采用了拖字訣,這一拖就拖到了倆兒子十八,最後實在是覺得沒法拖了,才采用了和稀泥的方式,讓裕王和景王同時出閣讀書,而且規製流程皆是一般,這才將出閣這關混了過去。

    朱載坖此時見高李二人又提這事,頓時感覺有些頭疼。

    盡管朱載坖非常想要那個位置,但性子卻是個軟的,一想到此事將要帶來的腥風血雨,最終還是搖搖頭。

    “鎰兒才十歲,出閣還早,此事還是緩緩吧。”

    如此好的一個機會,高拱自然不想放過,上前兩步又勸。

    “王爺,世子天生聰慧,且又勤學,邸報都能看懂了,再不出閣,怕是會誤了世子,且景王世子尚幼,機會難得啊。”

    李春芳也道:“王爺,臣覺得肅卿說的極是,此時正是操辦此事的恰當時機,再拖幾年,景王世子也大了。”

    說的這樣透徹,朱翊鎰也大約明白了一些,裕王和景王的太子之位到現在也沒個眉目,兩人便把目光投向了二代目們,想靠著他出閣讀書的機會,將裕王的太子之位定下來。

    裕王自然也明白,不過卻不想折騰了,當年的大禮儀和國本之爭的慘烈還曆曆在目。

    “啊,這事還是得從長計議。”

    朱載坖說著起身,又道:“這午飯咋還不上呢,本王去催催。”(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