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禁煙
字數:4147 加入書籤
朱翊鎰本來想很快能解決報紙這事的,可沒成想辦一份期刊需要考慮這麽多東西。
比如定價,幾日發行一期,用哪個渠道發售等等,另外還要考慮員工的工資什麽的。
對這些,朱翊鎰並不大懂這個時代報社如何運作,基本都聽了老吳的,就是定價和發行頻次是朱翊鎰定的。
最後大明版讀者文摘定價為一個銅板一份,三日一期,一期發行一萬份。
朱翊鎰要讓京城的讀書人人手一份,街頭巷尾的茶館都在談論期刊上的小說和科普知識點。
這要是實現了,朱翊鎰目測每天他都能收獲上萬的科普值。
交代完一切,朱翊鎰又給老吳留了五百兩銀子的啟動資金,畢竟是三日一萬份的大期刊,他們現在這點人和家夥事根本不夠看的。
既要再租個大宅院,還得要多招些人才行。
臨走的時候,馮保多了個心眼,讓朱翊鎰將天龍八部和十萬個為什麽都帶了回來。
畢竟這是核心科技,萬一泄露了這期刊就算是歇菜了。
以後每期印刷之前,馮保都會派人將這一期的內容謄抄好送過來,書放在裕王府裏總是安全的多。
辦個期刊並不是簡單的事,折騰了大半天,等朱翊鎰回到裕王府,已經是掌燈時分了。
裕王府此時卻是熱鬧的很,正屋大殿上高朋滿座,不僅高拱等人在,還有一些他不認識的生麵孔。
朱翊鎰沒想到自己老爹平時囊慫一個,卻有這麽多仁人誌士站他一邊,看來這嫡長子繼承製還真的深入人心,大幾個月那也是大。
因為朱翊鎰在戶部事件中的出色表現,眾人都對這個世子很好奇,裕王便領了他到殿中見客。
除了他認識的高拱等人,裕王一一給朱翊鎰介紹了其他年輕人,這裏麵就有朱翊鎰後世聽說過的趙貞吉、呂調陽、張四維、申時行、王錫爵、沈一貫等人。
不過他們這時候多是掛職翰林院的一些言官,不是實權派,就趙貞吉還行,在都察院任右都禦使。
不過據馮保說,呂調陽、張四維和申時行等人也很猛,雖是七品的給事中,但位卑權重,在六部可以橫著走的那種。
介紹完之後,朱翊鎰稍微分析了一下這些人的出身,發現還真是江南那邊比較多,再有就是一些其他地方的世家大族。
比如張四維,這家夥是山西人,晉商出身,家裏開錢莊的,套用朱翊鎰那個時代的標準來說,屬於宇宙行級別的,妥妥的金融大鱷了。
還有王錫爵,蘇州人,出自太原王氏,他媽也是太倉有名的巨富吳氏,妥妥的官n代加富n代。
而且這些人不光家裏有錢有權,還他媽的巨聰明,不是狀元就是榜眼探花的,屬於家裏有錢還巨努力的那種,朱翊鎰跟他們坐在一塊,瞬間感到矮了一頭。
不過轉念一想,他娘的他早就不是前世那個孤兒院出身的苦逼程序員了,他現在姓朱啊,家裏也好富好有權的不啦,他祖上都是皇帝。
跟他一比,在坐的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渣渣。
想到這裏,朱翊鎰心裏樂開了花,腰板也不自覺挺得筆直,姓朱真他媽的爽。
雖然高朋滿座,但殿內的氣氛卻不怎麽輕鬆。
殿內靜下來後,高拱便主持道:“放開煙禁之事,陛下下旨廷議,大家都議議吧。”
殿內人來之前基本都知道了這事,前陣子朝堂上關於禁煙的事弄得沸沸揚揚,上書皇帝者不知繁幾,現在終於有了眉目。
可這嘉靖也太會推太極了,直接又將這事給推了回來,讓開廷議,這下可苦了清流們。
廷議是大明朝特有的議政方式,特別是在嘉靖和萬曆兩朝,皇帝都不愛上朝,重臣們便用廷議這種方式來處理國家大事或者推選朝廷大員,也算是比較原始的內閣製了。
不過明朝的皇帝依然有一票否決權,對於廷議的結果,皇帝要是不滿意,一樣可以駁回或者留中。
明朝有資格上廷議的大臣為六部九卿,主要是內閣大學士,以及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翰林院和國子監的一把手。
如今的朝廷六部基本都是嚴黨把持,裕王這邊很不占優勢,放開煙禁之事看來是勢在必行了。
高拱話剛落,剛才寂靜的殿中立時變得吵鬧起來,眾人紛紛痛陳鴉片的危害,然後再痛罵一番嚴嵩及其黨羽禍國殃民。
朱翊鎰聽了一會兒,老感覺哪裏不對,要說禁煙該不該禁,在朱翊鎰看來,那肯定得禁,鴉片危害太大了,不僅損害百姓身體,而且還會造成大明貿易逆差,白銀外流,加劇大明的通貨緊縮,間接加快土地兼並的速度。
但嚴黨的主張有沒有道理,那也是有的,他們主張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貿易,增加絲綢瓷器和茶葉的出口,增加朝廷稅收。
又聽了一會兒,朱翊鎰終於知道哪裏不對了,是自己將這件事想簡單了。
其實對於是否放開煙禁之事,無論是清流還是嚴黨,沒有一方是從鴉片損害健康的角度來考量的,兩派爭論的焦點其實是海禁之事。
嚴黨看中的是放開海禁加強海外貿易背後的巨大利益,可以增加朝廷稅收,出身江南那邊的清流們則是主張繼續海禁,他們好與“海盜們”繼續把持與海外的壟斷貿易。
本質還在於是否開海。
朱翊鎰這才明白,原來這幫清流們才是阻撓大明開海的罪魁禍首,怪不得剛才聽他們慷慨陳詞老感覺不對勁。
當然嚴黨也是不是什麽好貨色,拿放開煙禁來推動繼續和紅毛鬼子們貿易,這也是飲鴆止渴。
黨爭,黨爭,他們爭得一家一姓之私利,這大明遲早藥丸。
裕王府的這場清流聚會,一直持續到深夜,當然也沒什麽好結果,畢竟有資格參加廷議的大佬都在嚴黨那邊,到時候投票他們必輸無疑。
雖然最後還得由嘉靖來最終定奪,但朱翊鎰不想將這禍國殃民的爛政寄希望在那個整日吃元素周期表的修仙人身上。
他得做出改變。
翌日,裕王府飯廳。
“爹,幾日廷議?”
朱翊鎰問。
“十八號,怎麽了?”
裕王愁眉不展的道。
“沒什麽?我隻是問問。”
朱翊鎰吃完飯,便領著馮保去找了老吳。
現在是八號,離廷議還有十天,他要將禁煙這事辦成。
到了獅子胡同印刷作坊,隻見院子裏站了一堆人,老吳動作很快,有了銀子,便立馬招兵買馬了。
朱翊鎰拿出一份昨晚擬好的材料,對老吳道:“文摘的事先停停,先印這個,不要管成本,敞開了印,三天之後我要十萬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