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丹霞生淺暈 清香引水靈
字數:4704 加入書籤
融合,是煉丹之中最重要的一步,若是期間稍稍錯上半點,好不容易提煉而出的藥材便會頃刻間焚毀。
這一步雖然凶險萬分,不過好在他已在玉珠中多次演練,因此最糟糕的情況並未出現。在經過整整兩日的融合之後,爐中藥液盡數融作一團,隱隱可見七枚枚淺白色的丹丸滴溜溜旋轉。
在這七枚丹藥成形的霎那,一股藥香從爐中彌漫而出,聞之心神一振,靈台空澈清明,念頭思緒都變得活潑起來。
他心下微微一鬆,知曉此次煉丹已是功成,接下來就是繼續溫養片刻。
放開陣法,絲絲火氣逐漸散開,隨著時間流逝,丹藥表麵越發圓潤,丹藥香也漸漸收斂。
他屈指一彈,爐蓋哐當一聲揭開,伸手一招,七枚丹藥飛落在手。
丹丸龍眼大小,渾圓如一,觸之無有絲毫熱意,一點不像是剛從爐中煉製而出。
若有識貨行家在場,立馬便知道這是在最後散火溫養階段控火極其精微的體現,煉丹大家也不一定次次如此。
張顯微微頷首,麵露滿意之色,此次他所耗用的藥材分量,理論上說足夠煉出九枚小還丹,而他第一次上手便能出爐七枚,可以說是十分不錯了。
細細察看一番,卻是發現其中一枚周身隱隱有紋路留存,猶如道道海浪翻滾,又似朵朵白雲舒卷,極是玄異。
張顯不驚反喜,笑道:“既然生出丹霞彩紋,借此彩頭,今日便再燒兩爐。”
說罷,便將七枚丹藥俱是裝好收起,接著便盤坐調息起來。
煉製小還丹這幾個時辰,已是耗盡他丹田內氣,特別是控製火候極耗心神,若是境界不足,許多高階丹藥隻能望而卻步。
因此,丹爐丹火以及更為上乘的控火道術,對每個丹師來說都極其重要,借助這些,能極大的降低煉製中的法力及心神消耗。
………
同一時刻,道樸宗,都造院,望潮涯。
此涯位於道樸宗西側,高崖環壁而立,如一彎新月圈住無邊海水,抱在懷內,每當浩浩蕩蕩的潮水湧來,拍打礁岩,卷起千堆雲雪,蔚為壯觀。
涯上長廊高懸,金橋相接,其間台閣羅陳,宮府連綿,更有古鬆列列,奇花錦簇,裝點以寶玉、瓔珞、華盞、彩珠等物,煙雲浮嵐相映遮,望之珠光萬道,瑞氣千條,堂皇之極。
其中一間樓閣中,江至柔把玩著手中一雕龍如意,斜坐踏上,半眯著眼睛看著麵前兩人,隨意道:“如此說來,此人已經坐穩真傳之位了?”
江成心頭一跳,看了眼一旁宛如石像般的江博,放下身段,說道:“是。七日前,張顯剛回山門,莘梓宮便為他添置了一盞本命魂燈。”
江至柔乃江氏庶子出身,其母乃族中婢女,直到後來他非同一般的煉器天資,被都造院掌院章以寧章真人偶然發現,大喜之下,章真人便將其收為弟子,才改善了些許處境。
江至柔不僅煉器天賦強絕,而且更注重玄法修行,一心慕道,入道一甲子時間,便已經步入靈真境。
都造院章真人對其寄予厚望,時常講法授道。
江至柔聽完,瞥他一眼,淡然開口,道:“那你尋我作甚,為你報那一掌之仇?丹鼎院董真人可非是什麽蹣跚老朽,隨意好欺。”
他雖然與江成是同姓族人,但他是庶出子,與其沒有任何感情可言,甚至還有不少恩怨。
以前為了自己母親在族中少受些苦累而委曲求全,現在他已是都造院少工造,身份地位不可同日而語,早已將其母已接至身旁,斷然不會再給江家人好臉色。
一旁江博聽出了拒絕之意,心下慍怒,但他老於世故,神色不改,輕咳一聲,緩緩道:
“族中聽聞賢侄前不久已晉為工造大將,長老們大喜過望,爭相稱讚。對了,族中還讓我們帶來了賀禮,正好轉交給賢侄。”
說完,江博不顧江成愕然之色,從懷中掏出一方寶盒,接著打開盒匣,隻見其中一塊拳頭大小的黝黑石塊躺臥其間,這石塊色澤完滿,隱隱可見一縷縷銀色絲絛纏繞其上。
江成矜持一笑,指著麵前匣盒之物,笑道:“九徽石,此物之效用,想必賢侄比我更是了解。”
江至柔微微一訝,目光下移,見果真是九徽石,而且份量很足。
煉器鍛打過程中,若加入些許此石粉末,能更好地排除寶材雜質,有幾率提高成品品級。
伸手一指,將其拿捏在手,仔細把玩片刻,淡淡道:“你且說吧,記住,別提過分的要求。”
江成臉色陰了下來,江至柔不過一婢女所出,竟敢如此輕視於他,心中不由得大恨。
江博卻恍若未覺,依舊笑道:“賢侄不必如此。前日董真人下賜一處島嶼福地與他,賢侄隻需遣人上門,收取那宗門月例,若他上交不出,按門規行事便可。”
按山門規矩,各殿各院弟子,凡在山門有獨立洞府者,每月均需上繳各種月例,可用寶材靈物置換,也可用功德點數抵扣。
這月例主要用作宮殿修繕、陣禁布置,以及各種廊台高閣、勝景福地建造所用。
都造院司職正包含收取月例這一項,事實上,道樸宗諸多弟子洞府、高殿玉閣、長廊金橋等等,俱是由都造院建造。
江至柔眉頭輕皺,繼而舒展開來,此事對他而言並不困難,看在九徽石的份上,他輕輕頷首道:“如你所願,就後天吧。”
………
三陽島。
張顯一臉悠然,漫步下山,前行數百步,有一觀景閣台,起目眺望,隻見一片渺渺水域,寬廣無垠。
遠近水天一色,上下周天渾然,雲霧繚繞,空蒙水汽似珠玉成絲,海氣靈液彌漫散灑,深吸一氣,如飲甘露純釀,潤澤心脾。
昨日他連開兩爐,果不其然,煉製過程中順暢無比,一爐補元丹和一爐通周天,每爐俱是出丹七枚,不過並再無一枚出現丹霞彩紋。
過有片刻,他來到島上一處渡口,隨著他起了禁製,四周水汽大起,逐漸將島嶼遮掩包裹。
望著渺茫水麵,他搖了搖渡口係掛的金鈴,數個呼吸間,便有一隻碩大烏龜頭顱浮出水麵,銅鈴大的雙眼看向張顯,大嘴開合,發出蒼老之音,道:
“小妖敖黿,見過這位真人,還請真人上得背來。”
張顯微訝,他入島之時便知曉,湖中有靈水族多做腳力,供人來往,隻是此輩靈慧不足,僅能聽懂幾句地名所在,未曾想其中還有能吐人言之輩。
不敢失禮,拱手答道:“有勞敖道友。”隨即走向其背,這龜背四丈方圓大小,光潔齊整,隱隱有月華流淌,短是神異。
敖黿連道不敢,待張顯站穩後,他蹬開四足,踏水麵如行平地,轉眼間便駛向遠方。
所謂‘龜名玄衣督郵,鱉名河伯從事‘,這老龜卻以敖為姓氏,而且神智俱足,功行不淺,約莫祖上與那妖庭真龍一族還有些關係。
此事本也無甚稀奇,真龍一族統禦此界時,與諸多種族皆有姻親,不過此處乃道樸宗界域,這老龜還能在此修煉出一身道行,想來其中另有說法。
不消片刻,便走完了百裏汨羅湖泊,直接在丹王山腳下停靠。
張顯上得岸來,道:“敖道友,多謝了。”
敖黿答道:“不敢。”說完,便再次竄入水中,一個擺旋,便消失不見。
張顯轉身往丹王山山頂走去,他欲將那三份丹丸交予董真人。
敖黿沉寂水中,心下卻在急轉,他在此間修行了一千三百餘年,雖然延壽身輕,一身道行堪比金丹修士,也會說人語,隻是難脫本殼,再難寸進。
數百載前,他聽聞道樸宗丹鼎院來了位新掌院,其人懷有秘藥丹方,能助人突破金丹瓶頸。
既然殼竅難脫,他便希望提升功行,待境界上去後,或許能另有辦法。
礙於某些約契,他不可上的岸去,隻好潛藏湖中,以待天時。湖中眾多水族,道行以他為最,前日下屬稟報,說是三陽島被董真人下賜給他新收的弟子。
聽到這個消息,他頓時覺得,自身機緣已到。董真人他是知曉的,道行極深,隻是大限將至,若此人是他新收弟子,那麽極大可能會承其衣缽,那卷丹方自然包括在內。
為此,他親身出動,在三陽島外盤桓數日,終於等到張顯出島。張顯身上那股丹香味,更是讓他確信此人便是他大道機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