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傳承
字數:3455 加入書籤
古伯聽後,微微一笑,有些調侃的說道:“主人的傳承豈是如此容易就能得到的?能被主人選中之人,肯定是萬裏挑一的天縱之才。”
金老怪聽後,開口問道:“那是自然,不過,你認為此人能得到主人的傳承嗎?”
古伯聽後,接著說道:“讓樊小友試一下,說不定就能通過主人的測試呢!”
金老怪聽後,開口說道:“好,我倒要看看,讓你如此推崇之人,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金老怪說完,一抬手指著水潭邊上的那棵枯樹說道:“第一題,將這棵枯樹複活,隻要你完成了第一題,才有資格知道第二題是什麽?”
樊木聽後,扭頭望向這棵古樹,這棵古樹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已經是生機全無,即便他是修仙者,也不可能將其複活。
與此同時,樊木和小息神識交流,看看小息有沒有複活這棵枯樹的辦法?
小息見到這棵枯樹後,也是不住地搖頭,這棵枯樹就是一棵朽木,即便這位息土之靈,也無法將其複活。
既然小息都無法複活這棵枯樹,那這棵枯樹就肯定無法複活,但是這道題的答案,絕對不可能是無法複活,應該是另有玄機。
這道題是古伯的主人留下來的,古伯的主人肯定是一位響當當的人物,這道題本意不是誰能真的複活這棵枯樹,應該就是對生死之道的感悟。
想到這兒,樊木心中一喜,他走到那棵枯樹前,一抬手,一顆紅色的種子落出。
這顆種子落地生根,迅速發芽,長出了一根藤蔓,這根藤蔓又開始滋生出新的嫩芽出來。
僅僅過了一頓飯的時間,枯樹已經被藤蔓覆蓋,仿佛活過來一樣。
樊木指著爬滿藤蔓的枯樹,開口說道:“這棵枯樹雖然已經死去,不過,另一個生命又借助這棵枯樹存活了下來。
遠遠望去,枯樹之上生機勃勃,我們又何必糾結這棵枯樹是死是活呢?”
古伯聽後,臉上露出笑容,他扭頭望向金老怪,而金老怪則是不以為然。
這時,在古樹旁浮現出一道人影,此人是一位白袍老者,相貌俊朗,有一種仙風道骨的氣質。
此人出現以後,古伯和金老怪對此人躬身施禮,口中恭敬的說道:“拜見主人!”
此人隻是揮揮手,隨後,扭頭望向樊木,他對著樊木微微點頭,隨後,開口說道:“老夫乃是若竹道人,具體的來說,隻是若竹道人的一道神念,你年紀輕輕,竟然能夠將生死一道領悟到如此境界,也是十分難得了。”
樊木聽後,不敢怠慢,同樣躬身施禮,開口說道:“晚輩樊木,剛剛隻是隨意說出來的,不足之處,還請前輩指教。”
若竹聽後,接著說道:“這第一題考的就是對生死一道的領悟。
修仙者不能感悟生死,豈不是一位糊塗之人,如行屍走肉一般,渾渾噩噩的苟活於世,倒不如轟轟烈烈的死去。
樊小友的第一題通過,下麵開始第二題的測試。”
若竹道人說完,一道勁風刮過,隨後,樊木就感到眼前的景物一個模糊,他已經身處一間石室之中。
石室的半空中懸浮著五隻羽魂,這五隻羽魂正在相互追逐,飛行的軌跡,剛好是一個圓形。
這幾隻羽魂的個頭較大,比坤羽境中的那些羽魂大出了十幾倍,稍微感應後發現,這幾隻羽魂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並散發出不同屬性的靈力波動。
這時,若竹道人開口說道:“這五隻羽魂並非是普通的羽魂,而是屬性羽魂,分別是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的羽魂。
天地五行,相生相克,異常玄妙,其中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而這五隻羽魂正是按照這個順序相互追逐。
現在第二題就是,請找出這五隻羽魂中,最為強大的一隻。”
若竹說完,笑眯眯的望向樊木,接著,大有深意的說道:“樊小友尚未凝聚出羽翅,隻要樊小友能答對這第二題,樊小友可以任選其中一隻羽魂融合。”
當樊木聽到屬性羽魂幾個字後,心潮澎湃,當他踏進這間密室的那一刻,他儲物袋中的羽魂秘令就不停的顫動。
原來坤羽境之中真的有屬性羽魂,隻不過,這些羽魂被關在這間石室之中。
因此,經過了無盡的歲月的坤羽境尋寶,也沒有人能夠捕獲一隻屬性羽魂。
而他想要得到屬性羽魂,必須要答對這第二題才可以,這第二題不簡單,這五隻屬性羽魂相互追逐,它們是按照天地五行的規則進行的。
那隻水屬性羽魂,正在追逐火屬性羽魂,火屬性羽魂又追逐金屬性羽魂,在金屬性羽魂前麵的是木屬性羽魂,在木屬性羽魂前麵的是土屬性羽魂,而土屬性羽魂又在追逐水屬性羽魂。
這樣一來,形成了一個圓圈,它們這樣相互追逐,不知道經曆了多少萬年,至今仍然無法分出強弱。
如果說金屬性羽魂強大,那麽根據天地五行的規則,火克金,火屬性羽魂應該比金屬性羽魂更強大。
如果說火屬性羽魂強大,根據天地五行的規則,水克火,水屬性羽魂又比火屬性羽魂強大。
無論他選擇哪一個羽魂,都能找出比這隻羽魂更強大的存在,這樣一來,此題無解!
但是,若竹將這天地五行的規則列為第二題,肯定會有答案的,絕對不是此題無解這麽簡單。
樊木心念急轉,神識海中浮現出金木水火土五隻羽魂相互追逐的圖案。
天地五行,相生相克,根本無法決出哪一個更強大。
如果自己以天地五行相生相克去分析這道題,這的確是一道無解之題。
金老怪和古伯都說這道題無解,想必二人都陷入到了天地五行相生相克的死循環之中。
他必須另辟蹊徑,想辦法繞開天地五行相生相克才可以。
想到這兒,樊木心中豁然開朗。
明白了,我明白了!
這看似是一道無解之題,其實卻是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