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另辟蹊徑
字數:3484 加入書籤
於是,樊木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一抬手,將那隻紅色的羽魂攥在手中。
隨後,扭頭望向若竹道人,開口說道:“若竹前輩,這隻火屬性羽魂就是最強大的那隻羽魂。
而且晚輩剛好是修煉的火係功法,晚輩打算將這隻羽魂融合,凝聚出火屬性的羽翅出來。”
若竹道人見後,臉上毫無表情,隨後,他一揮手,半空中那四隻羽魂靜止不動。
這時,若竹道人開口問道:“樊小友如何斷定這隻火屬性羽魂,就是那隻最強大的羽魂呢?”
樊木聽後,微微一笑,開口說道:“因為我說它是最強大的,它就是最強大的。”
此刻,樊木說話的口氣強硬,仿佛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若竹道人聽後,並沒有生氣,而是饒有興趣的問道:“樊小友如此有自信,如果老夫說那隻水屬性羽魂是最強大的。
而水屬性羽魂,剛好可以克製這隻火屬性羽魂,你又作何解釋?”
樊木聽後,開口說道:“若竹前輩,晚輩認為那隻水屬性羽魂,根本沒有這個機會了,如果是在戰場上廝殺,這隻水屬性羽魂已經殞命了,身死道消之人,又如何談其強大?”
若竹道人聽後,雙眼微眯,開口說道:“樊小友,接著講下去。”
樊木則是接著說道:“天地五行,相生相克,想要確定誰最強大,必須要打破這種平衡才可以。
其實第二道題的答案有五種,無論說哪一隻羽魂最強大,都是正確的。
問題的關鍵是讓這隻羽魂,與其餘四隻羽魂脫離,我將火屬性羽魂拿出後,這裏隻剩下了金、木、水、土四隻羽魂。
由於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而水則是沒有相克之物,必將會第一個選擇逃逸。
而在現實的戰場上,修仙者對戰的過程中,往往第一個逃逸的,會被第一個擊殺。
因此,水屬性羽魂會被土屬性羽魂擊殺,當水屬性羽魂隕落之後,下一個就輪到了土屬性羽魂逃逸,同樣會被木屬性羽魂擊殺。
隨後,木屬性羽魂必然會被金屬性羽魂擊殺,當這裏隻剩下金屬性羽魂時,我將這隻火屬性羽魂放出,以天地五行相生相克的規則,火屬性羽魂肯定可以將金屬性羽魂擊殺。
因此,我手中的這隻火屬性羽魂,就是最強大的那隻羽魂。”
若竹道人聽後,哈哈一笑,他並沒有說什麽,而是一揮手,半空中的那四隻羽魂再次糾纏起來。
不過,這次由於缺少了火屬性羽魂的緣故,那隻水屬性羽魂拚命向外逃走。
可是土屬性羽魂怎能放過它,隻是幾個呼吸的時間,就將水屬性羽魂吞噬。
緊接著,木屬性羽魂又吞噬了土屬性羽魂,最後,金屬性羽魂吞噬了木屬性羽魂。
樊木一鬆手,手中的火屬性羽魂飛出,直奔那隻金屬性羽魂而去。
僅僅是幾個呼吸的時間,金屬性羽魂被火屬性羽魂吞噬,半空中隻剩下了這隻火屬性羽魂。
此刻,這隻火屬性羽魂的體型又大出來一圈,看到這一幕,金老怪和古伯的臉上,均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這第二題已經困擾他們二人無盡歲月,他們被天地五行相生相克困擾,認為這第二道題是無解之題。
而今日卻讓樊木給破解了,這也讓他們二人,豁然開朗。
這時,若竹道人開口說道:“這天地五行看似簡單,不過,裏麵蘊含了非常玄妙的規則變化。
樊小友能夠將天地五行領悟的如此透徹,讓老夫也是刮目相看,這道題的答案,正是樊小友所說出的答案。”
若竹道人說完,一抬手,將那隻火屬性羽魂射回,隨後,對著樊木開口說道:“樊小友身具朱雀血脈,修煉的又是火係功法,融合這隻火屬性羽魂,再合適不過了。”
若竹道人說完,將手中的火屬性羽魂遞給了樊木。
樊木接過這隻羽魂後,心中激動不已,隻要他融合了這隻羽魂,就可以凝聚出火屬性羽翅出來。
據典籍記載,火屬性羽魂是由那些羽魂相互吞噬後,存活下來的最強大存在,級別還在朱雀和金鳳等聖靈的羽魂之上。
融合火屬性羽魂羽魂後,可以凝聚出火靈翅出來,同時,還能有機會領悟火屬性的大神通。
如果凝聚出火靈翅後,將會彌補他遁速上的短板,他的實力會更上一層樓。
這時,若竹道人接著說道:“樊小友已經答對前兩道題了,如果樊小友再答對最後一道題,那麽,樊小友將會得到老夫的傳承。
不過,這第三題和前兩道題不一樣,第三道題則是測試神識的強弱。
在測試的過程中,有一些風險,很有可能在答題的過程中殞命。
樊木聽後,心中一驚,這第三題是測試神識的強弱,還有殞命的風險,這讓樊木有些猶豫。
若竹道人的法力通天,而且此人是靈界之人,如果得到靈界之人的傳承,絕對是他的一大機緣。
如果冒的風險太大,萬一小命不保,那他可就虧大了。
若竹道人好像看出了樊木的心思,他接著說道:“這樣吧,我先把題麵給你演示出來,答與不答?你自行決定。”
樊木聽後,點點頭,臉上露出喜色,若竹道人,一揮手,眼前的畫麵再次發生扭曲。
隨後,一棵蒼天大樹出現在眼前,此樹高有千丈,枝繁葉茂,在樹枝之上掛著幾顆靈果,這些靈果有頭顱大小,通體血紅色。
樊木看到這棵大樹後,立刻聯想到了那棵雲魔樹,此樹和他的那棵雲魔樹倒有幾分相像。
若竹道人開口說道:“這是一棵先天靈樹,上麵生長了幾顆先天靈果。
隻要樊道友查出這幾顆先天靈果的真假,這第三題就通過測試了。
想要判斷樹上果實的真假,隻有通過神識探查,方能知曉,這道題考驗的就是神識的強弱。”
說到這兒,若竹道人扭頭望向樊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