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概要28

字數:1930   加入書籤

A+A-




    孫休乃是一個城府甚深之人,就算想對付孫綝奪回朝政大權,也對孫綝百般恩寵,賞賜及讚賞不斷,使得孫綝愈發驕狂,屢屢口出狂
    如此一來,孫休盡收群臣之心及民心,最後在張布和丁奉的謀算下,故技重施,於臘祭宴會中誘殺了孫綝此時年僅二十八歲),孫休奪回大權,當即夷滅孫綝三族,並追究已死的孫峻責任,將孫峻棺木掘出,挖出其陪葬的印綬等物品,將孫峻棺木砍碎後,直接將其屍體埋葬,如此還未算,孫休因為羞於與孫峻、孫綝二人同族,特意命人從宗族中取消了他們的名字,將他們改名為“故峻、故綝
    孫休此人,表現不俗,本來算是一個有為之君,在取得朝政大權之後,便頒布良製,嘉惠百姓,促進了東吳的繁榮,並在永安元年創建國學,設太學博士製度,詔立五經博士,為當時東吳的文化盛
    可惜天不假年,東吳在孫休手中漸有興盛之象的時候,孫休就暴病而亡,年僅三十歲東吳這些事甚有詭異之處,有以南定北希望的孫策死於離奇的刺殺中,有中興之象的孫休又離奇暴病),本來孫休臨死前托孤於張布和丁奉,不過張布和丁奉最後竟然沒有執行孫休的遺命,反而擁立了孫休的侄子孫皓為帝,東吳自此又陷入了暗淡之
    而孫皓,後世之人對其的印象隻是東吳末代皇帝而已,不過其實孫皓並不是如此無名之輩,孫皓乃是當年孫權所立太子孫和的長子,幼年時候也甚得孫權喜
    當年由於孫權晚年昏聵,朝政混亂,群臣分站太子孫和孫權三子)、魯王孫霸孫權四子)兩派,互相傾軋,引發了東吳曆史上著名的“二宮之爭”,孫權眼見朝局越發險峻,恐怕自己死後,東吳會如同當年袁紹勢力一樣,群臣隻顧內鬥而不顧外敵,最終慘被毀家滅
    於是孫權不得不振作起來,心狠手辣地幽禁了太子孫和、賜死了魯王孫霸,並殺死及罷黜了不少兩派的黨羽,待朝中再無兩派爭吵的聲音後,孫權就下定決心,另立了自己的第七個兒子孫亮為太子,廢去孫和太子之位,貶出建業,流放到故
    雖然後來孫權有所後悔,複立孫和為南陽王,甚至在孫權病逝後,當時執掌大權的諸葛恪似有重新擁立孫和為帝的想法諸葛恪乃是孫和王妃張氏的舅舅,諸葛恪曾有傳言給張氏,讓其“位超眾人”,而且諸葛恪更修整武昌的宮殿,其屬下有言其計劃遷都),不過最後諸葛恪被孫峻誅殺,孫峻便以此為由,廢黜了孫和的王位,並賜死了孫和,其王妃張氏也隨其自盡身
    而孫皓的生母,孫和次妃何氏,為了孫和遺孤不致無人撫養而夭折,並沒有殉死,而是艱難地將孫皓及何氏所生的三個子女一起撫養長
    孫皓由於其父親的關係,幼年時候應該頗享受過不少日子的富貴生活,然後隨著其父親孫和地位的起起落落,孫皓的美好生活也是屢次得到又失
    直到後來孫皓的叔叔孫休即位,才被封為烏程侯孫堅當年響應曹操的檄文,在酸棗與其餘十七路諸侯會盟的名號就是烏程侯,後來孫堅死後,其子孫策向朝廷上表,也是承襲了烏程侯這個爵位),此時的孫皓,已是幫助母親撫養眾弟妹已經六年之久了,其經曆之多,可想而知,如其後來不是以暴虐傳世,或許後人會將其經曆潤色一番,極有可能是一個媲美《趙氏孤兒》的故
    孫皓這些年經受的磨難以及人生中經曆的悲喜交集,造成其複雜的性格,後來孫休暴病而亡,東吳眾臣不願遵從孫休遺命,立其幼子為帝,想在宗室中尋一名年長之人繼承帝位,而以前擔當過烏程令的左典軍萬彧,向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推薦孫皓,說孫皓才識明斷,很有當年長沙桓王孫策的風采,又更加好學,遵守法度,可見孫皓這些年做得相當不錯,給予世人的印象還是可以
    於是濮陽興和張布說服朱太後讓孫皓繼位,這一年,孫皓以二十三歲的年齡登上東吳皇帝之位,甫一即位,孫皓就大赦天下,封賞擁立之臣,追諡父親孫和為文皇帝,頗有一番君王之
    其後孫皓的表現,也著實不錯,下令撫恤人民,又開倉振貧、減省宮女和放生宮內多餘的珍禽異獸,一時被臣民譽為明主,東吳仿似繼續了孫休的清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