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三十章

字數:12076   加入書籤

A+A-




    【建文二年4月1號,李景隆在德州,郭英、吳傑、平安在真定,雙方開始緩慢移兵,漸漸北上,準備在白溝河處合兵,劍指北京。】

    聽到這話,眾人便知,下一場戰鬥已盡在眼前。

    郭英更是精神抖擻。

    終於輪到我了!他心中的小算盤撥得嘩嘩的:穎國公不知為何,始終沒有在靖難中出現,莫非是老病在床?也有可能是已然謝世,到底穎國公已上了春秋。至於耿炳文,之前已被殺得大敗了;李景隆更不用說,已承認自己是廢物耳!

    點檢一番,我不就是那根獨苗苗了?

    隻要我在這場戰鬥中,表現突出,那麽在這四位之中,原本敬陪末座的我,便會毫無疑問拍馬向前,屆時,生前封公什麽的,都是等閑了,最重要的是死後哀榮,哎呀,太廟……哎呀,孝陵……

    哎呀,郭英已經想入非非。

    【這中間還有段戲說。up一般呢,是不太提戲說的,此處“戲說”泛指朱棣朱允炆雙方支持者寫的離譜故事,除非它真的很好笑。

    奉天靖難記寫,這李景隆啊日漸驕恣,各處將領爭相賄賂之,甚至呢,每天早晚都進見對他磕頭,喊他“殿下”,這小夥子心裏頭啊,早就暗生反意。】

    李景隆:怎麽又是我?!

    燕王,我們遠無怨近無仇,燕王,你就放過你的親戚吧!

    他滿含悲憤,對老朱說:“陛下……”

    不用李景隆多說了,老朱也同情這小夥了:“行了,我知道,他亂說的。”

    【這肯定是胡編亂造了。給李景隆十個腦袋他也不敢搞這啊,最離譜的是,還說其他將領陪著他搞。拜托……也不看看軍中那些將領都是些誰,看看他們的後台腰子有多硬。

    終於上場的我們朱元璋心肝寶貝侯郭英,前麵提過了。】

    郭英挺胸疊肚,笑逐顏開。

    【胡觀,駙馬,取了老朱第十一個女兒。

    安陸侯吳傑,他爹吳複當初力戰張士誠,一路從長興追殺到忠節門,打的張士誠都破了膽,後來又因為舊傷早早死了,很白月光的存在。吳傑自己犯了事兒,老朱讓他戴罪立功。

    這些人到底突發了什麽癔症,會對李景隆口稱殿下,造老朱家的反?】

    老朱一愣,立時警覺:“吳傑犯了什麽事兒?後輩你給我說清楚。”

    但後輩聽不到。

    【對了,還有個俞通淵,這位兩落兩起也很神奇。

    他胡惟庸案時靠爸爸哥哥為國捐軀的功勞,雖被連坐沒被處置。和瞿能一起領兵平月魯帖木兒有功,很是勇武,被封了侯。到了藍玉案,他又又被牽連了,老朱把他除爵,打發回家。直到建文元年,朱允炆把他起複。

    他都被搞兩次了,哪還會想再經曆一次李景隆案?事實上,這哥們兒,最後在白溝河,血戰至死。

    也是可惜了,和瞿能父子相類,都是少壯派有成長空間的的虎將,白白死在內戰裏。】

    藍玉……又是你!

    你怎麽老牽連別人!血戰至死,聽著明明很可取,怎麽就被你霍霍了,害我把他打發回家。

    朱元璋聽到這裏,眉頭皺起又鬆開,鬆開又皺起,如此心中複雜許久,還是覺得痛失這幾員虎將,心疼得哆嗦。

    他掃了眼朱棣,卻發現朱棣也是神色發苦,一副極為難受的樣子。

    他轉念一想,便明白了:

    好啊,這龜兒,把這幾員虎將都看成自己的囊中物了,可不就心疼上了嗎?

    現在心疼有用嗎?現在你麵前還有藍玉這座大山呢!

    老朱突然靈光一閃,我已經替他們這群龜兒當牛做馬那麽多次,總該輪到他們幫我幹活了吧?嗯,藍玉這種麻煩精就扔給老四去折騰好了。

    【還沒完呢,書裏又寫,朱允炆給李景隆送斧鉞旗旌,大意就是給個好彩頭。沒想到太監給李景隆送的時候,突然狂風大作,舟碎了,彩頭沉了。於是大家評價,哎呀,這是天意警示。

    up對此類表述,怎麽說呢,能理解,宣傳口的活嘛。

    問題是,你搞迷信,你宣傳口的對頭也緊隨你的步伐搞迷信。

    你寫上天幫你河水結冰,立刻衍生出北京保衛戰能退敵,全靠零下八度就結成的寒冰之牆。

    你寫風吹舟碎,大家隨後的印象,就是每回打仗你能贏全靠一股妖風吹斷對方帥旗。

    你一開始或許隻是想單純的證明“天命在我”,但在隨後叔侄雙方陣營文人孜孜不倦的加筆下,最終呈現出的結果是:

    為了打區區一個白癡李景隆,永樂大帝自己是不行的,還得靠老天做法幫忙的喜感。

    這種喜感在古代可能沒什麽,最多隻是藏著一點文人的小心思,你甚至難以分辨這是好的小心思還是壞的小心思,隻能說,粉得似個黑,黑得似個粉,粉粉黑黑實在鬧不清楚吧。

    但是在現代人看來,嗯……可能這就是永樂大帝的靖難之役的難度和精彩一直被嚴重低估的最根本緣由吧。

    吊詭的是,之所以被低估,源頭還得怪咱們沒事愛給自己添兩筆迷信思想的永樂大帝。

    up真是一邊想要狠狠批評永樂大帝,一邊為永樂大帝痛心疾首。

    明明他打戰那麽帥,戰術思想那麽強,曆史上唯一以藩王之姿席卷天下,怎麽最後,就到了靖難能勝全靠李景隆的程度呢!】

    大家聽得一愣又一愣。

    這段內容,給他們的衝擊委實大了一點,讓他們甚至聽得入了神,都不說話了,光隻一邊入神,一邊混亂。

    天命所歸……沒有錯呀!

    可是好像不用天命,燕王也能吊打李景隆,也能兩封信退東西蒙古老大。

    這樣想想,天命用來打李景隆好像有點浪費,怎麽也應該直入草原,犁庭掃穴,把蒙古人也徹底幹趴……

    但無論如何,天命還是有天命的吧!

    老朱家的天命,那可是杠杠的呀,沒有天命,能夠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煌煌大明五百年嗎?這後輩的朝廷,能得天下,那肯定也是天命所歸,怎麽一個個字,都仿佛不信天命似地?

    隻能說,古代人已經完全犯糊塗了。

    【看看人家三國演義怎麽塑造諸葛亮的,沒有司馬懿和周瑜當對手,如何顯得武侯神機妙算?一本書,讓全國老百姓都認可,武侯那就是古今謀士1,這樣的寫手才叫廚力ax啊。

    所以說,醜化矮化對手,再神化演義化自己,並不能顯得你有多麽強大。隻有客觀地承認對手,最終才能讓人客觀的承認,戰勝了敵人的你,是多麽的強大。】

    “啊!”郭英突然狠狠一拍大腿,他終於悟了,“隻有打敗強大的敵人,才能凸顯天命真正在我啊!仙機肯定是這個意思!”

    大家也是恍然了!

    他們在自己一貫的思想和仙機的思想之中,找到了一個和諧的平衡點。

    “沒錯,”傅友德點頭,“元廷不強嗎?陳友諒張士誠不強嗎?可最後,還是陛下得到了這天下!陛下雄主降世,陛下天命所歸,完全是一致的。”

    想來,要怪,還得怪李景隆吧。

    全賴李景隆,若其再強一點,不就能完美凸顯燕王雄姿英發了嗎?

    於是,他們責備的目光,便掃向李景隆。

    李景隆:“……”

    習慣了嗬嗬。

    【又有點扯遠了,我們回歸正題。

    關於白溝河之戰到底有多精彩,多激烈,up需要和大家籠統描述一下。

    此戰,李景隆方共六十萬,號百萬。朱棣一方的總兵力在十五萬左右,這次沒有什麽偷襲,也沒有什麽更多的花花腸子,就是非常硬碰硬的正麵會戰。

    此役後,直到咱們的抗戰,你再也不會看到任何一場發生在中華大地的戰爭規模超越它。

    明末受限於國力,一回合的組織動員能力也就是十來萬左右,對麵的清軍又是少數民族,人數不多,優秀匹配又上線了。

    而決定明末命運的一片石之戰,李自成六萬主力精兵和兩萬殘部,對陣吳三桂四萬和清軍十萬左右的合兵。從這個數量也能知道,那時候是沒有如此規模的戰爭的。】

    隻能說,好似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光幕透露出的信息,是一次比一次更加震動人心,震得他們五髒六肺,都要跟著抖起來了。

    他們先為朱允炆李景隆竟敢動員六十萬大軍而震動。

    接著立刻為後輩所說的“抗戰”而深思。什麽抗戰,竟還能比這60萬與15萬的對決更加多人?

    再然後又是明末,生死存亡之際的明末了,居然隻能動員十萬人了?開什麽玩笑!

    以及最終令他們震怒起來的——

    “吳三桂!吳三桂又是哪裏來的?他明明是個漢人名字,卻和清軍攪合在一起,莫非他是漢奸?!”

    最初的震怒之後,大家還是紛紛冷靜了下來,隻有情緒是不能成事的。

    “一片石就在北京附近,清軍入關了——這吳三桂,還有四萬人馬,他一個漢奸,如何裹挾得起四萬之巨?莫非……”

    後麵的話,將軍們不敢說。

    老朱卻沒有什麽顧忌,稍作思考,便勃然大怒:“莫非那吳三桂其實是大明的將領,帶的是大明的兵!槐宗這逆孫,想到了驅虎吞狼之計,像唐代宗以劫掠洛陽三日和回紇做交易那般?豎子、豎子啊!這蒙古人可是好相與的?我們大明便是撅了元廷得的天下,這五百年間,蒙古人隻怕日日夜夜,都想恢複祖上光榮,你現在因為區區一個地方割據的李自成,就開門把蒙古人放進來,回頭還想把他們趕出去?做夢吧!果然,你成了那亡國之君,後來,便有了清!”

    說罷,氣得夠嗆的老朱,一把奪過內侍奉著的茶水,一咕嚕喝完之後,便閉目養神,不願再看這糟心的事情。

    【再往後,太平天國被稱為世界曆史上規模空前的農民起義運動,它搞北伐實際投入兵力也就是三萬人。】

    這段話也隻令大家更加的鬱悶。

    包括雖然閉上眼睛,卻越發豎起了耳朵的老朱。

    太平天國運動,被稱為“空前規模”——想是最大最多的意思——最大最多的三萬人,便給清廷造成了很大的麻煩,那再聯想聯想,要聯合清來搞定一個地方割據的李自成的明末,是多麽的糟糕啊!

    朱樉撇撇嘴:

    “看這槐宗,把事情搞成這樣,真是我們大明的魔星啊!”

    他是唯恐天下不亂,但是這天下要真的亂了,他又有些不是滋味了。

    【往前數,朱元璋和陳友諒的鄱陽湖大戰,是水戰,和地麵會戰性質不同。

    宋遼的澶州之戰,遼主力2030萬,宋實際參戰兵力10萬另外王超的10萬兵一直沒動)

    香積寺一戰,中國曆史單日殺傷之最,唐軍以傷亡七萬人為代價陣斬對方六萬人,俘虜2萬,此戰,交戰雙方投入兵也不過是15萬打11萬左右。

    而本次戰役,寫進史書的是朱棣最終戰績為斬敵十餘萬級,橫屍百餘裏,降者十餘萬。

    百餘裏什麽概念?昆山到上海市中心100裏,高鐵20分鍾,這一路上連排的全是屍體,你感受一下。】

    前麵兩個例子,對大家倒是沒有什麽衝擊。

    蓋因鄱陽湖大戰,誰還能比老朱知道得更清楚?

    宋遼和香積寺,都是史書上的故事,大家也是知道的。

    可是最後一句,卻又令他們怪異喃喃:“100裏……驅駿馬疾馳,總要一個時辰左右,這20分鍾卻是什麽意思?”

    【我知道大家對打仗人數的概念,因為一戰,二戰的緣故已經有點戰力膨脹了。

    腦子裏要麽是一戰流幹了法雞的血,全國人口不到4000萬,服役800萬人,陣亡400萬。】

    傅友德率先跳起來,他此刻非常生氣:“這怎麽可能!這後輩,知道4000萬人有多少嗎?800萬人就算不上戰場,就單是練軍,又如何供給?!即便是戰時為兵閑時為農,也不可能!隻有如麓川那般的小國才如此,便如此也不過興兵30萬,哪有四千萬的大國如此施政!這法雞之國光打仗了嗎?底下百姓如何活!”

    【要麽是蘇德戰場雙方極限投入兵力1000萬打600萬,打完二戰,老大哥一個國家六年時間陣亡2700萬。】

    朱元璋也閉不住眼睛裏,倏然睜開來,雙目炯炯:“荒唐!1600萬人哪可能放在一個戰場上!怕是整個南直隸都不夠他們站的!這蘇國一次興兵1000萬,他是有多少萬萬人口和多大的地界?鐵木真打下的江山全與了他也做不到如此!

    對麵又是個能拿600萬人的德國,還有個4000萬人的法雞,這三國是在三分天下嗎?那那些清朝太平天國等等又去哪裏?若不算在內,這天下豈不是有六七個大明那麽大,還統統都似大明這般能種田能養人。”

    而且,朱元璋清楚記得洪武十四年時,大明人口不過5947萬,若說是因為戰亂,餓死被殺死了這麽多人,雖說駭人聽聞,也是有可能的。

    若說這2700萬都是上了戰場陣亡,且在六年間死盡,這是怎樣的屍山血海啊?

    絕不可信!

    但他突地又悚然一驚。

    不,已經聽了這後輩說過這麽多的事情了,明明剛剛還想著,後輩不是信口開河之人,她的話可以信一信……難道,難道這些都是真的?

    難道,大明之外,鐵木真還未走到世之盡頭嗎?

    所謂我們的‘老大哥’,究竟是誰?指的是蘇國,還是德國?

    聽著像是宋時的兄弟之邦,可是看後輩地圖的幅員,又很是不小,並不似割土半壁。是那個老大哥,已囊括了中原以外比鐵木真更多的土地,卻又比漢人更強,以致天下的中心轉移到夷狄身上,我等漢人不得不叫他大哥的緣故嗎?

    落後的明朝,莫不就是指的這個?

    朱元璋感到了一陣惶恐,卻複又激動起來。

    這天下之中,舍我中華還能有誰!

    原本不知便罷,現在既然知道了,我漢人豈能不奮發向前!若是在我大明手中,叫漢人落後其他異邦,別說和其他皇帝相比較了,等九泉之下,我又有何麵目見列祖列宗?

    一時間,老朱的手都抖了起來,他不禁看向朱棣,卻發現朱棣的手,也和自己一樣在顫抖,於是他意識到了:

    他們在想同樣的東西!

    世界的中心,該是大明;漢人,才該是大家的“老大哥”!

    【但這是現代戰爭,是由於近代拿破侖的民族主義思想蔓延後,民族國家的概念形成,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武器通訊的不斷革新,使得戰爭的動員力遠遠超過古代所致。

    老歐洲以前打架,大戰役量級也就是幾萬人,全靠拿皇摁下加速鍵。】

    朱元璋勉強將自己顫抖的手,按捺下去。

    這時候,他已經分辨不清楚,自己是惶恐呢?還是期待呢?想來應是期待吧!

    他更在想:

    拿皇——拿破侖,之前也聽這後輩提到過,其是有些見地的。至少那句“我們在麵臨外族入侵時,會被迫想方設法反抗,保衛自己,並促使一個兩億人的國家武裝起來。”頗對胃口。

    也就是說……

    這後輩的朝廷,恐怕至少兩億人口吧。

    他們到底是怎麽養活這麽多人口的?莫非是那種田機……

    至於民族主義思想,民族國家概念,朱元璋是明白的。

    【可能有人會說,哎呀,這古代的人,說是六十萬,其實根本沒有那麽多,才十來萬。都是倍數,近一點的除以4,遠一點的除以8才像正經數量。

    這確實沒錯,尤其是外線作戰,特指出補給區,到漠北啊高麗啊之類的打架,後勤壓力很大,要帶很多給你送吃的小弟。

    一般小弟是正式打仗的人的起碼三倍,大家出征又愛把自己名聲打響,就把這些人也涵蓋在內,所以建議除以4。

    比如土木堡之變號五十萬,實際兵力也就是十來萬,從隔壁李朝實錄裏能看到印證。】

    將軍們終於回過了神。

    傅友德複又坐下,搖著頭,有點頹然,他也像朱元璋一樣,意識到了,沒有什麽不可能的,600年的變化,遠超他的設想……他說不可能,不過是在坐井觀天。

    井中的天,他已見著了。

    井外的天,又是何等遼闊?

    “十來萬的兵力,焉能說少?”傅友德深吸一口氣,穩住。

    十來萬的兵力,已是很大的數量了!

    隻是想想他們剛才聽見的幾千幾百萬,一時之間,便覺不知今夕是何年了。

    但是,想弄明白井外的天,先弄明白井中的天吧!

    這時朱棡突然眨了眨眼,有些疑惑:“這堡宗帶了十幾萬人出征,為什麽將領會覺得不安,有追兵,要從紫荊關返回呢?難道在大同那邊吃了敗仗?”

    他這麽一提,朱橚也記起來了:“我記得,這後輩隻說是,接近大同,沒提過打了仗。”

    好奇怪啊……

    在場會打仗的人心裏都冒出了一個小問號。

    李景隆小聲:“會不會和我一樣,和對手在博弈心理戰,將領感覺有埋伏就回去了,畢竟禦駕親征,這位堡宗又好似不通……”

    不通軍事。大家已經幫他補完了。

    “……嗯,也許。”完全想不通的大家隻能認同這個和空氣鬥智鬥勇2.0的觀點了。

    【不過靖難之役,沒那麽虛。

    一、它是內線作戰,即補給區內。朱棣一方的兵力是靠各衛所數量直接推算得到的。朱允炆方麵要吃掉現在15萬的朱棣,以他梭哈的性格,絕對是數倍的重兵壓製。砍半,沒有60萬,30萬人也是肯定有的,否則這會兒李景隆和朱允炆已經慌了。

    二、就在白溝河之戰前,朱棣派兒子們去四處收斂各個戰場的屍骨,祭奠之,其總數已達十餘萬。要知道,這之前打的兩場大戰役,也不過就是真定之戰和鄭村壩之戰,人數規模都遠遠比不上現在這場白溝河。】

    “已經死了這麽多?”朱元璋歎了口氣。

    可是此刻,靈堂裏十分安靜。

    他的這聲歎息,便清清楚楚,傳了出來。

    而這奉天靖難,還遠沒有結束。

    【假如你認為這些數據還比較虛,都是史書的文字記載罷了,不可信,那還有一個佐證。

    得益於朱元璋持之以恒對馬政的重視,洪武十年至洪武三十一年太仆寺養馬的)繁殖的馬匹數量在33萬匹,除了種馬,大部分都發到了軍隊手裏。

    再加上茶馬貿易的補給,比如光洪武三十一年李景隆經手的西南茶馬交易就有13518匹。

    全軍的馬匹數量,往最少算,三十萬匹肯定是有的,因為洪武三十年,遼東到甘肅戰馬有十萬。這是北部防線,南邊的沒算,防倭寇的沒算,帝國內部駐紮的沒算。

    然而到了建文四年十二月,朱棣問兵部尚書劉俊,天下馬匹幾何。劉俊說,23700多匹。

    靖難一場,打掉了馬匹28萬餘!

    以人馬戰損2比1算,死掉的士兵都有56萬!但人馬戰損比怎麽可能隻有2比1呢?

    步兵才是主力啊。

    可想而知,大明到底被打掉了多少兵。白溝河之戰,靖難裏雙方投入兵力最多,打的最狠的這場,又到底死了多少人!】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