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洛懷婉藝成秀廚技 笙簫合鸞鳳…

字數:4138   加入書籤

A+A-




    洛懷川一見閻文應,急忙緊走幾步過來見禮。
    閻文應連忙指著仁宗道:
    “少掌櫃的,我家主人在此,我豈敢先受你之禮”
    洛懷川細一打量他身邊的那位老者,又見他手裏盤著的玉件,頓時明白過來。
    遂恭恭敬敬地將二人引至流丹閣首位坐定。
    餘下的二十個位置有兩個與了柳氏兄弟,三個是白老伯、珍珠與虎子的位置。
    餘下的皆是本次高中的進士。宴幾周圍一圈美姬如雲,每人皆有一件樂器傍身。柔夷輕動,頃刻間如聞鶯啼燕轉。
    再往外,便是蜂擁而來觀賞熱鬧之人,直將若大的空間塞的是水泄不通。
    待眾人坐定,忽聞一陣秀雅之樂音傳入耳畔,伴隨著嫋嫋青煙,孟瑾打從一座宮殿中緩緩走出,憑欄佇立。
    隻見她高綰仙人髻,上身著羅地蹙金繡牡丹紋鬱金色衫子。
    下身穿淺綠飛鳳纈紋裙,外罩墜滿珠玉的輕紗一腰。一領薄如蟬翼的銷金碎花白絹帔子輕繞於雙臂間。
    隨著蕭聲婉轉,又傳來陣陣嗚咽的音符。
    諸人尋聲望去,一座孤峰兀立,煙雲繚繞中,逐漸現出一位男子的身影。
    隻見其一襲青色道袍加身,披發跣足,手握玉笙,豪邁不羈之灑脫渾然天成。
    但見其全然沉浸在忘我之境界,笙簫相和,頗有股吹斷水雲開般之意境。
    仁宗聞聽此曲,遂自言自語道:
    “這不是那曲《鳳凰台上憶》麽,但不知何人可演奏出如此仙音雅韻”
    一旁的柳三接道:
    “這位年兄好耳力,想必也是一位通曉音律之人。
    那位容顏絕美的女子便是洛掌櫃的小姑,喚做洛孟瑾的,那位男子便是在下的七弟柳永。”
    “哦,想不到此人便是名動天下的大詞人柳三變,他的那首《望海潮》本人十分喜愛。
    尤是那句‘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最為喜人。
    可惜屢次不第,今番得以高中,也算朝廷未辱沒了此等高才呀。”
    柳三接見他誇讚自家兄弟,頓時也感慨萬千道:
    “這還賴當今天子的英明舉措,若非特開恩科,對曆屆科場沉淪之士放寬錄取尺度,天下不知要憑添多少落魄之人呐。”
    仁宗聞言,不由得滿心歡喜,手捋一綹假須道:
    “嗯,柳兄所言極是。不過老朽尚有一事不明。
    如今柳永已進士及第,緣何會與這洛掌櫃的姑姑笙簫合奏
    據我所知,此曲源自秦朝的弄玉公主與蕭史的故事,莫非他二人之間……”
    柳三接本不欲回答,不想虎子卻突然來至仁宗麵前,將一個小玩偶送與他。
    仁宗見這個木製小童手執蓮花,形態逼真,竟連毛發、眼睛、神態皆栩栩如生。
    不獨如此,還配有一身漂亮的絹布小襦袍,當真十分可愛,遂忍不住問道:
    “此為何物你做的麽”
    “這個喚做‘磨喝樂’,你手裏的那個是男孩子,我這個是女孩子。乞巧節那日我師父送與我的。”
    柳三接一見這位老者似與洛家關係甚密,方才言道:
    “想必這位先生不是外人,既然問到此處,在下也不好隱瞞。
    想那孟瑾姑娘原為張三影之妾室,因不滿其流連花叢,遂與其和離。
    我這七弟原本早對兒女之情看淡,未料想初遇孟瑾姑娘,便為之魂牽夢係。
    加之敬佩她之風骨,遂欲與其結為秦晉之好。又怕貿然提出,會被姑娘婉拒。
    便央告我那賢弟,哦,也就是洛掌櫃的,從中斡旋。這才有先生看到的一幕。”
    仁宗聞他之言,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
    “若那柳永果能善待孟瑾姑娘,這倒也不算什麽難事。”
    柳三接不知其此言何意,遂也不再與他答言。
    正當眾人的思緒皆被眼前之場景所牽引時,忽見一群五顏六色的小鳥啾啾鳴叫著飛上枝頭。
    隨著一聲呼哨,又齊齊扇動著翅膀在諸人周圍盤旋飛舞。
    伴隨著百鳥歡唱,一塊巨幅的薄紗悄然落下。
    影影綽綽中,隻見一娉婷的身影陡然出現在另一側。
    雖看不清樣貌,也看不出衣著,但仁宗還是一眼認出了此人便是他為之朝思暮想的婉姑娘。
    眾人看著朦朧中的美人扭著婀娜的身姿忙來忙去,
    腦海中忍不住憧憬著一幅風光旖旎的長卷,就連湖光山色間似乎也飄蕩著一股脂粉的氣息。
    洛懷川見氣氛烘托的差不多了,遂來到旁邊的一處高台之上,朗聲言道:
    “今、今白礬樓有三喜,這第一喜,便是恭賀洛某之三哥柳三接,七哥柳永雙雙高、高中。
    這第二喜,便、便是舍妹洛懷婉藝成下山,首秀輞川宴。
    這第三喜麽,自、自然是在下新釀製的‘柳霖醉’與‘三接狂’酒了。
    當、當今天子求賢愛才,勤於朝政,玉宇朗清,四海昌寧。
    願大家共飲此杯,祝、祝禱吾皇江山永固,物埠民豐。
    另外,為將此刻之美好留存下來,特請來了繪畫名家絳州高克明大師將此情此景留與廊壁為念。
    大師工畫山水,擅擷諸家之精,凝成己家之華,鋪成景物,獨具匠心。
    今將另辟蹊徑,繪製人物,想來也是匠心獨運,巧奪天工。
    眾人聞聽,頓時收斂容顏,整理衣冠,個個正襟危坐。
    隻見這位高大師移步廊下,運筆在手,頃刻之間,諸人之態躍然而出,可謂是神形具備,惟妙惟肖。
    在一片稱頌中,伴隨著含蘊雋永的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各位舞姬翩翩起舞。
    幽美而邈遠的歌聲中,隔在諸人眼前的輕紗緩緩緩升起,懷婉領著一眾妙齡女子手捧菜肴來至大家麵前。
    仁宗被洛懷川之言所感動,又見輞川小樣造型精美,刀工精湛。
    合起來是一幅畫,分開來同樣是一美景,不由嘖嘖稱讚道:
    “想不到姑娘的廚藝已達至臻化境,竟用簡單的食材搭配出如此玲瓏別致之造型,宛若將整個山山水水皆盤活了起來。
    看著眼前流水潺潺,霧靄氤氳,嬌花吐豔,百鳥鳴唱,當真是暢快至極。賞,必要重賞。”
    一旁的閻文應聞言,急忙俯下身子,湊到他耳邊低聲道:
    “官家,這可不是在宮裏,今日你我兩手空空,又拿何物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