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回 攜家眷胡公府做客 品佳茗…
字數:3504 加入書籤
謝三也是不負所望,於夜間潛入孫宅,翻箱倒櫃尋了個遍,連夜將所得之物送了回來。
孟瑾與月仙有了數次經驗,此番操作起來自是得心應手,於是,便有了那隻乾紅貓。
孫用和一見鐵證如山,再也無法抵賴,遂連連磕頭賠罪。
不但退還了所騙取的三十幹錢,並交代出了之前所犯的數起案子。被柳永移交到臨安縣治罪。
胡夫人見柳大人言而有信,終為自家出了一口惡氣,遂朝管家使了一個眼色。
但見管家近前一步道:
“柳大人,臨來前,胡大人曾言道,倘若您果真破了這起乾貓案,便請您攜家眷於明日來府裏赴宴。一來答謝,二來為範大人踐行。
但有一則,老大人想煩勞洛公子再次為大家烹製孔府菜。”
柳永聞言,欣然應允。待忙完公事回到後宅,見孟瑾與月仙早便備下了一桌宴席。不由心情大爽,招呼幾位入席。
席間,端起酒杯對洛懷川道:
“哥哥能順利偵破此案,多虧川子頭腦精明,鼎力相助。來,哥哥敬你。”
洛懷川擺擺手道:
“七哥此言差矣,在座的諸位皆有功勞。小弟又豈能獨享?開席前,我還有一個驚喜送與小姑及月仙姐姐呢。”
言罷,朝魏勝一努嘴。
魏勝轉身出去了,功夫不大,一手拎著一個貓籠子進來了。
打開籠子,抱出那隻純金色的,遞與了孟瑾。那隻染好了色的,遞與了月仙。
口裏言道:
“這兩隻狸奴可是二少爺花了大價錢特意為二位娘子買下的。說是可解閨房寂寞。”
洛懷川聞言,瞥了一眼不自在的月仙姑娘,照他後屁股來了一腳道:
“學個舌都不會,哪個說閨房寂寞了?少爺我說的是‘可增閨房之樂。’”
魏勝挨了一腳,委屈與巴巴地小聲咕噥道:
“費力不討好,我這不是腦子不好使麽。”
就這樣,一家人歡歡喜喜地用罷飯食,洛懷川便開始為明日宴飲準備食材,掉高湯。並特意囑咐孟瑾與月仙練了幾首曲子,說是第二日宴飲時要用。
翌日,一大家人載著準備好的食材,趕奔老龍井村赴宴。
胡則大人早早命下人備好了茶水點心,熱情地將眾人讓到廳堂。
洛懷川因要為大家準備宴席,遂先下去忙了。孟瑾與月仙非要去幫忙,柳永攔不住,也隻好依了二人。
待幾人坐定,胡則麵露微笑道:
“賢弟果然一言九鼎,三日內破了乾貓案,實令老夫佩服。
今日特備了老夫親手培植的新茶,按照希夷兄教我的法子炒製而成。你與邵先生不妨品品看,滋味如何?”
柳永端起茶盞一看,但見湯色杏綠,清澈明亮。嫩綠的芽片在杯底直立,勻齊成朵。更有一股若蘭香般的氣味縈繞鼻端。
撮了一口,但覺清香沁脾,齒間流芳。不由問道:
“老大人,下官飲過此間的‘寶雲茶’、‘香林茶’、‘白雲茶’。然卻均與今日所飲不同,但不知此為何茶?”
“在下覺得非止這茶不同,這水也是獨有滋味,絲毫不亞於司水司的龍雀井之水。”
一旁的邵雍也言道。
“二位所言皆無不妥,想我出生在方岩山麓的一戶普通農家。打小便參與茶葉的種植、采製,故而深諳茶性。
又與宋真宗景德四年,提舉二浙榷(que)茶事兼知睦州。十分熟悉茶葉之產、供、儲、銷。致仕後,便隱居在此地。
從靈隱、天竺二寺求來茶籽播種,精心培育,用的即是村中的古泉之水。據說此泉與江海相通,常年經流不息,清冽甘美。
東晉葛洪便曾煉丹於此,攪動之時,水麵則會浮現出一道道擺動的水線,宛若龍須一般。
後來有個風水先生路過此地,見到此景,大為驚詫,說是連接此泉的海中有真龍守護。
為了令其永遠護佑此地,遂讓村民雕啄了一個龍頭置於泉口。並命名為‘龍井泉’。此水雖不及禦用的龍雀井水,怕是天下也無出其右了。”
範仲淹聞言,若有所思道:
“先有泉水後有龍,有龍再有井,繼而有村、有寺、有茶。有了,此茶不如幹脆喚做‘龍井茶’如何?”
‘龍井茶’三字一出,胡則端起的茶盞頓時停在半空,怔了好一會,連連讚道:
“好!絕!妙!龍井村、龍井泉、龍井茶。‘拾菌寒雲下,烹茶翠竹前’,此等生活該是何等愜意抒懷呀。”
柳永見他精神較前幾日大好,不免也受感染,遂建議道:
“既然如此,咱何不將宴席擺在茶園之中。聞茶香,聽竹聲,豈不更加美哉?”
“嗯,賢弟所言極是,懷川準備尚需一段時辰,索性一道走走。”
就這樣,胡則、範仲淹、柳永、邵雍,三老一少,悠哉悠哉的奔著茶園而去。
待到了那裏,眼見四周林木陰翳,竹尾森森,一株株茶樹碧綠蒼翠。
幾人坐在旁邊的涼亭裏,但覺清風習習,耳聆溪水回環,簡直愜意至極。
此時,孟瑾玉手執蕭,月仙懷抱琵琶。隨著一曲《高山流水》的樂音響起,第一道大菜出現在眾人麵前。
頓時葷香四溢,不由人垂涎三尺。再一端詳,但見此道菜品造型精美,以八種食材按八卦方位平擺於特製的湯盅內。
又與八種原料交匯之中心處,精致了一個狀如羅漢錢的雞肉餅。湯汁濃烈,色澤鮮亮。極致地彰顯出了一股富麗華貴之氣派。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