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回 司馬池直言舒胸臆 洛懷川意…

字數:3187   加入書籤

A+A-




    司馬池端起茶盞吃了一口:
    “目前想也是白想,宋夏之戰一觸即發,首要關閉榷場,你我怕是以後有的忙了。隻不過自太祖登基以來,重文抑武,朝廷還哪裏有像樣的武將可用?
    反觀李元昊多年厲兵秣馬,黨項人又多彪悍,善騎射,也不知屆時宋軍將如何與其對峙?”
    龐籍被他一說,也是憂心忡忡地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此番上華山不虛此行。經張道長提點,我心中已有大致方略,可保麟延一路固若金湯。
    現如今聶娘子身體抱恙,賢弟還是以家事為重。這次你擅掉同州兵馬越界幹涉華州內政,我會具折向官家言明此事,為你求情的。
    但那些言官恐不會放過你,估計這同州你怕是呆不長久,保不齊要挪挪地兒了。”
    司馬池擺擺手道:
    “無妨,當初叫石揚休帶兵前往同州時,我便已做好了被罷黜之準備。況在哪裏做官皆為造福於民,經曆夫人生死一事,我早對這些看淡了。”
    “哎,如今的朝廷冗官甚多,軍隊也無有戰鬥力。看來,這朝堂的確需要一場大的變革了。”
    二人便這樣聊著朝堂中事,不知不覺,三柱香的時間悄然而過。聶夫人服了湯藥,精神大好,已然能坐起身子,喝下一碗清粥。
    洛懷川再次與她診脈,發現其脈象平穩,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司馬光見娘親死而複生,不由欣喜得像個孩子,轉身便與了洛懷川一個緊緊的擁抱。
    旁邊的那位大醫見洛懷川以事實狠狠的打了自己一巴掌,不由得暗自後悔適才說了大話。
    然又不想當著眾人之麵兒給他這個晚輩磕頭認輸,洛懷川從其複雜的神情上致看出其內心糾結,遂主動來到二人近前,深施一禮道:
    “二位前輩,請恕小子無狀,小子在二位麵前獻醜了。”
    其中一位見洛懷川主動與他台階,越發羞愧難當,連連擺手道:
    “真是後生可畏,但不知這位小哥師從何人?”
    這一問,倒令洛懷川為難了。總不能告訴二人自己來自一幹多年以後的國度吧。
    遂略一思忖道:
    “諸位前輩皆是我的恩師,若非要言及一人的話,便是遼醫直魯古之恩師‘鬼針怪叟’了。
    直魯古?那不是遼國著名的針灸大師麽?據說其曾窮畢生所學著有《脈訣》與《針灸書》兩部醫書。卻不想這兩部絕世之作未能流傳後世,實在令人惋惜。
    怨不得你針灸的技藝如此高超,下針的手法也與我等有所差異,在下佩服。”
    言罷,雙膝跪地,磕頭便拜:
    “徒兒孟昭拜見先生。”
    這一舉動著實令洛懷川驚詫不已,連連雙手相攙道:
    “老前輩,如此便折殺小子了。”
    不想孟昭兀自不起,口裏振振有詞道:
    “醫道高深與年齡大小無關。老朽大半輩子為人針灸治病,自以為技法了得。今日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老朽為學救人之道,甘願稱你一聲先生。”
    司馬旦見狀,有心兩邊成全,遂在一旁插言:
    “孟先生,你所拜之人絕非浪得虛名,曾親手為官家施針治病,即便你稱他一聲先生也不為過。”
    言罷,又對洛懷川道:
    懷川賢弟,你便應了他吧。一來,你這一生絕學也算有了傳承。二來,不是也間接造福了同州百姓麽。”
    洛懷川聞言,不禁微微頷首,雙手扶起孟昭:
    “有道是醫者需具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既然老先生有此蒼生大醫之念,你我便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如此,孟昭謝過先生。”
    “醫道無國界,直魯古大師親攥的兩部醫書雖已遺失,我卻得了‘鬼針怪叟’之《脈訣增補》與《針灸書增補》。
    不過此書業已上交朝廷收藏,我隻能將其中技法悉心傳授,並無圖形做參考。”
    另一位喚做王瑞德的老先生目睹孟昭拜師,起先還舍不下臉,聞聽洛懷川果真要傳授絕學,不免暗自思忖道:
    “若果真被這老家夥學了絕學去,不出多日必當聞名遐邇,如此一來,還有我什麽事兒了?與名利相較,臉麵又算什麽?”
    想到此處,便也撩袍跪在洛懷川麵前,請求拜他為師。
    洛懷川又豈不曉得他內心的算計,斜睨了他一眼道:
    “我且請問老先生,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你可否做到不問其貴賤貧富,不管長幼妍蚩,不計怨親善友,不分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待之麽?”
    王瑞德被他一問,略一遲疑道:“那是自然,醫者父母心麽。”
    “那我再問你,又能否做到不瞻前顧後,不自慮吉凶,不護惜身命,也要救人於危急呢?”
    “然也,然也。”
    王德瑞這次答的倒是爽快,洛懷川雖知他心存算計,不過隻要能多一人為百姓解除病苦,傳了又何妨?
    又見他二人年紀畢竟較自己長了許多,遂再次將二人勸起。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