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回 洛懷川授徒道原委 龐淳之著…
字數:3637 加入書籤
耳聞王德瑞問道:
“敢問先生,聶夫人明明已經一腳邁入鬼門,你又是用何法令其令起死回生的?”
洛懷川怕影響聶夫人休息,遂將二人讓到外間屋子,穩穩坐定後道:
“二人皆知人體周身有單穴、雙穴、經外奇穴及要害穴、致命穴共七百二十穴。施針除以穴位打通經脈外,重在力道輕重。力道的輕重又與手法有莫大的關係。
但就聶夫人而言,我預先為其服下金丹一粒,此丹非鉛汞之物練就。
乃取自東西南北中之百草百木精華,以特殊之法炮製而成,可瞬間為其提神。我再以針灸配合,故而方有此奇效。”
二位老先生聞言,適才恍然大悟,與洛懷川約了下一次教學的日子,方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司馬光急著向父親報喜,遂拉著洛懷川去往前廳。司馬池聞言,心中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殊料龐籍卻見洛懷川的臉上依然籠罩著一層憂鬱,遂問道:
“小友,莫非你尚有下情隱瞞麽?”
洛懷川望了望司馬父子欣喜的樣子,欲言又止。
邵雍打從洛懷川的表現上看出老夫人的情況並不如表麵上見到的那樣如人意,遂拍拍他的肩膀道:
“懷川,你還是與司馬大人直言相告比較好。”
司馬馳聞言,一時心裏沒了底。原本的欣喜心情一下子又跌落了穀底。
“還請賢侄據實相告,我等也好有所準備。”
“老夫人一生操勞過度,已然燈枯油盡。靠著湯藥之效,尚有一載性命可維持。”
本以為司馬池聞後,會極度悲愴,不想反破涕為笑:
“原以為夫人今日便會離我遠去,想不到尚有三百六十五日可與之相伴。老天也算待我不薄,總算與我一個彌補之機會。”
言罷,便吩咐管家下去準備飯食。
不想卻被司馬光攔住,隨即躬身對著洛懷川道:
“哥哥,小弟尚有一不情之情,請你萬務答應。”
“君實賢弟,怎的忽然間如此客麽起來?但有所請,哥哥無不應允。”
“不瞞哥哥,家母雖為一介女流,卻對孔先聖仰慕不已。又因酷愛廚藝,猶對孔府菜神往。
今日難得哥哥有機緣到我家中,如今可否請你大展神技,為她老人家烹飪幾味佳肴?”
“你我既然以兄弟相稱,你之娘親,便是我之娘親。何來煩勞二字?”
言罷,洛懷川對著龐籍、司馬池、邵雍深施一禮道:
“請三位稍待,我這便下去準備。”
管家見狀,急趨上前,恭敬地引著他下去了。
司馬池見邵雍儒雅含蓄,靈麽豐足,猛然想起一則事來,遂言道:
“那日,我曾聞二哥吟誦一句詩‘不作風波於世上,自無冰炭到胸中。’
我當時還對其讚賞不已,誰知他卻言說此句乃出自賢侄之手,想來此詩並不完整。可否將全詩說與我二人聽?”
邵雍被司馬池此一問,謙虛言道:
“小侄作詩從不講合仄押韻,不尚辭藻,不事誇張,隻為直抒胸臆,又怎敢在二位大人麵前獻醜?況小侄曾有幸拜讀過伯父的那首《行色》:
冷於陂水淡於秋,
遠陌初窮見渡頭。
賴是丹青無畫處,
畫成應遣一生愁。
越發不敢班門弄斧了。”
司馬池嗬嗬一笑道:
“說起作詩,你這位淳之老友倒是通曉律令,那幾句:
長天杳杳道冥冥,
一土孤風達至精。
雲若有心應有著,
魚緣輕餌是輕生。
端的是哲理深刻,耐人尋味,與之相較,我可是差得遠了。”
龐籍見司馬池誇起了自己,不由自我調侃道:
“為兄這點底子旁人不曉,和中賢弟又豈不知?再誇下去,我這老臉怕是要無地自容了。”
言罷,便朝他努努嘴,示意司馬池往正經事上嘮。
司馬池會意,遂與邵雍言道:
“你在國子監宣講大學之道,一下子震懾住那幫官家子弟,早已聲播在外。莫要在此謙虛了。”
邵雍見推脫不了,也隻好勉為其難地吟道:
“物如善得終為美,
事到巧圖安有公!
不作風波於世上,
自無冰炭到胸中。
災殃秋葉霜前墜,
寶貴春花雨後紅。
造化分明人莫會,
枯榮消得幾何功!”
“看來賢侄果然深諳自然無為之道,心情平淡,不為名聞利養所驅馳。一卷書,一杯茶,一樽酒,獨與賢哲古聖為伴,實不失為養生之妙要。
然似賢侄這等既有才情又有心性之人,若荒棄於世,實屬可惜。我與龐大人願合力保佑你入朝為官,不知你意下如何?”
“多謝伯父美意,竊以為謀取功名患在不由直道。天地之道直而已,當以直道求之。
我既已落第,斷不會再以智數曲徑求其富貴。若如此行事,即是屈天地而徇人欲,實不足取也!”
龐籍、司馬池二位大人聞言,曉得多說無益,隻好轉換話題,聊起今年的賞菊會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