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回 困山洞懷川探口風 道端底…

字數:2842   加入書籤

A+A-




    歐世英也在一旁言道:
    “是啊,似呂家公子這等凶殘陰險之人,若活在世上,也不知會有多少無辜之人枉死。
    大人作為一縣之父母官,理應以百姓心為心,鏟除禍害。而不是以私心取代公心。倘若如此,你也不值得哥哥我欽敬了。”
    歐陽修被二人振聾發聵的語言說的羞愧難當,連連自我檢討道:
    “二位息怒,是我狹隘了。我願與幾位兄弟共進退,絕不屈從於呂老爺的淫威之下。”
    洛懷川看著被封死的洞口,陷入了沉思。他是知道謝三本事的。即便被綁著關在某處,也能輕易脫身前來營救他們,隻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不多時,外麵下起了瓢潑大雨。耳聽山風呼嘯,吹得樹葉嘩嘩作響。洞內陰風陣陣,時不時有一道藍色的閃電透過石頭的縫隙打進洞內,使洞內的氛圍越發顯得詭異莫測。
    外麵的黃袍老者見歐陽修幾人沒了下文,不由冷笑一聲道:
    “瞧見沒,這場大雨會連下數日,即便凍不死,也會餓死你們。我勸歐陽大人還是好好想想,明日此時我還會再來的。”
    言罷,朝著家丁一揮手,揚長而去。
    外麵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大概是由於下雨的緣故,洞內顯得越發潮濕陰冷。
    幾人揉著幹癟的肚子,一起坐在一塊兒還算**的石條上。聽著洞外隆隆的雷聲,皆都沉默不語。
    洛懷川越坐越冷,索性站起身,將之前學過的花花招式皆打了一遍。
    歐陽修見黑暗中一個身影閃展騰挪,十分靈巧,不免讚道:
    “想不到懷川賢弟尚有武技傍身,這倒是大出哥哥意外了。”
    一套拳打下來,洛懷川覺得身上暖和多了,便停下來回應道:
    “這是前幾年跟我表哥狄青學的,對付幾個毛賊還綽綽有餘。若真上陣殺敵。那還差的遠了。”
    其實,洛懷川提起狄青,乃是借機試探歐陽修對武臣的看法。
    曆史記載,狄青在宋夏戰爭中立了顯赫戰功,得仁宗皇帝賞識,累遷至延州指揮使。後來又夜襲昆侖關,平定儂智高之亂,進階樞密使。
    未料想彼時朝堂重文輕武之風日盛,狄青以戰功坐上高位,無疑引起當時以歐陽修為首的文官集團的恐慌。
    再加上狄青曆來耿直,曾無意間得罪不少文臣。於是歐陽修便上書仁宗曰:
    ‘武臣掌國機密而得軍情,豈是國家之利!欲乞罷青樞務,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為國家消未萌之患。’
    仁宗知太祖以陳橋兵變起家,竟欣然應允。狄青因此備受打擊,遂與被貶幾年後抑鬱而終。
    歐陽修自是不曉得這些,而是饒有興趣地言道:
    “希夷兄曾與我提過狄青此人,嚴說他武功高強,弓馬騎射了得。眼見宋夏戰爭在即,必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哥哥說的是,然幹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隻要有人肯向朝廷舉薦,表哥定會有出頭之日。
    不獨表哥,我大哥洛懷亭及太史父子俱是弓馬騎射高手。尤其是太史父子,遼、夏為爭奪他二人,不惜耍陰謀,使手段,而官家也隻封了一個低階軍官而已。
    朝廷如此重文抑武,使這些武將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不知哥哥對此有何看法?”
    歐陽修聞言,不免喟然長歎道:
    “重文抑武,打從太祖立國後幾成基本國策,致使國防力量日漸衰微。反觀西夏李元昊,遼國耶律宗真,哪個不是厲兵秣馬,無一日不思量圖謀大宋江山。
    若宋夏之戰果真爆發,朝廷真還缺少似狄青這樣驍勇善戰之人。”
    言罷,揉著咕咕叫的肚子,望著漆黑一片的洞穴,不免輕歎了一聲,似乎是在為狄青鳴不平。
    “範老哥也曾向官家舉薦過表哥,隻不過官家口中雖讚其勇猛,實則一直未予以其重任。
    唉,咱這位官家哪樣皆好,便是耳根子軟,遇事搖擺不定,不然也不會被呂簡之流把持朝政了。”
    洛懷川無奈地言道。
    “可不是,如今呂相被罷黜,然其餘勢猶在。也不曉得官家心中是如何想的,像希夷兄此等直臣能臣卻棄之不用。反而將一些老邁昏聵者留在身邊效力。”
    歐陽修聯想到自身遭遇,不免抱怨道。
    邵雍聞言,搖搖頭:
    “哥哥果真認為慶曆黨爭中,導致範老哥與你們幾人被罷黜之罪魁禍首果真是呂相麽?其充其量也隻算作始作俑者罷了。”
    歐陽修被他問得一愣神,問道:
    “賢弟之言未免令人費解,哥哥願聞其詳。”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