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回 道八仙度人留佳話 說韓信…
字數:3000 加入書籤
歐陽修舒展著筋骨,望著被青山綠水環繞的村莊道:
“你二人可知此地為何叫仙人渡?”
洛懷川被他一問,不假思索地答道:
“莫不是有哪位凡人在此地度化成仙了麽?”
“還真被你說著了,不過隻言對了一半。原來這村子本無有名字,隻住著幾戶窮苦人家。
期間有一對母子相依為命,雖日子過得尤其艱難,那青年卻對自己的娘親及其孝順,寧願自己餓著,也要省下食物與娘親果腹。
此舉竟打動了上洞八仙之一的鐵拐李,遂設法助其成仙。
一日,鐵拐李變作一個老者躺在離村子不遠的一個坊市上,指著肚子上的惡瘡大聲嚷道:
“誰吸我肚,我肚誰吸?”
眾人不解其意,還以為是讓人去吸他那流膿的肚子,遂紛紛捏著鼻子走開了。
邵雍與洛懷川對視一眼,同時言道:
“莫不是誰吸了我的肚子,我便渡誰去西天麽?”
歐陽修聞言,哈哈大笑道:
“若那村子裏的人皆如你師徒這般聰慧,還不皆被那鐵拐裏度去成了神仙?”
“想必是那個青年吸了鐵拐李的濃瘡,然其娘親又將如何安置呢?”
洛懷川忍不住追問道。
“鐵拐李是何等樣人,既然欲度那青年成仙,必然早已窺得天機,知他娘親命不久矣。
果然待他在集市上躺了兩日之後,少年的娘親撒手人寰。其辦完喪禮路過市集,見鐵拐李痛苦的躺在那裏,不禁動了惻隱之心。
遂趴下身子毫不嫌棄地為他吸膿。誰知道那膿包根本即是度人之仙藥。於是青年便在眾人一片懊悔與豔羨聲中跟著鐵拐李隱入雲端。
試問,若此情此景被你我三人遇到,又有誰能奮不顧身的去這樣做?我怕是不會。”
邵雍也搖了搖頭,肯定的眼神望下了洛懷川。洛懷川瞬間紅了麵龐,羞愧言道:
“先生可是抬舉我了。若是讓我為這位老者無償診治,我倒是毫不猶豫。若真為其吸瘡,不怕二位笑話,怕是還未到那個境界。但不知哥哥口裏的下一位名人又是哪一個?”
歐陽修抬手指著那座山峰道:
“據說這九裏山下住著一個喚做韓中的小夥子,說起此人,你二位怕是無比陌生。然說起他的兒子韓信,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據說韓忠十分厚道勤勞,曾一連三載為一位繪畫先生無償擔水。那位先生臨走前為答謝他,便送了他一副仙女圖。
韓忠中見畫上的女子生得十分美貌,頓起愛慕之情。歸家後,便其畫像懸掛於堂中,日日觀瞻。
怎知那女子竟為玉皇大帝之女私下凡塵,被韓忠誠心打動,遂與其喜結連理,生下兒子韓信。後此事被玉皇大帝知曉,便將仙女召回天庭。
韓忠因思念妻子,在韓信一十二歲上便撒手人寰了。小韓信迫於生計,不得不以為人牧牛為生。
一日,韓信累了,便躺在一深窪處歇息。不想此時路過一高一矮兩位白發老者,高者指著其身下所躺之地言說,那裏乃風水寶地,有藏龍臥虎之勢,他日必出王侯。
殊料另一位矮者卻提出質疑。高者見其不信,便將竹拐棍插在此地,斷言那拐三日後必枝繁葉茂。
韓信好奇,遂連日前去查看,第三日山果如老者所言,遂將其母畫像偷葬在那裏。誰想沒幾日上,竟成了一座大墳塚。看來這風水一說不可不信呐。”
邵雍抬眼望向遠處山腳下的古樸村落,不由感慨道:
“此地依山傍水,嘉木繁茂,便知其聚地脈生氣,故居此者易借山川造化之秀而有所成就。”
歐陽修被他一說,頓時來了興致道:
“原來賢弟還懂風水,那哥哥倒要討教一下究竟何為風水?”
“不瞞哥哥,我對風水之事不甚了了,隻不過閑暇時隨便翻過幾頁書。
據晉郭璞古本《葬經》曰:‘葬者,藏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以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歐陽修聽得懵懵懂懂,不由皺著眉頭問道:
“氣流動於六虛間,又如何能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此點頗令哥哥匪夷所思。”
邵雍一麵往山上走,一麵言道:
“風水學所言之氣乃指地氣,此氣循山脈而動,而山脈兩旁必有水。正如《周禮??考工記》雲:‘天下之勢,兩山之間必有川矣。’
地脈之氣遇到水,會因受到阻擋而停止,那個地方便是聚水收氣之吉利風水位了。
“哦,這便是‘界水則止’之意了,那風要如何藏呢?”
“‘藏風’又稱‘藏風聚氣’。乃指一處風水之地周遭山體呈環抱狀,從而將風聚起來不被吹散之意。”.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