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回 護墓葬回填留文物 鬻元士引…
字數:2970 加入書籤
狄栗也同樣注意到了骸骨的異樣,遂對邵雍言道:
“現如今賢弟是否可以說出你所破譯的竹簡內容了吧?”
“此非三言兩語講的清楚,再者這裏光線昏暗,陰氣又重,我看還是到上麵去說為好。”
一旁的洛懷川建議道。
言罷,一麵引著幾位往上攀爬懸梯,一麵吩咐謝三道:
“將隨葬物品歸置好,蓋上棺槨,再將這裏徹底打掃幹淨,盡量將墓葬按原樣回填。
不過切記,此事要由你一人來做,以免多為一人看到隨葬物品再憑空多生出事端來。”
謝三連連應諾,隨即問道:
“二哥,完事之後是否還要置辦些香燭紙馬祭奠一番,照理說,這也算是重新為墓主下葬了。”
“嗯,還是你想的周到,理應如此行事,好,你去忙吧。”
謝三應了一聲,自去做自己的事,咱先按下不提。
單說歐陽修幾人上到地麵,邵雍打從懷中取出一頁紙來,上麵寫著四十四個字:
“周客南公,痙徵(zhi)楚前,對祭前戣(kui兵器),焆(juan)前君(duo)痥,育(鬻)滅與容。祗複入陵,葬拳一塋,輦車線紕(pi縞冠素紕),方薈一塋,靈車當柩,霸肩成陵。”
緩緩解釋道:
‘周客南公,痙徵(zhi)楚前’幾字大意是指公元前977年,周昭王率軍南巡征楚,於渡漢江時,因痙攣溺亡而客死他鄉。
“這裏便不甚明了了,但不知鬻拳之死與周昭王伐楚這二者之間有何關聯呢?”
狄栗忍不住皺著眉頭問道。
“這便涉及楚國的紀年了,其不以王號紀年,而以上年國家發生之大事來紀。
曆史記載,楚國宗室太伯鬻(yu)拳死於公元前677年,恰巧與300年前周昭王客死漢江在同一甲子年。”
狄栗聞言,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對邵雍道:“還請堯夫賢弟繼續。”
邵雍微微一笑,接著道:
“後幾句是說鬻拳與文王墓前的祭台祭祀完畢後,毅然揮劍砍下自己另一隻腳,隨後引頸自焆而亡之事。”
“這我又不明白了,鬻拳雖對文王總心耿耿,然也不至於追隨其殉葬而去呀?”
狄栗再一次發出疑問。
“鬻拳自焆之前,楚文王因戰時痥傷不治而逝,鬻拳一直為多次兵諫文王,從而導致其早逝一事而自責。
遂為謝罪,始才引頸自吻。且要求死後能被一同安葬在文王陵前,繼續保護他。”
邵雍講到此處,歐陽修始終皺著眉頭若有所思,最後猛然以手加額道:
“堯夫賢弟所言不無道理呀,《左傳??莊公??莊公元年》上有段話與堯夫賢弟解讀竹簡上的文字所言說的內容一般無二,大可佐證此墓確乃鬻拳墓無疑了。”
“哥哥不妨說來聽聽。”
“說的是十九年春,楚文王發兵禦巴軍,不想卻大敗於津地。還國後,鬻拳拒開城接納。文王遂轉而伐黃果,敗黃師於踖(ji)陵。
還國途中至湫(jiao)地時,麵上箭疾複發,與夏六月庚申卒。鬻拳將其葬於夕室,亦自殺也,而葬於絰(die喪帶)皇。
因當初初鬻拳曾強諫文王,文王弗從,其便以武器威脅,文王被迫從之。故有鬻拳曰:‘吾以武器威脅君王,罪莫大焉。’之言後,引頸自吻之所。”
一旁的洛懷川聞聽三人議論,若有所思地四處看看,隨後踱到鬻拳墓後的一座大墓前,招呼幾人道:
“倘若二位哥哥認同那墓乃鬻拳之墓,這一座豈不即是楚文王之墓?”
歐陽修聞言,認真看了看前後兩墓的距離,不禁微微頷首道:
“嗯,若按位置來來,倒是附和‘霸肩成陵’四字。也可解釋絰皇為墓門內庭中之道的含義了。”
狄栗也深以為然,呂善人更是感慨萬分道:
“若非遇到這樁盜墓案,抵死也想不到此地居然葬著楚文王,倒真是大出意外。”
邵雍也因此大受啟發,大步邁到另一座墓前,左右看了又看,麵上不免露出了一絲驚訝之色:
“如此一來,《周禮??春官??塚人》所載:‘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之墓葬製度,那我腳下這座大墓理應為文王之父楚武王及其母鄧曼之墓了。”
言罷,又指向左邊的幾乎與文王墓並肩的一座墓道:
“那邊應該則是文王之子楚成王之墓了。”
狄栗、歐陽修、洛懷川及呂善人對他的斷言驚駭不已,不過經過反複校對各類曆史記載,也未提出何有力的辯駁。
最後,歐陽修背剪雙手,圍著幾個墓轉了又轉,發現都未有被盜的痕跡。.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