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回 呂善人認祖護王墳 歐陽修吟…

字數:3152   加入書籤

A+A-




    遂仰望著渺遠的天際感歎道:
    “想不到乾德縣裏竟然有三座楚王墓,一座元士之墓。鬻熊墓裏已然珍寶無數,更遑論這三座王墓了?可惜的是,早晚還不是被那些個盜墓賊惦記了去。”
    此言一出,所有人不禁麵麵相覷,狄栗也言道:
    “是啊,要想個什麽法子方能一勞永逸呢?要不你我二人一道上奏朝廷,請官家下旨派兵日夜守在這裏?”
    “哥哥所言並非最佳舉措,保護此類陵墓需花費大筆銀兩。如今朝廷即將用兵於西夏,一切開銷皆以整裝軍備為主,即便官家同意,怕也過不了中書幾位宰輔這一關。”
    唯有洛懷川望著呂善人道:
    “坊間傳言,叔父原本並非姓呂,而是姓米。隻因太祖父入贅呂家,方改做呂姓的。不知可有此事?”
    呂善人聞言,不禁一愣,隨即微微頷首道:
    “賢侄倒是消息靈通,不錯,我祖上的確為米姓。但不知賢侄何故有此一問?”
    洛懷川並未正麵回答他,僅是微微笑道:“叔父可知你這米姓之來源?”
    呂善人不知其何意,茫然地搖搖頭道:
    “老朽乃一介生意人,若問如何賺銀子,定會講的頭頭是道。若問起旁的,則令賢侄見笑了。”
    “據《史記??十??楚世家》中記載:‘陸終(楚國先祖火神吳回之子)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
    歐陽修聞言,也微微頷首道:
    “對呀,我考察姬姓時確實曾見到《通誌??氏族略》中記載過:‘羋氏,楚姓也,陸終之子季連之後也。’之語句,隻不過一時竟未反應過來罷了。”
    邵雍受洛懷川及歐陽修之言啟發,進一步提出了羋姓為米姓的證據。
    耳聞其道:
    “哥哥所言極是,《國語??鄭語》中有載:‘祝融之後有八姓。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說的是羋姓季連部從蠻俗,建立了荊國。
    楚亡後,其王族後裔為避秦軍殺戮,遂以先祖姓氏‘羋’之同音字‘米’為姓氏,相傳至今。由此看來,呂善人必是楚國王室後裔無疑了。”
    邵雍一番話著實大出呂善人意料之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祖上竟然有如此榮光。
    同時也明白了洛懷川之所以問他米姓來源的真正意圖了。不由當下豪情萬丈,拍著胸脯保證道:
    “既然我乃羋姓子孫,祭祀先祖陵寢責無房貸。看來老天護佑我這些做生意積累下大筆資金,想來便是留作今日之用。”
    狄栗聞言,自然也是欣喜萬分,遂建議道:
    “呂善人之情懷令本官十分感動,我看你不如便恢複羋姓如何?本官也可將這一段曆史載入穀城縣誌。”
    “仲莊兄此番想法甚妙,乾德縣周圍有熊、米兩姓村落,想來皆是楚國後裔。
    依我看,不如幹脆在這裏修建一座楚廟,由羋善人做族長,集所有村民之力量,一道來護佑楚陵如何?”
    歐陽修進一步建議道。
    他的建議一下子得到諸人一致讚同,就這樣,這幾座大墓終於被成功保護下來。
    (注:1992年,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及襄陽市、老河口市文物部門配合工程建設對墓地進行了搶救發掘。僅第三批便出土國家一級文物多件。
    2013年5月,老河口市“霸王墳古墓群”被***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待諸事料理完畢,幾人遂回到縣衙。此時魏勝也回來,洛懷川急急問道:
    “李大可否醒來,情況如何?”
    “二公子,他的手雖然成功接上了,不過活動起來還是有障礙,怕是日後的生計會受些許影響了。”
    洛懷懷川聞言,不由自責道:
    “唉,隻可惜我並非專業的外科醫生,否則好歹也算是為他留了一條完整的手臂。
    然他即救了你一命,咱也不能做那薄情之人。勝子,你這樣,拿一幹兩交子換成白銀送到李家。
    告訴李瞎子,日後他家但有所求,自可去京城白礬樓尋我襄助。你速去速回,我們還要陪縣令大人趕往襄城呢。”
    魏勝被洛懷川這一番話感動得一塌糊塗,哽咽著道了謝,轉身出去了。就這樣,待魏勝安頓好李大,一行人再次向襄城出發。
    路上,邵雍問向歐陽修道:
    “不知哥哥為何獨選襄城為令堂及令姐擇屋居住?”
    “襄城地處河南中部,控帶京洛,南通荊蜀,北達燕冀,東指徐揚,西值秦隴,可謂是四通八達。
    最主要的是距汴京不足三百二十裏,又有汝水薄城周而行,依山傍水,風光旖旎。
    《詩經??汝墳》便是一首描寫夫君在外征戰,女子獨守家中,不得不於汝河堤岸上砍材思君,終於盼君歸來,喜憂參半之情形的詩。”
    言罷,不免搖頭吟道:
    “遵彼汝墳(河岸),伐其條枚(枝幹)。未見君子,惄(ni憂思貌)如調(zhou)饑。遵彼汝墳,伐其條肄(yi新生樹枝)。既見君子,不我遐棄(遠遠拋棄)。’.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