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拜占庭 ? 一

字數:5903   加入書籤

A+A-




    攻克拜占庭

    1453年5月29日

    公元395年,原先統一的羅馬帝國終於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即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為首都的西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臘移民城市拜占庭的舊址,所以東羅馬帝國又習稱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習稱拜占庭。

    到了15世紀中葉,東羅馬帝國麵臨內外交困的局麵,絕大部分領土被興起的奧斯曼帝國占領,實際上隻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這座四麵受圍的城市了。國內政治紛爭不斷,連年混戰,從而經濟凋敝,稅收銳減,不但完全失去了作為地中海上一支商業勁旅的地位,而且被迫聽任熱那亞和威尼斯的商人在帝國境內建立許多商業據點,孚有種種特權。東羅馬帝國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終於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攻占,隨後奧斯曼帝國遷都於此,更名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標誌著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繼續存在將近一千年的東羅馬帝國的滅亡。歐洲曆史從此揭開新的一頁。

    ——譯者題記

    危在旦夕

    1451年2月5日,一位密使到小亞細亞向蘇丹穆拉德二世的長子——21歲的穆罕默德報告他的父親已經去世的消息。這位既精明又果斷的皇太子沒有同自己的大臣和謀士商量一句話,就一躍跨上自己乘騎中那匹最好的馬,揮策鞭子,驅著這匹純種良馬一鼓作氣跑完120裏,到達博斯普魯斯海峽,並且立刻渡海,來到歐洲一岸的加利波裏。他這才向自己的親信們透露父親去世的消息。為了事先就能挫敗其他任何人染指王位的企圖,他調集了一支精銳部隊,帶到亞得裏亞堡,盡管他在那裏實際上沒有遭到任何反對就被確認為奧斯曼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他隨即采取的第一個政治行動同樣充分顯示了穆罕默德那種毫無顧忌的魄力,簡直令人可怕。為了預先鏟除掉所有的嫡血競爭對手,他讓人把自己尚未成年的弟弟淹死在浴池裏,並且接著又立刻把那個被他逼著去幹這件事的凶手害死——由此也可看出他詭計多端和生性殘忍。

    奧斯曼土耳其最高統治者稱蘇丹。奧斯曼帝國蘇丹穆拉德二世於1421至1451年在位。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於至1481年在位。加利波裏gaipoi),地名,今稱格利博盧,奧斯曼土耳其人於1354年渡過達達尼爾海峽,占領此地,日後以此為橋頭堡向色雷斯進攻。亞得裏亞堡adrianope),即今土耳其城市埃迪爾內edie)。它原是拜占庭帝國的城市,1361年被奧斯曼帝國占領,1366至1453年是奧斯曼帝國首都。

    這樣一個年輕、狂熱、醉心於功名的穆罕默德從此取代了較為穩重的穆拉德而成為奧斯曼土耳其人的蘇丹。這一消息使拜占庭人驚恐萬分,因為他們通過成百名的密探獲悉,這個野心勃勃的家夥曾發誓要占領這座昔日的世界第一古都,盡管他年紀輕輕,卻日日夜夜在策劃著如何實現自己的這一畢生計劃;同時所有的報告又都一致聲稱:這位奧斯曼土耳其的新君主具有非凡的軍事和外交才能。穆罕默德是個一身兼備著雙重秉性的人,他既虔誠又殘忍,既熱情又陰險,既是一個學識淵博、愛好藝術、能用拉丁文閱讀愷撒大帝和其他羅馬偉人傳記的人,同時又是一個殺人不眨眼、歹毒的人。他有一雙神情憂鬱的漂亮眼睛、尖尖的鷹鉤鼻。他證明自己集三職於一身:既是一個不知疲倦的工人,又是一個不怕死的士兵和一個寡廉鮮恥的外交家,而現在,所有這些危險的力量都集中到同一個理想上:即要大大超過自己的祖父巴耶塞特一世和父親穆拉德二世所建樹的業績——他們兩人曾用新興的奧斯曼土耳其國家的強大軍事優勢第一次教訓了歐洲。不過,他的第一個目標是要攻克拜占庭——這顆留在君士坦丁大帝和查士丁尼大帝皇冠上的最後瑰寶——大家都清楚並且都已感覺到這一點。

    巴耶塞特一世bayazidi,1389—1402年在位),奧斯曼帝國第四代蘇丹,在東歐連戰皆捷,使奧斯曼帝國聲威大振,但在1405年安卡拉附近的戰役中敗於帖木兒,被俘後死於獄中,他是穆罕默德二世的祖父。君士坦丁和查士丁尼,均為東羅馬帝國的英明君主。

    事實上,對一個決心如此大的人來說,這顆寶石已經沒有任何保護,而是唾手可得了。當年,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的版圖曾一度包括世界幾個大洲,從波斯一直到阿爾卑斯山脈,再從另一方向延伸到亞洲的沙漠地帶,走上幾個月的時間,也無法穿越全境,真可謂是一個世界帝國,可是現在隻要步行三個小時就能輕鬆地走遍整個國家。當年的拜占庭帝國如今隻可憐巴巴地留下一個沒有軀體的腦袋、一個沒有國土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即君士坦丁之城、古代的拜占庭;況且,屬於今日東羅馬帝國巴斯列烏斯皇帝的,也已經不是昔日的拜占庭城,而僅僅是它的一部分,即隻限於市區斯坦布爾,因為城郊的加拉太已落入熱那亞人的手中,城牆以外的所有土地也都已被奧斯曼土耳其人占領。這最後一位皇帝的帝國僅有這樣一塊彈丸之地了。人們稱之為拜占庭的,隻不過是一座環繞著教堂、宮殿和一排排屋宇的巨大城牆之內的天地。這座城市由於遭到十字軍的大肆劫掠和毀壞已大傷元氣;兵災、瘟疫使城內人口驟減;由於連年不斷地抵禦遊牧民族的侵犯而精疲力竭;加之民族和宗教的紛爭不斷,內部四分五裂;現在麵臨這樣一個早已用全副武裝的軍隊從四麵八方包圍著自己的敵人,根本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來進行抵抗。它既缺乏兵員又缺乏勇氣。拜占庭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三世的寶座已搖搖欲墜。他的皇冠正在聽憑命運的擺布。然而,正因為拜占庭已被奧斯曼土耳其人團團包圍,也正因為它以千年之久的共同文化而被整個西方世界奉為聖地,拜占庭對歐洲來說才意味著是榮譽的象征;唯有團結一致的基督教世界共同來保衛它在東方的這個最後的並且已在土崩瓦解的最後堡壘,聖索菲亞大教堂——東羅馬帝國最後和最富麗堂皇的東正教教堂——才能作為信仰基督的教堂而繼續存在。

    即東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三世。今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爾的一個市區。加拉太gaata),14世紀熱那亞人在君士坦丁堡城郊建立的據點。第四次十字軍東侵時,於1204年4月12日攻陷君士坦丁堡,西方強盜在這座文明古城裏焚燒劫掠達一星期之久。半個多世紀以後,君士坦丁堡於1261年又被東羅馬帝國收複。君士坦丁十三世nstantinexiii,1448—1453),有些早期的史書亦稱他為君士坦丁十一世,他是東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在君士坦丁堡陷落時戰死。聖索菲亞大教堂,532至537年由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興建,原為拜占庭帝國東正教的宮廷教堂兼君士坦丁堡牧首的主教堂,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入主後改為伊斯蘭教清真寺。

    君主坦丁十三世立刻認清了這種危險。盡管穆罕默德二世滿口的和平言辭,但他還是懷著那種人們可以理解的惴惴不安的心情,向意大利、向教皇、向威尼斯、向熱那亞派去一個又一個的使節,請他們派大戰船和士兵來。然而羅馬猶豫不決,威尼斯也是如此。因為東派教會和西派教會之間那種古老的宗教信仰上的裂痕至今依然存在。希臘正教憎恨羅馬公教。希臘正教的牧首拒絕承認羅馬教皇是最高牧師。雖然由於麵臨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危險,在斐拉拉和佛羅倫薩的兩次宗教會議上早已決定兩教會重新統一,並保證支持拜占庭反對奧斯曼土耳其人的鬥爭,以此作為統一的條件。但是當拜占庭麵臨的危險剛剛不再如此火燒眉毛時,希臘正教的一些教會又都拒絕使條約生效。一直到穆罕默德二世已經成為蘇丹的此刻,危急的形勢才戰勝了東正教會的固執:拜占庭一方麵向羅馬送去自己順從的消息,同時請求緊急支持。於是,一艘艘大戰船開始配備起彈藥和士兵。不過,羅馬教皇的使節先乘著一艘帆船來到,他要隆重地完成西方兩個教會的和解,並向世界宣布:誰進攻拜占庭,誰就是向團結一致的基督教世界挑戰。

    ??夢·阮讀·書ruan·o

    年教皇尤金四世eugeniusiv,1431—1447年在位)在意大利斐拉拉ferrara)召開天主教宗教會議,討論羅馬教會與希臘教會合一問題,有七百多名希臘教會代表參加,一年後會議移至佛羅倫薩舉行,1439年7月6日通過兩教會統一的決議,希臘東正教會確認羅馬教皇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權地位,後因君士坦丁堡教會反對,兩教會又於1453年分裂。

    和解的彌撒

    那是12月的一天,富麗堂皇的索菲亞大教堂裏——它從前那種由大理石和由玻璃鑲嵌細雕的圖案以及那些燦爛奪目的裝飾品所形成的金碧輝煌,是我們今天從它改成的清真寺中無法想象的——一派隆重莊嚴的場麵,教堂裏正在為兩派的和解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君士坦丁皇帝在他帝國裏所有顯貴的簇擁下,出席了這次慶祝活動。他要以皇上的身份成為這次永遠和睦一致的最高見證人和保證人。被無數的蠟燭照得通明的寬敞大廳裏擠滿了人。羅馬教廷的使節伊斯多魯斯和希臘正教的牧首格列高利在聖壇前親如兄弟似的一起做彌撒。在這座教堂裏笫一次重新提到教皇的名字;第一次同時用拉丁語和希臘語唱起虔誠的讚美詩,餘音在這座永存的主教堂的拱頂間繚繞。與此同時,已經達成和解的兩派教士列隊把施匹利迪翁的聖體莊嚴地抬進來。看來,東西兩派的宗教信仰從此永遠聯合在一起了。歐洲的觀念,即西方精神,經過漫長歲月的罪惡的爭執終於重新達到了一致。

    當時的教皇是尼古拉五世,1447至1455年在位。

    然而,理智與和解的時刻在曆史上從來都是短暫易逝的。正當共同禱告的虔誠聲音在教堂裏愈來愈響之際,那位博學的修道士蓋納蒂奧斯已經在外邊的一間修士室裏激烈地指責那些講拉丁語的人背叛了真正的信仰。剛剛由理智撮合而成的和平統一又被盲目信仰的狂熱所破壞,而且正如這位希臘教士不想真正屈服一樣,地中海另一端的朋友們也並不想提供他們已經許諾的援助。雖然向拜占庭派去了幾艘戰船和數百名士兵,但隨後也就讓這座城市聽天由命了。

    戰爭開始

    準備發動戰爭的強權統治者們在他們的準備工作還沒有完全就緒以前,總是竭力散布和平論調,穆罕默德也是如此。他在自己的加冕典禮時接見了君士坦丁皇帝的使團,向他們說盡了最友好和最使人寬心的話;他鄭重其事地向真主及其在世的代言人穆罕默德教祖、天使們和《古蘭經》公開發誓:他要最忠實地信守和拜占庭皇帝簽訂的一切條約。但與此同時,這個詭計多端的家夥卻又與匈牙利人和塞爾維亞人達成了一項為期三年的雙邊中立協定——他要在這三年時間內不受幹擾地攻下拜占庭。穆罕默德要在信誓旦旦地作出足夠的和平許諾以後,才會背信棄義挑起戰爭。

    直到目前為止,博斯普魯斯海峽隻有亞細亞一岸是屬於奧斯曼土耳其人的。所以拜占庭的船隻仍能暢通無阻地穿過海峽駛進黑海,前往自己的糧倉。現在,穆罕默德要切斷這條通道,因此他也不管有理沒理,便下令在海峽的歐洲一岸魯米裏·希塞爾附近海峽最狹窄的地段建立一個要塞古代波斯人稱雄時,勇敢的薛西斯就是在此渡過海峽的)。於是一夜之間成千上萬的土方工人來到歐洲這一岸,而按照條約規定,歐洲一岸是不允許修築工事的——不過,對強權者來說,條約又算什麽?這些工人為了自己的生活所需,把周圍的莊稼劫掠一空;為了取得建築城堡用的石塊,他們不僅拆毀一般的房舍,而且還拆毀了久已聞名的聖米迦勒教堂。蘇丹親自指揮修建工程,晝夜不停地施工,而拜占庭卻不得不無奈地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違背公理和條約,切斷它通向黑海的這條自由通道。那些想要通過這個迄今還是公海的第一批船隻已在和平之中遭到了炮擊;在這第一次顯耀武力成功之後不久,也就不需要任何偽裝了。1452年8月,穆罕默德把他所有的文武大臣召集在一起,向他們公開宣布了自己要進攻和占領拜占庭的意圖。隨著這一宣告,野蠻行動不久就開始了;傳令官被派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境內的四麵八方,去征召能進行戰鬥的人。1453年4月5日,一支望不到盡頭的奧斯曼帝國軍隊像滾滾湧來的潮水突然出現在拜占庭城牆之外的平原上。

    薛西斯xeixes),公元前486至公元前465年的波斯帝國皇帝,公元前480年親率大軍,分水陸兩路進攻希臘。

    蘇丹騎著馬,一身豪華壯麗的戎裝,走在自己部隊的最前麵,他要在呂卡斯隘口前紮起自己的帳營。但是,在他讓人在自己的統帥部前麵升起帥旗之前,他先讓人在地上鋪好祈禱用的地毯。他跣足而上,跪拜在地,麵向麥加三叩首,在他身後是成千上萬的部下,和他一起朝著同一方向叩首,用同樣的節奏向真主念著同樣的禱告,祈求真主賜予他們力量和勝利——那真是一派非常壯觀的場麵。然後蘇丹才站起身來,卑恭者又變成了挑戰者,真主的仆人又變成了主人和戰士。此刻,他的那些“傳令兵”,即傳諭的差役,急急忙忙走遍整個營地,敲著鼓吹著軍號,進一步宣告:“圍攻拜占庭城的戰鬥已經開始。”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