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遜的夢想與失敗 ? 一

字數:5599   加入書籤

A+A-




    華盛頓—巴黎

    1918—1919年

    美國最優秀的總統是誰?1962年,美國一家全國性雜誌通過投票評選,為美國曆屆總統作出一個排名榜,結果是:第一名林肯、第二名華盛頓、第三名富蘭克林·羅斯福、第四名威爾遜。前三位美國總統可謂婦孺皆知;而名列第四的威爾遜總統卻不是人人都知道他在曆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因為威爾遜的政治生命是在失敗的氛圍中結束。然而美國人民並沒有將他忘卻,因為是他領導美國經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始末。在美國,人們評價威爾遜,主要不是著眼於他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也不著眼於他在國內推行“新自由”政策,而是看重他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為謀求美國領導地位所作的努力。威爾遜事業的頂峰是他親自率領美國代表團遠渡重洋,參加1919年的巴黎和會。這在當時的交通條件和美國政治傳統下,實屬罕見。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原則”作為締結《巴黎和約》的基礎,並提出建立國際聯盟的設想,以保障人類的永久和平。他的這些政治理想舉世矚目。在飽經戰爭苦難的歐洲人眼中,威爾遜不啻是一位“救世主”。可是,威爾遜的夢想並未實現。領導美國經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羅斯福總統“十分欽佩威爾遜的夢想,但是他把威爾遜的失敗歸因於威爾遜把夢想當成了現實”。同樣,也有不少人把威爾遜稱為“堂·吉訶德”。西班牙小說中的堂·吉訶德,耽於幻想,不切實際,最終碰得頭破血流,但他畢竟初衷善良。在茨威格看來,威爾遜也是如此。

    ——譯者題記

    鄧蜀生著《伍德羅·威爾遜》第224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鄧蜀生著《伍德羅·威爾遜》,第223頁。曾經把威爾遜當做“偶像崇拜”的英國經濟學家約翰·凱恩斯在1919年11月寫畢的《和約的經濟後果》一書中,把威爾遜比做“又聾又瞎的堂·吉訶德”。參閱鄧蜀生著《伍德羅·威爾遜》第179頁。

    1918年12月13日,巨大的“喬治·華盛頓號”軍艦正向歐洲海岸駛去。軍艦上乘坐著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自從開天辟地以來,從未有過這麽多的億萬民眾懷著如此巨大的希望和信任,期盼著一艘船、期盼著一個人。歐洲各國互相怒氣衝衝地已打了四年仗,互相用機槍和大炮、用火焰噴射器和毒氣殺戮了千百萬自己國家最優秀、最朝氣蓬勃的青年。在四年時間裏,這些歐洲國家用語言和文字所表達的,無非是相互的仇恨和詆毀。然而,所有這些煽動起來的激昂情緒並未能夠讓人們聽不見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自己的國家所做和所說的全都違背天理,玷辱了我們這個世紀。所有這些億萬民眾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都有這樣一種隱秘的感覺:人類重又倒退到野蠻的未開化和以為早已遠去的世紀之中。

    伍德羅·威爾遜thoasoodroison,1856—1924),連任兩屆的美國第28屆總統。年i2月28日出生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的斯湯頓縣,1879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1912年7月被民主黨提名競選1913年總統,以“新自由”政綱競選獲勝,1916年以“他使我們免於戰爭”的口號,再次連任。1919年9月4日開始在全國巡回演說,爭取美國人民支持國際聯盟計劃,9月25日病倒在火車上,10月2日回白宮後中風。1920年12月,威爾遜接受191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金。1924年2月3日在華盛頓病逝。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威爾遜親自率領美國代表團參加巴黎和會,1918年12月4日起程,1918年12月14日抵達巴黎,由於威爾遜一貫以維護和平的中立姿態,以仲裁人的身份調停歐洲局勢,尤其是他提出作為議和基礎的“十四點原則”後,歐洲輿論一度把威爾遜視為“救世主”,他抵達巴黎時,受到民眾熱烈的歡迎。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算起,至1918年11月11日大戰結束,曆時四年多,卷入戰爭的有33個國家,人口在15億以上,共有兩千餘萬人死亡,另有兩千餘萬人傷殘。

    這時候,有一個人把自己的聲音從另一個大洲——美洲越過仍然硝煙彌漫的戰場傳到歐洲,這聲音清楚地要求:永遠不要再有戰爭。永遠不要再有爭執,永遠不要再有那種罪惡的舊的秘密外交——這種外交把各國人民在自己不明真相和不願意的情況下驅趕著去當炮灰;而是要求:建立一種新的更好的世界秩序——“建立一種在臣民們同意的基礎上並得到人類有組織的輿論支持的法治”。令人驚異的是:在所有的國家,說各種不同語言的人都立刻聽明白了他的聲音。第一次世界大戰——昨天還是一場為了爭奪接壤的土地、為了邊疆的劃分、為了爭奪原料、礦山和油田而進行的無休止的無謂爭吵——突然獲得了一種崇高的、近乎宗教似的意義:這場戰爭之後將是永久的和平,將是公正和人道的救世主之國。這麽一說,千百萬人的鮮血似乎沒有白流;這一代人如此受苦受難,好像就是為了換來這樣的苦難永遠不會再降臨人間。千百萬民眾懷著絕對的信任,熱烈響應威爾遜的呼聲;人們都說,他——威爾遜將會使戰勝國和戰敗國達成和解,從而締造公正的和平。人們都說,他——威爾遜是另一個摩西,他會使迷途中的世界各國一起同坐在新的國際聯盟的會議桌旁。伍德羅·威爾遜的名字在幾個星期之內成了一種猶如宗教一般的力量——猶如救世主一般的力量。人們用他的名字給街道、建築物和子女起名。每一個覺得自己處在苦難之中或者感到自己吃了虧和受到歧視的民族,都派代表到他這裏來;成千上萬寫著各種建議、祈求、懇請的信函和電報從五大洲湧來,堆積如山。裝滿信函和電報的好幾個箱子還被送到這艘正在駛向歐洲的軍艦上來呢。整個歐洲、整個世界,都一致要求威爾遜作為他們這次最後爭執的仲裁者,使夢寐以求的最終和解得以實現。

    年1月8日,威爾遜在向國會致辭中提出被他自己稱為“世界和平綱領”的“十四點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十四點,即最後一點:“為了大小國家都能相互保證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必須成立一個具有特定盟約的普遍性的國際聯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無論是以德、奧匈、保加利亞為首的同盟國,還是以英、法、俄為核心的協約國,都是通過秘密談判和締結秘密協定來保證各方希望爭得的利益。1917年11月爆發了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蘇維埃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了不割地即不侵占別國領土、不合並別的民族)、不賠款的和平綱領,廢除秘密外交,並宣布廢除俄國臨時政府締結和批準的全部密約,而且將這些密約公諸於眾。密約的主要內容集中歸納在1915年4月26日的《倫敦密約》中。這個密約規定了英、法、意、俄、日等協約國戰後劃分勢力範圍的具體辦法,包括瓜分德國屬地,肢解土耳其,給予法國確定其與德國接壤的西部邊界的自由,給予俄國以確定其東部邊界的自由。俄國蘇維埃政府公布密約的行動,在歐美引起強烈震動,輿論嘩然。飽經戰禍之苦的各國民眾,熱烈響應蘇維埃政府的呼籲,積極展開反戰運動,要把世界大戰轉變為國內革命,這無疑是對西方社會的嚴重挑戰。麵對這種局麵,為了抵消布爾什維克的巨大影響和贏得民心,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原則”,其中第一點就是主張公開外交,不得有任何秘密的國際諒解。救世主essias,音譯:彌賽亞),源出聖經故事。《聖經·舊約》稱,公元前12世經至公元1世紀,猶太國處於危亡時期以來,猶太人中流行一種說法,稱上帝終將重新派遣一位“君王”彌賽亞)來複興猶太國,《聖經·新約》借用此說,聲稱耶穌就是彌賽亞,但不是“複國救主”,而是“救世主”,凡信他的人,靈魂可得到拯救,升入天堂。摩西oses),聖經故事中古代猶太人的領袖。《聖經·出埃及記》載,摩西帶領在埃及為奴的猶太人穿越沙漠、曆盡艱險,遷回到迦南,並在西奈山上接受上帝寫在兩塊石板上的十誡。猶太教將《聖經》首五卷稱做“律法書”,並稱出自摩西之手,故有《摩西五經》之稱。建立國際聯盟是威爾遜對外政策中的主要構想。國際聯盟簡稱國聯)於1920年1月成立,總部設在日內瓦,先後加入的有63個國家。美國是最初的發起國,但國際聯盟盟約在1919年11月19日被美國參議院否決,1920年3月19日,美國參議院第二次否決了包括《國際聯盟盟約》在內的《凡爾賽和約》;因此美國始終沒有參加國聯,威爾遜的政治理想也終於成為泡影。爾後,日本和德國於1933年退出國聯;意大利於1937年退出。蘇聯在1934年加入,1939年被開除。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標榜“促進國際合作,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國聯名存實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6年4月宣告解散,所有財產和檔案均移交聯合國。

    威爾遜無法抗拒這樣的呼聲。他在美國的朋友們勸他不要親自出席巴黎和平會議。他們說,作為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的他,有責任不離開自己的國家,而寧可從遠處領導談判。但是伍德羅·威爾遜沒有被說服。他覺得,即使是美利堅合眾國總統這樣一個最為顯貴的職位,如果和要求他去完成的使命相比,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他說,他不願意隻為一個國家效勞,隻為一個大洲——美洲效勞,而要為全人類效勞;他並不僅僅隻為這樣一個特定的時刻效勞,而要為更美好的未來效勞;他不願意心胸狹隘地隻代表美國的利益,因為“利害關係不會在人與人之間產生凝聚力,而隻會產生離心力”,而他願意代表所有人的利益。他覺得,他必須自己小心翼翼地守望著:不讓軍事家們和外交家們再次煽起狂熱的民族情緒——因為人類的和解意味著為軍事家們和外交家們的險惡職業敲響了喪鍾。他必須親自充當擔保人,保證是人民的意誌而不是他們領袖的意誌迫使與會代表說什麽樣的話,而且在這一次媾和會議——人類的最後一次和最終決定一切的和會上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在全世界麵前開誠布公地說。

    “巴黎和會”: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於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和平會議,有美、英、法、日、意等27國參加,戰敗國均不參加,中國作為戰勝國亦參加了和會,蘇維埃俄國未被邀請參加,和會實際上由美、英、法三國領導,最後簽訂了《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史稱《凡爾賽和約》。由於和約無理地將戰前德國在山東的特權移交給日本,引起中國人民極大憤慨,導致中國“五四”運動的爆發,迫使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威爾遜正是抱著這樣的願望站在“喬治·華盛頓”號軍艦的甲板上,凝望著在霧靄中出現的歐洲海岸——它顯得模模糊糊和遊移不定,恰似他自己關於未來各國人民和睦友愛的夢想一般。他挺直地站立著,身材魁梧,麵容堅毅,戴著眼鏡的雙眼散射出銳利而又清澈的目光,微微突出的英美人的下巴,但豐滿的雙唇卻緊緊地閉著。他是基督教長老會牧師的兒子和孫子,因而在他身上就有長老會教士的那種嚴肅和狹隘。在長老會的教士們看來,世間唯有一種真理,而且他們肯定:就是他們所知道的那一種真理。他在自己的血液中既有虔誠的蘇格蘭和愛爾蘭祖先們的無比熱忱,也有加爾文教徒信仰的奮鬥精神——是這種信仰把一種要拯救罪孽深重的人類的使命賦予給了威爾遜這樣一位領袖和導師。基督教的殉道者和被視為異端而遇難的基督徒寧願為自己的信仰而受火刑也絲毫不離開聖經——這樣的執著一直在他身上起作用。在他一個民主主義者和學者看來,“人性”、“人類”、“自由”、“和平”、“人權”這樣一些概念並不是冷漠的字眼;這些字眼對他的父輩來說是《福音》書中的訓道,對他來說也不是空洞抽象的思想概念,而是他決心要逐一去捍衛的宗教信條,就像他的祖先捍衛基督教《福音書》的教義一樣。他已進行過許多鬥爭,但是這一次鬥爭將是一次決定性的鬥爭。——當他凝望著的歐洲陸地在自己的視線中顯得愈來愈明朗時,他油然產生了這樣的感覺。但當他想到,“如果我們能夠意見一致,我們要為建立世界新秩序而鬥爭;如果我們不得不互相爭執,我們也要為建立世界新秩序而鬥爭。”這時候他不知不覺地繃緊了瞼。

    威爾遜的祖父是北愛爾蘭的移民,1807年遷居美國,外祖父是蘇格蘭的移民。威爾遜的父親約瑟夫是弗吉尼亞州斯湯頓縣長老會教堂的牧師,祖父也曾任長老會牧師。威爾遜是美國第一個有博士學位、當過大學教授和大學校長的總統。他善於用福音式的語言講話,他的政治思想和奉行的政策固然是一個保守派,卻博得自由派的歡呼喝彩,把他奉為偶像,一度還擁有“救世主”的名聲。威爾遜和列寧生活在同一時代,列寧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導師,威爾遜則是20世紀初美國尋求“領導世界”的思想導師。

    ??夢|阮|讀|書

    基督教興起時,曾在羅馬帝國被視為異端而受到迫害。最後一次大迫害發生在戴克裏先統治末期,迫害基督教徒最凶惡的敵人是伽勒裏烏斯。羅馬帝國承認基督教始於君士坦丁大帝。公元380年,狄奧多西大帝頒布敕令,把基督教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