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群臣爭執求投資

字數:2718   加入書籤

A+A-


    宗洪聖看向顧君
    顧君恩鼓了鼓勇氣,說道:“啟稟陛下,宗部堂認為朝廷不日將收複湖南湖北,官員缺口很大,現有官員應該著重安排在重點位置,次要位置宜選拔名聲好、有幹才、心向大順的明朝舊官或在野士紳充任;臣也認為,清丈田畝要靠當地的士紳合作,才能平穩快速地推行下去,所以也讚同宗部堂的意”
    他之所以要鼓勇氣,是擔心皇帝對任用明朝舊官反感,可是李自成卻根本沒提這個茬,而是看向劉蘇,換了和善的語氣問道:“劉卿,你怎麽說?”
    “回陛下,臣不這麽看,”劉蘇說道:“朝廷新政,履畝隻是其一,納糧則是其二,二者不可偏眼下早稻已經收完,如果先行履畝,那就得先丈量田畝、複核肥瘠,再查實田主、登記造冊,這一係列事情辦下來,隻怕到秋後也未必完得了,不僅影響夏播夏種,還會影響夏糧征顧大參和宗部堂的意見固然是謀國良策,但失於迂舊官需要甄別,士紳也需要察訪,都是宜細宜慢的急則粗,粗則易失,如果所用非人,後果不堪設臣以為,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夏播夏種耽誤不得,夏糧征收也迫在眉睫,各項工作應該盡快著手,各縣官員越早就任越好,隻能從現有官員中選拔,不能等待慢慢甄別察”
    劉蘇說得有理,但宗洪聖卻反對道:“劉府台!長沙府一州十一縣再加上平江縣,共計十三個州縣,州牧、縣令等主官,州同、州判、吏目、學正、縣丞、主簿、典史、教諭等等佐官屬官,入流不入流的都算上,所需何止百人?這還沒算府衙的官將來光複兩湖十五府二州,所需官員更多,省裏、朝裏也都需要官員,我不能把現有的官員都給你長沙”
    劉蘇爭辯道:“到什麽時候說什麽話,等到光複湖廣全境的時候,總能甄別察訪出不少合用的官員來”
    “那也不能紮堆使用新進之人!每個縣都要有新人有舊人,搭配著使用才”
    “你是吏部侍郎,到時候你可以再調整”
    “陛下,”見兩人爭執不下,顧君恩插話道:“湖南疲弊,雖然不像陝晉魯豫那樣十室九空、赤地千裏,但也是戶口凋零、荒田無數,夏糧較往年減產已成定局,就算征收順利,所得也是杯水車不如眼光放長一些,先把根腳紮牢了,履畝、屯墾、招募流民,多管齊下,到秋收時可望有一個全新的局”
    “夏糧雖少,卻也勝過沒有!”劉蘇就像一隻鬥雞,剛跟宗洪聖吵完,又衝著顧君恩去了,“夏播夏種更耽誤不起!”
    “先維持現狀!難道你不派官員,他們還能把地撂荒了不成!”顧君恩也不示弱,立即頂了回去:“而且我何曾說過免征夏糧?夏糧按例當在八月開征,何故非要現在便征?”
    “了解實情和前期準備也需要時間!難道官員今天上任,明天就能征糧?”
    “你能不能別那麽急?和秋糧一起征收,又有什麽不可?”
    “秋糧開征要到來年二月,多半年的時間全靠吃老本嗎?”
    “吃老本也還吃得起,拜何騰蛟所賜,長沙府倉廩豐盈,過去追贓的銀子也頗有富”
    “那麽力差和銀差呢?雕翎鐵竹、硫磺焰硝可沒有富餘吧?如今四麵皆敵,突然來了戰事該怎麽辦?”
    三個人你來我往,吵得不可開交,李自成笑道:“諸位愛卿稍安勿躁,朕已經明白你們的想法都有道理,包括宗卿的難處也是很現實的問題,朕都能理解,但是諸卿想過沒有,朕想要的其實是立個標杆?”
    立個標杆?顧君恩等人都是一愣,他們誰都沒從這個角度去想過,聽皇帝這樣一說,頓時覺得他們這幾天來的爭論根本就是不得要
    三人叉手說道:“請陛下明”
    李自成剛要說話,卻見刑部侍郎鄧岩忠、真定府府治今正定)司理許文耀、揚武州李自成改承天府為揚武州,州治今鍾祥)州判張淩聯袂走來,於是閉了嘴,等著三人參拜過後,才接著說道:“所謂標杆,榜樣也,口碑也,既是供人學習的表率,也是令人向往的聲”
    顧君恩等人一頭霧水,不知道該從哪個角度去理解這高來高去、不接地氣的名詞解
    李自成見眾人都不說話,隻得解釋道:“萬事開頭難,長沙府總要開個好頭吧?當務之急是夏糧征收,長遠之利是士心民心,就不能給朕一個兩全其美的結果嗎?所以朕想立個標杆:當急則急,急而不苛;當緩則緩,緩而不怠;恩而不絕,惠而不費;官私兩利,四民鹹這個標杆如果不是能員良吏能做到嗎?如果做不到,如何能悅近來遠,建立我大順朝的聲望?所以選派長沙府的州縣官員,還是嚴格一些為”
    眾人恍然大悟,皇帝是想名利雙收、魚與熊掌兼得,看來是要支持劉蘇
    顧君恩有些後悔,也有些不滿,一方麵後悔自己太過自信,沒跟皇帝事先通通氣,結果搞得這麽被動,另一方麵又不滿當朝首輔爭不過一個府尹,覺得皇帝太不給他麵子,立即反對道:“陛下誌存高遠,為臣欽服,但是貪多必失,過猶不及,也不可不”
    劉蘇則覺得皇帝太理想化了,標準這麽高,誰能做得到?雖然皇帝支持了他,他卻覺得壓力太大,心裏並不高興,附和道:“顧大參所言不無道事有輕重緩急,具體操作起來,恐怕難以時時處處兼顧周”
    宗洪聖也說道:“求全責備,聖人所不人的精力有限,還是不要把攤子鋪得太大,否則一旦出現紕漏,是上麵的責任還是下麵的責任?處不處罰、怎麽處罰都會是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