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張淩參人求投資

字數:2970   加入書籤

A+A-


    怎麽都衝著朕來了?李自成皺起了眉頭,不悅道:“古人雲: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樹立標杆就得高標準嚴要求,不然還叫什麽標杆?不要有畏難情緒!世間事,為之難者亦易,不為易者亦這件事就這樣定了,照原名單發表!國步多艱,百廢待興,還望諸卿勉”
    皇帝不高興了,但顧君恩等人都是從明朝時期過來的讀書人,心裏多少都有些“以廷杖為榮”的意思,雖然現在在大順為官,順朝也沒有廷杖製度,但舊有的思維慣性卻不那麽容易扭轉,他們並不打算因為皇帝不高興了就讓
    可是皇帝說得有理,“求上得中”實在是難以反駁,他們還沒墮落到明朝臣子那樣信口開河、胡攪蠻纏、為了反對而反對的地步,一時無奈,隻能僵立在原地,既不奉旨也不爭辯,全都成了木頭
    這麽僵持下去可不是個事,李自成緊張起
    他不可能前腳剛剛任命這些官員,後腳就把他們全都罷免了,這樣出爾反爾,以後還有什麽威信可言?沒有了威信,他還怎麽號令百官?
    但如果不罷免他們,他們又不肯讓步,那他該怎麽辦?難道還讓他這個做皇帝的讓步嗎?這對皇帝的威信是不是也是一種傷害?
    “陛下,臣有話”李自成正在無計可施,揚武州州判張淩開口說話
    李自成心裏直打
    張淩其人是出了名的鐵麵無情,說話辦事隻從理法出發,向來不講人情世故,人送外號“冷麵判官”,他要說話是想幫誰?
    “說!”李自成很無禮地說道,心裏充滿了無奈——臣子要說話,隻有昏君才不讓人開
    “陛下,臣要參”張淩麵無表情,就像沒聽出來皇帝的無禮,也不像要參人,而像要說一句無關疼癢的話,平靜地說
    這樣嗎?李自成心裏一樂,看向顧君恩、宗洪聖和劉
    要參肯定是參他們三個,罪名當然是事君不誠——皇帝有了旨意,臣子或奉旨或辯白都可以,就是不能裝聾作啞,裝聾作啞就是不
    顧君恩等人這時候也意識到自己失體了,心裏都有點發慌,他們知道,讓冷麵判官盯上了,肯定沒有他們的好果子
    “還不奉旨嗎?”李自成雖然心裏竊笑,卻也不肯真讓張淩參倒他們,冷著臉遞了個台
    事已至此,顧君恩等人無奈,隻好躬身施禮,齊聲說道:“臣等領”
    李自成暗暗鬆了口氣,總算是有驚無險地過關了,這真得感謝張淩,以後得長個記性,不能輕易跟大臣們鬧到這個地步,不然真的很麻
    當皇帝也要講究點藝術!
    他對張淩笑道:“張卿,不管你要參誰,朕跟你打個商量,今天就不參了吧?朕這裏有上好的岕片,送半斤給你做個補償,如何?”
    顧君恩等人已經接旨了,再參也沒有意義,張淩躬身施禮道:“臣不是為了陛下的茶葉才參人謹遵聖諭便”
    不是為了朕的茶葉才參人?李自成被噎得夠嗆,心裏卻仍然很高興,並不計較,對眾人笑道:“那麽諸位愛卿都進去喝杯茶吧,站著說了這麽半天話,想必也都累”
    他帶著眾人回到室內,吩咐秦喜賜座賜茶,並不急著說正事,而是先扯起了閑篇:“諸卿,你們認識剛才跟朕說話的那個人嗎?”
    鄧岩忠、許文耀、張淩三人來得晚,沒見到那個人,顧君恩、宗洪聖和劉蘇雖然見到了,但卻並不認
    “此人名叫郭金台,今年三十六歲,”李自成笑道:“讀書時即有聲名,不滿十歲便兩次考中副貢,崇禎年間屢以名薦,又循例授官,均不接受,避跡山中潛心讀書,但對時事又多有議論,很有點意”
    皇帝在緩和氣氛,這個麵子得給!
    宗洪聖說道:“昌黎先生韓愈)有言:阮籍、陶淵明之流,雖然避世不仕,但其實是心有不平的,由於對世事不滿,所以才托而逃臣觀阮陶詩,間有忠君愛國、憂愁感憤之辭,可見昌黎先生所言不想來,明季無道,殘暴虐民,信用閹宦,貪墨成風,郭金台必是不肯同流合汙,所以才隱居不仕,閉門讀書,但又心憂天下,恫瘝在抱,所以才不免關心時事,多發議論,應該也是阮籍、陶淵明一類的人不過,如今我大順吊民伐罪,興利除弊,有如時雨之降,悅民心而順天意,與明季的區別有如雲泥,即使阮陶再世,也一定會彈冠振衣,樂欲為用,郭金台恐怕是做不成他的隱士”
    宗洪聖這人還是一如既往的囉嗦,但見識卻一點也不錯,話也說得漂亮,李自成笑道:“宗卿所言極”
    宗洪聖又說道:“嶽麓書院學貫九流,秀冠三湘,學人雋士雲集,卻沒能被明廷盡《左傳》雲:雖楚有材,晉實用陛下甫一推行新政,便就心係掄才,特旨遍訪賢德、加開恩科,料想必將盡舉淹滯,靡有遺賢,使我朝彬彬濟濟,頗不乏《論語》曰:唐虞之際,於斯為臣謹為陛下”
    這馬屁拍得李自成一個勁地想“嗬嗬”,剛要說話,卻聽見冷麵判官張淩又開口了:“宗部堂,你別忘了楚黨附閹的”
    宗洪聖心頭一震,暗罵這個張壯雲張淩字)真是可恨,急忙說道:“這正是我要說明季黨爭,楚黨為東林黨所排斥,不惜屈節投附閹黨,確實是其一大汙我朝肇基伊始,正在銳意進取,恰是急需用人之時,更要警惕朋黨,不使明季黨爭之禍在我朝重演——”
    說到這裏,他看了一眼劉蘇,“所以,各州縣官員必須新舊參雜,不能盡用新進,以免勾連成”
    劉蘇本來還納悶宗洪聖看自己幹什麽,聽他這樣說,不禁暗暗搖
    這人被張淩將了一軍,急著把自己摘幹淨,卻已經亂了方寸,忘了這事剛剛已經有了定論,這會兒又翻出來說,就等著冷麵判官參劾他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