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李自成論得失上

字數:3257   加入書籤

A+A-


    田見秀和顧君恩走進屋來,見禮之後看了看郭金台,並不說
    郭金台知道他們有軍國重事需要商量,急忙起身告
    李自成想了想,似乎也沒有什麽要怕郭金台的,於是笑道:“幼隗但坐無文武兩院的首腦同時來見朕,肯定是發生了什麽要緊沒準是在前麵吃了敗仗呢!這對你的大明朝來說,可是個好消”
    這話有些刻薄,郭金台不好回答,隻是尷尬地笑了笑,但心裏也確實好奇,便顧不得許多,索性坐了下
    李自成對田見秀和顧君恩說道:“兩位卿家請說說吧,到底發生了什麽不得了的大事,勞動兩位一起到朕這裏來了?誰先說?用兵期間,還是田卿先說吧!——秦喜,給兩位卿家上”
    他的禦書房裏現在多了八張太師椅,分左右兩列排在禦案前麵,所以不用秦喜再像以前那樣臨時去搬椅
    田見秀和顧君恩謝坐之後,並排坐在了郭金台的對
    田見秀說道:“前線進展順利,所到望風披靡,並沒有吃敗仗,請陛下放臣來是為了另一件事:劉芳亮派人從益陽來,說是常德的堵胤錫到了軍中,請求見劉芳亮不敢做主,把堵胤錫留在軍中,遣使請示都督臣也不敢做主,特來請示陛”
    堵胤錫到了劉芳亮軍中?李自成吃了一
    投降也沒有這麽個投法吧?大軍到的時候獻城出降不就好了嗎?幹嘛要巴巴地自己跑來?難道是嫌投降不好聽,想要改成叛降?也許叛降有些投奔光明的意思,算得上是戰場起義?
    李自成問道:“堵胤錫說沒說為什麽要見駕?”
    “堵胤錫說事關重大,非要見到陛下當麵陳奏不”
    “這樣嗎?”李自成想了想,笑道:“那就讓他來吧,就算他是當代荊軻,也先見見再說,諒他的身手還不至於威脅到”
    李自成弓馬嫻熟,武藝高強,況又久經戰陣,常常身先士卒,格鬥經驗豐富,這倒不是句大
    田見秀對此自然有數,並不反對,而是問道:“是否還向常德進軍?”
    “誰知道堵胤錫安的是什麽心?”李自成瞟了田見秀一眼,眼神裏帶著一絲不
    田見秀隻是略欠魄力,並非毫無頭腦,當下已經明白,急忙拱手說道:“臣明白了,該怎麽打還怎麽”
    郭金台暗暗汗顏,正在感歎李自成是個狠角色,又聽李自成向顧君恩問道:“顧卿,你也是為了這件事,和田卿約好了一起來的嗎?”
    顧君恩搖頭說道:“回陛下,堵胤錫的事,臣之前並不知道,今天來是因為衡州府府治今衡陽)府尹劉懋先,他在衡州把黃朝宣給殺”
    黃朝宣為人殘暴,蹂躪地方,民憤極大,顧君恩其實並不覺得劉懋先做錯了什麽,隻不過遇到擅殺降將這種事,他不能不奏也就是
    “哦?衡州這麽輕易就打下來了?”李自成的關注點卻先落到了別的地
    田見秀接話道:“黃朝宣在雷家埠敗於袁宗第,雖然退進了衡州城,但其殘部已成驚弓之鳥,衡州難守,何騰蛟隻好望風而逃,黃朝宣獻城出拿下衡州就跟吃麵條一樣順”
    李自成不解:“黃朝宣是獻城投降,又不是頑抗被俘,為什麽還要殺他?”
    見皇帝似乎有怪罪劉懋先的意思,顧君恩急忙說道:“回陛下,黃朝宣四處抓丁,官目幾近數千人,菜傭妊仆皆收為兵,殆將十萬,田野為每月輒驅疲卒萬人劫掠州縣,所過如篦,民有稍觸其怒者,即磔剝實在是死有餘”
    李自成看向郭金台,笑道:“幼隗,你看看,朕的大臣們都是主張嚴刑峻法”
    郭金台的家鄉是湘潭射埠,也曾遭到過黃朝宣的荼毒,知道顧君恩所言不虛,覺得明朝有這樣的將領,自己臉上也沒有光彩,本來不想說話,聽李自成這樣說,不得不說道:“黃朝宣為害一方,確實有罪,但大明的官員卻也並不都是黃朝宣那樣的,理應區別對這或許就是陛下所說的‘不審勢則寬嚴皆誤’吧?”
    “這算是一個例子吧,”李自成笑道:“但朕此前並不知道黃朝宣的事,應到他身上隻能說是個巧朕寫這副對聯,不是針對哪一個人的,而是針對明朝所有的降官降”
    說著,他看向田見秀和顧君恩,“兩位卿家正好也在,就便也一起聽聽自從去年兵敗山海關以後,明朝降官降將多有反複,導致直魯晉豫局勢糜群臣因此痛心疾首,認為朕的政策失之過寬……”
    正說著,秦喜再次走了進來,李自成停下話頭,身子向後一仰,靠在椅背上笑道:“看來是彈劾劉懋先的人來了——秦喜,來了一個還是兩個?”
    秦喜躬身回稟道:“陛下聖明,的確是張參察和許參諫來”
    “宣他們進來”
    張淩和許文耀走進屋來,依禮參
    李自成笑道:“兩位卿家若是來參人的,請先等一等,坐下來聽朕把話說完,再參不”
    張淩和許文耀都有經驗了,一聽又要先聽皇帝說完,就知道今天這彈章恐怕遞不上去了,但皇帝既然這麽說了,卻也不好違逆,隻得躬身應道:“臣遵”
    “秦喜,上”
    張許二人坐好後,李自成接著說道:“剛才說到諸臣多以為朕失之過寬,朕卻並不那麽認為——幼隗,麻煩你把朕剛寫的對子給諸位卿家看看——這是朕給成都武侯祠新題的對聯,讚的是諸葛武侯能攻心和審時度”
    這副對聯其實是清末四川鹽茶使趙藩所作,目的是勸誡四川總督岑春煊不要專任武力,跟“亡天下”和“惟楚有材,於斯為盛”一樣,照例也被李自成偷了來,上聯說的是諸葛亮采納馬謖的建議,運用攻心之策,七擒七縱,終使孟獲心服口服,“南人不複反矣”;下聯說的是諸葛亮與法正辯論,認為蜀漢所麵臨的形勢與漢高祖劉邦“約法三章”時不同,法律不能一味照搬,應當根據具體形勢,進行適當的調
    待諸位大臣把對聯都傳看了一遍,李自成說道:“若說朕失之過寬,朕倒想問一問:清虜入關以後,不也沒把明朝的官員們全都給殺了嗎?相反,不僅給予高官厚祿,還把我朝追贓時沒收的田土都還給了他要說寬,多爾袞可比朕寬多了,但他為什麽沒遇到降臣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