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胡太後的逆襲

字數:8363   加入書籤

A+A-




    525年,二月,洛陽
    宣光殿前,月華如水,回頭可以看到北方連綿起伏的峰
    五年了,又能看到邙山的感覺真
    她又看了看宣光殿內,那個她曾經以為再也出不來了的地方,心中感慨萬
    她,當朝太後胡仙真,又回來
    她本是這個國家絕對的主宰者,朝堂上親覽萬機,手筆斷決,寢宮內溫香軟玉,麵首如而那個別人眼中至高無上的皇帝,隻不過是她的寶貝兒子,一個剛滿十歲隻會乖乖聽話的小朋友而
    她曾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畢竟,她不畏舊製拚死為元家生下了皇子國北魏一朝,子立為儲,生母必死的規矩已沿襲成製,後宮雖有佳麗三千,敢於以一身之死為國存嗣的隻有她胡仙真一個
    終於,她逃過了沿襲數代的子貴母死的宿命,躲過了心狠手辣的高皇後的追殺,熬到了兒子登基繼位,熬到了自己臨朝稱她很享受這種成功,改令為敕,以朕自稱,讓大臣們稱她為陛
    她經曆過太多驚風駭浪,知道權力永遠是危險的遊為了確保地位穩固,她掌權後幹脆利落地把曾經的高皇後,現在的高太後剃光了頭發,押到瑤光寺當了尼姑,高氏一族外戚被剿滅殆接著又迅速撤掉了當朝權臣於忠的職位,把他貶到冀州當刺
    之後,她又重用清河文獻王元懌協助自己處理國家政元懌博學多才,禮敬士人,時望甚重,輔政工作做的非常出更重要的是,元懌美風儀,長得帥,在多次威逼色誘之後,已甘心做她裙下之
    當她安排完這些之後,自以為一切盡在掌握,可以高枕無憂畢竟異己已除,情人在側,舉國上下再沒人能對她構成威她將跟幾十年前的文明馮太後一樣獨攬國政,名垂後
    然而,一夜之間,這一切全都沒有
    回憶起五年前那場政變,胡太後依然滿腔憤懣無法釋她萬萬沒有想到,背叛她的,是兩個自己曾經最親近最信任的
    劉騰是她的恩人,曾經多次從高皇後手裏救過她的性當然,她也沒有虧待劉騰,封劉騰為長樂縣開國公、衛將軍、儀同三司,連劉騰的養子也被封為郡守尚書
    作為一個宦官,位至三公,這差不多夠意思了
    而元叉……那可是自己的親妹夫
    可偏偏就是這兩個人,趁著她在嘉福殿跟麵首溫存之際,將十一歲的小皇帝哄到了顯陽殿,之後矯詔殺掉了她的心上人元懌,同時謊稱她身體有疾,將朝政大權交還給皇
    元懌之死,她痛徹心扉,卻隻能將眼淚流在心裏;
    權利被奪,她愁悶鬱結,卻又無計可
    自那之後,她便被鎖在北宮宣光殿內,劉騰親自掌管著宮門鑰宮門日夜長閉,內外斷絕,原來的親近隨從都亡逸殆盡,連小皇帝也不許進來看望母
    這幾年來,她食不飽衣不暖,也不能出殿門一步,隻能一個人在狹小的宣光殿內啼饑號寒,以淚洗新派來的宮女太監誰也不敢跟她多說一句話,生怕引來殺身之
    饑寒之餘,她也在反思,到底問題出在哪裏?
    劉騰目不識丁,而且從幼年起就入宮為宦,善於揣摩上意,看起來人畜無害的樣子,但這個人實際上奸詐多謀,仰仗著對胡太後有保護之功,不僅在皇宮內隻手遮天,而且逐漸開始幹預朝堂政事賣官鬻可惜自己念其舊恩,對此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
    元叉是江陽王元繼的長子,又迎娶了胡太後的妹妹,相當於是自己的妹夫,也就是小皇帝的姨父,從哪方麵說都是自己何況自己當年裏外通吃,偶爾有興致了,也會召元叉夜宿寢一家人麽,不分彼沒想到元叉自此也開始恃寵驕恣,誌欲無
    問題的導火索,在於元叉和元懌不對元叉平日裏多行不法,元懌官大,秉公執法也好,暗中吃醋也好,總是事事管著元元叉懷恨在心,早晚惦記著要整倒元正好趕上劉騰打算提拔他一個弟弟當郡守,但這個弟弟實在不夠格,元懌沒同意,於是劉騰也開始怨恨元
    元叉和劉騰私下裏一合計,現在咱們雖然看起來有權有勢,但隻要元懌在,就始終不能為所欲為,還是非常不現在正好我掌管禁軍宿衛,你控製內宮事務,不如聯合起來把元懌做掉,再把太後一關,天下不就是咱哥倆的了
    於是兩人終於鋌而走險,悍然發動了宮廷政
    說到底,對於欲求無度的人,更大的權利隻會導致更多的貪想到這裏,她自恨養虎為患,可是現在後悔也晚
    胡太後曾一度形槁心灰,對未來已經絕望,以為這清冷的宣光殿就是她最後的歸宿
    畢竟,如果是她,是絕不會給政敵隱患留任何生機權利的遊戲,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這一點瑤光寺裏暴斃的尼姑高太後想必非常清
    她每日提心吊膽戰戰兢兢,每一次人影走動,每一次敲門送食,都會讓她毛發豎立心跳加速,唯恐那是來向她宣布最後消息
    但幾年過去了,除了在噩夢裏,那個讓她害怕的情景一直沒有出元叉和劉騰不知道是政治鬥爭經驗不足,還是念及舊情不忍下手,始終沒有理她好像已經被遺忘了一
    漸漸的,胡太後心中又燃起了希這些年,她的兒子,也就是皇帝元詡,在慢慢長大,如果她能堅持到皇帝親政那一天,她作為皇帝的親生母親,肯定是會被放出去
    實際上,她不需要等那麽因為就在前年,劉騰死
    劉騰是在司空的位置上病死的,時年六十劉騰當時極盡顯貴,死後朝廷的王公大臣們都去送葬,喪禮之隆重無出其
    胡太後不關心這些,劉騰之死對她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沒人再看著她本來劉騰和元叉的分工是劉騰主內,元叉主外,互為表裏專權擅劉騰在的時候,雖然沒有對胡太後下毒手,但日常的防備還是很嚴的,胡太後基本沒有機會私自接近皇帝元劉騰死後,宮內再也沒人有權勢阻擋她,而元叉又是個隻會貪圖享樂,沒有任何政治敏感性的紈絝之徒,經常外出遊玩留連不返,對胡太後的戒備情況漠不關現在胡太後不僅可以邁出宣光殿,甚至還可以在北宮和西林園內小範圍走
    胡太後敏感地覺察到了這一點,她知道期盼已久的機會終於來
    劉騰老奸巨猾,有他在,胡太後沒有任何勝但元叉不她非常了解自己這個妹夫,不學無術好大喜功,政治上基本上是個小白,對付起來要容易得
    但她還必須非常小心,元叉手裏還掌握著兵權,還有一些黨羽在給他出謀劃稍有不慎,就可能會打草驚蛇,功虧一
    她知道,最重要的棋子,就是她的兒子,那個小皇帝元
    她必須把元詡從元叉手裏爭取過
    當時正值北魏的多事之秋,西北邊鎮反叛迭起,羽書頻元詡已經十四五歲,也有些懂事了,害怕的同時也開始思考,為什麽當年母後聽政的時候一片歌舞升平,換成姨父元叉之後就變成這樣了呢?於是元詡也有意向胡太後賠禮請罪,緩和一下母子感
    去年中秋,元叉不在,元詡曾帶著多位大臣到北宮朝見胡太後,胡太後設宴留酒過數巡之後,胡太後見時機難得,可以試探一下,便於席中長歎不元詡見老媽有心事,趕緊追問原因,胡太後說,我自還政後被關在這裏,多年來母子不能見麵,還不如布衣百姓,活著還有什麽意思?我還是去嵩山出家吧,青燈古佛,了此殘
    說完拿出一把剪刀就要剪頭發,元詡見事不好,趕緊抱住胡太後的胳膊不讓她動手,群臣也懵了,紛紛離座叩頭苦胡太後一看有效果,故意不依不饒,涕淚縱元詡便讓群臣都退下,隻留他和胡太後二人,母子抱頭痛哭,各述離別思念之
    當晚,元詡便宿於太後宮中,與太後坐談至胡太後抓住時機,屏蔽左右,旁敲側擊地跟元詡說,自從元叉專政之後,朝綱大壞,以致人心愁怨盜賊四如果不早點除掉他,遲早會天下大亂,大魏的江山社稷也非常危兒子你怎麽還不醒悟呢?
    元詡開始還不相信,說姨父對我很好啊,經常哄我開心,怎麽會是壞人再說老媽你一直在內宮,咋知道這些的?太後說你還是個小毛孩,太容易被蒙蔽元叉所作所為天下皆知,可不隻是我一個人知大家擔心你不相信,所以都沒敢跟你說而
    元詡回想了一下這幾年的諸多事情,覺得老媽說的貌似有些道
    老媽和姨父,他覺得還是老媽更值得相信一元詡最終決定跟老媽站在一起,幹掉姨父元
    胡太後在政治鬥爭這種事情上經驗豐富,她跟元詡說,兒子你先別急於動手,時間在咱們這邊,步步為營一點一點
    元詡也很會演之後的幾個月,他並沒有露出對元叉的絲毫不滿,隻是經常貌似無意地跟元叉說胡太後很想見自己,現在憂鬱成疾,都打算去出家了,自己非常擔心老媽的健康問元叉信以為真,想想這麽多年太後都老老實實地呆在內宮,應該沒什麽威脅了,於是就跟皇帝說,寶貝外甥沒關係,以後太後想看你就來看吧,咱們別管著她了,這樣她心情好一點,就不會老想著出家
    自此之後,胡太後終於重獲自由,可以隨便見兒子,甚至可以走出皇宮
    但這還不夠,胡太後知道,隻要兵權還在元叉手裏,自己的地位就不安
    解除兵權說難也不難,皇帝一句話而已,但說易也不易,必須名正言順,因勢利導才行,避免元叉感覺到危險孤注一擲,做出一些不利的舉
    胡太後一直在等待一個合適的出手機
    上個月,機會來
    元叉有個黨羽叫元法僧,曾經擔任益州刺元法僧仗著自己是宗室出身,在任上貪殘暴虐,橫征暴斂隨意殺戮,引發民眾反叛,並且招引南梁趁亂犯元叉沒有辦法,隻好將元法僧撤職調回洛
    元法僧回到洛陽之後,大肆給元叉送禮,不僅並沒有受到責罰,反而被任命為光祿大沒多久,又被元叉舉薦為安東將軍、徐州刺
    這個元法僧別的本事沒有,政治嗅覺倒是很劉騰死後,他逐漸感覺到朝廷的氣氛開始出現細微的變化,元叉驕恣無度,又沒有什麽心機,遲早會出問題,自己作為元叉一黨,又有那麽多前科,到時候肯定罪責難
    於是,一月十五,元法僧造反了,之後又驅趕著彭城的一萬多百姓投奔南
    元法僧是你元叉舉薦的,現在他舉旗造反,虜我百姓,你元叉自然逃不過幹
    炮彈有了,誰來打需要找一個位高權重的大臣來開第一
    太後想到了高陽王元
    元雍現在的位置是丞相,排班在元叉之上,但元雍這個人識懷短淺,雖位居朝首,卻一直畏懼元叉,對元叉唯唯諾當初元懌之死,元雍愣是沒敢出頭阻
    但元雍並不傻,現在的局勢他看的也非常清楚,元叉遲早是要完蛋的,早點站隊會有更多的政治資於是,元雍趁太後與帝在洛水遊玩的時候,邀請二宮到他的府宅,屏蔽左右,共同商討對付元叉的方元雍的看法跟太後一樣,先想辦法銷去元叉的兵權,再翦除他的黨羽,之後慢慢處
    但元雍還是不敢直接在朝堂上麵對麵告元叉的狀,萬一沒搞定,自己不是就成炮灰了麽?當初於忠當權的時候,差點把自己幹掉,現在想來還是心有餘
    胡太後無奈,說那你隨便上個奏章討論元法僧叛亂的善後吧,剩下的我自己來好了,否則就不算你站到我們這
    元雍終於鼓起勇氣上了一個奏章,胡太後借題發揮,佯裝不知元法僧的後台,厲聲道:元法僧狂妄,膽敢叛逆朝廷!當初是誰推薦他來著?理當同罪處理!
    元叉不知是計,而且本來他就理虧,於是趕緊上前檢討,說不好意思啊是我舉薦的,可是我當初看這個家夥濃眉大眼的,沒想到他會叛變事已至此,太後您看怎麽辦吧,要不我給您寫個檢討書成不?
    胡太後一看元叉中計,趕緊假惺惺的說,原來是妹夫你幹的啊,那沒事了沒事了,自己人誤會一不過這個簍子這麽大,我們總得做個姿態給天下人交代啊,而且現在妹夫你權位太盛,難免會招致誹謗之要不你先把領軍的職位交給你小弟侯剛暫管幾天,自己用其它的職位輔政好不好?另外我跟皇帝申請一下,順便給你升個官,封你做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令
    這一大串官名很誘人,而且侯剛又是自己人,看起來沒啥可懷疑元叉腦回路簡單,也沒多想,趕緊謝
    玩這種政治遊戲,元叉同學真的是小學生水
    沒過多久,新任領軍侯剛就被趕出洛陽去當冀州刺史,結果剛上任沒多久,第二封聖旨過來,罷黜他為征虜將侯剛最終死於家
    之後,元叉另一個同黨賈粲也被胡太後幹淨利落地幹賈粲是宦官,多年來一直協助劉騰和元叉監視胡太後,胡太後對他也是恨之入但胡太後行事縝密,怕元叉黨羽眾多,在宮內下手會驚動內外,於是先將賈粲派出去當濟州刺史,之後偷偷派武衛將軍刁宣追上去,在驛所中把賈粲幹
    就這樣,胡太後除掉了元叉的左右羽翼,重新將兵權掌握到了自己手
    但元叉依然沒有感覺到任何異樣,依舊在朝堂內外飛揚跋扈,以侍中的身份自由出入內反倒是胡太後有點兒猶豫要不要徹底拿下這個妹夫
    侍中穆紹見太後猶豫,勸太後說,夜長夢多,最好盡快除掉元叉免生後宦官張景嵩跟元叉不和,隱忍多年,此時見元叉大勢已去,便借工作之機,經常在元詡的愛妃潘嬪耳邊煽風點火,說元叉對她有非分之潘嬪信以為真,哭著跑到元詡哪裏去告狀,而且生怕皇帝不信,又加了點推理,說元叉居心叵測,打算先幹掉陛下你,再霸占美女我,望陛下早為留
    枕邊風從來就是立竿見影,元詡至此對這個姨父不再信任,主動跑去找老媽要求徹底除掉元當時元叉不在宮內,等他再回來的時候,發現宮門緊閉,張景嵩在宮牆上宣讀聖旨,撤了他侍中的職元叉大懼,趕緊回家找媳婦商量,讓她去向姐姐胡太後求
    但為時已
    四月,胡太後再度臨朝聽政,下詔追削劉騰的官爵,之後又把劉騰的屍體從墳裏刨出來扔到野地裏喂狗,家產全部沒收,養子全部殺元叉則是被一擼到底,削職為
    由於妹妹苦苦相勸,胡太後還是沒舍得對元叉下最後的狠手,畢竟不能讓妹妹做寡婦吧?
    但元叉這些年淨幹招人恨的事情了,一旦失勢,那些大臣們豈能善罷幹
    黃門侍郎元順曾因為剛直不阿,被元叉貶為齊州刺胡太後再次臨朝之後,把他召回洛陽,升為侍一天,太後跟妹妹,也就是元叉媳婦坐在一起的時候,元順指著元叉媳婦說,陛下奈何以一妹之故,不治元叉的罪名?元叉所作所為人神共憤,如果就此罷休,天下還有公理正義麽?太後無言以對,隻好顧左右而言他,把話題岔開
    過了幾天,胡太後想給這件事找個台階下,就跟侍臣說,劉騰元叉當年曾跟我要免死鐵券來著,幸虧我沒給他們,給了就可以免死了,所以大家還是放過元叉中書舍人韓子熙正色道,篡逆這種大事,鐵券有啥用?何況當初太後您沒給他們鐵券,跟今天不殺元叉有啥關係?
    太後理了理思路,發現自己的邏輯好像是不能自算了,這個台階也用不了
    牆倒眾人推,自此之後,告元叉的奏章天天都有,其他都還好,嚴重的是有人告元叉企圖謀反,說已經派他的堂弟元洪業到定州做準備工作去了,還打算聯絡河南魯陽的一些蠻族到洛陽龍門附近騷擾,元叉來當內口說無憑,告狀的人居然連元叉的親筆書信都拿了出
    謀反是滅族的大罪,這回胡太後有再大的本事也救不了元叉了,能保住自己的妹妹就不錯何況皇帝元詡聽信了潘嬪的話,也必欲致元叉於死地不可,天天去找老媽軟磨硬
    胡太後沒有辦法,終於狠下心,命人將元叉賜死於元叉的堂弟元洪業聽見風聲提前逃走,隱姓埋名混入定州的六鎮鎮民之
    元叉的父親江陽王元繼也被從監視蕭寶寅的職位上召回來,廢黜在
    元叉死後,北魏朝野上下彈冠相慶,大家都認為大奸之臣已經被除掉,國家肯定又會安享太平
    北魏的朝政大權從此也再次回到胡太後手
    【備注】關於元叉的名字:元叉在一些資料裏又被寫為元乂yi)或元因為他小字夜叉,依據胡人的改名原則,本書采納魏書的記載,以元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