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怎麽是自然指數形式啊

字數:4733   加入書籤

A+A-




    實驗材料都擺在麵前,李儉不作他想,隻請衛戍部隊積極調度,等他確認實驗流程基本安全,立刻安排戰士與他一塊進行可行性驗證。
    這可不是李儉偷奸耍滑,實在是要測試的樣本過多,陰風就擱那趕著,要是一樁樁一件件都得由他單人過手,等陰風吹遍大地,都不見得能把這些材料測完。
    隻是安排人手做可行性測試,減少單人操作量,這也不一定趕得上最終期限。可行性驗證試驗中,勢必要加上些許一線操作人員的個人判斷——而這就是基於操作人員科研素養和直覺,必須走一步看一步的事了。
    李儉的請托與衛戍部隊一拍即合。接線員告訴李儉,後續安排不消他操心,衛戍部隊指揮已經準備了幾套預案,就等他先動手。
    安排妥當,李儉再不多言,抱著結構材料箱跳下平台,與妖獸首領一樣,懸停在空洞上,探手從材料箱中抽出樣品盒,取出一根鐵條,緩緩伸向空洞界麵。
    平台上待著的各族戰士看懵了。
    首領全跳下去了,玩法力的玩法力,玩物資的玩物資,咱們是繼續轟炸,還是收手等首領號令?
    整個同盟的頂頭上司都聚集在距離空洞半米不到的地方,若是空洞一個閃失,比如猛然膨脹一下,樂子就大了。
    戰士們滿心憂忡,眼見得沒了可在緊急時刻決斷的頂頭上司,隻能延續先前指令,繼續用法術轟炸空洞。隻不過這次它們可不再把目光集中在李儉身上,而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隻在法術轟炸間隙,擔憂地看向自家首領。
    李儉探手,鐵條戳入空洞界麵,好像抄水一般掠過空洞界麵。再抬手時,鐵條在攝像頭前看得一清二楚:這玩意探入空洞的部分,分明有諸多孔洞。
    收回樣品盒,換一種材料,掠過界麵前先看一眼,是根碳含量更少的鋼條。
    掠過界麵,攝像頭觀察。
    剛才還是完體一條的透亮鋼條,如前次實驗一樣,布滿孔洞。
    可能是李儉的錯覺,鐵條和鋼條上遍布的孔洞,看起來似乎沒什麽區別。
    收回,掏出塑料條,掠過界麵,觀察。
    很好,又是類似的孔洞遍布,這仨材料都扛不住空洞的崩解現象是吧?
    ……
    雖然頭幾次實驗看起來不太樂觀,不過拿材料掠過空洞界麵的操作手法並未激起空洞異變,威脅實驗安全,這姑且算是個好消息。
    有李儉打頭陣,衛戍部隊指揮也放心下來,開始安排戰士們攜帶樣品靠近空洞,分批次進行適性實驗。
    實驗手法和李儉正在做的沒什麽區別。從樣品盒取樣,探入空洞,拿回來,放入樣品盒。
    總的來說,優秀的實驗總會盡可能把複雜工藝拆分成簡單步驟,保證實驗可行性不會因為個人操作差異產生較大影響。更不用說,利用空洞界麵進行材料適性測試,本身也不算什麽複雜實驗。
    空洞一線當然沒法對操作後的樣品進行多樣化測試,隻能簡單通過光學攝像頭做放大倍數不超過十倍的定性拍攝,初步查看樣品在空洞中停留少量時間後發生何種變化。
    這場測試自然不會止步於照片。提供受試樣品的科研人員怎會甘休,他們已經做好準備,回收參加測試的樣品,對其進行各種領域的微量分析——一般而言,誰提供受試樣品,誰負責設計回收後分析流程。
    畢竟每個領域的特色樣品,重要參數和測試手段都略有不同。如果說為了趕時間,臨時指揮中心不得不從審查層麵拒絕大量樣品參加測試,那麽為了專業性,總不能否決已經參加過空洞操作的樣品在各個研究中心繼續開展後續測試。
    那和買櫝還珠有什麽區別,人家起碼因為盒子好看才單買盒子把寶貝送回去,這邊千辛萬苦申報樣品送至空洞,就為了在空洞界麵涮一下拍照片?
    太抽象了,誰要是這麽幹,指定是吃飽了撐的。
    ……
    李儉覺得,自己就像是海底撈裏的小哥,或者更進一步,是烤肉店店員。
    科研人員把材料送過來,他負責把材料送進空洞再撈出來,這“火候”還不能老,一兩秒時間,樣品就沒了。幫科研人員把生肉烤成熟肉,再裝盤,等著烤完一整箱,請人送回去上菜。
    有時候,科研工作的齒輪就是這麽運轉的,這也讓李儉從來不覺得什麽工作就比什麽工作高貴,亦或者低賤。
    倒不如說,如果是海底撈裏的小哥,又或者是烤肉店店員,怎麽著也能混一頓工作餐吧。而在這空洞之上,李儉可看不出來自己能混什麽工作餐。
    正所謂“廚子不偷,五穀不收”,李儉琢磨著,自己也得在這場實驗中搞點收獲。
    倒不是說他得當著指揮中心看攝像頭的時候,從這些樣本裏薅點給自己——這還真是廚子開偷——而是他想著,怎麽著自己也算是搞過科研工作的,哪能參與一場測試,隻是幹活,什麽都分析不出來呢?
    逼迫自己開動腦筋,起碼要把“涮空洞”這一步做好,可不能在這場實驗中丟份。
    還別說,即使自己隻負責拿樣品涮空洞,收手的時候用攝像頭拍照,隻有這兩步工作可以看看,李儉還真發現了些許規律。
    最先測試的一批樣品都是棒狀樣品,金屬、塑料、陶瓷之類的樣品,其力學性能大不相同,但在李儉盡量控製變量——主要是掠過空洞的時間和掠過空洞的方式——情形下,它們幾乎表現出相同的崩解特性。
    具體來說,這些棒狀樣品掠過空洞後,表麵都出現了排布近似的孔洞。
    李儉純肉眼觀察,沒發現這些孔洞的密度、深度、占據空間大小上因樣品材質差異有什麽數量級上的顯著區別。可惜他並不是拓撲學或者形貌專家,肉眼並不能看出孔洞排布是否遵循同一分布規律。
    這倒是好辦,後方指揮中心與自己長期連線,李儉相信,就算這些樣品還沒送到後方,他們也一定會優先將照片資料拿來分析。
    “棒狀樣品伸入空洞的部分都出現了孔洞。從掠過空洞方式來看,樣品各部分在空洞停留時間正比於其相對中段的距離,而孔洞的大小、密度、深度似乎也和其距樣品中點的距離呈正比,這意味著樣品崩解程度和處理時間呈正比。是否計算出其具體的數學關係?”李儉尋求場外幫助。
    “專家的擬合結果,單論孔洞大小,自然指數和二次函數形式與該關係更匹配,更細致的擬合需要將樣品送到後方,在專業設備下測定,照片的精度到不了這麽高。”接線員回答得很幹脆。
    隻要采樣點夠多,擬合數學關係對擅長使用工具的人類來說並無一點難度可言。如果需要,他們能把任何形式的曲線擬合出無數種數學形式用以表達——不過在這場測試中,需要的隻是最簡練的擬合結果。
    “了解。孔洞大小與時間關係類似自然指數,那麽別的數據呢?深度、密度?”
    “還是自然指數,您應該知道,我們隻要修改冪係數,要擬合出來這個結果,很簡單。”
    “了解。”李儉口中說著,“係數對不同材料形成的棒材都是一樣的嗎?”
    “估算範圍基本重合,但更高精度的結果需要等樣品返回聚居區才能測定。”
    “我明白,這句話不用對我重複這麽多遍,我又不是在聽取匯報,就當我隻是圖個樂。”李儉沒停下操作,心中思索後方擬合結果的物理意義。
    在李儉曾經學過的知識中,如果某種變化的程度和時間呈現自然指數關係,那麽這很可能象征著某種不受宏觀控製,而在微觀起效的效應。
    比如,物質的某種基本屬性。半衰期就是這種東西,目前人類還不知道有什麽環境因素能夠影響半衰期使其變動,而它顯然能讓“剩餘的粒子占比”與時間呈現自然指數關係。
    負次冪也是自然指數,不爽不要玩。
    那麽,是否可以認為,這些棒材在空洞中崩解,出現孔洞與時間存在自然指數關係,便意味著在空洞中崩解便是受試材料在空洞內的基本屬性?
    要是這樣,事情可就難辦了。
    或許科研工作者會相當興奮,畢竟這又是一項過去從來沒出現過的物質特性,但對打算影響空洞、探測空洞,起碼讓它不要再吹陰風的攻守同盟修仙者來說,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
    畢竟,如果這些受試材料在空洞中崩解是基本屬性,修仙者們又要如何保證,自己在空洞中崩解就不是基本屬性呢?
    如果生物在空洞中必然崩解,那這活沒得幹了,大家隻能琢磨怎麽在空洞外影響空洞,使其不再吹拂陰風。
    李儉看向抱著生物製品進行測試的戰士,期望他的測試結果能夠好看一些。
    隻能祈禱,金屬類、陶瓷類、高聚物類材料在空洞中的基本屬性,和活體生物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