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大明陷入軍備競賽,崇禎楊鶴臥龍鳳雛(求追訂月票)
字數:11180 加入書籤
雖然在得到了魏忠賢的幾百萬兩銀子後,使得崇禎元年大明朝廷的財政情況有所好轉。
不過大明王朝現在也陷入了同遼東的軍備競賽之中。
茅元儀說道:“根據可靠消息,崇禎已經下令在秋收之後再征新軍2萬。”
“這樣一來京師三大營有9萬兵力,羽林營也增加到了8萬人,大明僅僅在京師就駐軍17萬;再加上周邊薊州、宣大的6萬邊軍,以及北直隸的3萬人馬。僅僅京師周邊大明就有26萬人馬,其中不乏精銳之師。”
“我軍不算水師,在漠南駐軍1萬,遼東駐軍12萬,朝鮮駐軍8千,琉球駐軍3千,台灣駐軍5千,奴兒幹都司駐軍1千,總共是14萬7千人。”
“看著兵力不少,但是需要守護的地盤實在太大,遼東能夠南征的最大兵力為8萬人。”
“不過漠南蒙古、科爾沁蒙古再加上“女真三衛”應該也能出七八萬騎助我南下。”
目前遼東的這些兵力也幾乎已經快到上限了,都說遼東鐵騎,其實李獻忠這十多萬人裏,真正的騎兵也就兩萬人。
大多數都是用馬作為交通工具的龍騎兵,不過是馬上步兵而已。
這點李獻忠也想好了,有這麽多的女真蒙古騎兵可以用,不用白不用。
畢竟一個騎兵的開銷都快要趕上十個步兵了,就算自己是土豪也養不起這麽多騎兵。
範文程說道:“我遼東畢竟是以一隅對抗整個大明,雖然遼東銀行成立後布政使不缺暫時不缺銀子,但這些錢畢竟是借來的,而且我們也還是要支付利息的。”
“不過目前除了漠南同努爾幹都司之外,其他地方稅收都是有結餘的。遼東去年在停止了修路、建造碼頭、船廠這些大型項目後,地方財政也是有盈餘的。”
“而東琉球公司同遼東貿易司的收入也足以支持造船以及養兵了,當然前提是不再大量募兵。”
“至於物資方麵,目前我們絕大部分物資都是可以自給自足的。”
“唯有硝石同棉花需要從大明關內大量進口。”
隨著拿下了琉球同台灣,使得遼東的硫磺得到了解決。
不過硝石的需求量依然巨大。
遼東除了在牆角,地窖,茅廁邊上原始取硝外。
在宋應星的指導下,遼東已經開始自己大量人為培養硝土。
首先需要挖掘出多條溝渠,在溝渠內鋪墊黏土,再一層層地堆放上排泄物和腐爛的樹葉。每層之間還要鋪上石灰石或草木灰,架起小樹枝,確保一定的空氣流通。
工人們還需要定期往溝渠內補充尿液和糞水,保證其中濕潤。
如此“種植”數月之後,就需要將溝渠內那些汙物挖出來,裝進桶裏,再加入純淨的雨水溶解和浸出硝石晶體。
最後把溶解了硝石的水煮幹,就得到了相對純淨的硝酸鉀。
可想而知,這個過程的氣味酸爽無比,因此這些硝土工普通人都不願意幹,隻能大量使用朝鮮勞工了。
雖然人工采硝非常艱難,不過為了防止將來被“卡脖子”,這項工程還在遼東鋪開了。
普通的村鎮也有人定期收硝。
棉花則完全是因為氣候原因。
好在軍用棉花的需求量不大,主要還是用來製作棉衣抗寒的。
不過以範永鬥為首的晉商再三保證,即便遼東同大明開戰了,他們也能讓這兩項物資源源不斷的運進遼東。
依托於強大的外貿體係李獻忠還是有信心可以耗垮大明的。
因為台灣的近400萬畝高產占城稻還是給了他很大的底氣,而且根據孫傳庭傳來的消息台灣南部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這樣平均下來台灣的可以每年畝產5石稻米,而且產量很穩定,足足是遼東風調雨順時小麥畝產的5倍。
不過遼東的其他人可不這麽看,他們都認為拖得越久對遼東越不利。
地方耗中央,還能把中央給耗垮了,這簡直是匪夷所思。
當然了他們也明白想要起兵還要一個時機。
從萬曆48年開始,明末小冰河氣候的威力開始顯現,各種天災不斷,幹旱、洪水、地震、蝗災幾乎就沒有斷過。
但你要說大明哪裏的旱災最為嚴重,那一定是陝西地區,這裏從天啟元年開始已經連續7年大旱了。
尤其是從天啟五年開始到如今陝北以及渭北幾乎一場大雨都沒有下過。
整個渭北地區的大多數土地都處於絕收狀態。
白水縣位於白水河同洛河交界之處,水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在周圍地區“草木盡,人相食”的情況下,南鹿角村的村民在王二的帶領下,通過水車從白水河取水,總算是保住了一點莊稼使得村民們勉強沒有餓死。
正當大家覺得崇禎推翻了閹黨,朝廷會實行新政的時候。
白水縣的稅吏胡凡居然又來了,要對他們僅有的這點夏糧征稅。
不但要收今年夏糧的稅,還要征收今年的“遼餉”。
這下老百姓就怒了,王二大聲說道:“建虜早就被遼國公給消滅了,怎麽朝廷還要一直征收‘遼餉’啊?”
“是不是你們這些貪官汙吏假借‘遼餉’的名義故意盤剝百姓!”
王二本人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在南鹿角村又有很大的影響力。
他提出質疑後,身後的百姓紛紛響應。
原本稅吏還想拿下這個帶頭鬧事的“刺頭”,不過一看這架勢他們立馬就慫了。
陝北地區向來民風彪悍,他手下這幾個衙役家丁,哪裏是這群刁民的對手?
“遼餉”朝廷確實沒有免,他隻是提前來收了。
不過這個夏糧卻是他們自己攤牌下來的,渭北大旱,其實朝廷已經免了白水縣今年的糧稅。
原本魏忠賢當政的時候,他們多少還要顧忌一點無處不在的東廠同錦衣衛,畢竟鬧出了民變,這些鷹犬的鼻子還是很靈的;而且到處都有稅監,他們也不好自行攤派。
不過現在這些障礙都已經不存在了。
當然此時他還是有些心虛的,隻能好聲好氣的說道:“如今遼東同朝廷的關係不好,陛下還指著‘遼餉’編練新軍呢,胡某同張縣令也很為難。”
天啟和崇禎皇室以及朝中的大臣可以用防備遼東作為借口,繼續征收所謂“遼餉”。
可是老百姓並不理解,建虜都已經被遼國公李獻忠給消滅了,你們居然還要收“遼餉”?
官府老說是閹黨亂政,造成的橫征暴斂;可如今閹黨都已經垮台了,也沒見這些橫征暴斂減少過?
好歹魏公公主政時還取消過一年“遼餉”,並且時不時的給災區減免一些賦稅。
如今官府要是拿走這些糧食,那可就是斷了他們的生路。
於是王二高喊道:“鄉親們,這所謂的‘遼餉’定是那知縣張鬥耀同這稅吏胡凡強加給我們的,如今周邊的村子人都餓死一半了,他們還想著征稅。既然他們不讓我們活,那我們幹脆就搶了白水縣的糧倉,給大家開倉放糧!”
王二的提議很快得到了種光道等村民的支持!
種光道祖上可是北宋的將門種家,經過這麽多年雖說早就淪為了平民,不過他的武藝並沒有荒廢,也時不時的讀一些兵書戰策!
不過他此刻還有另一個身份,情報司的探子。
很快他們二人就被村民推舉為義軍首領。
他們又聯合了南鹿角村附近的兩個村莊,聚集起了數百人。
悲催的稅吏胡凡則是被憤怒的王二直接綁上石塊推下白水河給祭了龍王。
眾人用胡凡向龍王求雨後就浩浩蕩蕩的殺向了白水縣。
縣令張鬥耀一看這架勢趕緊棄城而逃,這些手持木棍鋤頭的百姓,原本想要拿下縣城還是很有難度的。
張鬥耀一跑後,白水縣也放棄了抵抗,王二等人很快就占據了白水縣。
白水的府庫之中糧食雖然不多,但是王二等人向附近的災民放糧,引得不少百姓來投。
這些人原本也已經快要活不下去了,如今隻要有糧吃他們還會在乎造反不造反嗎?
起義軍占據白水縣後,向災民紛發刀械,他們以墨塗麵,作為義軍的標誌。
起義軍首戰於災荒嚴重的澄城。
至澄城縣城下,王二大聲說道:“誰敢殺知縣?”
眾人齊聲應道:“我敢殺!”
“我敢殺!”
“我敢殺!”
王二知軍眾齊心,即率眾攻入縣城,誅殺了知縣。
義軍開倉放糧之後,聲勢逐漸壯大,王二想要固守縣城。
種光道說道:“此時渭北各處饑餓民遍地,澄城糧少,若是我們困守在這裏很快就會被官軍合圍的。”
“倒不如先退到洛河以北,避開官軍的鋒芒,也方便我們接收更多的災民!”
很快義軍便放棄兩座縣城,直接退至洛水北岸。
在洛河北,隨軍饑民漸多,聲勢日大,遂轉戰渭北各地,攻城奪寨,處斬惡吏,打富濟貧,百姓擁戴。
渭北王二等亂民聚眾上萬,連破數縣,搶奪倉庫,斬殺官吏,很快就引起了官軍的重視。
陝西巡撫傅宗龍趕緊派兵北上鎮壓。
不過王二按照種光道的計策,同官軍打起了遊擊戰。
義軍行蹤飄忽不定,亦匪亦民,使得官軍失去了目標,最終他們成功在澄城北麵的麻坡山一帶設伏,打死打傷官軍三百餘人,其餘的官兵則如同驚弓之鳥迅速逃了回去。
這場伏擊戰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義軍的士氣,原本猶豫的百姓看到王二義軍打敗了官軍,也紛紛加入起義隊伍,其中還有不少是之前因為欠餉而被迫出走的明軍逃兵。
王二又聽從種光道的建議,裁撤老弱,隻保留數千有戰力的精銳部隊,義軍活躍在、蒲城、宜君、洛川、白水等地。
“王二起義”就像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的魔盒,無數在死亡線上掙紮的陝西百姓發現原來他們不止是等死這一條路。
很快陝北的農民起義便由星星之火變成了燎原之勢!
不久後陝北府穀縣農民王嘉胤集結一群饑民造反,王二即率隊北上與之匯合,起義軍擴展到五六千人。
不久王二、王嘉胤率眾南進,駐軍於黃龍川。
起義軍所經之處,殺貪官,破監牢,開糧倉,濟饑民,風靡渭北。
同時,在情報司的策劃下,安塞高迎祥、宜川王左掛、延川混天王、洛川黑煞神、靖邊神一元、清澗點燈子、綏德不沾泥、米脂西川王子順、苗美等紛紛舉事。
一時間整個陝西可謂是風起雲湧,農民軍不但遍及陝西全境,甘肅東部、山西南部以及四川北部都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消息傳到京師,朝堂上下一片嘩然。
因為這些參與造反的反賊不光有農民,還有不少是前些年被天啟帝朱由校裁撤的邊軍。
此外由於朝廷的餉銀經常拖欠,再加上大明的巡撫總兵上下盤剝,導致大量陝北的邊軍每月實際到手的餉銀隻有半兩,僅為正常餉銀的三分之一。
這些邊軍根本就無法養活自己,隻得做逃兵另謀生路,如今這些義軍之中不乏邊軍精銳。
這也就是這些義軍戰力強悍的原因,他們中很多原本就是明軍。
孫承宗巡視過九邊,這些情況他也是有所聽聞的,不過他也不能就這麽明說,不然又要得罪不少人。
他說道:“陝北民風彪悍,西北邊軍精銳多出於此地。本次王二等人來勢洶洶,萬不可輕敵。老臣建議立刻調集羽林營的精銳前往陝西平叛。”
“務必將流寇盡早扼殺!”
孫承宗,身為首輔執掌兵部,又一手組建了精銳的羽林營,他的建議自然是得到了大所數人的認可。
眾臣紛紛附和。
不過此時左副都禦史楊鶴卻不這麽認為。
他說道:“孫閣老也未免太小心了,區區流寇而已,不過是一群隻知道耕地的農民。”
“陝北雖然民風彪悍,但是邊軍也強悍啊!”
“九邊之中延綏鎮也稱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等鎮皆在賊寇的活動區域北邊。我們又何必舍近求遠?”
“孫閣老有一句話說得很對,我們必須盡快將流寇扼殺。”
“有道是兵貴神速,陝北地區地形複雜,我們放著近在咫尺的九邊精銳不用,卻從京師調兵。”
“羽林營雖然精銳,但畢竟不熟悉當地的氣候地形,肯定不如那些邊軍了解情況!”
楊鶴其實是一個文官,不過這家夥有點類似今天的軍事評論家。
就是明明沒有上過戰場,卻總喜歡對各個戰役指手畫腳。
薩爾滸之戰時楊鶴就對諸將評頭論足,並且還推薦過袁應泰擔任遼東經略。
雖然他說的也不無道理,不過此時伱也一個業餘軍事愛好者,對知兵的當朝首輔孫承宗進行否定實在是不太合適。
正當滿朝文武都覺得楊鶴實在自取其辱的時候。
崇禎卻不這麽認為。
他覺得楊鶴說的非常有道理。
近在咫尺的九邊主力不用,卻千裏迢迢從京師調兵。
這不是給了賊寇做大的機會嗎?
此前賊寇能夠猖獗隻是因為邊軍不能隨意南下。
如今自己隻要派一個合適的大臣出任三邊總督來統一調配各路軍隊,應該很快就能將陝西的起義給鎮壓下去。
而且羽林營也未必管用,之前在兗州剿滅白蓮教的時候左良玉可是同賊寇相持了一年多,到現在還沒有拿下。
孫閣老這麽做是想提拔自己手下的將領啊!
他說道:“不知楊卿可有對付流寇的方略?”
楊鶴原本也沒報太大希望,畢竟對手可是當朝首輔孫承宗,不過看來陛下認可了。
很快他就說道:“陛下可派遣一位信的過的重臣,統一協調山西巡撫耿如杞、延綏總兵吳自勉、甘肅巡撫梅之煥勤對賊寇進行分進合計。”
相信不出三月定能殲滅叛軍主力,最多半年將徹底平定陝西之亂!
楊鶴此言一處,朝中上下是議論紛紛。
楊鶴這家夥紙上談兵還真敢吹!
不過崇禎卻被他忽悠到了,他興奮地說道:“若朕任命愛卿為三邊總督,你可能像之前說的那樣,三月殲滅賊寇主力,半年之內撤退平定陝西?”
楊鶴聽要用自己做三邊總督很是興奮,立馬說道:“此方案既然是微臣提出的,自然是有把握做到的。”
崇禎聽聞後大喜,說道:“命楊鶴以兵部右侍郎出任陝西三邊總督,指揮陝西、山西、甘肅三處的人馬徹底剿滅叛亂。”
眾人也是納悶了,楊鶴一個左副禦史,居然在陛下麵前吹了個牛就被封陝西三邊總督,還節製晉、陝、甘三省?
看來崇禎陛下是要大量啟用新人了。
盡管楊鶴牛皮吹得震天響,不過他畢竟沒有帶過兵。
可誰想到陛下能把大量的九邊精銳同節製三省的大權交到自己手裏。
不過楊鶴的新手光環實在是有些太強大了。
義軍的領袖王二居然在同官軍的交戰中被俘。
當時陝西兵備商洛道劉應遇並不知道自己俘虜的就是義軍首領王二,所以直接將他給殺了。
雖然楊鶴沒有殲滅多少義軍主力,但是卻俘殺了王二。
當王二的首級被送到京師的時候,所有質疑他的人都閉嘴了。
他們紛紛讚歎陛下有識人之名,慧眼識珠,陝西之亂很快就會平息了。
崇禎也再一次相信自己就是聖主明君,比那些大臣強的多。
王二死後,王嘉胤接過了義軍領袖的大旗,繼續率領義軍對抗官軍。
此後王左掛等攻打宜川,被知縣成材打退,轉攻韓城,韓城官軍沒有將領,楊鶴任命參政洪承疇領兵抵禦,俘獲、斬殺了三百多人,韓城之圍解除了,賊兵前往清澗。
這是洪承疇第一次掌兵,卻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楊鶴此時正好需要一場大捷,於是洪承疇便成為了這個幸運兒。
三邊總督楊鶴親自為其向崇禎皇帝請賞。
又有捷報進京使得崇禎皇帝心情大好,也記住了洪承疇這個名字。
崇禎二年二月,延安知府張輦、都司艾穆在延川進逼賊兵,收降了賊首王子順、張述聖、姬三兒。
另外賊首王嘉胤洗掠了延安、慶陽,楊鶴將此事隱瞞下來,沒有上報。
此時賊寇越鬧越厲害,楊鶴知道自己吹得牛皮很難圓回來了。
於是他為了迅速擺平流寇開始改剿為撫!
楊鶴又給降賊王虎、小紅狼、一丈青、掠地虎、混江龍等頒布免死文書,把他們安置在延綏、河曲一帶,致使這些賊兵照舊奸淫、搶掠。
這些人有免死文書,當地官府卻不敢過問,禍亂就這樣造成了。
賊寇造成的禍亂越來越嚴重,之後王嘉胤打下黃甫、清水、木瓜之後,又攻占府穀;賊首神一元攻占了新安、寧塞、柳樹澗等城堡,又將守將杜文煥的多數族人殺了,而神一元的弟弟神一魁又圍攻慶陽,打下了合水,楊鶴得知後馬上移駐寧州,神一魁接受招安,楊鶴把他送回給知縣蔣應昌。
其他賊首見後也先後歸降,楊鶴在城樓上擺了一張皇上的座席,讓這些賊首跪拜,口喊萬歲,然後宣讀皇上的指示,命令他們發下誓言,或歸伍,或歸農,永不做賊。
這些賊首假意答應了,楊鶴馬上就赦免了他們的罪行。於是群盜都把楊鶴這個總督看作兒戲。
楊鶴又因為神一魁的勢力最強大,就把他的女婿請到軍帳中,同吃同住,神一魁果然來降,楊鶴列舉他十大罪狀,神一魁就磕頭請罪,楊鶴就宣讀詔書赦免了他,給他封了一個官職,把他的部隊四千多人安排在寧塞,派守備吳弘器防護他們。
當時守將杜文煥對此十分憤憤不平,便帶著他的族人離開了。
楊鶴的招撫政策表麵上在短期內將陝西的賊寇給穩定住了,但實際上埋下了重大的隱患。
尤其是王嘉胤他不但繼承了王二的大部分人馬,手下可謂是人才濟濟,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人皆奉王嘉胤的號令。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
感謝書友“20190601185811601”的月票支持。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