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新科探花

字數:3608   加入書籤

A+A-




    回柳家的時候,她們遇到了一輛馬車。懷珊掀開簾子,正巧對麵也掀開簾子,是十五公子柳懷瑾。

    “十五哥哥!”懷珊很清脆地喚了一聲,陳帆也把腦袋湊了過去跟著喊了一聲。柳十六喚了聲四妹妹,就下了馬車朝她們走了過來。

    “哥哥下學了嗎?”

    “是的。陳妹妹晚飯後有空嗎?”

    陳帆點了點頭,說有空的。

    “你飯後可以來我書房一趟嗎?我們一起寫寫字?”

    “好啊,你現在要是有空的話,我現在就過去吧,飯後可以看不太清楚。”

    “那我在書房等陳妹妹。”說完,柳懷瑾就回了馬車。

    她們一起回了蘭香院,小荷問陳帆要不要把那些種子放到廂房去,放在臥房裏太占地方了,也怕影響她睡覺。陳帆同意了,四個人一起把種子都搬進了廂房。

    懷珊說她先回院換身衣裳,等會兒去書房匯合。陳帆就洗臉洗手,換了身衣裳,跟著小荷到了前院的書房。

    小荷沒有進書房,在外麵通報一聲就離開了。柳懷瑾的書童出來迎接陳帆。

    陳帆看柳二老爺也在,就向柳二老爺行禮,和柳懷瑾互相行禮。

    書童給陳帆沏了茶,陳帆道了聲謝就接了過來。沒過多久,懷珊也來了。

    懷瑾說:“那天二叔將妹妹寫的字拿過來給我看,我甚是欽佩,就想著向妹妹討教一番。”柳二老爺在旁點頭。

    懷瑾拿起一張紙遞給陳帆:“請妹妹幫我看看,我的字該如何改進?”

    陳帆頭大,她還沒正兒八經給誰指導過呢,柳懷珊是自學成分多沒什麽基礎,還有很大改變空間,這柳懷瑾可是有先生教過幾年的,她該如何評議?

    陳帆自然是先誇獎一番柳懷瑾的字,然後問他喜歡她寫的哪種字體。懷瑾指了指禇遂良、顏真卿和王羲之的字體。喜歡的還挺多。

    陳帆讓柳懷瑾選一種最喜歡的先練。

    柳懷瑾指了指王羲之的:“我最喜歡這種字,瀟灑飄逸。可是我們考試寫作業不能寫行書,要寫楷書。行書隻能是我們平時練練,詩會的時候展示一下的。”陳帆說:“哥哥眼光真好,這是書聖的字。要是你看到成篇的字,你會覺得更瀟灑。”

    “書聖!”叔侄倆的眼神都亮了,“書聖王羲?”

    呃,此書聖非彼書聖。

    “他是我故鄉的書聖,叫王羲之。”

    “那我可以跟別人提王羲之嗎?”懷瑾的眼神仍然亮亮的。

    陳帆搖搖頭:“你要是練成了,也隻能說是臨摹一位老師的字帖。我找空寫一本字帖給你,你選個內容吧。”

    懷瑾開心地翻開一本《尚書》:“妹妹幫我寫一篇《尚書》吧,一篇就好。”他又指了指禇遂良的,“就先練這種吧,這個字體也很瀟灑,剛柔並濟,越看越好看。”

    陳帆說:“這位先生也學習了多位名師的字體,融合,創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幫皇帝鑒定過不少書聖作品的真偽,使得無人敢偽造。”

    陳帆提筆用禇體寫了一段論語,一邊寫一邊講解:“這幾個字是他鋒利剛勁的風格,這幾個字是他空靈清挺的風格。字以筋取勝,一二分筆兼用,筆畫要注意起伏跌宕,要寫出一種節奏感。”然後,她用行書寫了那段話,“行書更要注意變化,要錯落有致。”柳懷瑾兄妹在旁直吸氣,柳二老爺也看得聚精會神。

    等陳帆寫完,柳懷瑾就迫不及待地提筆寫了起來,果然還是先寫的行書,是王羲之的忠粉無疑了。

    寫完了行書,他又寫了楷書,再把他和陳帆的字放在一起比較,然後又寫了一遍。

    柳二老爺看著陳帆的字:“姑娘的字學了幾年了?”

    陳帆想說十二年,說出口的還是六年。

    “六年就能寫到這個水平!姑娘真是聰慧。這麽有筋有骨的字,竟是一個十二歲的姑娘寫的。”柳二老爺感歎。

    “是那位先生的書法水平高,我也隻是學到一點皮毛。”陳帆如實回答。他們這些現代人,占的就是時代優勢,信息暢通,文化資源豐富,幾千年的文化成果都可以學習。字貼可以買幾十種,詩集可以買數百冊,繪畫教材可以買一堆,樂器可以隨便選;老師可以請,培訓班可以上,後來又有了網絡學習;各種棋類比賽才藝比賽如火如荼,認真學個幾年,琴棋書畫多少有點樣子。古人通訊和交通沒那麽發達,在有限的時空和資源條件下,還能學富五車詩書畫精絕的人,確確實實是大佬。

    “妹妹會背《論語》?”柳懷瑾寫了兩遍字,就開始問陳帆背書的事。

    “我隻會背幾段。小時候讀過,但是很多內容都沒記住。”陳帆隨口答道。

    “小時候?”叔侄二人齊雙雙疑惑,“你今年才十二歲。”

    “啊,我那時候隻是囫圇吞棗讀一讀,大致背了幾段。比不上哥哥,整本書都背下來的。”

    “我們是必須要背的。我《論語》學完還沒呢,才幾年開始學《尚書》。”懷瑾有點小低落。

    “我還沒讀過《孟子》《大學》《中庸》呢,哥哥十六歲就已經讀完孝經四書,讀到了《尚書》,非常厲害的!”陳帆由衷讚歎。

    “我哥哥是我家最能讀書的,我們家可都指望他考進士呢。”懷珊很神氣。

    柳二老爺也微笑著說:“謹兒確實是我們柳家讀書最出色的,其他孩子都是識得幾個字而已。你也不要有太大壓力,有些人不到二十就中狀元,有些人考一輩子也考不上進士。自己每天在進步,就是可喜的。”

    柳懷瑾笑了:“妹妹你知道嗎?今年的新科探花隻有十六歲,他要是長得不好看一點估計會被欽點為狀元,他長得太好看了,實在沒法把另外兩人點為探花。”

    “是嗎?”陳帆非常驚訝,“才十六歲就就三甲了?”

    “他從小就聞名全國了,六七歲的時候就被稱為神童,比他兩個哥哥都聰明,他兩個哥哥也都是進士。”柳懷瑾一臉崇拜。

    “誰家的孩子這麽厲害?”陳帆好奇。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