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工地上已經大變樣
字數:3850 加入書籤
“中書令家的嫡幼子,名門之後,中書令自己也是探花郞。不過太可惜了,天妒英才,聽說沒多久,那位新科探花就暴病身亡了。”柳懷瑾麵色沉痛。
陳帆心尖一顫:“怎麽會這樣?那位公子平時身體如何?”
“身體非常好。君子六藝,他樣樣精湛。大概是上天太喜歡他了,把他叫去了。”
還能這樣理解?這不就是現代某種段子嘛。
陳帆看向柳二老爺,二老爺也是滿臉沉痛。
“全國上下都傳遍了嗎?”陳帆問。
“周邊好幾個國家都傳遍了。”柳二老爺說。
這你們也知道?國外的消息傳過來可不慢呢。現在才五月底呢,等考試就二三月了吧,兩個月傳到遠方再反饋回來,這麽快的嗎?
書房裏的畫風已經走偏,回不到寫字上了。一直到陳帆她們離開,書房裏都還是沉痛的氛圍。
懷珊走了一路,臉色也是沉痛的:“他們今天這樣子還好一點了,當時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伯父和父親都捶胸頓足,我哥哭了好幾回呢,說他最崇拜的人不在了。”
陳帆反客為主,給她倒了一杯茶:“那位新科探花真有這麽大影響?”
“真的,”懷珊看了看陳帆:“一門四進士,父子雙探花,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兩個哥哥雖然不是探花,也都是名列前茅的進士。那家男人走出去,那叫一個豐神俊朗,萬人景仰。”
“會有很多人圍觀嗎?”
“當然有啊!他家馬車都被好多人遠遠地跟著看的。要是看到真容的,都看呆了,就隻差尖叫了。”懷珊冒著星星眼。
“沒尖叫?”不應該啊。
懷珊搖搖頭,聲音也輕了:“都不敢尖叫,生怕叫聲驚到他們,褻瀆了他們。大家也都不敢圍太近,一是他們身份高,不敢衝撞,二是心裏非常敬重,不忍心冒犯。”
“中書令清正愛民?”陳帆試探。
懷珊直點頭:“非常正!還非常溫柔。護國公那麽跋扈,見了他都收斂起來。他們家還規定男子不準納妾!是全京城貴女都想嫁的。”
陳帆壓低聲音:“皇帝沒給他賞賜過小妾嗎?其他官員沒給他們父子送過小妾嗎?”
懷珊也放低了聲音:“估計有過,但這中書令肯定是有各種辦法都解決了。他夫人可是五姓之女。”
……
她們一起在懷珊的麥香院吃過晚飯,陳帆就告辭離開了。
一路上都很安靜,小蟲子的鳴叫聲分外響亮。她攥了攥手中的《尚書》,這幾天抓緊把字寫好,要抽時間給家人畫畫像了。
等把自己收拾停當,她就抓著畫紙和炭筆進了空間。還是先畫點素描吧,等時間寬裕的時候再用毛筆畫。
空間裏很亮。她發現二號地上的綠色植物果然都已經清空了,連茅草都不見了。她很欣喜!
她找了一塊板,快速畫了起來。
她家人有很多,可如今都不在她身邊了,她來了另外時空。畫著畫著,淚水滴在了紙上,模糊了線條。她仰了會兒頭,擦了擦眼淚繼續畫。
畫好了十幾個人像,她就去整理二號地。她把那些殘柱竹籃籮筐之類的都移到了一起,能堆著的就堆著,不好堆著的就並排擺著,盡量少占地方。
她看著那塊空地,挺大的啊,有現代一畝地那麽大的吧?長二十多米寬三十多米?
她走上那塊空地,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著。這是她的第一塊土地,是真的能長莊稼的土地,不是外麵的那片白地。
她蹲下身,抓起兩把土,感受著掌中細膩的顆粒。對於一號地那邊,她沒有這麽強烈的感受,看著那邊的地就是一種看著水泥方塊的感覺。這塊地,她是有農民看土地的那種情感的。
這些泥土中,會有她的故土嗎?
她來到這邊六天了,幸好沒出現什麽水土不服的情況,吃得安穩睡得安穩,完全沒有感受到任何的不適,連疲倦感都沒有。或許她在這空間裏,有感受過故鄉泥土的氣息吧。
陳帆把手中的土揚了出去,又抓了抓地上的土,疏鬆的,排水透氣性很好。
“我是不是可以在這塊地上種點兒什麽特殊的?”她這樣想著。
她起身去喝水。盡管喝著沒什麽別樣的感受。或許是她在這空間裏睡了太久了,身體已經對這空間裏的一切都已經習慣了。
第二天一大早,陳帆又跟著李管事去了王家墩。
工地上已經大變樣了。主屋的地基都已埋好,白地上的三座房子已砌好了牆。三根長長的粗壯木頭上還綁著紅綢!
“雖然隻是座小房子,但也畢竟是上梁,還是要有個簡單的儀式。”李管事對陳帆說。
他說了一段吉利話,陳帆在一根梁上托了一下,幾個壯年男子就抬著梁木往梯子上爬,看得陳帆又緊張又激動。
梁木穩穩當當地架上了房頂,工人們發出了一陣歡呼。緊接著,其它梁也相繼被架上了屋頂。看熱鬧的人群也送來了幾聲歡呼。
木匠們繼續忙碌,陳帆和李管事去溝塘那邊看看。
水溝挖得筆直筆直的,池塘也挖得很平整,底部濕漉漉的,有些地方還汪著淺淺的一層水。很多人也在田裏四處沿水溝走著,在池塘那邊轉悠著,像是在看什麽稀奇事。
有膽子大的就喊起了話:“陳姑娘,這兩天光是挖土的工錢就花出去二十貫錢了吧?”
很多人深吸了口氣,不約而同地感歎:二十貫!我們家一年也用不了二十貫錢!這還隻是兩天挖土的工錢哪。
“今天又得鋤一天了吧?”引得眾多目光又滴滴溜溜地打量起那些鋤地的。
“可不就是嘛,這片地翻一遍就得一天了。”
有人發現了不一樣:“昨天不是有四百人挖溝的嘛,今天怎麽好像隻剩下一半了?”
旁邊有人回答:“你又不是沒鋤過地,這些地有兩百人足夠了呀。”
“可是那兩百人了?不要他們幹活了?”
“這我就不知道了。”
陳帆不理會這些議論,邊轉邊商量下一步的具體工作。無意中一抬頭,她看到了誰?章辭?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