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舞象思報國 逾冠真將軍

字數:3862   加入書籤

A+A-




    高進此言出口,整個德陽殿一片沉寂。

    “外麵的人都說了些什麽?”

    眼見天子臉色陰沉,高進一撩朝服雙膝跪倒。

    “陛下息怒,老臣不敢說。”

    趙檢聞言眯著眼睛冷冷道:“說,自有朕為你做主。”

    “多謝陛下。”

    謝恩過後,高進朗聲說道:“老臣聽人說,何榮依仗自己是輔國大將軍的親傳弟子,一貫目中無人,囂張跋扈,此番陳畦、魏通二人便是因為看不慣他的所作所為,這才被他以通敵為由殘忍殺害。”

    “啪。”

    天子聞言勃然大怒,麵對劉鯤道:“大將軍,何榮果真是你的高足?”

    “回陛下,確實如此,不過據臣所知何榮其人謙和有禮,少年老成,微臣願以項上人頭做保,何榮絕不是高司徒口中那等卑劣之人。”

    天子聞言看了看高進,又看了看劉鯤,隨後放緩語氣道:“大將軍何以如此肯定?”

    “回陛下,當初何榮尚是少年時,便有精忠報國之誌,那一年皇城危急他挺身而出,血戰回褐大元帥耶薩奇力保城門不失。雖然被斷一臂,卻初心不改,這麽多年他憑借過人的毅力勤學苦練終有所成,隨軍征戰屢立大功,追剿周柏豪在先,堅守九江城在後,他對陛下赤膽忠心天地可鑒,還望陛下明察。”

    劉鯤的話慷慨激昂擲地有聲,高進與丁文源、王渾等人對視一眼,王渾正要開口,忽聽殿外人聲鼎沸,緊接著一浪高過一浪的呼聲猶如驚濤拍岸滾滾而來。

    “陛下鴻福,九江大捷,陛下鴻福,九江大捷嘍!”

    就在殿中百官麵麵相覷之時,站殿將軍馬铖三步並作兩步飛奔入內撲通跪倒。

    “末將給陛下道喜,九江郡守何榮巧設連環計,不但痛殲江東水軍十餘萬,而且焚毀大小敵船近千艘,如今江東水軍元氣大傷,幾近覆滅。”

    “什麽?你再說一遍!”

    眼見天子激動的離座而起,馬铖再次開口道:“陛下鴻福,九江大捷,現有九江郡守何榮報捷文書在此,請陛下龍目禦覽。”

    天子聞言興奮之色溢於言表,竟在眾目睽睽之下匆匆走下禦座,來到馬铖麵前。

    “呈上來。”

    還沒等馬铖將報捷文書雙手托穩,趙檢已經迫不及待的抓在手裏仔細觀瞧。

    報捷文書中,何榮將此戰經過如實詳稟,並將湯麟寫給陳畦的回書以及蔣平親筆書寫的證詞一同附上。

    天子看罷後,先是如釋重負的歎了口氣,隨後麵向滿朝文武朗聲說道:“何榮年少有功,如今更在非常時,行非常事,真將軍也。”

    “來人,傳朕旨意。”

    “九江大捷,朕心甚慰,現加封何榮為寧遠將軍,實授九江郡守,總領沿江防務,其餘將士論功行賞,彰顯天恩恩。”

    “陛下聖明。”

    在朝臣們異口同聲的歡呼下,一場風波消弭無形。

    隨著九江大捷的消息昭告天下,整座皇城載歌載舞歡聲一片,相較於這裏的喜慶氣氛,江東各郡卻是冷雨淒風。

    且說湯麟率領殘兵敗將逃回江東後羞愧交加,若不是廖榮及時阻止,他早已自裁以謝天下。

    經過廖榮一番苦口婆心的勸慰,湯麟終於打消尋死之念,不過他心裏十分清楚,九江慘敗自己難辭其咎,因此他命人準備鐵籠囚車,披枷帶鎖前往紫陽城麵君請罪。

    經過多半個月的千裏跋涉,這日午後,湯麟所乘的鐵籠囚車終於來到紫陽城外。

    “站住,什麽人?”

    麵對守城軍官的高聲喝問,湯麟費力的抬起頭,蠕動著蒼白的嘴唇低聲說道:“罪臣湯麟,前來領罪。”

    那人聞言大吃一驚,連忙飛跑下城來到囚車麵前。

    “大都督,真的是您!您怎麽淪落到這般田地?”

    湯麟聽來人聲音有些耳熟,微微撩起眼皮仔細打量。

    “大都督,末將是曾經跟隨你剿滅恒湖水匪的張茂啊!”

    “哦!原來是張副尉,啊不,應該是張將軍才是。”

    張茂見湯麟麵容憔悴,神情萎靡,不禁勃然大怒,手指隨從眾軍道:“爾等鼠輩竟敢如此欺辱大都督,簡直是找死。”

    眼見張茂欲要動手,湯麟連忙急聲喝止道:“張將軍不可造次,是在下自知罪不可恕,故而自願前來請罪,與他們無關。”

    “大都督,您這是何苦啊!”

    就在張茂搖頭歎息之際,忽聽身後腳步紛雜,緊接著有內侍高聲喊道:“陛下駕到。”

    張茂聞言連忙閃身退後,跪倒接駕,隨著一陣塵煙飄起,趙吉步履匆匆從張茂麵前飛快走過。

    “哎呀!我的大都督,你怎的如此糊塗,你這是要痛死朕嗎!”

    “來人!快快打開囚籠,去掉枷鎖,若是朕的愛卿稍有差池,朕要你們統統陪葬。”

    看到趙吉如此,湯麟眼含熱淚,雙膝跪地道:“陛下,罪臣有負陛下重托,隻因一時貪功心切,致使江東水軍遭受重創,罪臣萬死,請求陛下責罰。”

    “哎呀,我的大都督哇!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豈能以一戰之得失論英雄,況且九江之戰罪不在大都督,隻怪蔣平卑鄙無恥,何榮陰險狡詐,此戰我江東水軍雖然小挫,但是根基尚在,朕相信,隻要你我君臣同心,遲早定能報仇雪恨,一統河山。”

    趙吉言畢,跟在他身後的文武群臣紛紛跪倒在地,齊聲高呼道:“臣等願意追隨陛下,報仇雪恨,一統河山。”

    “哈哈哈,好,眾愛卿平身。”

    趙吉一邊說,一邊親手攙起湯麟,隨後兩人在滿朝文武的簇擁下攜手前往德政殿。

    為了應對眼下江防不利的局麵,湯麟提議暫緩對盤踞在外島的郭圖用兵,先將海防船隊調入內河,以防何榮趁勢南下。

    對於湯麟的建議,趙吉自然不會反駁,當場傳旨,令靖海將軍毛恒率領大小戰船三百餘艘逆流而上,協同湯麟駐守平江大營。

    等一切安排妥當後,趙吉將薛勝秘密召入後宮見駕。隔日天明,薛勝被任命為威海都統,前往望海郡走馬上任。    (www.101novel.com)